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系统地平衡城市经济、自然环境与人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在我国的迅速兴起。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信息资源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并能快速有效地提供服务。文章在分析现有公共信息服务问题的基础上,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以地理信息为载体进行公共信息服务框架研究,系统论证了基于本体技术的公共信息服务框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及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从地域性、等级性、空间要素与非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去研究和辅助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全空间信息系统通过对复杂、动态的交通拥堵过程进行多粒度抽象、多尺度建模和多层次综合分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途径。当城市交通发生严重堵塞时,通常伴随着“道路拥堵”预警信息传播,用以影响人类的出行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拥堵传播。为了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网络拥堵的动态演进过程,本文建立了交通拥堵传播的改进易感-感染-易感(susceptible-in fected-susceptible,SIS)的病毒传播模型,利用状态转移概率方法,基于多层复杂网络分析交通拥堵和预警信息交互传播的动力学行为特征,揭示预警信息传播对交通拥堵传播的影响。该方法不仅能够描述基于交通流传播特点的拥堵传播过程,而且能够描述交通网络中的预警信息传播过程。数字仿真实验表明,交通拥堵的传播过程与交通网络中的预警信息传播动力学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建邺区智慧新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对于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交换的现实需求入手,围绕建设区域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以及管理运行机制总体目标,通过"一套标准体系、一套数据体系、一套软件体系、一套运行支撑环境"建设,以及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全面阐述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架构、创新点及建设应用模式,为智慧新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灾害愈加频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然而,城市内涝灾害在愈加频繁的同时,产生了诸如信息获取不及时、制图时效性低、地图信息冗余等问题,难以为救援提供及时响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城市内涝场景下的微地图制作方法。首先,调用微博API获取任意时间段内特定主题下的社交媒体文本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与预处理;接着,选取BiLSTM-CRF模型提取社交媒体中有关城市内涝的地名地址信息;然后,结合Dijkstra算法为用户推荐避开危险路段的最优路径;最后,结合灾害信息与实际场景,制作城市内涝场景下的微地图。实验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城市内涝点,总体准确率达到92.7%;(2)对比官方发布的积水点,本文提取的积水点与官方积水点大部分重叠,能够有效为传统监测方法提供补充信息;(3)根据所得内涝点生成道路网级别的城市内涝地图,能够克服在海量地理空间信息中可视化冗余的不足,即有效缓解地理信息冗余的问题。由此可知,实时显示城市内涝信息,能够为用户掌握灾害现场的信息提供便利,调动他们参与制作微地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结合最优路径推荐,能够提高灾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应用最新的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开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为旅游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旅游信息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SuperMap IS.NET技术开发的黑龙江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主要是对病毒SIR模型的改进而形成的,因其主体不同而具有不完善性,为更好地揭示不良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律,从而寻找预防和控制不良信息传播的最优方法。根据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与传染病动力学理论结合构建出SEIR模型来研究不良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模型定义了4种传播规则,分析不良信息在不同状态用户之间的传播过程,并且应用扩散核函数和空间协方差方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说明调节控制率γ的大小对虚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不丢失信息地用几个综合性指标表示多个变量的方法。在多(高)光谱图像中,由于各波段的数据间具有相关性,因此包含许多冗余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把遥感图像中所含的大部分信息用少数波段表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几乎不丢失数据但可以减少数据量,消除冗余信息。在遥感数据处理时用主成分分析法作数据分析前的预处理,以达到数据压缩和图像增强的效果,更加有利于影像信息提取。文章对主成分分析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例示范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空间显式传染病传播模型由于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内部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空间显式模型大多按照人口随机流动模式来模拟城市人口流动行为,未考虑城市中以通勤为主的人口流动模式。本文以长沙市的2014年第1~49周手足口病传播过程为例,将4、8、24邻域扩散以及重力模型、辐射模型共5种不同的人口流动模式与周期SEIR动力学模型结合建立起五种传染病传播模型,并通过比较模型时间和空间精度来明确不同人口流动模式应用在城市内传染病时空传播模拟中的各自优势和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每种人口流动模式在城市内传染病时空传播模拟中都有其使用前提和适用范围。基于24邻域扩散的传播模型对手足口病病例数拟合精度最高(RMSEspatial_ts=0.58,RMSEspatial_st=0.95),基于重力模型的传播模型对城市内部传染病时空传播模拟中的传播趋势的模拟精度最高(rspatial_ts=0.46,rspatial_st=0.39),且对长沙市人口相对稠密区域(格网常住人口数大于第三四分...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脉动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热潮的日益高涨,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国家部委号召打造智慧城市应用典范,而地理空间公共信息平台是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平台已汇聚海量数据基础,开展客观反映城市发展脉搏的数据分析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可视化表达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以天津中新生态城为例,利用Canvas Web可视化渲染技术,搭建基于B/S架构的海量数据可视化平台,实现城市发展脉动规律的时空动态展示。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疾病事件可以随着人口流动在城市间传播,对区域城市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了解城市网络系统对传染性疾病事件的响应,公共卫生和城市群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以"人"为节点构建东北城市网络,采用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传染性疾病事件在城市网络中的传播,得到以下结论:①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整体呈现"三横一纵"格局,以...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城市的核心。本文在数字海淀基础平台实践的基础上 ,介绍面向城市管理类型的空间信息集成。同时 ,简要介绍在平台建立中涉及到的相关集成技术 ,包括海量数字影像信息压缩、线划图形处理以及基于特征的多源信息复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时空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城市功能区识别提供了新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手段,但专门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点数据,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等级和品质特征,采用累计机会方法对1 km×1 km格网尺度的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累计机会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中心集聚特征,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覆盖范围却有所区别;② 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区可以划分为单一功能、单一化的复合功能、2种复合功能、3种复合功能和均衡化的复合功能等5大类型;③ 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土地价格和经营性为主设施的累计机会可达性是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细化城市功能区研究和促进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结构优化具有科学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政府各部门、企业、公众对于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各个城市纷纷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口市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想和系统功能,分析了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安全体系设计和网络化服务模式,并对平台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作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专题分支系统 ,是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和纽带。因此 ,通过研究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来指导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具体实践 ,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基于AOP的Bean锁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的Bean锁算法,通过将Bean锁抽象成该问题的一个方面(Aspect),通过AOP引擎使用该算法动态生成加锁Bean,大大降低Bean锁代码的重复量,并在基本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代码复用率。通过使用基于AOP的Bean锁,Bean可以完全消除锁代码,从而提高Bean代码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大数据信息图谱相较于传统地图信息平台而言,具有可定位、可视化、实时监测的特点;同时,将城市信息图谱平台精确落实到空间地块,则能实现从表层到深层对城市各系统、各单元的全面、综合的信息表达与联动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大数据采集、人机互动技术及谷地软件等方法,形成从建筑单体-用地地块-道路红线-街区单元-地形地貌的三维建筑精度的城市空间数据库,进而建构出城市多源大数据全信息复合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涵盖城市绿化系统、城市市政系统、城市微气候系统、城市产业系统、城市人车系统以及城市意象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Arc GIS平台将空间形态数据库与复合数据库进行空间耦合,形成基于统一空间坐标系的城市空间大数据信息图谱的基础模型;根据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管理需要进行多对象的大数据组合与相关性分析,获得多源数据融合特征综合信息,进而优化规划和设计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编制的基础性空间规划。目前3个规划之间相互脱节、相互抵触的情况十分普遍,影响这些规划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不同层次区域规划信息的分析,研究提出支持3个主要空间规划整合的核心指标体系,并提出这些指标对应的空间要素类型及其空间配准方法,对区域社会经济统计、遥感解译、规划分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区域规划指标进行结构化设计。为统一构建支持多目标区域规划整合的空间信息平台提供可操作的数据模型。该成果已经在重庆等区域规划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及一些重要规划研究、制定中得到应用,并为今后强化区域空间规划之间的整合,促进地区规划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信息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基于因特网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 :首先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引入 ,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其次 ,基于互联网 ,数据的分发与共享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 ,在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持下 ,我们可以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因此 ,环境监测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对于实现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分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存在多种因素影响区域环境 ,因此 ,要实现综合的环境监测并非易事。鉴于此 ,我们设计并开发了环境监测网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交通信息与路网空间信息的匹配和融合问题却依然严重,使得大量的实时路况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成为制约城市路网管理和出行服务的技术瓶颈,直接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运输系统等位置服务(LBS)与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服务水平。鉴此,本文探讨了城市路网信息融合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关键技术,包括线性参考系统与空间信息融合、时空动态分段和多级动态分段、多模式交通网络构建技术和动态连通关系自动生成等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