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宁东坑矿区铷矿(化)体主要贮存于石英斑岩脉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倾向北西,产状陡立。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斑岩,次为碎裂岩、花岗斑岩。铷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主矿体中Rb_2O平均品位为0.13%,目前控制Rb_2O资源量为1.3×10~4 t,达大型规模。分析显示,铷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贮存于蚀变白云母、蚀变黑云母中。天井坪(岩)组变粒岩和加里东期混合岩中含量较高的铷、锡元素为东坑矿区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后燕山期强烈的岩浆热液活动使这些岩石中的铷、锡元素部分活化、富集,形成东坑铷锡矿床,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锡林浩特石灰窑铌钽矿床是我国最近发现的一处大型稀有金属矿床.通过详细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其成因,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该矿床矿石属于碱性花岗岩系列;2)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包括铌锰矿、铌钽铁矿、铌钽锰矿、锡锰钽矿和细晶石;3)该矿床可能是前期花岗岩岩浆结晶和后期热液交代综合作用的产物,热液交代是铌钽铷主要成矿阶段;4)从铌钽铷矿化成因和富集规律可知,金属矿化与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密切相关,且矿体赋存于蚀变花岗岩中,分布上严格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因此,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的花岗岩是寻找上述稀有金属的直接找矿标志,同时石灰窑燕山早期花岗岩出露地段很可能是寻找稀有金属矿的有希望地区;5)围绕石灰窑花岗岩主岩体周围寻找晚期侵位的钠长石化花岗岩小岩体的隆起和浅部部位,是寻找钽铌铷矿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错那洞穹隆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中发现的新成员,穹隆由核-幔-边3部分组成。核部由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幔部由早古生代云母片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组成,边部由变质沉积岩组成。在穹隆核部侵入有大量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脉。通过系统的地表工程控制,在穹隆幔部中新发现了环穹隆展布、层位稳定的矽卡岩带和厚大的铍铷稀有金属工业矿体。通过对错那洞穹隆东部矿带典型矿区的解剖,初步把矿床的类型定为热液型稀有金属矿床,在碳酸盐赋矿层位中形成富铍、铷、钨、锡的矽卡岩型矿床。铍铷稀有金属矿具超大型的资源潜力,钨锡也达大型规模。错那洞铍铷稀有金属矿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此外,还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锡石硫化物型锡多金属矿。文章研究矿体特征和总结矿床类型,提出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铷矿成矿规律、新进展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按目前工业指标衡量,我国铷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新疆和广东等12个省份,规模以超大型和大型为主,但品位低,均以伴生资源产出,开发利用难度大。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是我国铷矿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隆起东段、武功山-北武夷山、南岭中段、浙中-武夷山、康滇、阿尔泰、华北陆块北缘等稀有金属成矿带。我国近年铷矿的找矿工作虽然有新进展,发现和提交了广东龙川天堂山超大型铷矿,但基本上还是伴生矿产,铷矿资源先天不足的基本格局尚未有实质性改变。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促进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是当务之急,而铷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有必要提前谋划独立铷矿、高品质铷矿的找矿工作,重点找矿方向宜考虑摸清现有铷矿资源家底、从新兴产业需求侧的角度来分析哪些类型的铷矿有可能得到现实的开发利用、进而有针对性地总结找矿标志、圈定找矿靶区、适度开展钻探验证,并布署相关的高端利用、综合回收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铷(Rb)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铷矿资源丰富,但品位低,多为伴生矿产,开发难度大。本文在对硬岩型铷矿主要成因类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疆重要铷成矿带中硬岩型铷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新疆是我国硬岩型铷矿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区,其硬岩型铷矿的主要成因类型为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多与其他稀有金属共(伴)生产出。新疆硬岩型铷矿的形成时代主要为中生代。依据大地构造位置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新疆硬岩型铷矿可分为5个成矿带,其中伟晶岩型铷矿资源丰富且研究程度较高,而花岗岩型铷矿虽潜力巨大,但成矿年代、源区特征、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仍不清楚,应作为今后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廖诗进 《地质学报》2021,95(12):3790-3798
在东秦岭西官庄-镇平断裂带陈阳坪地区进一步发现稀有金属矿产后,为了解铍铷矿床特征,对陈阳坪花岗伟晶岩型铍铷矿石矿物电子探针特征及矿区地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本区发现伟晶岩脉11条,铍铷矿体4条,矿体长105~1100 m,厚4.26~7.00 m,BeO品位:0.035%~0.0445%,Rb2O品位:0.046%~0.123%.矿石有用矿物为钾长石、白云母、绿柱石、石榴子石等,钾长石晶体裂隙中可见绿柱石,为含铍的重要矿物;白云母集中于花岗伟晶岩中带,铯榴石不均匀出现于伟晶岩边部、构造裂隙、钾长石颗粒间隙,为含铯铷矿物.据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矿石中的铷主要赋存于钾长石、白云母矿物.产于晋宁期花岗伟晶岩中的铍铷稀有金属矿,矿体受伟晶岩脉控制,晋宁期的岩浆活动为本区铷矿、稀有元素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经后期构造及岩浆热液活动使岩体中的铍、铷元素活化富集形成稀有金属矿床.在矿区东部及南部也存在类似地质构造特征,陈阳坪地区花岗伟晶岩的研究成果对豫西南铍铷等稀有金属矿产取得进一步找矿突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南儋州铯铷矿床为近期新发现的规模较大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文结合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构造,阐述了矽卡岩型铯铷矿床和云英岩型铷矿床的矿石质量、化学成分和矿体特征,简单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机制,为该区域的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矿产。我国铷矿主要类型为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近期新疆地质调查院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东笔架山发现一处花岗斑岩容矿铷矿床。据野外调查笔架山含铷岩体由二个侵入体组成,长1.9 km,宽0.85 km,比高约390 m。岩石薄片鉴定岩性为正长花岗斑岩,与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一致。岩石具典型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中斑晶含量高,以透长石为主。基质粒径较细,主要矿物为长石和石英,多呈它形粒状,发育次生白云母。基质中长石具较明显粘土化,具超浅成岩或次火山岩特征。据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岩石中里特曼指数σ=2.34~2.55,为碱性岩,据Na_2O-K_2O图解属"A"型花岗岩类。通过对100余件化学样品分析,样品铷品位大于0.1%,获得Rb_2O平均品位0.13%~0.26%,伴生Li_2O品位0.07%~0.16%,显示该花岗斑岩具全岩铷矿化特征。据对地表含矿岩体控制,初步估算Rb_2O潜在资源量33.8×10~4t,伴生Li_2O潜在资源量17.0×10~4t,具超大型铷矿规模远景,西昆仑稀有金属矿找矿线索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嵩县石门铷矿赋存于印支期碱性正长岩体中,岩体中主要成分为钾长石,印支期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重要时期,岩浆活动为本区铷矿、稀土元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后经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使岩体中的铷部分活化、富集,而形成本区铷矿床。通过对本区岩体成分、矿体矿物成分等基本特征的研究,认为在本区周边及河南省的方城和安阳等地存在类似的岩体,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强对碱性岩体的研究及找矿。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铷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10年来,甘肃省在稀有金属铷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批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前景的矿产区。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甘肃省铷矿资源特征,以最新发现的矿(床)点为重点,按照不同成矿类型阐述了各矿区的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发现铷矿产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矿点分布以北山地区最多,西秦岭次之;绝大部分矿点产出于古老地块的边缘,晚太古-古元古界变质地层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地层,矿体主要产出于华力西中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和伟晶岩中。  相似文献   

11.
王乔林 《地质与勘探》2021,57(1):110-121
白头山铷矿床是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典型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研究。初步确定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中的通用指示元素组合为Rb、Be、Bi、Tl、Li、K 2O;北山地区勘查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粒级为-4~20目,最佳采样层位为残积层。试点测量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完整地圈定已知的铷矿化范围,迅速缩小找矿靶区,为后续异常查证等工作布署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依据,为北山地区找寻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同时试点测量在已知矿区外围发现了新的具有找铷矿前景的靶区,有望获得新的找矿进展,为同类地区寻找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2.
铷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是未来各国资源争夺的焦点。虽然我国铷矿资源总量丰富,但主要为低品位难以加工利用的花岗岩型铷矿床,而以铁锂云母、锂云母和铯沸石等作为矿石矿物的高品位易加工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床非常有限。因此,富铷花岗岩及相关铷矿床的形成过程、元素分异机制以及铷在不同矿物相中的赋存状态和控制因素是铷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和找矿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对花岗(伟晶)岩铷矿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简介中亚造山带东、西段典型天河石花岗岩及相关铷等稀有金属矿床的主要特征和时空分布,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重要的天河石花岗岩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域,其西段大量发育三叠纪天河石花岗岩,而东段大量发育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天河石花岗岩。两者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分别与古亚洲洋向古特提斯洋构造域,以及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巨大转折相对应,铷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巨大,值得开展深入的年代学、岩石学和矿床成因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坪铷矿位于湖南省双峰县紫云山岩体中,铷矿体呈近东西向条带状产于紫云山复式花岗岩体顶部,是一处富铷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白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主量元素具高SiO_2(73.27%~74.72%)、高分异指数DI(86.83~93.28),和高铝饱和指数(A/CNK=1.55~1.76),为高分异花岗岩及过铝质岩石,具较低的MgO(0.01%~0.36%)和TiO_2(0.01%~0.16%);微量元素富集Rb、Ta和Nb而强烈亏损Sr、Ba和Ti;稀土元素总量较低[w(∑REE)=8.24×10~(-6)~124.44×10~(-6)],具显著铕负异常(δEu=0.09~0.33),稀土元素配分图出现"M"型四分组效应。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紫云山复式花岗岩经历了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并在岩浆演化到晚期阶段F、H_2O等挥发分逐渐富集,由于F与稀有金属元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形成络合物一起迁移和富集,当岩浆演化到晚期发生了熔体-流体不混溶作用稀有金属配合物被破坏,铷以类质同像形式在白云母花岗岩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虽然自然界铷(Rb)的独立矿物非常罕见,但至今已有3种Rb的独立矿物获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批准,分别为铷微斜长石(RbAlSi_(3)O_(8))、铷拉曼石(RbB_(5)O_(8)·4H_(2)O)和沃罗申石(Rb(LiAl_(1.5)□_(0.5))[Al_(0.5)Si_(3.5)O_(10)]F_(2))。它们均产于稀有金属伟晶岩中,在战略性金属Rb矿资源的科学研究、勘查开发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冷源铷矿是桂东北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伟晶岩型铷矿床,产于越城岭岩体西侧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内部的韧性剪切带内。赋矿伟晶岩脉从中心到边缘出现明显岩相分带,依次对称发育浅肉红色硅化钾长石伟晶岩→紫色萤石化钾长石伟晶岩→绿色绢云母化钾长石伟晶岩→白色钾长石伟晶岩。伟晶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石英和绢云母,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以高硅[w(SiO2)63.36%]、高铝[w(Al2O314.36%)和富碱[w (K2O+Na2O)11.50%]为特征,归属于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类。伟晶岩中的稀有金属成矿元素主要为Rb,典型样品含量介于1883×10-6~2355×10-6,平均含量(2117×10-6)达到铷矿工业品位2倍。伟晶岩中Rb元素含量与K元素含量正相关(r=0.9),指示Rb主要赋存于富钾矿物中(钾长石和绢云母)。在与冷源邻近的同禾、瓜里等伟晶岩脉密集区,伟晶岩中Rb元素含量大多都超过了圈定铷矿的边界品位,甚至部分伟晶岩脉中Rb含量达到了铷矿的工业品位,指示在桂东北越城岭西侧一带均有继续寻找伟晶岩型铷矿的良好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西坞口矿床是由安徽省地矿局322地质队于1975年普查发现的中型热液脉型钨锡矿床(安徽省地质调查院,2011)。2018年,安徽省地矿局322地质队在西坞口矿床中发现了新的铷矿化体,矿石中铷品位为0.21%~0.25%,预计铷资源量可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西坞口矿床是江南隆起带(安徽段)首次发现的大型"三稀"金属矿床,进一步丰富了江南隆起带(安徽段)矿床的矿种类型,为研究江南隆起带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丹凤资峪沟伟晶岩型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脉,并形成4个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丹凤资峪沟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矿为新发现的铷矿床,产于华力西期的花岗伟晶岩脉中,矿区内含铷伟晶岩矿体规模大,延伸长,铷矿化均匀,Rb_2O含量较高。通过对矿体产出构造位置、矿体特征、矿石成份、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铷赋存状态的分析研究,认为矿体与宽坪岩体关系密切,宽坪岩体为该类型花岗伟晶岩脉母岩,且铷主要赋存于微斜长石和白云母中,成因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结合区内地质背景、伟晶岩脉发育程度、铷等稀有元素矿化特征、找矿标志等,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大的铷等稀有金属矿产的找矿前景,并为下一步找矿圈定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白头山铷矿位于北山造山带,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铷矿,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是其重要的赋矿岩体,对于理解铷富集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为73.56%~75.60%)、富碱(Na2O+K2O为8.84%~10.39%)、富铝(Al2O3为14.41%~15.01%),低Mg、Fe、Ca、P和Ti的特征,铝饱和指数较高(A/CNK=0.98~1.14)。微量元素方面,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富集Rb、Th、U、Ta,相对亏损Ba、Sr、P、Ti,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Eu*为0.02~0.03)。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白头山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该花岗岩体系可能发生了云母、斜长石、锆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稀土元素总量较低(32.06×10-6~45.33×10-6),具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TE1.3  相似文献   

19.
铷和铯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矿产,全球资源相对丰富,中国铯资源相对短缺,其安全配置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同时需要解决未来中国铷和铯需求预测的科学问题。本文通过调研,从产业链分析入手,构建了铷和铯的数据基础,并尝试使用部门需求预测法和投入产出法,对我国铷和铯的需求做出了研判。结论是国内铷和铯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2025年我国铯需求1000~1100 t,铷需求约10 t。届时,我国铷和铯的市场规模也将有较大膨胀。  相似文献   

20.
内容提要:铷的成矿与稀有金属花岗岩密切相关。由于稀有金属花岗岩中普遍存在晚阶段热液蚀变,很难厘清岩浆过程与热液过程,稀有金属成矿起主导作用的是岩浆分异作用,还是热液交代作用,目前的认识尚不清晰。江西甘坊岩体是一个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区,当前在甘坊岩体内发现了一系列花岗岩型和细晶岩脉型锂铷稀有多金属矿床(点),其稀有金属成矿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选择甘坊岩体内的白果、大港、楠木坑花岗岩型铷矿和富华、同安细晶岩型铷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矿物自动扫描系统、电子探针、LA-ICP-MS等方法对多种花岗岩中的长石类和云母类矿物进行精细结构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母类矿物是铷的主要载体(Rb=1683×10-6~12047×10-6),长石类矿物中铷含量低,其中钾长石铷含量为1683×10-6~4051×10-6,而钠长石几乎不含铷(1.82×10-6~89.94×10-6)。富铷锂的云母由白云母经锂多硅白云母和铁锂云母向锂云母转变,其中锂主要通过2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