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知道,健康人的体温不论冬夏始终保持在36~37℃。这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生存进化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体温的调节本能。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支配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但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难度要受到外界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果外界气...  相似文献   

2.
放牧家畜对气温的适应,意味着家畜的生存由于新陈代谢发生了变化而得到改善.这种改善可局限于某些体组织,也可遍及全身各系统.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放牧家畜对气温适应性的实质,就是提高动物与冷环境间的绝热效果,从而节省了为了保持体温所需的代谢能量的上升.本文在对家畜生物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家畜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为家畜的牧业气象灾害指标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暴雪灾害的成因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暴雪灾害的成因。冬季的低温加暴雪形成深厚的积雪,这种积雪不但能掩埋牧草,影响家畜采食,而且增加了家畜的体能消耗,使大批家畜冻饿而死,从而形成了白灾。气候变冷、环境恶化及载畜量过大,都会加重白灾,而暴雪、大风加大幅度降温能在短时间内使家畜迅速丧失保持正常体温的能力,造成家畜大批死亡,这就是暴风雪灾害。提出了加强灾害预警,以防为主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温可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当机体在高温或在强辐射热的特殊气象条件下 ,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就会发生中暑。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散热困难 ,无法通过散热维持热平衡 ,体内即会蓄积余热 ,当余热积蓄至一定程度时 ,体温才会逐渐升高。此时 ,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内分秘系统的机能增强。因体液温度也上升 ,增强了酶的流活性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射也增强 ,耗氧量增加 ,产热也增加 ,使体温进一步上升 ,甚至可达 42 o C。过高的体温又可进一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机能障碍 ,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以至昏迷 ,为中暑。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畜生态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内蒙古气象研究所牧气室和新疆气象研究所牧气室都作为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并提交了论文材料。家畜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83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正式成立了中国家畜生态研究会,并出版了《家畜生态》杂志,为我国家畜生态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研究会的队伍由1983年的300人增加到目前的800人。  相似文献   

6.
热指数与防暑夏季,常有中暑事件发生。一般情况下,人体能通过出汗来散热并维持体温的平衡。但如果空气湿度大,则人体排汗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衡量中暑的气象条件时,除了考虑气温外,还必须考虑到湿度条件。为此,利用热指数(HI)作为衡量人体耐热的标准,其计算...  相似文献   

7.
科普窗     
夏季应该怎样保健人的体温是恒定的。由于不同的温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同 ,故高温对人体温度的调节不利。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 ;而在高温天气里 ,人体散热困难 ,体温调节功能受到限制 ,易造成热量积蓄在人体内而引发中暑。也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引发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因此 ,高温时节应特别注意保健。一是科学饮食 ,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宜 ;二是尽量避免烈日暴晒 ,以防中暑 ;三是冷饮适可而止 ,以防肠胃炎 ;四是午睡而不可 ,借以补充体力 ;五是感冒不可不防 ,热伤风往往会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影响家畜越冬的气候因素的研究,对家畜畜舍场址和材料的选择及棚舍的搭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地搭建家畜棚舍的方法和建议,为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候是家畜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各种家畜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生态环境中,便产生了对这种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家畜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可为家畜的引种、驯化与合理布局提供重要依据. 一、畜种形成的生态气候条件与气候类型 (一)畜种形成的生态气候条件新疆有经营畜牧业的悠久历史,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了大量的家畜良种.与全国相比,新疆家畜不仅种类齐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畜种结构生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自治区畜种结构生态模式的研究戴艳杰,乌兰巴特尔(内蒙古气象科研所)引言家畜和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现代家畜的地理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家畜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迄今为止的发展变化结果,是当地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从系统的角度则可将其看成是气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天然针茅草地是形成我国中温型草原亚带的重要群系,也是我区放牧和割草场资源。5年定位研究表明,牧草生物量与降水、温度呈正相关,降水起到主导作用,降水受到欧亚大气环流和西风环流指数所制约。牧草粗蛋白质、脂肪、钙、磷含量呈“双峰”型的季节动态,是由于降水影响牧草生长发育节律所致。对放牧家畜营养状况诊断,合理安排割草期都具有重要意义。针茅草地均属氮碳(NC)营养型,适宜发展皮、肉、乳兼用家畜和毛、肉兼用的细毛绵羊。  相似文献   

12.
701型雷达散热系统包括:马达、叶轮、蜗壳、风道管、通风窗口等。当马达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的叶片带动空气在蜗壳内运动,最后经风道管被送去作为冷却散热之用。因散热系统运转不正常而影响雷达发射管FM-7F使用寿命,这是雷达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草地-家畜-大气系统出发, 分别选用可引发黑、白灾的主要因子 (连续无积雪日数、可能发生期、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持续日数) 和基本因子 (家畜抗灾能力指数、冬前牧草平均高度), 建立了黑、白灾监测模式; 并通过对比分析黑、白灾评判系数与家畜表现特征及放牧情况, 确定了黑、白灾等级指标.检验结果表明监测模式和等级指标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尤其是重要的家畜良种基地和畜产品基地.畜牧业在新疆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疆86个县市中,牧业县占22个,半农半牧县15个,还有地方国营牧场141个.经营类型有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市郊区、工矿区畜牧业三种类型.这三种形式的畜牧业都与天气、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特别是靠天养畜和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畜牧业,无论是家畜的饲草、饲料还是其本身都受天时、地利的影响,其中尤以受气候条件影响更甚.因此,尽快发展新疆畜牧气  相似文献   

15.
夏季,常有中暑事件发生。一般情况下,人体能通过出汗来散热并维持体温的平衡。但如果空气湿度大,则人体排汗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衡量中暑的气象条件时,除了考虑气温外,还必须考虑到湿度条件。为此,利用热指数(HI)作为衡量人体耐热的标准,其计算公式为:热指数(HI)=0.4Td+0.7T式中Td为露点温度,儿为湿球温度,因为Td是气温和湿球温度所决定的,所以热指数取决于气温和湿球温度的共同作用。如当气温为35℃,湿球温度为26.1℃时(即相对湿度50%),热指数的值为27.4,同样气温下降,当湿球温度上升为30t时(即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6.
白灾成灾综合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分析白灾的主要成灾因素,指出积雪掩埋牧草影响家畜采食是主要的致灾因子,积雪深度、牧草丰歉、牲畜体况、草地载畜状况、白灾持续时间以及承灾力的大小都对灾情有重大影响。文章还给出了全面考虑各影响因子作用的白灾成灾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17.
我区拥有12亿亩天然草场,牛、羊等草食家畜在畜种构成中占绝对优势。同时,也历史地形成了草原畜牧业为新疆畜牧业的主体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是建筑在对天然牧场适应性利用的基础上的,需要根据年内气温、降水、季节、以及牧草生长的情况转移牧场。四季游牧使牲畜在生理机能活动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受气候条件的强烈制约,这就为草食家畜的牧业气象研究提供了较为广泛的领域。本文就草食家畜的牧业气象试验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牧区绵羊是季节性繁殖的家畜。锡林郭勒草原、羔羊生产是由自然气候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家畜发情受畜种、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季节性条件所制约,尤其与气象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对近几年来春羔、冬羔生产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锡林郭勒草原羔羊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气变化是影响人体的重要因素。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也跟着变化。 1.冬天,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系统放慢,以便储备精力度过寒冷的气候;同时,身体表面各细胞的毛细血管也都封闭了,减少了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人便容易生病。 2.夏季,如果处在40℃的高温之中,人体本身便无法散热,大脑很快就会受到永久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利用畜牧业统计资料及其气象资料,选择适用的灾害标准,分析了内蒙古牧区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灾害与家畜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旱、夏旱、黑灾主要出现在内蒙古中西部牧区,出现的概率多,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重。白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荒漠草原牧区、典型草原偏北牧区和草甸草原牧区,以中部偏北牧区发生概率较高,危害程度重。寒潮则是全区性灾害,但以中部牧区遭受寒潮侵害的次数最多,危害的程度最重,其次是东部牧区,西部牧区最少。(2)内蒙古牧区家畜死亡率随着时间推移具有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各类气象灾害灾情指数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草地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家畜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