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莉  冯瑞萍  张智  罗琳 《山东气象》2012,32(2):64-66
通过对宁夏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建设委托数字化处理存在的优势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处理委托业务质量的措施,应加强委托业务的监督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定数字化处理标准和流程,加强数字化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委托业务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气象纸质表格历史资料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很重要的历史保留意义。数字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纸质原始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和提供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纸质表格扫描成像”+“图像碎片化处理”+“众筹识别”的快速数字化方法及系统,利用气象大数据资源,应用DBnet模型、DSCC算法等技术对纸质气象表格扫描图像进行图像碎片处理;通过用户的登录行为实现“众筹录入”,完成气象纸质表格资料的数字化档案工作。经验证,快速数字化系统的一录正确率约为99.7%,高于传统数字化人工键入的一录正确率(95.6%);录入时效比传统数字化提高了22.2%。该系统保证了数据正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气象纸质表格资料快速形成数字档案的目标,也为数字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冠疫情导致传统数字化人工聚集工作模式面临较大风险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气象管理系统在现有的历史气象资料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把扫描到的数字化图像以及数据成果实现计算机检索,进一步提高气象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与共享能力,大幅度提升气象档案信息对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同时利用新一代信息识别技术,实现档案馆库房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使档案库房的安全保护从被动人工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4.
利用安全扫描和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实现气象档案数字化是对纸质气象历史档案拯救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该文在对数字化技术进行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历史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的建设思路, 针对气象档案记录内容的特点, 对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气象档案OCR识别的解决策略, 为业界的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一种技术思路和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实现气象档案数字化是对纸质气象历史档案拯救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广西气象档案数字化现状介绍.通过对广西气象灾害历史资料数字化项目技术的分析,总结历史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管理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6.
针对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处理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对如何加强数字化处理过程中确保纸质气象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如确定数字化处理的范围、制定数字化方案、制定工作责任制、强化档案流向登记、选定专用场所、强化数字化保密意识等,以期更好的开展纸质气象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降水自记纸彩色扫描数字化处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自记纸彩色扫描数字化处理系统是实现由降水自记纸彩色图像转变成每分钟降水量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该文介绍了降水自记纸彩色扫描数字化处理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自记纸预处理、扫描、扫描检查、降水曲线提取、降水强度数据转换),并从降水自记纸扫描图形的数字化精度分析和扫描分辨率、降水曲线自动跟踪提取(降水曲线彩色表征区分、降水曲线迹线跟踪提取、图像旋转技术、图像二值化和滚动条改变阈值、图像同步显示技术、鼠标定位键盘方向键微量移动修正技术)、图形数字化数据处理技术(尾数累计进位及其误差、二项式滑动平均法)、同步定位显示技术等系统设计中的代表性技术进行了介绍。降水自记纸彩色扫描数字化处理系统已在全国各省投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8.
气象档案保护和数字气象档案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增祥 《气象科技》2001,29(2):61-64
该文简要介绍了气象档案工作的历史及档案的保护技术等问题,并对气象档案的保护和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气象档案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不同特点,在分类方法统一的基础上,采用可视化编程技术,建立了由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科技资料及台站沿革四部分组成的山东气象档案管理系统。在档案业务应用中自动化程度高,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具体分析了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气象档案的利用、查询等工作的开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当今的计算机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它带来的是一种社会技术 ,一种工作方式 ,甚至是一种文化。计算机技术在机关档案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已不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因此 ,文书立卷改革正是档案工作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件为基本单位 ,即文书归档时不立卷 ,按文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这一方法作为文书立卷改革的方向 ,是档案专家们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讨 ,确定的较为先进、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法 ,它能满足微机管理过程中的“一一对应”要求 ,根据使用者提供的信息 ,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江西气象科技档案的现状引出气象探测记录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介绍了气象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安全隐患,说明了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角度两个方面确保气象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鹏  程思  鲍婷婷  翟伶俐  王宏斌 《气象科技》2019,47(6):1032-1036
精细化预报服务和气象能源开发等需要时间序列长、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气象资料,对逐小时资料的需求尤为突出。现存历史气象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之后存在污点、褪色、模糊、字迹洇透等问题,不符合档案归档和服务的要求、同时也造成对图像进行数值提取的难度大大增加,提取结果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的图像优化算法,能够快速识别和区分图像背景和数据记录曲线,过滤图像中的噪点,统一数据记录曲线的颜色和粗细。经过优化之后的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明显增加,体积明显缩小,实际应用中发现,经过优化之后的图像节约了存储资源和成本,同时清晰度有明显地提高,结果表明基于K均值的优化方法明显提高了气象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实现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针对地面观测规范中34种天气现象,设计了基于图像、光学散射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多种技术的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它由天气现象传感器和数字处理器两部分组成,天气现象传感器完成天气现象的图像和光学特性采集,数字处理器将模拟图像数字化,对数字图像和光学特性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结合自动站的资料进行天气现象自动化识别。图像采集和识别技术在凝结天气现象自动识别试验中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如今是信息化社会,电子文件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并由此形成大量新的档案载体存储形式-电子档案。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发展趋势,是档案工作的一场革命,是传统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化,就是气象科技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纸质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为保管和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气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林莉  张智 《陕西气象》2013,(6):36-38
2012年中国气象局要求各省开展“历史高空气象观测记录表数字化处理”。对宁夏气象局在高空规定等压面风资料录人文件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以供气象部门在今后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气象档案也需要利用电子文档将易损、易坏的纸质档案进行保存。近年来,气象档案工作人员都在致力于这项漫长而繁杂的工作。文章通过预处理中常见的特殊情况、扫描过程中的技巧、质量检查技巧等方面浅谈了温度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韩萍 《山西气象》1995,(3):43-44
略谈文书档案案卷质量标准化的几点认识韩萍(山西省气象档案馆030006)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中指出:“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行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没有标准化,就...  相似文献   

19.
纸质记录曲线的识别和数字化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对气象档案馆保存的气象纸质曲线资料数字化的有效方法。该文研究并构建了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4个处理阶段:自记纸图像的输入、图像预处理、自记曲线的分割、曲线的跟踪和识别。其中, 自记纸图像的输入应用TWAIN (Toolkit Without An Interesting Name, 无注名工具包协议) 标准来设计, 对记录曲线的跟踪识别, 该文提出的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分段线性插值算法, 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林亦夏 《浙江气象》2009,30(3):32-35
随着气象网络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已十分必要。文中主要以温州气象局当前档案情况和现有的网络基础,提出了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