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针对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解译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分三步走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解译技术流程:首先采用核PCA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分类,最后采用择多滤波器进行分类后处理。通过对覆盖西藏山南地区的IKONOS图像的解译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遥感图像自动解译,其结果与人工目视解译图基本一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解译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分三步走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解译技术流程:首先采用核PCA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分类!最后采用择多滤波器进行分类后处理。 通过对覆盖西藏山南地区的IKONOS图像的解译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遥感图像自动解译,其结果与人工目视解译图基本一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西藏山南地区活动断层解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从多尺度重新对西藏山南地区活动断层进行遥感解译,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其位置及活动性进行判定。首先,采用具有全天候和穿透性的Sentinel-1雷达图像和光谱信息丰富的Landsat 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提取并分析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信息;其次,将DEM数据与ETM+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获取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方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活动断层的构造地貌分析;最后,综合雷达遥感与光学遥感各自的成像优势,利用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与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等处理来降低活动断层遥感解译的多解性与可疑性,明晰了西藏山南研究区的活动断层遥感影像特征。根据活动断层遥感解译标志,在研究区共解译出主要活动断裂带4条,分别为: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札达—拉孜—邛多江断裂带、桑日—错那断裂带和达吉岭—昂仁—仁布断裂带。研究区的活动断层解译结果表明,综合应用多源遥感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活动断层解译的准确率与可信度,并为研究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遥感图像可以从宏观上反映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和构造特征。在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数据预处理、信息增强和数据融合等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遥感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解译程度;根据遥感图像光谱特征和几何特征建立断裂构造带解译标志,进行断裂构造带及其活动性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对麻城—团风断裂带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分段性活动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麻城—团风断裂带可按其控制力强弱分为北、中、南3段,北段图像线性特征明显,断裂解译标志显著;中段断裂控制力减弱,图像线性特征较模糊;南段为隐伏断裂。遥感技术在麻城—团风断裂带活动性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快调查进度,还能为实地调查提供指导信息,从而显著提高调查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遥感图像原理及图像特征的提取,分析了植被在多波段图像中的反射波谱。以此差异来识别各种类型的树木。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来采集城市规划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完成植被调查,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园林绿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成像雷达微波遥感探测的主要信息是目标与微波波段电磁波相互作用后反射的微波信息。人们正是根据不同目标与电磁波间的不同相互作用特征,对雷达图像进行解译,以解决生产、科研中的问题。与其它的遥感图像不同,雷达图像的特点与雷达成像的工作参数和图像质量参数有关。 '一、雷达图像参数 雷达图像的参数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表示形成图像的条件数据,与雷达成像工作参数及雷达图像的解译有关;另一类是表示图像质量的数据,与雷达图像的可解译性有关。 1、目达成像工作拜救 (1)波长雷达使用的波长对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主要示现在下述…  相似文献   

7.
沿海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中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遥感影像解译角度出发,浅析遥感影像解译在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中的作用,概略梳理沿海矿山生态修复遥感解译的基本方法,针对基于光学遥感图像配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对象区域形状特征的配准方法。本文采用分割方法提取基准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中具有结构性的小区域,按照小区域的属性与几何形状特征进行匹配,利用空间关系做控制约束,查询正确的同名小区域对,提取小区域的中心点作为匹配控制点对,解算仿射变换模型参数,有效解决影像间的自动配准问题。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光学影像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与实用价值,为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工作中确定矿山空间位置与设计方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图像的空间频谱识别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光学-计算机混合处理系统对图像进行空间频谱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该系统的光学部分是一个夫琅和费衍射装置,它把光学图像转换成二维的傅立叶频谱,即空间频谱。计算机则负责频谱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鉴于遥感地质日视解译中区分岩类的主要识别指标是遥感图像的影纹特征,文中以岩石的遥感图像的空间频谱采样与特征提取,对空间频谱进行识别和分类为例,阐明利用衍射图样对图像进行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矿山遥感监测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利用Arc Map软件提取矿山开采区遥感监测成果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制作解译记录表,以实现对矿山开采状况的遥感监测。手工制作解译记录表存在制作成本高、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制表格式不一致、数据准确性低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AE(Arc GIS Engine)进行插件式设计的矿山解译记录表自动生成方法,自动提取矿山开采区域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结合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DOM)自动编辑文档,完成解译记录表的自动生成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维环境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制图需借助第三方软件,难以自动实现的问题,介绍了基于三维GIS平台iTelluro(网图)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自动成图方法.以遥感解译专题图制图规范为依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比例尺和制图范围,从影像数据库和三维GIS图层中自动获取遥感影像图层、矢量图层、地质地理图层和解译专题图层数据,设置专题地图的渲染样式,并在基于iTelluro的地质灾害三维遥感解译系统上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制图效率,可及时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提供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量与日俱增。在对海量遥感数据的特征提取与表征上,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展现出了显著优势。然而,遥感影像智能处理框架和信息服务能力还相对滞后,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与模型尚不能满足遥感智能处理的需求。在分析现有深度学习框架和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遥感影像幅面大、尺度变化大、数据通道多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嵌入遥感特性的专用深度学习框架,并重点讨论了其构建方法,以及地物分类任务的初步试验结果等。本文提出的智能遥感解译框架架构将为构建具备多维时空谱遥感特性的深度学习框架与模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专题中典型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遥感专题通过提取各1:25万标准图幅及全区遥感异常信息和编制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为项目地质背景编图、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基础性图件.因西藏全区面积广阔、涉及的遥感图像时相各异、图像处理软件及方法流程复杂,加之技术人员专业背景和经验等差异,在遥感专题实施中出现了4个典型问题:①对基准面...  相似文献   

13.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地质遥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数据处理、矿物填图、模型构建等方面,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较少。然而,要解决好高光谱遥感找矿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特别是找矿方向和有利的找矿区段,否则构建的找矿模型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装备的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取的可见光-近红外(CASI),短波红外(SASI)高光谱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矿物填图方法所填的区域矿物分布图,探讨了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成矿条件,厘定了找矿要素,构建了区域成矿构造格架,分析了区域已知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索了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和最佳找矿地段。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方法,新发现了7处找矿靶区,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该成果不仅对指导柳园—方山口地区进一步找矿有重要作用,而且提出的一套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对其他地区的高光谱遥感地质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圣波 《遥感学报》1998,2(2):131-136
应用遥感技术在大范围内预测超大型矿床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通过对遥感、航磁、重力、伽码能谱等多元地学信息的综合处理,提取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特征信息,即岩性、构造、蚀变带。在此基础上,重点将同一成矿带上的中国满洲里地区与俄罗斯、蒙古邻区的五个已知大型一超大型矿床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控矿因素,建立了遥感像模式,提出7个找矿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SPOT 5图像的岩溶地貌单元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峰林、峰丛和岩溶洼地3者的地理特征和影像特征的研究,基于遥感图像本底值提出了能有效反映目标特征的遥感指数——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图像主成分变换第1主成分值及地形数据等,并构建了遥感指数的集成计算法,建立了遥感自动提取模型.指数集成运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大峰丛、峰林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使这些岩溶地貌单元的灰度值高于其他地物,从而利于岩溶地貌单元提取阈值的自动选取.基于构建的遥感自动提取模型先提取了峰丛、峰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岩溶洼地信息.经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从低层视觉特征与地物空间关系特征对影像内容进行描述,建立检索模板与目标影像间的相似性直方图表达,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检索的新方法。首先,利用Quin+树将大幅面原始遥感影像分解为一系列同尺寸的序列子块;然后,分别提取各子块的低层视觉特征与地物关系特征,并以子块为基元构建候选子块的特征直方图;最后,对比检索模板与候选子块间的特征直方图相似性,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使用多幅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耕地、水系、建筑物等地类的检索精度大都维持在0.8以上,且各项检索性能指标均优于已有的两种遥感图像检索算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双边界的遥感图像动态变化信息判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用于遥感图像动态变化信息提取的方法不少,但它们在用于局部图像的动态判读与专题图件的生成时,操作过于烦琐,效率不高。双边界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双边界的范围,易于判读变化的地物;通过双边界的颜色信息,易于掌握变化信息的特征。基于双边界的动态变化信息判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及判读时误差相对较小的特点,可大大减轻判读工作量。本文简述该方法提取遥感图像中动态变化信息的原理,详细介绍其应用方法,最后进行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提取试验。  相似文献   

18.
Google Earth软件具有免费、开放、简单易用等特点,对丰富教学资源和改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Earth平台,在《城市遥感技术》教学中,对于遥感成像和影像特征、遥感解译标志及方法、城市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城市遥感专项调查等章节的理论教学,应重点运用遥感影像的搜索、标注和显示等功能;对于遥感影像地图制作、地类信息提取、演变信息提取等实验教学,应重点运用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等集成功能。实践表明,Google Earth值得在地学教育模式革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data coupled with ground checking has been used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or urban areas. The emphasis has been given on development of land use/land cover scheme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keys for interpretation and delineation purposes 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Lucknow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s have been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and potentiality of satellite data particularly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for urban area studies.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a valuable tool for urban data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应用遥感技术发现新疆北部恰奔布拉克金矿区的过程以及该区遥感影像特征和成矿地质信息识别在找矿中的作用。在没有前人找矿地质资料的地区,从遥感分析开始,再结合遥感与其它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选择靶区最后经工程验证,达到了求出一定规模远景预测储量的程度。说明了以遥感解译为基础,综合应用地质学、矿床学等有关知识及物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取得快速高效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