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长埔—吉水门锡矿带内的锡矿床(点)几乎毫无例外地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群第二亚群中,锡矿带的展布格局和矿体的形态、产状等特征说明,锡矿受地层层位控制。锡矿带受莲花山断裂带的次一级断裂制约,矿床、矿体主要产于NE-NEE向层间滑动断裂及其派生裂隙中,锡矿具有构造定位的特征。矿床一般经历了早、晚两个成矿期,第一成矿期发生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之前,第二成矿期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但主要来自地层。金鸡群地层富含锡等成矿组分,是重要的矿源层。成矿溶液以变质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混入。锡矿床属沉积-变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
麻栗坡新寨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昆 《云南地质》1994,13(1):1-16
新寨锡矿床位于滇东南褶皱带的文山-马关隆起,为近年发现的一大型锡矿,矿体产于中寒武统变质岩系,以顺层厚大矿体产出为特征。仅有锡石可利用。中下寒武统中锡丰度比地壳丰度高出数倍至百余倍。为矿源层。氧同位素分析证明有大气降水和变质水参予成矿作用。硫来自火山岩和海水硫酸盐。成矿年龄为200Ma左右,与区域变质年龄接近,为印支期变质热液改造成矿,属沉积─改造层控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3.
岔河锡矿位于康滇地轴中段,在成因上与晋宁期(或澄江期)的老花岗岩有关,並与生成时间更早的变基性岩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密切。锡矿体产于花岗岩体附近的外接触带,属夕卡岩硫化物型锡矿床。从夕卡岩期到高中温热液期均有锡矿脉的生成,具有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征。主要成矿在四期以上,多期矿化重迭就能形成富矿。围岩(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以性质活泼的碳酸盐类岩石对成矿最为有利,次为变质砂岩、变辉绿岩。有利的成矿构造在多次成矿作用过程中的活动状态主宰着矿体产状、形状、规模和富集程度。与花岗岩体界面大致平行(或小角度相交)的层间滑动面和层间剥离断裂构造,是形成矿体延伸长、厚度大、品位高的最有利构造。就本区锡矿床的产出特征及变化规律,从岩浆岩、地层、构造、近矿围岩蚀变等八个方面作了找矿标志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夏志亮 《云南地质》2003,22(3):313-320
大松坡锡矿是滇西云英岩型锡矿的典型代表。矿体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内的次级NNW向构造裂隙带中,呈脉状成群产出。共圈出含锡云英岩脉60余条,但主矿体却只有少数几条。矿体沿走向具有分枝、复合、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特点。矿石类型为云英岩型锡矿石。矿床成因属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型锡矿床。根据矿体特征及近年开采实践,对主矿体连接对比标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云龙铁厂锡矿位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收缩部位的澜沧江变质带中,属于东南亚锡矿带东支——滇泰锡矿带的北延部分之云龙锡矿带。矿化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有关,矿体多产在岩体舌状边缘及外接触带的层间剥离带或混合岩体内的构造裂隙中。矿石类型以锡石-电气石、石英型为主,锡石-硫化物型和锡石-角岩型次之,成因类型为混合岩化-高温热液矿床。以混合岩化、主干断裂及硅化、电气石化为本区重要找矿标志,通过对铁厂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对该区寻找同类型矿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九毛锡矿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体及其外侧四堡群变质岩系中,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双控”(岩控、层控)特征,时间上显示出成矿作用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岩浆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是主要的成矿时期,进一步划分出锡石硅酸盐阶段、锡石硫化物阶段和木锡石石英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锡石由于产出特征和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构成不同的锡矿石类型,主要有锡石蛇蚊石型。锡石绿泥石型、锡石硫化物型、锡石石英型。  相似文献   

7.
某锡矿床位于南巴坦锡矿田内,矿石矿物为锡石,矿体以砂锡矿和原生锡矿的形式产出,砂锡矿产于残坡积物及冲洪积物中,原生锡矿体主要产于NW向断裂构造带内,砂锡矿层平均厚度13.76m,矿床平均品位0.05%,原生主要锡矿体为Ⅱ-1号、Ⅲ-1号、Ⅳ-1号、Ⅳ-2号、Ⅳ-3号,锡品位分别为0.30%,0.60%,1.00%,0.49%,0.90%,矿石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斑状结构、包含结构、胶状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矿石类型为锡石-硫化物型和锡石-石英型两种,矿床的形成受到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多重作用控制,成矿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会昌县淘锡坝锡矿地质特征、成因初探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淘锡坝锡矿发育有云英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型等锡矿化,(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型锡矿化是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化产于密坑山侵入杂岩体、北西部分鸡笼嶂组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外接触带微细裂隙带中,矿体呈缓倾斜似层状、脉状,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对火山岩岩性有一定的选择性,矿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构造是矿床重要的赋矿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火山活动期后次火山(隐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同时,矿床兼具广义的斑岩型锡矿的特征,该矿化类型的初步探明,进一步拓展了赣南中生代火山岩区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9.
来利山锡矿床是滇西锡矿带中规模较大的。该锡矿床的矿体围岩是石炭系勐洪群砂板岩,成矿母岩是喜山早期花岗岩。在空间分布上,锡矿体严格地受断裂构造控制。为一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锡矿床。本文在野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位错密度及古应力差值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  相似文献   

10.
云南景洪陆拉锡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锡矿点,锡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主要赋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与、新元古界澜沧岩群接触带之云英岩(带)中,矿体形态严格受岩体与地层的界面控制。陆拉锡矿类型为典型的云英岩型锡矿床,区内印支期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是重要的找矿部位,云英岩化、电气石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个旧锡矿驼峰山矿段之锡矿体与隐伏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入有关,岩浆热液沿断裂及中三叠统个旧组层间破碎带运移,在合适的地带通过交代、充填形成工业矿体。由此进一步提出了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2.
林青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1):37-39,46
脚根玛锡锌矿床产在燕山晚期绒依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北缘小岩珠的北东侧,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夹板岩的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已圈定矿体5个,其中①、③号为主矿体,锡矿规模为大型、锌矿规模为中型,矿床成因为构造热液型。  相似文献   

13.
藏东类乌齐赛北弄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北弄锡矿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阿堵拉组的砂板岩、细砂岩、粉砂岩的裂隙或断裂破碎带中,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从矿体的产出特征、矿物组合、成矿温度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步判断为中温热液矿床。按锡矿化组合,属锡石-电气石-石英(脉)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14.
岩峰锡矿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北西向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围岩为三叠系上统湾甸坝组上段(T_3wn~2)之灰色岩屑长石石英杂砂岩;与锡矿有关的矿化主要有硅化、电气石化;属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锡石—石英电气石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15.
道伦达坝中型铜钨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二叠系板岩及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断裂破碎带中。道伦达坝矿床发育铜矿体、锡矿体、钨矿体、铜钨矿体、铜锡矿体、钨锡矿体和铜钨锡矿体。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萤石-白云母-电气石-锡石-黑钨矿阶段(Ⅰ阶段)、石英-萤石-黑钨矿-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阶段(Ⅱ阶段)、石英-萤石-绢云母-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银矿物阶段(Ⅲ阶段)和方解石-石英-萤石-黄铁矿阶段(Ⅳ阶段)。道伦达坝矿床外围的张家营子岩体中的细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6.1±0.4Ma。Ⅱ阶段Cu-W共生矿体中2件独居石的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36.0±2.3Ma和135.1±2.2Ma。Ⅲ阶段Cu矿体中1件独居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34.7±2.8Ma。Ⅲ阶段铜矿体中1件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38.8±0.47Ma,等时线年龄为140.0±1.1Ma。系统的定年结果表明,道伦达坝矿床的铜钨矿体和铜矿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它们属于同一个成矿系统;成矿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6.
成永生 《矿物学报》2012,(Z1):20-21
大福楼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丹池成矿带的东带,矿床类型以锡多金属矿为主,矿区内主要产出顺层矿体(21、22号矿体)以及穿层矿体(0号矿体)两种类型,主要的金属元素包括锡、铅、锌、锑、铜、钨等,目前以采锡矿为主。本次根据22号水平似层状矿体最新揭露的地质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刘翠辉  谭友  陈伟  鲁捷  尹积扬  陈再威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3-67040023
青山钨锡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的九龙脑钨锡矿田内,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产于柯树岭岩体外接触带。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花岗岩年龄为228.7~233.4 Ma,谐和年龄为231.0±0.63 Ma(MSDW=0.77),成岩时代属印支期。柯树岭花岗岩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表现出高Si、高K、高Al和低Mg、低P、低Ti;富集成矿元素W、Sn,亏损Sr、Ba、Ti、Eu等微量元素的特征;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为右倾型。岩体的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成岩机制主要为后碰撞期或碰撞晚期的被动侵入。青山矿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石英脉型矿体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细脉—中脉混合带(上部)和大脉带(中下部),少部分矿体延伸至岩体内。青山钨锡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印支期,全矿Sn矿化富集明显,推测九龙脑矿田北部存在有较大规模的印支期Sn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刘翠辉  谭友  陈伟  鲁捷  尹积扬  陈再威 《地质论评》2021,67(5):1309-1320
青山钨锡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的九龙脑钨锡矿田内,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产于柯树岭岩体外接触带。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花岗岩年龄为228.7~233.4 Ma,谐和年龄为231.0±0.63 Ma(MSDW=0.77),成岩时代属印支期。柯树岭花岗岩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表现出高Si、高K、高Al和低Mg、低P、低Ti;富集成矿元素W、Sn,亏损Sr、Ba、Ti、Eu等微量元素的特征;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为右倾型。岩体的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成岩机制主要为后碰撞期或碰撞晚期的被动侵入。青山矿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石英脉型矿体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细脉—中脉混合带(上部)和大脉带(中下部),少部分矿体延伸至岩体内。青山钨锡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印支期,全矿Sn矿化富集明显,推测九龙脑矿田北部存在有较大规模的印支期Sn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泸水县石缸河钨锡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花岗岩侵入为钨矿的形成则提供了岩浆热液成矿物质。通过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在石缸河矿区外围已揭露到了新的矿化带和钨、锡、铋组合地球化学异常,因此在矿区边部或深部隐伏岩体接触带,对寻找钨锡矿化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长埔锡矿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群吉水门组(J1jj)层间滑动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均受层间破碎控制;矿床经历两个期次的矿化,导致矿石物质组份多样,电气石化、硅化、绿泥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长埔矿区北东向外围,沿矿带走向部位虽为第四系所覆盖,但存在多处与长埔矿区相类似的航磁异常,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