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印度每年面临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洪水、旋风和干旱。当然,地震和滑坡也可以是人类引起的,同时,人类也应间接地对洪水泛滥负责。大规模地震在印度至少发生过40次,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山区,如喜玛拉雅山和Nilgiri地区,山坡稳定性问题已变得非常严重。例如:在Darjilnig,Himalaya,有过记录在一天内发生过2万次滑坡!在1963年~1988年间,印度发生了300,多次洪水泛滥,1981~1982年间,大约250次旋风袭击了印度东海岸,46次袭击两海岸,上百万的人畜伤亡。在过去的四年中,印度一直处在严重的干旱之中,今年由于较为及时的降雨,旱情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2.
按大地构造观点进行中国地震地质区划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汲清 《地球学报》1979,1(1):18-31
在先前的几篇文章中,著者把自中生代以来中国的大地构造格局划分为三大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古亚洲构造域,并简略地讨论了它们的发展特点。新构造运动,包括有史以来的地震活动在内,是三大构造域活动的继续,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地震地质区划也和大地构造区划一样,,表现为三大构造地震域,简称三大地震域,即滨太平洋地震域,特提斯喜马拉雅地震域和古亚洲地震域。既然滨太平洋构造域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俯冲的结果,那么,滨太平洋地震域也应当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俯冲的结果;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城既然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碰撞的结果,那么,特提斯喜马拉雅地震域也应当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碰撞的结果,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就是有名的南北地震带,后者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个应力场所形成的干涉带。这样的地震地质区划是和一些地球物理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的。古亚洲构造域的主体是西伯利亚地台和蒙古皱褶系。整个说来它的地震活动性表现得很微弱,只有蒙古西部,特别是阿尔泰地区有若干强震,这可能仍是受印度板块碰撞的结果。而贝加尔裂谷型地震活动可能是北冰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南延。因为这些地区已不再中国境内,本文不作讨论。下文仅就大地构造观点来谈谈中国的地震地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2015尼泊尔大地震及喜马拉雅造山带未来地震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 8.1级大地震是发生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的低角度逆冲断层运动, 特点是震源很浅, 震中烈度达Ⅺ度, 震害严重。破裂带走向北西西—南东东, 穿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使首都建筑遭受严重破坏。该震是1934年以来尼泊尔最大地震, 标志着喜马拉雅带自1950年以来半个世纪的平静期已经结束。自2005年进入新活动期, 至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已达到活动高潮。预计将持续十到几十年。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 今后可能沿喜马拉雅带走向发生纵向迁移, 将在喜马拉雅带东段发生更大的地震, 从而使地震高潮达到顶峰而结束, 可能对我国西藏东南、不丹和印度边界产生破坏。另外还可能沿着与喜马拉雅带走向垂直方向向北迁移(即横向迁移), 在几年之内即可在西藏、青海引起破坏性地震, 需要相关省市做好监测预报和防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涌泉 《地学前缘》2007,14(6):6-10
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北流,改道从山东入海,是一次百年灾害链形成的巨变,黄淮海平原成为中国水灾的中心。经研究发现:1740—1818年为中国地震宁静期,黄河流域正处于干旱枯水期;1819年印度卡其发生8.3级大地震,黄河出现多泥沙特大洪水,河南兰阳以下近30 km河道严重淤塞;1819—1879年大地震密集出现,并有9级以上特大地震4次,其中1833—1870年大地震主要分布在东亚;黄河因而于1841—1843年连续出现特大洪水,造成下游多次决溢、以致改道。文中第一次以科学和历史结合给出解释,其结论可供当前地球科学灾害链研究及治黄参考。  相似文献   

5.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地球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陆陆板块俯冲碰撞带在这条长达2 500 km的板块边界上,近年来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大规模的滑坡、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分别选取尼泊尔喜马拉雅、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和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地区近期发生的3个地震震群作为研究实例,基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研究区架设的区域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波形资料,对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解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是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东构造结地区的地震以逆冲和走滑型为主,表明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和青藏高原向东南逃逸的侧向挤出是该地区的主要构造背景;西构造结地区中深源地震多发,揭示了高角度大陆深俯冲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6.
张泽明  丁慧霞  董昕  田作林 《地球科学》2019,44(5):1602-1619
印度与亚洲大陆新生代碰撞-俯冲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核部由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组成.超高压榴辉岩分布在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段,由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多硅白云母、帘石、蓝晶石和金红石组成.超高压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为2.6~2.8GPa和600~620℃,其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和低程度熔融.超高压榴辉岩的进变质、峰期和退变质年龄分别为~50Ma、45~47Ma和35~40Ma,指示一个快速俯冲与快速折返过程.高压榴辉岩产出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东段,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石英和金红石组成.高压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为>2.1GPa和>750℃,叠加了高温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与强烈部分熔融.高压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可能分别是~38 Ma和14~17 Ma,很可能经历了一个缓慢俯冲与缓慢折返过程.喜马拉雅造山带两种不同类型榴辉岩的存在表明,印度与亚洲大陆约在51~53Ma碰撞后,印度大陆地壳的西北缘陡俯冲到了地幔深度,导致表壳岩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而印度大陆地壳的东北缘平缓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导致表壳岩石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很盛行.这种思想把一切自然现象都解释为天意的体现,而反常的自然现象则是“天之谴告”,即天的谴责.在地学方面,他们把地震、山崩、洪水、气象反常等都纳入天意的表现.例如,公元前一六八年武都的地震、山崩;公元前一七九年齐、楚等地水灾和山崩,他们都认为是二十多年后吴楚七国之乱的先兆.“汉七国同日众山溃,咸被其  相似文献   

8.
一、地震与地热人们早已发现,地震与地热息息相关。从全球范围看,地震活动带与地热异常带的分布大体一致,两个主要地震活动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也是两个显著的地热异常带。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台湾省是我国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震区。1644—1977年间共发生大于4.7级地震1048次,其中大于7级的强震39次。台湾省温泉共有94处以上,有的温度高达293℃。  相似文献   

9.
陆陆碰撞过程是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的主体。然而,人们对印度板块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行为尚不了解。如大陆碰撞及其碰撞后的大陆俯冲是如何进行的、印度板块是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还是回转至板块上部(喜马拉雅造山带内)以及两者比例如何,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印度板块低角度沿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俯冲在低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之下已经被反射地震图像很好地揭示。然而,关于MHT如何向北延伸,前人的研究仅获得了分辨率较低的接收函数图像。因而,MHT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印度板块的俯冲行为仍是一个谜。喜马拉雅造山楔增生机制,也就是印度地壳前缘的变形机制,反映出物质被临界锥形逆冲断层作用转移到板块上部,或是以韧性管道流的样式向南溢出。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给出在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地区横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沿东经81.5°展布的高分辨率深地震反射剖面,精细揭示了地壳尺度结构构造。剖面显示,MHT以大约20°的倾斜角度延伸至大约60 km深度,接近埋深为70~75 km的Moho面。越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运移到北面的印度地壳厚度已经不足15 km。深地震反射剖面还显示中地壳逆冲构造反射发育。我们认为,伴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地壳尺度的多重构造叠置作用使物质自MHT下部的板块向其上部板块转移,这一过程使印度地壳厚度减薄了,同时加厚了喜马拉雅地壳。  相似文献   

10.
一月五日~七日,中美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反射地震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了所取得的成果,证实喜马拉雅是印度板块和扭萨地块相互碰撞的结果;测出真地壳员厚处约7.5万米.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这项研究表示了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和孟加拉海扇中各地层的碎屑白云母40Ar/39Ar资料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开始造山以来的整个剥落历史:剥落速率开始较为稳定,然后开始上升,在22Ma左右达到峰值,为4~5mm/a,随后急剧下降,最终以2mm/a的速率保持平稳。喜马拉雅造山带与青藏高原周缘剥落历史的对比约束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东缘和北缘的不同反应方式。即开始时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北缘的大规模左旋走滑吸收,到30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冷却、剥落速率显著增强,北缘左旋走滑造成的柴达木地块的向东运动被华北板块阻挡而停滞,因此在北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冷却和抬升剥落事件。至18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冷却、剥落速率继续增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该时间段内无论是北缘还是东缘,均未发生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因此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和地壳增厚可能发生在此期间。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开始至今,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一些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导致了大量的山崩和河流侵蚀,即此时来自喜马拉雅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向东方向的地壳逃逸所吸收。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及现今的构造体系。喜马拉雅的新构造活动也可能与板块构造有关,出人意料的是,迄今对这一年轻山脉新构造活动的研究只与距印度缝合线较远的小喜马拉雅的中央逆冲断层和边界主逆冲断层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方生 《地下水》2003,25(4):288-288
今年黄河上游频发洪水 ,最大支流渭河多次决口 ,九月中旬还出现第四次洪峰。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决定大量拦洪蓄水 ,提高上游刘家峡水库汛限水位 ,龙羊峡水库将上游洪水全部拦蓄人库 ,至 9月 14日已蓄水10 9亿 m3 ,小浪底、三门峡、故县水库联合运用 ,减灾、拦洪、减淤 ,让小浪底水库尽量拦蓄中游洪水 ,一个月滞洪运用 ,使水库蓄水由 2 3.8亿 m3 增加到 6 3.7亿m3。黄河大量拦洪蓄水 ,为下游干旱缺水的华北平原补充水源、抗旱灌溉、修复与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 ,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华北平原 ,由于地下水大量超采 ,已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形成…  相似文献   

14.
潼关高程的变化及其对渭河下游洪水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桃英  蒋云钟 《地下水》2008,30(2):94-98
三门峡水库1960年投入使用之后,经过两次改建和三次运行方式调整,不仅发挥了较大的防洪效益,也为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长期保持兴利库容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水库运用也给库区造成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潼关高程的变化及其对渭河下游河道及下游洪水特征值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渭河下游洪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溃坝洪水计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坝溃决后,水库蓄水量及上游入库洪水经溃口下泄可形成骤发性的洪水,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五十年代以来,印度、意大利、法国、美国及我国共有60余座大、中型水库大坝失事,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溃坝洪水计算工作的研究,并制定了法律、规程,规定在工程设计阶段必须预估大坝一旦失事后,溃坝洪水对下游造成的危害,以便作出防范措施和编制应急计划。 1892年,德国里特尔首次提出溃坝流量计算公  相似文献   

16.
台风是印度沿海地区Andhra Pradesh特有的气候,每场洪水的发生都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边拾当地的政府部门造成很大的压力,救援和救济工作也成了一项艰难的任务所以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台风袭击之前就能了解到灾情状况,并制定了下长期的减灾计划。  相似文献   

17.
科西河跨境流域水旱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西河流域是恒河的一个重要支流,地跨中国、尼泊尔和印度3个国家,流域面积7.15万km2,流域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差(从海拔8 848 m的珠穆朗玛峰到海拔60 m的恒河平原),最为完整的气候、土壤和植被带谱。流域发育有罕见的多类型水旱灾害,主要有冰湖溃决、洪水、干旱、水土流失等。通过实地调查这一代表性跨界流域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和区域社会经济等基本特征并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揭示流域冰湖溃决、洪水、干旱等水旱灾害的特征和时空发育规律。流域冰湖溃决灾害集中于科西河流域上级支流,灾害损失巨大,并由于溃决洪水的侵蚀,沿途链状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洪水灾害主要集中于流域下游,在相对较高标准的防洪体系中,洪水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产生的,并造成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范围大,年内持续时间长,并且由于人口增加和生态退化进一步严重化。最后,依据流域水旱灾害特点,提出一系列减灾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段亮 《地质通报》2010,29(1):70-78
对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和孟加拉海扇中各地层的碎屑白云母40Ar/39Ar资料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开始造山以来的整个剥落历史: 剥落速率开始较为稳定,然后开始上升,在22Ma左右达到峰值,为4~5mm/a,随后急剧下降,最终以2mm/a的速率保持平稳。喜马拉雅造山带与青藏高原周缘剥落历史的对比约束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东缘和北缘的不同反应方式。即开始时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北缘的大规模左旋走滑吸收, 到30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冷却、剥落速率显著增强,北缘左旋走滑造成的柴达木地块的向东运动被华北板块阻挡而停滞,因此在北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冷却和抬升剥落事件。至18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冷却、剥落速率继续增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该时间段内无论是北缘还是东缘,均未发生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因此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和地壳增厚可能发生在此期间。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开始至今,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一些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导致了大量的山崩和河流侵蚀,即此时来自喜马拉雅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向东方向的地壳逃逸所吸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可能最大降水研究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自1973年11月兰州全国洪水计算会议决定将可能最大降水与洪水纳入国家洪水计算规范以来,已十年过去了。十年当中,国家设计洪水规范业已颁布,许多大型和中小型水库及险库加固标准多采用这种方法,全国及各省可能最大24小时暴雨等值线图也相继完成。十年来实测大暴雨资料增多,水文气象人员对我  相似文献   

20.
亚洲东部存在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地震构造区域,大体上,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和东经105°线是它的3个边界,主要覆盖中国和蒙古国西部众多高原、山脉及山间盆地。三角区内现今构造活动和地震广泛强烈,地壳破碎,显示不均匀的块体边界和块内变形;区外基本上是稳定的刚性陆块,地震很少,变形较弱,处于整体缓慢运动之中。这个宽阔的板内变形区起源于印度、菲律宾海—西太平洋和欧亚三大板块之间的动力作用以及深部地幔流的影响。向北快速运动的印度次大陆已近水平地插入到西藏板块下,沿喜马拉雅弧产生多种运动和变形,并向亚洲内部远距离地扩散。沿东经95°~100°,向北的地壳运动向东和东南方向偏转,阻截了喜马拉雅弧东端的北向运动;而在喜马拉雅弧西端,帕米尔继续向北挤进中亚,受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一线西北側稳定地壳的限制,扩散的变形被中国、蒙古、俄罗斯边境地区一系列EW向和NW向的老断层吸收并在它们的西端终止。菲律宾海—西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消减-俯冲导致沿海沟-岛弧的漫长而狭窄的地震带,但对亚洲大陆的水平挤压较小,未能阻挡亚洲大陆东部向东移动。其部分原因可能是俯冲板片受到来自欧亚大陆下的ES向地幔流的推挤,这个ES向地幔流与来自印度下面的N向地幔流在西藏中部汇合并向东偏转,在大尺度上与GPS观测到的地表移动图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