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文昌市海域使用现状调查,收集海域使用金征收与管理资料,对文昌市海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金的征收与使用管理等进行了分析,为理清海域使用管理和海域使用金征收与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历程及历年海域使用管理数据,从海域有偿出让方式、海域有偿出让配套措施、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总结了中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施现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海域有偿出让以行政审批为主,同时,市场化方式出让工作稳步推进,沿海各地纷纷开展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国家海域使用金征收逐步规范,执行2007年新海域使用金标准后,全国海域使用金征收总额大幅增加,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海域征收的海域使用金也逐年递增。不过,填海造地用海海域使用金标准远低于毗邻土地价格,无法有效调控填海造地规模。针对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施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海域使用金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海域市场化出让要和严格的海域用途管制相结合,填海造地项目应该与毗邻土地捆绑出让,海域市场化出让方式暂时以招标和挂牌为主。  相似文献   

3.
海域使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涛 《海洋通报》2008,27(2):59-64
综合考虑了海域使用水平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从海域使用程度、海域使用效率和海域使用结构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把人们亲海需求满足程度、海域使用公益服务及和谐用海等新因素纳入指标体系.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十个沿海省市海域使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反映了其海域使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海域使用水平评价结果,指出了今后海域使用发展应该注重的方向,最后提出了海域使用水平评价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海域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海域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将成为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对海域使用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的模式,在原有海域使用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信息和水深信息的管理,将海域使用数据的空间分类体系和相互影响关系与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空间层次上对海域使用进行重新的归类和补充,建立海域使用空间相互影响关系表,分析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组成,设计了宗海时空数据库结构。按照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采用ESRI MapObjects的GIS图形软件包进行了开发试验,实现了海域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层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5.
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是海域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文章介绍了海域使用论证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探讨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使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更有针对性,为不断推进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是海域使用科学研究和海域综合管理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了海域使用权属数据质量控制的现状,研究了海域使用权属问题数据质量控制的判别方法。设计了计算机与人工校验相结合的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实现海域使用权属数据系统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海域使用统计和海域使用管理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域使用基准价是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科学制定的基础.以广东省各地级市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实例方式详细阐述了海域分等的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在借鉴土地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海域使用基准价的组成、计算思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不同海域类型的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方法体系,这对完善海域分等定级与海域基准价评估理论、科学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MapObjects的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海域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海域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将成为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海域使用数据的分析,指出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管理是海域使用数据的空间分类体系、相互影响关系和时空数据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根据海域使用的实际情况设计满足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要求的宗海时空数据库结构,并采用ESRI MapObjects的GIS图形软件包进行开发试验,实现了海域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层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国家提出建立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便及时掌握海域使用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状况,有效使用海域资源,使其发挥最佳利用效益.介绍了海南海岸侵蚀的状况,分析了造成海岸侵蚀的原因,提出了切实落实国家海域动态监管方案和加强海岸侵蚀监控、促进海南海域使用管理的对策措施,对加强海南省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海域使用管理的手段 1993年5月31日,我国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批复,联合颁布了《国家海域使用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我国的管辖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并建立海域使用登记、许可证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一)海域使用登记、许可证制度 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是指海域用户根据使用海域面积的大小向地方或国家海洋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海洋法制建设方面的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开辟了世界海域使用管理立法的先河。《海域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海域使用管理真正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新阶段。值此《海域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回顾总结贯彻《海域法》的情况,筹划今后一个时期的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贯彻实施该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海域使用金各级财政分成比例海域使用金是国家凭借海域所有权依法向海域使用权人征收的一定年限的海域使用权出让金。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核心就是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沿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全面推行海域审批确权制度的同时,相继建立了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明确规定了海域使用金的征管方式、征收标准、分成比例、资金用途和减免政策等内容。几年来的海域使用管理实践证明,海域使用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管理对象多、技术性强、管理成本高的工作。海域使用金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海域使用类型遥感监测的分类系统,探索建立了各类海域使用类型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葫芦岛试验区为例,对该验区海域使用格局进行了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较好地对海域使用空间格局进行监测和评价。葫芦岛试验区海域使用类型以工矿业用海和渔业用海为主,工矿业用海以大斑块的集中用海为主要特征,而渔业用海则以小斑块的分散用海为主。在海域使用空间格局上,葫芦岛区块海域以工矿业用海为主,兴城区块海域以工矿业和渔业用海为主,绥中区块海域则是以渔业用海为主,葫芦岛试验区海域使用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海域使用结构形成机制,海域使用结构是受海洋资源结构约束,受消费结构引导,通过海洋产业落实到海域空间:分析了海域使用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渔业用海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海呈上升趋势;并以各类海洋功能区为基础,构建了海域使用结构优化模型,为海域使用结构调整提供定量化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理征收海域使用金是有效推进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施的关键,在海域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条件下,只有弄清海域使用金的内涵才能做到科学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结合海域使用方式的特殊性,指出海域使用金除了要使国家所有的海域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同时还要体现海域使用人对其所损害的海域自然属性功能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2):26-26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颁布。以这部海域管理基本法律为依据,十年来,我国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法律确定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在逐步扎实推行的过程中已深入人心,海域综合管理成绩显著,有力保障和促进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海域使用现状分析可以充分利用海域使用统计数据,揭示海域使用变化发展规律,满足海域使用管理深层次、集约化发展的信息需求。本文利用2002年-2006年海域使用统计数据,对近年来全国总体用海情况、各年度海域使用比较、用海类型变化情况和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以及围海造地进行分析,为海域使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管理办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目前海域采砂临时用海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阐述了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管理现状,以及海域采砂临时用海海域使用论证内容;分析探讨了海域采砂临时用海海域使用论证的重点和难点;并从采砂环境影响分析、海砂开采动态监测、采砂项目概况分析、采砂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及专题设置等5个方面研究探讨海域使用论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域使用项目后评估是海域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海域使用后评估工作,不仅能全面检验前期海域行政许可审批程序,更能进一步验证海域使用项目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影响,从而可有针对性的弥补前期工作的不足。文章对海域使用后评估的内涵、目的、作用、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从建立法规体系,制定技术规范,开展典型试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海域使用后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及其资源与环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域,我国建立了海域使用权制度,并通过征收海域使用金的方式对海域资源进行管理。文章分析了海域使用金征收的理论依据,论证了我国的海洋资源、海域利用方式及海域资源的特点,并以此作为海域使用金的征收依据。从海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了机会成本法、海域资源破坏损失估算法、市场价值法、恢复费用估算法和影子工程法五种评估方法,为基于行政管理配置和市场配置的海域管理体制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