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其时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堆积层滑坡分类及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与滑坡时间预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堆积层滑坡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大南山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维国  向文 《广东地质》2002,17(1):71-78
大南山滑坡位于深圳市大南山公园内,由Ⅰ号滑坡及Ⅱ号滑坡组成。由于在山坡上植树和修路进行爆破施工,破坏了岩土体的完整性及稳定性,在降雨等诱发因素的直接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小崩滑体,总体积约85085m^3,经过对滑坡的详细勘察,查清了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滑坡体物质组成及滑坡变形破坏特征。总结出控制滑坡形成的6个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地下水,人类活动及地震,在此基础上采用较先进的Sarma方法为滑坡进行稳定计算评价,得出了在无雨条件下滑坡Ⅰ,Ⅱ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在降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两处滑坡都将失稳的结论。建议在雨季来临前及时对大南山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乌江是黔东北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水上黄金通道。担负了流域内8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满足了沿岸2000多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运输的需要。乌江下游的彭水县城至涪陵市是乌江进入长江航运的咽喉要道,沿岸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的滑坡严重地威胁着航运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长约150km范围内,两岸共发育各类滑坡28个,发育线模数为0.187个/km。沿岸滑坡发育形式主要为岩石顺层滑坡和风化堆积层滑坡。沿岸滑坡具有群发性的分布特征,与地层岩性和河谷岸坡类型等密切相关。岩石顺层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顺向岸坡软、硬岩层相间地段。风化堆积层滑坡则主要分布在软岩地层及其风化物堆积的岸坡地段。构造变动、河流的切蚀作用及人类活动是滑坡发育形成的主要原因,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是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目前,多数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少数滑坡受降雨及江水涨落的影响而处于周期性蠕动变形状态。三峡水库蓄水后,部分滑坡有复活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通木溪滑坡为一老滑坡。其前缘为滑坡强变形区;中部为弱变形区;上部为老滑坡区。滑坡复活始于1998年。2001年滑坡发生。造成5400m^2的建筑变形破坏,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老滑坡的形成是滑坡复活的基础条件之一。中部生活用水入渗滑体滑带,大量建筑物加载,修筑公路局部开挖坡脚,前缘通木溪河常年掏蚀坡脚及降雨冲刷坡体和入渗补给滑体滑带成为滑坡前部复活的重要诱因。目前,老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弱变形区和强变形区处于欠稳定一基本稳定状态。滑体饱水及地震工况下,强、弱变形区均处于欠一不稳定状态,且强变形区稳定性最差。横向上,中部稳定性较两侧差;纵向上,滑坡中前部稳定性比后部差。因此,开展对该滑坡的形成机制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二郎山和平沟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迹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滑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滑坡的成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研究得知,目前在天然状态下,滑坡尚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若遇暴雨或地震,则有滑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浙江庆元地区滑坡灾害的多要素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结合进行油坡灾害评价与预测是当前滑坡研究的热点,在对浙江省庆元县进行遥感滑坡研究中,通过对滑坡各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结合TM图像,利用GIS技术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因素集及其间的朴素关系。从而建立庆元县油坡灾害多要素综合评价的初步模型。结果有81.25%滑坡点落在危险区域。令人比较满意,因此,可以利用此模型进行庆元县滑坡灾害评价。  相似文献   

7.
石太铁路下行K135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勘察石太铁路下行K135路段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查明其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滑坡防治的抗滑桩方案和改线方案,并通过该两方案的比较论证.认为石太铁路下行K135路段改线是滑坡防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区严家坡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三峡水库区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及重灾区。严家坡滑坡位于奉节县内,距三峡大坝158km,滑坡在整体上被3条冲沟分为东、西两个滑坡,地貌上两滑坡均呈缓倾斜坡,平面上呈扇形,两侧有冲沟围切,后侧具圈椅状拉张裂缝,前缘剪出口部位弧形特征明显。勘察发现:两个滑坡均存在3级滑带,第1级滑带位于松散堆积物与碎裂岩体接触部位;第2级滑带位于碎裂岩体与块裂层状岩体接触部位;第3级滑带位于块裂层状岩体与完整基岩接触部位。严家坡滑坡由较坚硬的泥质灰岩、灰岩及相对软弱的泥灰岩组成,软弱的泥灰岩及薄层泥岩等力学性质较差,抗风化能力弱,多破碎,甚至形成软弱夹层。岩体中裂隙产状较陡,其中一组裂隙近其中直立,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同时与较软的岩层易贯通,破坏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严家坡滑坡不但规模大,而且复杂。于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峡库区奉节县严家坡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对滑坡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对几种工况进行计算与比较,评价其稳定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二郎山和平沟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迹象的调查基础上,结合滑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栾川县门子岭滑坡正处于复活期,危害较大。本文对滑坡的形成机理、动力特征计算及稳定性评价进行了探讨,为该滑坡防治工程规划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二郎山和平沟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二郎山和平沟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迹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滑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滑坡的成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特大多期复合型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西南某水电站库区一特大型、多期复合型滑坡所处的工程环境条件、自身结构及物质组成特征等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对滑坡整体及分期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钟家山滑坡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滑体平均长192m,宽70m,体积87360m^3,处于临界蠕滑或失稳状态,对坡前军营及驻军部队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根据该滑坡的详细勘查资料,阐明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并对滑坡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滑坡治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北清江鱼洞河滑坡变形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洞河滑坡受上硬下软的不利地质结构、缓倾坡外的斜顺向坡、构造裂隙的发育以及地下水对滑带的浸泡软化等因素的影响,曾经发生过三个不同序次的规模滑动,在距今50-60万年曾经发生过一次剧烈滑动,主要以粘滑运动方式为主,目前,滑坡正处于活动不稳定状态和宏观扩展变形阶段。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表明,鲁洞河滑坡整体上对水布垭大坝的建设不构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必须对东边湾滑坡的涌浪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石市板岩山二中滑坡防治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地质勘探与稳定性分析研究基础上,针以黄石板岩中山二中滑坡的自然与环境条件,提出了此滑坡宜采用排水+抗滑桩的综合防治工程措施,并简要介绍了此防治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区域性滑坡敏感性评价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的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知识驱动型方法;二是基于统计学的数据驱动型方法。前者对于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评价指标的分级以及权重的确定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根据已发生滑坡灾害的历史调查数据以及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因子资料,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和权重的确定。后者使区域滑坡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GIS技术,运用贝叶斯统计方法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其分析程序,进行了哥伦比亚Chinehina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铜川市属于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过量的开采资源与频繁的工程活动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对人民安全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以铜川市滑坡分布较多的王益区、印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高程、曲率、距道路的距离、距水系的距离、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8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MaxEnt模型与ArcGIS平台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MaxEnt模型AUC值达到0.905,评价能力优秀;Kappa系数为0.76,评价结果与滑坡现状分布十分吻合;距水系的距离、地形地貌为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子。高易发和较高易发主要分布在其中部及东部居民集中居住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6%、5.77%,与实地调查结果相符,MaxEnt模型可在类似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徽-杭高速公路(安徽段)位于皖南山区腹地、地形地貌复杂,构造发育,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利用航卫片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在预选线共圈定出大小滑坡和崩塌252处,这些滑坡与崩塌多分布在新安江及其支流凹岸一侧或河流岸坡与沟谷切割且临空条件较好的斜坡地带,以及徽-杭老公路切坡地段。分布在预选线的大阜南侧滑坡、霞井西北段,荷花形292高地滑坡群的线路应作调整;榧树(土 太)滑坡体上的线路应改线另选新线。对雄村、尼姑庵、朱村、老竹岭脚等处的滑坡需进行勘察后,再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滑坡预测与风险评价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杰  胡尊国 《地学前缘》1996,3(1):105-109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预测过程十分复杂。文章介绍一个滑坡预测与风险评价专家系统LFEES。LFEES对滑坡的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定性预测以专家经验知识为基础,由符号推理产生定性的预测结;定量预测则由定量计算模型产生定量的预测结论。LFEES能够根据预测结论对滑坡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并给出防治策略。讨论LFEES的总体结构、知识表示、推理方法和定量计算模型,并对LFEES用于滑坡多发城市重庆及其附近地区的几个典型滑坡的实现情况和预测结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对公路沿线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及滑坡灾害分析,对于由滑坡、泥石流等引起的公路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评价处于花岗岩风化区的日本福岛县合户地区49号国道沿线边坡的滑坡危险程度,在调查和分析了该地区的表层破坏模式、并通过简易探测方法摸清了风化土层的厚度分布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边坡单元(Slopeunit),使用椭球体下半部模拟滑动面的形状,通过随机试算法确定各边坡单元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及空间形状;采用一种基于GIS的边坡稳定性三维分析模型计算各边坡单元最小安全系数以及滑坡发生概率,定量评价滑坡灾害危险程度。所有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显示均在一个基于GIS平台的系统中完成,为如何利用GIS技术更好地为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服务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