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乌兰乌苏镇1964~2012年的气象资料,选取逐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大风、雷暴、沙尘暴、沙尘天气及大雾、轻雾天气出现的天数作为分析对象,运用3年移动平均法、回归分析法、非参数检验方法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进行了多种天气事件的年纪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大雾天气的发生日数呈增加趋势,沙尘天气、沙尘暴天气、轻雾天气、大风天气和雷暴天气的发生日数都呈减少趋势,其中大风天气发生日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2)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大雾天气、轻雾天气、沙尘暴天气、雷暴天气和沙尘天气在研究时段都出现了突变,且平均气温、轻雾天气、沙尘天气和雷暴天气在突变之后不久都达到了极显著的上升或者下降变化趋势.(3)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大雾天气、雷暴天气和大风天气有明显的周期性,但是不同的气象要素周期性长短是不同的,沙尘、沙尘暴和轻雾天气则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天气衍生品的概念、原理、特点、主要种类,阐述了天气指数主要构建过程,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天气衍生品进行天气风险管理方法,然后分析了国外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天气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风险角度分析了天气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天气风险的概念,把天气风险分为天气灾害风险、一般天气风险、气候变化风险三类,认为可以运用天气风险控制和金融措施转移的策略降低天气风险。在我国面临严重天气风险的背景下,应该着力于积极提高社会公众天气风险控制能力、大力开发天气气候灾害保险产品、积极培育天气衍生品市场,以降低天气风险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手机天气客户端服务的发展现状和中国天气通、墨迹天气、蜜蜂天气、GO Weather等手机桌面天气软件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天气客户端的企业用户收费、个人用户收费、流量计费、通过短信捆绑收费、政府购买服务等可能的盈利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4,他引:33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和5cm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资料,详细分析了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回波发展演变过程和多普勒特征及其风场结构;初步分析了强对流天气瑟下垫面地理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强对流天气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对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一直是高原气象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影响灾害性天气关键区与强信号、高原涡与西南涡基本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其东移机制、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关系及其对暴雨天气影响、基于高原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分析诊断预报技术等4个方面,综述了其近10年内的最新进展;并针对高原地-气过程影响、天气系统分布演变特征、高原影响灾害性天气机理和高原气象观测试验布局等研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围绕高原气象综合观测系统、高原天气变化理论和高原天气预报技术展望了青藏高原影响灾害性天气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应用C#语言编程,针对河南省本地业务需求,对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简称SWAN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模块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实时业务运行。添加了SWAN系统服务器端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模块的监测功能,使系统服务器端定时处理雷暴和冰雹灾害性天气报文、及时准确地生成雷暴和冰雹灾害性天气监测产品,改进了客户端灾害性天气实时报警功能,使客户端界面能直接清晰地显示灾害性天气图标而非灾害性天气信息提示框,解决了实际业务中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内SWAN系统客户端显示界面灾害性天气监测产品与其他预警、预报产品之间辨别困难的不足。通过2014年7月一次河南省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实例,对比分析了二次开发前后该系统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情况可知:对灾害性天气监测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后的SWAN系统平台有助于预报员更及时、快捷地了解灾害性天气实况,在河南夏季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中具有更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气象》2019,(5):744-744
该书以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为基础,以雷达图像识别为重点,讲述了天气雷达在天气分析和强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讲解了天气雷达的基本探测原理和雷达气象方程的建立过程;阐述了径向速度、反射率因子等基数据的识别方法,及基数据和各种物理量产品在识别大气流场、降水云系和天气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利用雷达资料分析强对流天气的方法和技术,总结了暴雨、冰雹、龙卷和阵风锋等特殊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大气科学类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天气、大气物理、大气探测的业务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的成因等方面对辽宁 2001年与近 10a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提出了沙尘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0.
辽宁2001年与近10年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的成因等方面对辽宁2001年与近10a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沙尘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1.
扼要叙述了天气阶段的概念、属性、划分原则及不同天气阶段类型对应的不同天气,介绍了不同天气阶段类型的识别方法,并利用欧洲中心中期数值预报产品,提高了预报时效。  相似文献   

12.
葛润生  余志敏 《气象》1984,10(10):15-18
一、前言 雷达用于探测降水天气,在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天气雷达在对台风、暴雨、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探测中,显示了它的优异性能;在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大面积降水的定量测量、人工影响天气试验以及云和降水物理学研究等项科学实验中,也显示出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为了对降水等天气的探测、警戒,全国各地陆续设置了许多天气雷达,开展了日常的探测业务。  相似文献   

13.
数值预报特别是集合预报技术大大提高了对极端天气的预报能力,目前对于温度、风、降水等要素,欧洲中心基于集合预报产品计算的极端指数产品为其极端性提供了定量化依据。但目前尚没有应用于业务预报的强对流天气极端指数产品,本文统计了与强对流天气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并计算了其极端天气指数,统计了极端天气指数在不同强对流天气中的阈值分布。结果表明,极端天气指数与强对流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且不同类型的强对流天气极端指数的分布和阈值具有各自的特点。基于上述结果,利用极端指数和模式降水资料,使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客观预报方法,为业务预报极端强对流天气提供客观支持产品。  相似文献   

14.
疾病发病与特殊天气过程的相关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陆晨 《气象科技》2004,32(6):429-432
利用2002、2003年8次特殊天气过程期间的社区医院疾病调查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各种天气对疾病发病的影响,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①各种天气过程中,冷空气、大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影响较大;②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寒冷天气、强对流天气、闷热天气和大雪天气对男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③特殊天气的敏感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大雾、闷热和寒冷天气,而高血压患者应特别注意低气压天气,特别是冬季的大雪天气。  相似文献   

15.
(一)WEATHEAROFFICE(CA-NADAINAWEATHER)加拿大天气。这是由加拿大环境部主办的天气网站。网站分为加拿大天气、美国天气和世界天气三大版块,每个版块都包括该地区中大多数城市的天气预报、天气图形图表等多种信息。此外,该网站还设立了公众天气警报、天气产品商店(Weatherstore)等栏目。公众天气警报提供详实的灾害性天气的追踪实况观测和预报信息,同时提供付费的电话预报服务。“天气商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栏目,它包括广告服务、常规天气产品、专业转项预报、气候服务、水文服务、冰况分析服务、电话咨询等多…  相似文献   

16.
应用CINRAD/CC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分析了天山北部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对沙尘天气的分布、回波强度和面积的变化以及相应天气背景、气象要素变化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全省主要天气特点是:局部地区灾害性天气频繁、强度大,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严重灾害性天气。但是,纵观全省天气,仍然是有利于农业生产。一、主要天气特点历年来我省春季多风雹,1989年全省风雹出现总次数不多,但局部地区出现了百年难遇的大风冰雹天气过程。如4月19日在川  相似文献   

18.
定义了一种大范围持续性冰冻、雨凇和雾凇天气过程的识别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识别出了1954-2009年中国60个大范围持续性冰冻天气过程、28个大范围持续性雾凇天气过程和19个大范围持续性雨凇天气过程。雾凇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而雨凇天气过程集中在江南一带。大范围持续性冰冻、雨凇、雾凇天气过程均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出现了突变减少,在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几乎没有出现该类过程。气候变暖可能是大范围持续性冰冻天气过程减少的重要原因。受气温升高影响,中国冰冻天气过程的持续性减弱、影响范围缩小,导致大范围持续性冰冻天气过程出现的频次减少,易于出现持续时间更短、影响范围更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天气条件和天气状况,着重分析了灰霾天气、高温闷热和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天气条件和预报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已经在我国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以来国家级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促进了国家级强对流预报业务的发展。《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技术规范》已重新编写和完善,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是中尺度对流天气环境场分析;第二篇为中尺度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第二篇为新增内容,将另文介绍。短时和短期时效内中尺度对流天气环境场条件分析以配料法思路为基础,重新编排和简化了分析内容,兼顾分析的精细化和分析产品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分类强对流天气分析量化指标建议供预报参考,新增了基于局地探空的强对流天气分析规范。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的支撑技术是推进该业务的必备基础,因此国家气象中心改进了MICAPS 3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工具箱功能;开发了中尺度天气分析产品集成系统,包括强对流天气监测产品、中尺度天气分析主观和客观产品、基于不同数值模式预报的强对流参数诊断产品等的数据产品和图形产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