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1,(2):95-95
为进一步促进天文科普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天文普及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全国天文教育普及工作者搭建理想的交流平台,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主办的中国优秀科普期刊《天文爱好者》拟于2011年度出版“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增刊。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9年国际天文年到来,公众和媒体对天文学的兴趣空前高涨。近几年,在北京天文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河北省天文专业人员和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下,河北省尤其是省会石家庄市的天文科普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观星五十载     
《天文爱好者》这一广受欢迎的天文挚友,已度过了50个春秋,出版320多期,是我国历史最长、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天文科普期刊;自2006年全彩色化,她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著名天文科普期刊之林;她引导许多青年步入天文殿堂;说来也巧,我迈入天文学这一引人入胜的大门也整整50年。回首往事,惟解继往开来之情。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天文年的一个闪亮收尾,同时也是2010年天文科普教育的一个新的开启,2009年12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主办,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承办的“北京市第一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在北京延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2009年7月15日北京天文馆网站开通10周年。北京天文馆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专业天文馆,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8,(1):76-76
为加强中国国家科普推广、提高全民天文意识,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天文学会于2007年9月率先提出了“百年天文科普推广”的倡议,并得到了原野庄园、广州市少年宫、广东南十字星会等多家单位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7.
张杰 《天文爱好者》2011,(11):66-66
如果说蓬蓬勃勃的天文科普事业是一座五彩绚烂的花园,那么北京的校园天文科技活动就是这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而辛勤耕耘在这里的学校天文科技辅导员老师们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园丁。为了使这座校园天文科普之花更加绚烂,  相似文献   

8.
张杰 《天文爱好者》2010,(12):81-81
2010年11月1日-3日,美丽的绿城南宁迎来了一场天文盛会——“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作为这次会议的分会之一,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召97“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第十一届四次工作会议暨2010年全国天文科普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天文科普工作者近八十人。  相似文献   

9.
天文爱好者在科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是笑掉大牙的问题。这些错误表面上看似可笑,但仔细想一想便令人感到酸楚。为了服务于天文科普,笔者总结了天文科普中最容易遇到的十个天文谬误,可以说它们代表了公众对天文学的误解与不了解。这些谬误大多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有常识性的错误,有认识上的错误,也有因为误解产生的错误,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公众缺乏科学的理性思维而产生的。按照严重等级和常见程度,我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天文知识,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在学生科普教育中,比较早的开展了天文普及活动。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学校没有间断过天文选修课的设立。在初中、高中都开设了天文选修,高中的学生还自己成立了天文社团。这样课内课外相结合,为喜爱天文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文科普事业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天文这一领域了。不少天文爱好者是被那唯美的星空景色吸引而来的。的确,不论是“观天巨眼”哈勃,还是业余天文爱好者们,他们的“窥天之作”总能让我们感到兴奋,那一幅幅锐利的天体照片,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天文科普教育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2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论坛宗旨以天文创新为己任,搞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8,(1):78-79
文学以其固有的神秘性和探索性,在国内外都拥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随着我国对天文科普事业的逐渐重视,随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已经意识到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识对于个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万维天文望远镜是一个天文科普教育的利器,对万维天文望远镜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实践活动进行详细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十年来国内基于万维天文望远镜平台的天文科普发展较快,但是存在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万维天文望远镜人才培训和漫游作品创作等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湖北、广东、重庆等少数省市,让其普惠于大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总结国内运用万维天文望远镜平台发展天文科普教育问题的基础上,从"增强和落实基于科学数据的科普教育意识"、"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基于万维天文望远镜的天文科普作品创作与推广"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与建议,为我国天文科普教育活动特别是中小学天文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是参加过5次日食观测的天文科普工作者,曾多次带领青少年天文爱好者进行观测。具有丰富的实际观测经验,作者根据多次观测的经验体会及青少年天文爱好者进行观测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提示,相信定会对首次进行日食观测的老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流动天文馆是一种新型天文科普教育模式,由北京天文馆专业团队负责运行。流动天文馆是一个微型的天文馆,包含天象厅、望远镜、知识展览、互动展品、陨石展示等内容,可开展天文专题讲座.具备天文馆的基本科普功能。流动天文馆是对北京天文馆阵地科普教育很好的补充。流动天文馆的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强,便于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活动,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和交通欠发达地区科普教育的社会需求。十多年来,流动天文馆已经走访了近千所学校、社区等,活动覆盖超过百万人,范围涉及北京市所有区县及全国二十四个省份.行程五十多万公里。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许多地区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广泛的好评,得到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认可。流动天文馆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借助其资源优势将天文科普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旨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刊从“综述”、“在天文科普教育中的作用”、“近年活动案例”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流动天文馆,连续三期刊登。  相似文献   

17.
张钰哲(1902—1986)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11,(10):74-75
2011年8月18—19日,以海淀区学校为主,来自西城、东城、怀柔、大兴、良乡等区县的30余名天文辅导教师和单位负责人聚集在风景秀丽的怀柔水库畔——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举行了《北京市第三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论坛由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北京天文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景海荣博士,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18日至22日《仰望星空关注未来》北京市第二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暨大观夏令营草原行,在内蒙古木兰围场红山军马场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由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北京市科协青少部、北京市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JOC光电集团(晶华光学)共同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承办。会议人员涵盖了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的科协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少年宫、科技馆代表和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区天文骨干校的代表,共14个区县的近百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24日——7月27日,“2011年呼和浩特草原星空大会暨2011中国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以东的辉腾锡勒草原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再次汇集在此参加了这次星空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