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东禹城为研究区,利用地面实测光谱数据,探讨不同植被指数和红边参数建立高光谱模型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精度。通过逐波段分析计算了4种植被指数(NDVI、RVI、SAVI、EVI),结合同步观测LAI数据,确定反演叶面积指数的最优波段;计算了5种常用的高光谱植被指数MCARI、MCARI2、OSAVI、MTVI2、MSAVI2,同时利用4种常用方法计算红边位置和红谷,与实测LAI进行回归分析,比较植被指数和红边参数模型对冬小麦LAI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各因子与LAI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整个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具有最高的反演精度,确定了估算冬小麦LAI的最优模型,并使用独立的LAI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WorldView-2纹理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WorldView-2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构建植被指数和纹理因子等遥感因子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方程,并计算模型估测精度和均方根误差,探索高分辨率数据的光谱与纹理信息在温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应用中的潜力。以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温带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灰度差分向量(GLDV)及和差直方图(SADH)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纹理信息提取,并利用外业调查的74个样地地上生物量与遥感因子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提取的遥感因子包括6种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规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以及3类纹理因子(GLCM、GLDV和SADH)。为避免特征变量个数较多对估测模型造成过拟合,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提取的遥感因子进行特征选择,将最优的特征变量输入模型参与建模估测。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生物量建模及验证,结果显示选入模型的和差直方图均值(sadh_mean)、灰度共生矩阵方差(glcm_var)和差值植被指数(DVI)等遥感因子对森林地上生物量有较好的解释效果;植被指数+纹理因子组合的模型获得较精确的AGB估算结果(R2=0.85,RMSE=42.30 t/ha),单独使用植被指数的模型精度则较低(R~2=0.69,RMSE=61.13 t/ha)。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方丘陵地区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反演精度低且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LIBERTY-DSAIL耦合模型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反演LAI的方法。本研究以GLIBERTY-DSAIL模型模拟光谱和植被实测高光谱为数据源,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与LAI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作为反演因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反演植被LAI并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与LAI显著相关的RVI、DVI、GNDVI、MSAVI这4种植被指数作为反演因子,结合本文提出的组合模型反演LAI,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2为0.708 6,均方根误差RMSE为0.302 1,精度整体较高。该组合方法可较好地用于反演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LAI,为南方地区混交林LAI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境星CCD数据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山东禹城为研究区,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星数据,计算了4种植被指数,即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及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结合同步观测数据,将植被指数与实测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各种植被指数模型对冬小麦LAI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4种植被指数与LAI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比值植被指数(RVI)对LAI反演精度最高,即LAI=2.967 lnRVI-1.201是估算冬小麦LAI的最优模型。使用2009年5月冬小麦LAI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平均相对误差为19%。  相似文献   

5.
利用交叉验证的小麦LAI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面积指数(leave area index,LAI)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和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采用遥感技术进行LAI反演是遥感反演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利用小麦关键生育期的高光谱数据,计算其一阶和二阶导数,并构建植被指数(RVI,NDVI,EVI,DVI和MSAVI)及三边变量参数等高光谱变量;将上述参数与小麦LAI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交叉验证法进行多种回归分析,确定反演小麦LAI的敏感参数,选择反演模型;最后使用敏感参数构建所有样本的小麦LAI反演模型,并比较其拟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交叉验证的反演建模,其拟合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整体上较未经交叉验证反演建模结果的RMSE小;在用敏感参数构建的回归模型中,RVI立方回归模型是用遥感数据反演小麦LAI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6.
陈拉  黄敬峰  王秀珍 《遥感学报》2008,12(1):143-151
本研究利用水稻冠层高光谱数据,模拟NOAA-AVHRR,Terra-MODIS和Landsat-TM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数据,计算各传感器的多种植被指数(NDVI,RVI,EVI,GNDVI,GRVI和Red-edge RVI),比较植被指数模型对水稻LAI的估测精度,分析不同植被指数对LAI变化的敏感性.相对于红波段植被指数,红边比值植被指数(Red-edge RVI)和绿波段指数GRVI与LAI有更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GNDVI和LAI呈现更好的对数相关关系.MODIS的Red-edge RVI指数不仅模型拟合的精度最高,还有独立数据验证的估测精度也最高,而且它的验证精度较拟合精度下降幅度最小;其次是绿波段构建的GNDVI和GRVI植被指数的估测精度,再次是NDVI和EVI的估测精度,而RVI的估测精度最差.敏感性分析发现,13个植被指数对水稻LAI的估测能力都随着LAI的增加而下降,但归一化类植被指数和比值类植被指数对LAI变化反应的差异明显,归一化类植被指数在LAI较低时(LAI<1.5)对LAI变化的反应开始非常敏感,但迅速下降,而比值类植被指数在LAI较低时,明显小于归一化类植被指数,之后随着LAI的增大(LAI>1.5)比值类植被指数对LAI的变化敏感性,则明显高于归一化类植被指数.Red-edge RVI和绿波段指数GRVI和LAI不仅表现了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且在LAI大于2.9左右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玉米叶面积指数与几种常见光谱植被指数相关性,确定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反演叶面积指数中的作用。首先,借助MATLAB编程软件,以植被指数与玉米叶面积指数相关性最高为原则,选出遥感影像上各种植被指数,其波段组合为NDVI(752.4/701.5),RVI(752.4/701.5),MSR(752.4/701.5),SAVI(823.7/701.5),MSAVI(823.7/701.5),然后,对这5种植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LAI-VI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总体估测精度为96.237%。经实验验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反演植被叶面积指数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LAI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区为研究区,计算IRS-P6(LISS-Ⅲ)多光谱数据的DVI、EVI2、MSAVI、NDVI、RDVI、RVI及TNDVI等7种植被指数,并与使用LAI-2000测量的马尾松叶面积指数(LAI)建立相关关系,分析植被指数对马尾松LAI的影响。从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两个方面对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LAI反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反演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二次曲线模型、幂函数曲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4种。结果表明,马尾松LAI与植被指数呈指数曲线相关或幂函数曲线相关。反演马尾松LAI,最佳的统计模型是指数曲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模型,较佳植被指数为TNDVI、NDVI和RVI,其指数曲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模型拟合的R2均高于0.76,且验证结果R2均高于0.84,但RVI指数反演的模型标准误差相对较大。总体而言,TNDVI和NDVI的指数曲线和幂函数曲线模型对马尾松LAI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蔬菜地和草地2种植被类型,利用ASD光谱仪实测二者在不同覆盖度下的光谱响应,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比值植被指数(RVI)、修正植被指数(MVI)、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以及全球环境监测植被指数(GEMI)等6种植被指数所用的最佳波段及其组合,进而研究了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时的不同植被指数的表现.结果表明,与蔬菜地植被指数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组合为620 ~ 740 nm谱段和780 ~ 900 nm谱段内波段的组合,与草地植被指数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组合为620 ~750 nm谱段和760 ~900 nm谱段内波段的组合,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在高光谱数据构建的植被指数和模拟卫星数据构建的植被指数中,用DVI和MSAVI估算植被覆盖度,平均总体精度分别达到83.7%和79.5%,与其他4种植被指数相比,这2种指数更适合于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利用Landsat TM6热红外波段遥感数据定量反演林地温度的方法与可行性。首先计算了研究区的比值植被指数(RVI),然后利用单窗算法开展林地温度反演,建立起了林地温度与比值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单窗算法反演的林地温度精度较高;林地温度与比值植被指数(RVI)25间存在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林地温度与林冠变化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1.
遥感植被指数对多时相AVHRR数据主成分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中国全年36个旬NOAA-AVHRR的1km覆盖数据进行两步处理:分别采用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和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最大值合成方法从每3旬数据合成每月数据;对每一种处理后的原始数据计算四种植被指数,并对这16种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变换,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主分量积累方差和各主分量所分映生物学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融合多指标荒漠化等级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等级分类是荒漠化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科学防护的基础。针对植被稀疏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提取异常的问题,本文选择干旱/半干旱的科尔沁区为试验区,以2005、2010和2015年3期的中高分辨率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大量的样本统计分析,提出了一种融合植被覆盖度(FVC)、去土壤植被指数(MSAVI)、增强性植被指数(EVI)3种指标的荒漠化提取模型,并将之与传统植被覆盖度指标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植被指数反演方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分类精度更高,尤其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该融合植被指数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稳健性。该方法为荒漠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土地荒漠化防护与治理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植被覆盖度的遥感模型及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磊  苗放  李玉霞 《测绘科学》2010,35(2):120-122
本文在对岷江上游典型流域研究区实地踏勘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Aster和ETM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和常规观测数据等资料,研究了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植被覆盖度模型。以遥感图像中单个像元作为测算单位,对植被指数NDVI进行了计算,并对岷江上游毛儿盖地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反演。利用研究区实测数据、生态环境本底遥感调查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对上述模型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反演结果精度较高,能较真实的反应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北京一号CCD数据的植被指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指数是遥感领域用来表征地表植被覆盖及生长状况简单而有效的度量参数,在环境、生态、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植被指数繁多,在选择和应用植被指数时往往很随意或盲目。本文以北京一号覆盖永安市的CCD多光谱数据为例,基于光谱、方差和多重分析方法,对13种植被指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GNDI、RGRI、MSAVI、TNDVI、NDGI可以较好区分农田和浓密林地;RGNDI、NDGI、RGRI可以有效地消除阴影的影响,却易与水体混淆;在不考虑阴影的情况下,NDVI、RVI、RDVI、GRNDVI比RGNDI、NDGI、RGRI可以更好区分不同覆盖程度的植被。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影像的植被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颜梅春 《遥感学报》2007,11(2):235-240
高分辨率影像的纹理信息可解决用光谱分类面临的“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问题,更精确地分辨地物的细微变化,但将纹理作为主要信息进行植被分类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南京市钟山景区为例,利用IKONOS影像数据的纹理信息进行植被分类,并将结果与用光谱信息、植被指数信息的分类结果比较。共使用了4个灰度共生矩阵纹理量:CON(对比)、COR(相关)、HOM(同质)和MCON(改进的对比)分析各类植被的纹理表征设阈值分割;用3个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指数)、MSAVI(改进的土壤调节指数)和SAVI(土壤调节指数)(L取0.5和5)选择发现SAVI5最能区分。对纹理和指数信息均设各类型的阈值进行分割提取;基于光谱信息分别用最小距离监督分类和ISODATA非监督分类。研究中先进行数据恢复,再分别用三种信息将试验区植被分为6类:草地、竹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园地,最后将三种方法4个结果进行比较。精度评价的结论是:纹理信息分类的精度最高,植被指数次之,光谱信息中的非监督分类最低,纹理反映地物光谱及差异信息,可作为最佳方法用于植被分类。  相似文献   

16.
针对HJ-1B星CCD数据,以内蒙古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植被指数模型、PROSAIL模型以及热暗点指数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进行叶面积指数定量估算研究,同时利用LAI-2000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反演结果检验。结果显示:复合型植被指数统计模型的R2=0.7,物理模型为0.67;而传统植被指数模型R2仅为0.61。实验表明热暗点植被指数模型比传统植被指数模型更适于进行内蒙古草地LAI定量反演。  相似文献   

17.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finer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is always difficult to acquire high-frequency time series data which contains temporal features for improv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with finer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integrating temporal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time series coarser resolution data. The coarser resolution vegetation index data is first fused with finer resolution data to obtain time series finer resolution data. Temporal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fused data and added to improv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emporal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coarser resolution data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finer resolution data, especially for vegetation types. The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pproximately 4% from 90.4% to 94.6% and 89.0% to 93.7% for using Landsat 8 and Landsat 5 data, respectively. The user and producer accuracies for all land cover types have been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