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性地介绍了发生在海水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包括弧菌现、链球菌症、卡诺氏菌症、细菌性肾病、巴斯德氏杀菌症、爱德华氏症、滑走细菌症和杀鲑气单胞菌症等的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病原菌特征,通过遗传育种筛选有抗病力的养殖品种是人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鱼类抗病能力方差分析研究及抗病育种的方法研究,免疫接种是提高养殖鱼类对某一特定性病原菌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已有三十多种菌苗上市,通过使用免疫刺激剂提高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已显示一定的应用前景,虽然抗菌素由于存在抗药菌株和鱼体残留,但它仍是目前对细菌性疾病疾病的常规疗法,而海洋藻类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它将会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区的自身污染问题也日益显露,以人工投饵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的浅海鱼类养殖,残饵和鱼体的代谢产物往往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底质的有机污染,既影响周围环境,又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长远意义上还会制约整个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怎样减轻海水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实施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杨圣云等,1996;杨红生,2000;阎希柱等,2000)。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综合养殖方式包括鱼藻混养、鱼贝混养、鱼类与底栖沉积食性动物混养等。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在富含营养盐的鱼类养殖水体中养殖大型海藻,不仅能显著降低养殖废水中的溶解营养盐,而且能提高海藻的产量(Troell,1999),鱼藻的相互作用重新激起了人们的兴趣,但大型海藻与鱼类混养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还刚刚起步,养殖容量和养殖配比等方面尚亟待研究。 江蓠属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一种大型红藻,具有适温范围较广(12-23℃)、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想品种。本项研究利用室内海水养殖系统,将龙须菜和我国北方海域的代表性养殖鱼类——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进行混养,设计不同的养殖密度,测定若干水环境和生物因子指标,旨在查明江蓠在鱼类养殖系统中的生态效应,初步寻求合理的养殖配比,为今后大规模运用大型海藻改善养殖区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姚海静  韩高尚  高迎莉 《海洋科学》2020,44(10):133-142
疫苗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并改善免疫者免疫力的生物制剂。疫苗能刺激免疫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免疫者的抗病能力,达到免疫保护的效果。浸泡免疫是鱼类特有的免疫接种方法,该方法能简化人工操作、减少工作强度、降低鱼体应激、刺激鱼体的黏膜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免疫工作。正确的疫苗使用有助于提高疫苗的效果。作者对鱼类黏膜免疫机制、鱼类疫苗浸泡免疫方式、浸泡免疫策略优化的方法、浸泡免疫面临的问题以及浸泡免疫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病害防治和鱼体免疫增强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鱼类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在鱼类驯化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的研究已经不单只涉及形态特征、繁殖习性的层面,还涉及它们的学习记忆能力。虽然鱼类的大脑结构和组织在某些方面与其他脊椎动物差异较大,但是它们也能表现出某些高等脊椎动物的大脑功能。作者基于国内外有关鱼类学习记忆能力的研究,分析了鱼类学习记忆能力的类型,概括了鱼类接收信息的感官知觉和影响鱼类学习记忆能力的因素,针对鱼类学习记忆能力在人工驯化技术上的应用提出建议,并对未来鱼类学习记忆能力在人工驯养技术研究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脂肪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之一,也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原料。鱼类对栖息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及其本身的各个生命阶段新陈代谢的变化,必然在脂肪的代谢上有所反映。 把鱼类含脂量的变化,作为一项生态-生理学指标与鱼类的生物学状况和环境条件联系起来,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近20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证明,鱼类含脂量的变化与鱼类的行动、成活率和数量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饵料保障的较好指标。而有关大黄鱼含脂量变化的研究,则至今尚未见有报道。 本文主要对大黄鱼肌肉和肝的含脂量的个体变化与季节变化进行一些分析,并对肥满系数与含脂量的关系,大黄鱼合理捕捞期等问题做了初步讨论。这将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真鲷排空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的胃排空率是指鱼类摄食后食物从胃中排出的速率,在鱼类生态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估算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日摄食率。与鱼类其他生理过程一样,它受到许多生理生态因素的影响,已经引起大量注意的因素有水温、食物和鱼体重。自60年代以来,国外出现了大量关于鱼类排空率的文献,到目前为止已经测量了大量不同鱼种的胃排空率,此前作者对真鲷[1]、黑鲷[2]的排空率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别建立了排空模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真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对其排空率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探讨鱼类胃排空率的生理学机制。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7.
鲑鱼生长激素基因表达产物的促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生长激素用于促进鱼类生长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先后用哺乳类动物和鱼类本身的生长激素,通过体内注射、投喂和注射等方式导入实验鱼体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促进鱼类生长的效果[1,3,5,6,9]。80年代中期,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国外许多实验室从哺乳动物和多种鱼类中分离出生长激素基因,构建了可在工程菌中表达的重组质粒,实现了这些基因在工程菌中的高效表达和表达产物的有效分离。随后利用工程菌中表达的生长激素所进行的鱼类养殖实验表明,它们具有与天然生长激素相同的促生长效应[2,4,8]。与天然…  相似文献   

8.
鱼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卫华  陆承平 《海洋科学》2003,27(11):24-26
免疫预防是通过刺激鱼类免疫系统 ,使其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来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从而降低由疾病引起的损失。10年前 ,人们预测建立在基因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鱼用重组疫苗将会弥补传统疫苗的不足 ,能够有效的预防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 ,基因工程疫苗能够预防从病毒、细菌到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 ,与传统疫苗相比 ,基因工程疫苗更为安全可靠。鱼类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有10多年 ,有必要对其作一全面的了解。1基因工程疫苗的特点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 ,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并表达出该病原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鱼类及某些海洋无脊椎动物趋光生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明鱼类及某些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视觉特性和趋光特点,是光诱渔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外在鱼类视觉特性研究方面已有一个世纪左右的历史;而与生产直接相关的鱼类和海洋动物趋光特性的研究始于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我国于1958年曾进行了较广泛的灯光  相似文献   

10.
花尾胡椒鲷幼鱼的生长率及生长耗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UDIESONGROWTHRATEANDGROWTHENERGYEXPENDITUREOFJUVENILEPlectorhynchuscinctus在鱼类的总能量支出中,生长是最有意义的一项支出,生长耗能在摄入的食物能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关系到鱼类养殖的经济利益。从生物能量学的角度对鱼类的生长进行研究,可以找出影响生长率的因子,进而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在这方面国外已进行过许多研究,国内仅崔奕波和吴登1990年对真,Cui等1990年和1994年对鲤、鲫等鱼类及Xie和Sun1992年对南方站作过研究,而且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以淡水鱼类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海水经济鱼类--花民胡椒…  相似文献   

11.
拥有强大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对广盐性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已有不少研究,但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从广盐性鱼类渗透压信号转导机制、渗透胁迫的细胞调控机制、渗透调控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和无机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介导的渗透调控等方面对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适应性和生理可塑性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从分子、细胞、通路和生理等层次初步探索广盐性鱼类盐度胁迫后的可塑性表型变化和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应答机制,为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对广盐性鱼类渗透压适应性与生理可塑性机制研究,有助于研究其环境适应机理,促进野生鱼种的人工化养殖以及新品种的育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水产养殖学进步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西方有谚语,叫做“笨得像只鱼”。在美国,人们也常常将那些笨笨的新人菜鸟称做“fish”。在人们印象中,鱼类确实是一种傻傻的动物:你喂它多少食,它就会吃多少,甚至于会自己把自己撑死;以前的某些实验表明,它们只能记住最近3秒内发生的事。但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鱼类甚至比一些狗的学习能力更佳。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具有长期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辨识对方。他们通过水中的窃听获取各类信息,一些种类的鱼甚至会使用工具。鱼类“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光照条件与鱼类摄食活动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有助于探讨视觉在鱼类摄食中的作用和阐明鱼类趋光机制,并在养殖生产实践上为确定投饵时环境亮度和投饵量提供依据。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在定量和动力学方面的工作很少。本文对平均叉长4.52cm  相似文献   

14.
长江河口生态系统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与其所处水域的环境因子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变动受环境因子的变化和时空异质性的制约,而其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动最具代表性。研究证明,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对鱼类资源的补充,延续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尚无系统报道。本文就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研究做了阐述。三峡工程建设之后,通过改变长江径流来改变长江口水域的温度、盐度及其他非生物因子,同时由于非生物因子的变化,也引起生物因子的改变,从而使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生态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以影响到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补充,进一步改变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鱼并不陌生。我们人类的祖先大都经历了猎渔为生的历史发展阶段。然而,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我们对一些鱼类,尤其是海洋深处的鱼类了解得并不多。因此,深海鱼类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一般来说,构成深海鱼类的一般特征是眼睛和嘴都比较大,牙齿锋利,身体能发光。有的深海鱼的雄鱼还寄生于雌鱼身上。这些特征都是为了适应深海残酷而恶劣的生存环境的结果。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深海鱼大都是在7000万年前由浅海进入深海生存下来,并为继续生存练就了适应深海环境的身体形态和能力。在黑暗、高水压、低温、食物奇缺的深海中,约有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鉴于微塑料特殊的理化性质,其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愈发受到关注。本文在综述海洋微塑料来源、类型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鱼类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及其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全球近岸、大洋和极地海域均有微塑料分布,我国微塑料污染亦较为严重。微塑料会对包括鱼类在内的海洋生物生存造成威胁,其被鱼类摄入的主要途径是经口误食,微塑料进入鱼体后可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迁移,消化道是主要蓄积器官。微塑料对海洋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主要包括:(1)影响生殖与精卵发生;(2)降低存活率;(3)影响生长发育;(4)扰乱行为;(5)导致组织病变与炎症反应;(6)导致代谢紊乱;(7)干扰神经系统;(8)导致氧化应激;(9)干扰内分泌等。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微塑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迁移扩散过程、不同浓度和粒径微塑料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致毒机制研究、微塑料和其他典型海洋污染物对鱼类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及微塑料与海洋酸化、缺氧、升温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叠加效应等。  相似文献   

17.
了解生物群落中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河口鱼类群落结构与温盐等理化因子密切相关,同时多数鱼类产卵、育幼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主要在春夏季发生),因此环境过滤机制可能是促使河口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为证实该假设,本研究以长江口鱼类群落为例,利用广义可加非线性模型(GAMs)分析其时间生态位及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基于零模型(null models)从生态位利用的角度阐述河口鱼类群落时间上的共存机制.结果表明:鱼类物种间实测生态位大于预期值,揭示出环境过滤机制是促使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多数鱼类物种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关系拟合较好,说明未知因素(如物种间的竞争作用等机制)对其分布影响权重较小.上述结果支持环境过滤学说是长江口鱼类物种时间共存格局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鱼类性成熟的研究对种群数量的预测和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l)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产量居全国首位。当前对这种鱼类资源如何进行科学的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对其某些主要生物学特性,至今仍了解得很少。本文仅就其种群数量问题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性成熟特性与补充速度进行了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海水网箱养殖给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状况,分别从行政管理制度、环境规划、养殖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对养殖场的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在网箱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措施与经验,探讨了减少网箱养殖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的措施和饲料配额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将来,环境管理会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发展中的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源源不断的淡水径流入海与营养物质的输入,使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成为生产力最高的水域,也孕育了我国近海重要的舟山渔场、吕泗渔场和长江口渔场。成淡水的交汇形成了长江口水域复杂的水文物理条件,使之成为众多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赵保仁等,1992;罗秉征等,1994)。河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格局,既受制于其生殖种群的资源量,也与水域环境稳定性密切相关(Blaber et al.,1997;Joyeux,1998;Whitfield,1999),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关以成体为基础的河口鱼类群落生态学已有较多的调查研究(杨伟祥等,1992;朱鑫华等,1994a,b);而鱼类补充群体的研究,亦多集中于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等(杨东菜等,1990;沙学绅,1962)。本文利用1999年5月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调査资料,主要研究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深入探讨河口区鱼类补充过程与近海资源数量变动的关系,为动态监测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