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张萍娟 《地理教学》2005,(10):15-16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引导、参与。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呢?笔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蒋献珍 《地理教学》2008,(10):42-43
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师生互动是多数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还不为多见,多数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容易充分调动,而合作性学习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更加强调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要求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想法等,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赵秀芳 《福建地理》2006,21(2):146-149
本文探讨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指出了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情境创设的问题,并提出了探究学问主动化、体验情境切实化、学习过程个性化、感受氛围趣味化、发展能力综合化等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具体做法。阐明了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整合技术为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幅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指出了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情境创设的问题,并提出了探究学问主动化、体验情境切实化、学习过程个性化、感受氛围趣味化、发展能力综合化等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具体做法.阐明了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整合技术为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幅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浩军 《地理教学》2011,(10):18-20,14
情境教学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促进学生准确感知、理解、运用教学内容的课堂氛围进行教学。它是以一种强调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为主要特征,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达到地理认知和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引入生活情景增加课堂趣味 引入生活情景进行教学,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激情的发挥,当然也就营造出较为热烈的课堂学习气氛,甚至还会出现教学的小高潮。这样的课堂场景有利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专注投入,更能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如果引入的生活情景生动有趣或是大家都感兴趣的热点,其产生的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新闻热点和重大事件、有趣的经历、国内外地理趣闻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生活趣事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地理教学素材。如针对近几年来肆虐我国的沙尘暴,  相似文献   

8.
杨苏平 《地理教学》2013,(10):43-45
正作业是学生温故知新的途径,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平台,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也是纪录学生成长的履历,因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但现在不少学校将这一环节过渡强化,许多课堂的导学案均由一道道作业题构成,形成了以"练"代"讲"、以"练"代"学"的满堂"练"局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没有自主学习和消化的时间,使作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地理作业效能问题谈一些浅见,与同仁商榷。一、精编精选是提升作业效能的关键高质量的地理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  相似文献   

9.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12,(21):41-41,33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汲取式学习;而地理教师则通过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者、指导者。正因为如此,当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  相似文献   

10.
陈宗颜 《地理教学》2011,(17):11-13
新课改要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关注学生的发展,还要关注教学效益。课堂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展现教师智慧的场所。新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1.
赵鸿婕 《地理教学》2013,(12):27-28,34
正一、现代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案例教学模式是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般而言,所谓案例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研讨,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教学民主,构建开放氛围 实践证明,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融通可以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配合默契,也能使学生心态开放,敢于张扬;而师道尊严、高高在上、永远正确的教师都不可能创造出师生互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孙海平 《地理教学》2011,(13):34-36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所以课堂提问就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和重要环节。实际上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问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双向互动过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认知到达一个新的水平。因此问题设计的好坏,就决定了这种意向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质量究竟如何,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为当前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教师不再是以往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性学习,也叫主体性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掌握方法。现以初一地理下册中“澳大利亚”、“巴西”两课教学内容为例,来说明我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2):31-32
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的目的,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并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值得地理教师认真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李立人 《地理教学》2023,(20):26-29+6
教师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学习空间及数字孪生体,帮助学生获取真实的学习体验,解决实际地理考察中的难题。师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数字孪生体的实时驱动,直接观察、演示和预测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地理事物的发展方向作出判断,对地理问题的解决做出决策。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地理可视化教学模式,结合同课异构的课例,创设三维虚拟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具身学习体验,实现教学的虚实互动,体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7.
汪红艳 《地理教学》2014,(12):47-50
从电子白板、三维GIS地理案例、数字星球系统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三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归纳得出结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恰当地整合,能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创设高仿真的地理学习背景,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能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概念,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交往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一。所谓交往教学,就是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借助各种中介和载体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方法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思想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交往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目前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重压之下,死记硬背,题海漫漫,学生厌学,师生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都比较紧张,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为了课改的需要,为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我们从2004年秋开始进行交往教学的试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上海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内容涵盖面广泛,与生活实际(环保、经济、旅游等)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同时要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自然观察力、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善于质疑的好奇心,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一般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网络教学是最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载体,它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以及联系社会实际,及时掌握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网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本将结合“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一课,谈谈自己对地理网络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江虎成 《地理教学》2010,(20):54-55
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的准确、独特的见解、清晰的解题思路,往往会博得师生的满堂彩。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错误,却在不经意之间被我们忽视甚至遗忘。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去正视错误,并把它巧妙应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