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矿床勘探方法研究通常包括勘探网度、勘探精度和勘探程度研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勘探精度是以各种地质勘探参数的误差衡量的,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勘探误差的来源、性质、变化规律等。矿床勘探程度或储量勘探程度包括的内容很多,诸如矿床产状、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矿石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详细程度。勘探程度定量评价通常也是以助探误差来表征的,如储量圈定误差及主要勘探参数的误差等。可见,勘探精度是勘探程度和勘探工作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勘探网度则是决定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历史,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成组气田整体勘探开发、多高点滚动勘探开发和多产层立体勘探开发三种模式的勘探程序、勘探部署以及开发特点和原则。以供后续天然气勘探开发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勘探实践,在总结分析近30个供水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煤矿区碳酸岩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类型划分;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不同勘探类型的勘探任务和勘探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勘探工作,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对于如何合理划分勘探类型,选定合适的勘探网度,正确部署勘探工程,以保证规范要求的勘探程度,缩短勘探周期,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探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取决于矿体(层)本身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不是划分勘探类型的依据。构造应按矿床勘探各储量级别的要求进行勘探控制研究。矿床勘探程度中对各级储量比例以及勘探深度要求,勘探类型的合理确定是关系矿床勘探周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矿床勘探程度,应以矿山(井)开采规模、服务年限确定。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勘探50年:陆相生油理论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分析了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的勘探实践,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历程并划分为三大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的探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大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十五”以来,大庆油田依靠创新理论与技术,丰富完善了大型陆相坳陷盆地岩性油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复杂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从而带来了松辽盆地北部中一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大发展,大庆油田再次进入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在详细分析大庆探区的勘探实际和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百年油田”勘探的工作思路,通过扎实推进科学勘探,努力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的勘探战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牛圈银金矿床露采及地采上部所获得的资料与原勘探资料对比,在原勘探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勘探类型,为今后勘探类似的矿床,合理确定勘探类型,节省勘探资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1976~1983年共召开了四次国际煤炭勘探会议.会议基本反映了近十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外煤炭勘探动态.涉及煤炭勘探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广泛,如煤炭勘探事业的组织管理和教育、煤田勘探评价的程序和方法、煤田物探、钻探技术、煤层顶、底板研究及险情预测和电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现以勘探方法为重点予以述评.(一)煤炭勘探事业的组织、管理和教育煤炭勘探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对勘探人员的培训,在国外受到普遍的重视.欧美的勘探工作隶属于矿山开采部门,因而勘探与开采结合得比较紧密,勘探是为开采服务的概念贯串于勘探计划执行的全过程中,从这种概念出发安排了一系列勘探工作内部的组织管理.例如,对于勘探项目的选择首先考虑地理位置、运输距离、居民情况、市场销路等有关经济因  相似文献   

8.
地質勘探設計是在礦區進行地質勘探工作之前,根據國家对矿產資源的要求及礦區已有的地質资料和地質條件,对礦區的地質勘探工作,作出一個比較全面的勘探計劃,以便確定礦區地質勘探工作的範圍,勘探步驟、勘探原則和方法等。在遵守勘探程序的原則下,作出正確的勘探設計,是完成地質勘探任務的關鍵,从地質测量至詳細勘探的各個階段,在開展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矿产勘探出现了地质市场勘探、小矿勘探、项目和储量承包、分段分期勘探、探建结合式勘探等许多新的勘探方式,且仍在发展之中,其资金来源也由以往的单一国家计划项目拨款,发展为银行贷款、勘探基金、自筹资金、拼盘资金及个体资金、外资等多种渠道资金来源,而国家计划项目的正常勘探则越来越少。这些项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 ,生产勘探与开采所获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三家厂铜矿床凤山矿段 2 9号矿体 10— 13中段勘探方法 ,验证勘探类型、网度和检查勘探程度的合理性 ,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雅丽 《云南地质》2000,19(3):291-298
通过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生产勘探与开采所获地质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三家厂铜矿床凤山矿段29号矿体10-13中段勘探方法,验证勘探类型,网度和检查勘探程度的合理性,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合理选择勘探手段,提高矿床勘探和建设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勘探手段的合理选择,不仅可提高矿床勘探程度,使矿区勘探工作多快好省地进行,而且有助于勘探与基建开采的衔接,促进矿床开发. 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矿石的质量变化等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区的地形条件是影响勘探手段选择的最基本因素.本文通过若干金属矿床勘探实例和勘探经验总结,对合理选择勘探手段,提高地质经济效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回顾油气勘探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和探讨了构成地质勘探信息的勘探数据结构特点以及油气勘探信息的应用层次,并对勘探信息管理技术,即油气勘探数据库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涛  黄文涛 《江西地质》2000,14(4):306-308
煤层气的勘探评价,是开展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基础。当前要搞好勘探评价工作,需注意解决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广泛搜集、认真总结国外煤层勘探开发的资料,精心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勘探评价参数体系;改进与完善煤层气勘探评价参数的测试技术,制定出与国际惯例相容的测试指南,为勘探评价提供准确的、可比性强的定量依据;做好勘探评价的经济财务分析工作,认真开展可行性研究评价,坚持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矿井勘探程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产高效矿井的影响,论述了提高矿井勘探程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矿井高产高效建设对勘探和蔼的需求,提出了单一的勘探方法只能有限的地质问题,而多种勘探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综合勘探,才是提高矿井勘探程度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是在总结已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布署地质勘探工作,确定合理的勘探手段和勘探网度,达到有效地探求相应级别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在整个矿床普查勘探阶段,为了达到相应的勘探研究程度,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和勘探网度的确定上,常常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在编制和审查地质勘探报告中,常因矿床勘探类型定得不准及勘探网度不合适而争论不休,有的因勘探程度过高使矿床勘探的经济效益很差,甚至因勘探程度不足而影响储委对地质勘探报告的批准。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一个矿床甚至一个矿区内,矿体不分大小,均划为一个勘探类型;因勘探类型定得不准,使勘探网度不是偏稀便是过密;用类比法确定的矿床勘探类型,依据不充分,主要参数缺乏论证或论据不足;不适当地把主矿体上下盘的一些小矿体要求控制到C级甚至B级网度等。  相似文献   

17.
复杂油气田在油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复杂油气田分为四类,即复杂断块油气田;复杂岩性油气田;复杂地层油气田和复杂裂缝油气田。以陆相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石油地质勘探新理论为基础,建立适合于复杂油气田勘探的新程序,划分预探、初探、早期滚动勘探开发和晚期滚动勘探开发四个阶段。运用控制论思想控制勘探系统工程诸环节,充分有效地综合利用勘探新技术。最终实现以提高复杂油气田勘探效益为目的的最优化勘探。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总被引:105,自引:3,他引:102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在对普光气田的勘探及气藏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即成熟盆地的勘探需要有新思路;勘探技术是促进勘探发展的技术保障;大型富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类型多,成藏条件复杂,立体勘探能有效降低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的勘探评价,是开展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基础,当前要搞好勘探评价工作,需注意解决的问题是:①广泛搜集、精心总结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资料,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参数;②改进完善评价参数的测蔗技术,为勘探评价尽量提供准确的定量依据;③做好勘探评价的经济财务分析,坚持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不断研究地震勘探新技术努力提高煤田勘探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学贤 《吉林地质》2004,23(3):102-105
重视地震勘探新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地震勘探的优势,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地震勘探才会有更广泛的市场,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