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云鄂博的碳锶铈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骞  马玉光  王凯怡 《地质学报》2012,86(5):837-841
在对白云鄂博碳酸岩中稀土矿物的研究中,发现了锶-稀土含水复碳酸盐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其化学成分相当于碳锶铈矿(Ancylite-Ce)、钙碳锶铈矿(Calcioancylite),前者Sr>Ca,后者Ca>Sr。计算得到的化学式分别为:(Sr0.62,Ca0.18)0.8(Ce0.5,Nd0.36,La0.17,Pr0.02,Sm0.02)1.2(CO3)2(OH1.04,F0.14)1.2H2O、(Ca0.73,Sr0.28,Ba0.17)1.2(Ce0.46,Nd0.15,La0.15,Pr0.04,Sm0.01)0.8(CO3)2(OH0.75,F0.06)0.8H2O,简化为:(Sr,Ca)2-xCex(CO3)2.(OH,F)2-x.H2O,接近理论化学式(Sr,Ca)Ce(CO3)2(OH)H2O,但附加阴离子除OH—外,还含有少量F-。两者均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的微小晶体,呈浸染状产出,且仅见于晚期方解石或方解石—白云石交生体中。  相似文献   

2.
氟碳钡铈矿(Cordylite)BaCe2(CO3)3 F2本世纪初首先发现于格陵兰纳尔萨尔苏克(Narssarssuk)的碱性正长伟晶岩脉中,与霓石、氟碳铈钙矿、柱星叶石和碳锶铈矿共生。1965年该矿物又发现于我国白云鄂博西矿区热液交代的元古代白云岩中。197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圣赫莱山(Mont st. Hilaire,Quebec)的霞石正长岩中的伟晶岩脉中也发现了这一矿物,它与方沸石、霓石和钠闪石共生。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区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有氟碳铈矿、氟碳铈矿以及笔者发现并命名的牦牛矿。本文旨在简述氟碳铈和氟碳钙铈矿的矿物学特征。牦牛坪钙稀土氟酸盐类矿物具有强选择轻稀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羟硅铍铈矿系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某地大型稀有稀土矿床中发现的新矿物。经多次X射线分析表明,它与硅硼钙石为似型矿物,晶体结构基本相同,其化学成分却与国内外同类矿物有较大差异,经计算该矿物分子式为: 简化后为(Ce,Y)_2Be_2Si_2O_8(OH)_2称为羟硅铍铈矿。  相似文献   

5.
赵文霞  杨光明 《地球科学》1997,22(6):579-583
运用透射电镜方法,在山东郗山稀土矿床的钙-铈氟碳酸盐系列矿物中发现了三方晶系直氟碳钙铈矿的存在,其晶胞参数为α=0.712nm,c=5.616nm,衍射符号为3mR-c-。通过与加拿大魁北克某矿区产出的单斜晶系的直氟碳钙铈矿的对比研究,确认为本矿区产出的直氟碳钙铈矿为其同质二象变体。  相似文献   

6.
采用CM12透射电镜,对我国四川昌北M稀土矿床中的氟碳钙铈矿微结构特征作了电子衍射分析和晶格象观察,揭示出氟碳钙铈矿晶体中混合多型体的堆垛序列,在不同部分观测到不同的多型体,其中以氟碳钙铈矿6R多型为常见普通多型体。本次工作发现了42R、48R和16H三种新多型,并进一步证明,氟碳钙铈矿晶体中存在的多型结构相当复杂,但以长周期堆垛形成的多型体出现的几率要比短周期堆垛的多型体少得多。  相似文献   

7.
运用透射电镜方法,在山东郗山稀土矿床的钙-铈氟碳酸盐系列矿物中发现了三方晶系直氟碳钙铈矿(synchysite)的存在,其晶胞参数为a=0.712nm,c=5.616nm,衍射符号为3mR-c-.通过与加拿大魁北克某矿区产出的单斜晶系的直氟碳钙铈矿的对比研究,确认本矿区产出的直氟碳钙铈矿为其同质二象变体.  相似文献   

8.
郗山和龙宝山稀土矿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岩体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燕山早期碱性侵入岩与稀土矿关系密切,稀土矿体主要赋存于杂岩体内及其附近围岩中;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含矿质的富碱岩浆可能属壳幔混源型,碱性岩浆及成矿物质最初可能都来源于上地幔同一部位,而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了地壳物质。郗山稀土矿为单一富轻稀土矿床,矿脉类型以含稀土石英重晶石碳酸盐脉为主,含稀土矿物以氟碳铈矿和氟碳钙铈矿为主,碳酸铈钠矿和菱钙锶铈矿属国内首次发现。龙宝山稀土矿为稀土、金共生矿,矿脉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和硅化角砾岩;含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氟碳铈镧矿、氟碳钙铈矿;金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等。成矿时代稍晚于岩浆岩形成时代,属中生代燕山晚期;矿床成因类型为碱性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稀土矿床。  相似文献   

9.
在松辽盆地深层发育的中生代酸性火山岩中首次发现氟碳钙铈矿.氟碳钙铈矿的寄主岩为球粒流纹岩、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其寄主岩分布深度为2 930~3 830m,形成时代为早白孚世晚期.氟碳钙铈矿常与石英、碳酸盐、钠铁闪石、钠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粘土矿物等次生矿物共生,并与天然气储层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氟碳钙铈矿是岩浆后期热液和大气降水多阶段、多次作用萃取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多无体系参与并经历了多阶段演化,氟碳钙铈矿形成于富Ca2+抖和CO23;的流体及还原环境.松辽盆地周边地区广泛发育的中生代火山岩与松辽盆地深层中生代火山岩十分相似,松辽盆地周边地区是否存在一个巨大的氟碳钙铈矿潜在资源,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杨光明  吴秀玲 《矿物学报》1993,13(4):331-334
采用CM12透射电镜,对我国四川昌北M稀土矿床中的氟碳钙矿微结构特征作了电子衍射分析和晶格象观察,揭示出氟碳钙铈矿晶体中混合多型体的堆垛序列,在不同部分观测到不同的多型体,其中以氟碳钙铈矿6R多型为常见普通多型体。本次工作发现42R,48R和16H三种新多型,并进一步证明,氟碳钙铈矿晶体中存在的多型结构相当复杂,但以长周期堆垛形成的多型体出现的几率要比短周期堆垛的多型体少得多。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昌北稀土矿床中的硅钛铈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光明  潘兆橹 《矿物学报》1991,11(2):109-114
1986年笔者在四川昌北稀土矿床中发现一种结晶完好的硅钛铈矿。矿物物理性质与我国白云鄂博产出者相似。矿物组分中富铌。晶体化学式为(Ce,La,Nd…Ca)_4Fe~(2+)(FeTiNb)_2Ti_2O_8[Si_2O_7]_2。经四圆单晶衍射和电子衍射测得晶胞参数相同,α=13.385(2),b=5.742(1),c=10.059(2),β=100.60(0.01)°,空间群C 2/m。对矿物晶体定向带轴进行了高分辨晶格象观测。  相似文献   

12.
白云鄂博铁矿发现的碳酸铈钠矿曾在《地质与勘探》1979年第八期上简要报道过.国内外文献中未见发表该矿物的空间群、红外光谱和失重分析的数据,我们为该矿物补充了这些数据. 碳酸铈钠矿(Carbocernaite)1961年首次发现于苏联科拉半岛.中国译名的碳铈钠石、碳铈钠矿、碳酸铈钠石均与碳酸铈钠矿是同一矿物.以往认为该矿物在自然界中极为少见,其实不然,在白云鄂博铁矿成为稀土的工业矿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的羟硅铈矿是国内首次发现的该种矿物,产于河南太平镇稀土矿的破碎带蚀变岩中,与铈褐帘石、gatelite-(Ce)、富氟硅铈石、氟碳铈矿、直氟碳钙铈矿、氟铈矿、氟镧矿等稀土矿物紧密共生,多呈铈褐帘石假象细粒状集合体或与gatelite-(Ce)平行交生沿外围交代铈褐帘石产出,粒径一般小于0.1 mm,为自形-半自形,粒状-板状。该矿物呈浅绿色至橄榄绿色,透明,玻璃光泽,不规则断口,摩氏硬度约为4.5,计算密度5.08 g/cm3。光学性质:二轴晶,正光性,多色性明显,单偏光下呈绿色,正交偏光下具有鲜艳的高级干涉色。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矿物成分w(Ce_2O_3) 32.05%~34.26%,w(La_2O_3) 13.67%~17.66%,w(Pr_2O_3) 2.92%~3.68%,w(Nd_2O_3) 7.52%~10.34%,w(Al_2O_3) 8.59%~10.93%,w(SiO_2) 21.35%~24.97%,按照Si+P=2(apfu)计算单位分子式中阳离子数,OH+F=1(apfu)计算单位分子式中羟基的离子数,得出该矿物的经验化学式为(Ce1.02La0.49Nd0.27Pr0.10 Sm0.02Gd0.01Th0.01Mg0.06 Ca0.01)Σ2.00 (Al0.99Fe0.03)Σ1.02(SiO4)Σ2.00(OH0.81F0.19)Σ1.00。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矿物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7.4382(3)?, b=5.6730(2)?, c=16.9819(8)?,β=118.84(0)°, Z=4, V=655.13(5)?3,空间群为P21/c。矿物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峰主要为241、362,862、895、954和3722cm-1等,上述特征均与国外已发表的羟硅铈矿数据非常相似,是对羟硅铈矿分子振动光谱特征的首次探索。本文还对羟硅铈矿的矿物族归属以及矿物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氟碳钙铈矿的电子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氟碳钙铈矿,经电子衍射研究,观察到三种多型:4H,P6α=7.12Å c''=56.4Å;6R,R3 α=7.12Å c''=84.6Å; 3R,R3 α=7.12Å c'=42.3Å。其中4H 为新多型。湖北竹山氟碳钙铈矿仅观察到一种多型6R。白云鄂博样品中发现3R 与6R 共晶格取向连生,以及3R 型共格双晶。  相似文献   

15.
辽宁赛马岩体是我国典型的产铀碱性杂岩体,但其稀土矿化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得知该岩体从霞石正长岩经霓霞正长伟晶岩至晚期异霞正长岩,代表性稀土矿物层硅铈钛矿[Na2Ca4REETi(Si2O72OF3]不断富集,Nb、Zr和REE(特别是HREE)等高场强元素含量不断升高,部分颗粒具Zr、REE等元素成分环带,以上成分变化与稀土等不相容元素性质、碱性岩浆成分和岩浆结晶分异过程密切相关.此外,层硅铈钛矿经历了一系列的热液蚀变,蚀变部分Ti、Ca、Sr、Na含量增加而Zr、REE含量降低,最终形成由残余层硅铈钛矿+方解石+萤石+铈硅磷灰石组成的假晶,可能与富碱质、F和CO2的自交代流体作用有关.该研究揭示了碱性岩浆演化过程中,层硅铈钛矿成分变化及热液蚀变组合对指示岩浆结晶分异程度、探究稀土元素分馏及其热液活动性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钙-铈氟碳酸盐矿物系列中新规则混层矿物的晶格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秀玲  杨光明  潘兆橹  王鲜华 《矿物学报》1991,11(3):193-199,T002
本文用电子衍射和晶格象技术研究钙-铈氟碳酸盐矿物微结构特征。除确定有氟碳铈矿(B),氟碳钙铈矿(BS)、伦琴矿(BS_2)和B_3S_2规则混层矿物外,还首次发现了9种B_mS_n(m≥++n)型新的规则混层矿物。这些新规则混层矿物,往往以共格的形式共存于一个自然晶粒之中。大量的SAED和晶格象揭示了这类稀土矿物各成员之间的相互结构关系。研究表明:钙-铈氟碳酸盐矿物系列中矿物衍生体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是相当复杂的,它们是由不同组分的氟碳铈矿(B)和直氟碳钙铈矿(S)的结构单元层在c轴方向通过不同比例堆垛方式,形成一系列新规则混层矿物及多型。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氟碳钡铈矿(Cordylite—Ce)成分与结构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氟碳钡铈矿的成分和结构问题。发现氟碳钡铈矿的成分、密度、折射率三者间的一致性参数很差,晶体结构与光性和空间群相矛盾,单个大阳离子的平均占有体积远大于同类矿物的平均占有体积,它的晶体结构与同类矿物不可类比。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在以往有关氟碳钡铈矿的成分和结构的资料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错误,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其结构化学式应改为:(Na_(1-x),Ca_(0·5x))BaCe_2(CO_3)_4F。  相似文献   

18.
产于湖北杀熊洞碳酸岩杂岩体的黑云霓石碳酸岩中的黄菱锶铈矿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它呈≤0.2mm细粒浸染状产出,与磷灰石、黄铁矿、磁铁矿、烧绿石等矿物伴生。黄菱锶铈矿呈浅红至淡黄褐色,具油脂光泽,条痕白色,实测比重3.501,No=1.6228,Ne=1.6124,一轴晶,负光性,晶胞参数为a=10.49A,c=6.42A。最强的X射线衍射峰值为2.62(100),3.026(60)和2.138(50)。最强的红外光谱峰为1500,1450和860cm~(-1)。在差热曲线上见有两个明显的吸热谷(633和727℃)。据其化学成分计算,其晶体化学式为:Ce_(0.10)Na_(0.26)Ca_(0.34)Ba_(0.04)Sr_(0.38))_(1.12)C_(0.98)O_3。其成因看来与寄主岩(黑云霓石碳酸岩)的成分和成岩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氟碳铈钡矿(Cebaite)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氟碳铈钡矿产于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中。1965年发现于西矿区。贵阳地球化学所稀有矿物研究组(1972)和彭志忠、沈今川等(1980)及后来李方华等对该矿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本文报道了采自东矿区几个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 一号氟碳铈钡矿(样品编号:东1606),产于东矿体靠近上盘的钠辉石型矿石中,与钠辉石、萤石、重晶石等矿物共生,矿物呈粒状或板状,大小不一,集合体大者直径可达数毫米。  相似文献   

20.
王爱珍 《矿物学报》1992,12(1):78-82
尤碳钙铀矿是一种含钙的铀酰碳酸盐矿物,在我国湖南省首次发现。它产于湖南某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氧化带中,与红铀矿、橙黄铀矿、水丝铀矿、β-硅钙铀矿、纤碳铀矿等共生。矿物为黄色。比重D_(?)=4.0,D_(cal)=4.16。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发污黄绿色弱荧光。二轴晶,负光性。折光率α=1.635,β=1.626,γ=1.505,2V=40°±。斜方晶系。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为8.10(9),7.20(10),3.51(8),3.15(9)。微量化学全分析结果CaO 4.08%,UO_3 74.44%,CO_2 4.29%,H_2O 13.27%。化学式为Ca (UO_2)_3[CO_3](OH)_6·5H_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