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尧地裂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槽探的基础上,分析周张庄一东店马地裂的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发现该地裂属于构造地裂。隆尧南断裂活动反映在地表形成潜伏裂缝;连年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下降,受降雨和农灌水渗流的冲蚀和搬运影响,致使地面开裂。建议该区地裂防治以避让为主,并限制承压水开采,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2.
地裂及塌陷的形成机制问题目前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大塘谷地发生地裂及塌陷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论述其发生的基本条件、形成机制及发展过程,找出其分布规律,从而提出适合实际情况的防治办法,以达到保护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地裂灾害的区域稳定动力学探讨——以西安地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程场地破裂灾害是区域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灾害效应之一,而地裂缝又是工程场地破裂灾害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以西安地裂为例,尝试对地裂灾害开燕尾服区域稳定动力学探讨,并就西安地裂灾害提出了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80年代新兴的投影寻踪技术对西安地裂与地面沉降灾害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其结果对控制这些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前,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研究地裂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强度光源直接聚焦于裂隙而产生弹性波来研究地裂。通常情况下,科学家在地表发射声波是为了探测来自地面裂缝的回声。而该研究则取代了仅在样本表面激发超声波的方法,直接在地裂地点聚焦脉冲红外激光束,将之转变为超声波源。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环境地质分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及其组合具有相应的区域性特征.藏南高山峡谷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且规模大、危害大;藏东高山峡谷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土壤侵蚀较发育;藏中高山宽谷区,泥石流、河道变迁、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较发育;藏北内流湖盆区,则冻胀融沉、土地盐渍化和土地沙化较发育;藏南内流湖盆区,土地盐渍化、土地沙化...  相似文献   

7.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物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北缘和洋壳本身。宗卓组中广泛发育有同沉积角砾岩、同沉积塑性变形、微断层、液化脉和砂岩脉等震积标志。依据岩块大小和碎屑沉积物粒径,这套巨震浊积岩可划分为8个“巨浊积旋回”,表现为8个地震周期。宗卓组震积岩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是被动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所有这些地质灾害现象,都成为困扰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杀手。在“4·22”地球日到来之际,我们再次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梳理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及地质环境保护案例中,进行一次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科普之旅——  相似文献   

9.
膨胀土地区的基坑支护一般采用土钉墙型式,但出现了较多的垮塌事故。详细介绍了邯郸市某小区综合楼的膨胀土基坑喷锚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考虑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基坑支护结构验算的相关参数,依据膨胀土地区情况给予了相应的调整。基坑分层开挖进行喷锚支护后整体稳定性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本实例旨在为膨胀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印尼Sunda盆地裂陷期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Sunda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与对比,建立了盆地裂陷期层序地层格架。Sunda盆地裂陷期发育6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在盆地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物源方向,分析了各个层序的沉积特征,认为盆地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滩坝等沉积体系,不同层序发育时期及盆地的不同位置,其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分布有较大差异。与渤海湾盆地典型单断箕状断陷盆地相比,尽管断陷结构有相似性,但Sunda盆地裂陷期沉降速率相对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深水湖泊发育规模相对较小。由于与盆缘主控断裂伴生的次级断裂不发育,沉积体系类型与发育特征也与典型的断陷盆地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从学术意义上说,常见的地质灾害有12类48种,地质灾害发生和发展进程有的是逐渐完成的,有的则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据此,我们又常常把地质灾害概分为渐变性(地裂逢、地面沉降)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两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我国目前防灾减灾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志云  林玉山 《中国岩溶》1993,12(3):223-231
992年12月16日,宛田乡政府发生一不规则椭圆形地裂,长90m,宽75m。地裂引起房裂,殃及57家住户,波及建筑物3100多平方米。地裂主要由位于岩溶很发育的D3,石灰岩之上的洪积粉质粘土或卵砾石层中的土粒被水流带走,产生管涌,形成土洞,在1992年大旱地下水位降低时,触发土洞群顶板塌落,土体质点位移变形而引起。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249-251
膨胀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其工程性质较差,在膨胀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路堤的安全设计应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从土性质、最佳含水量与压实度控制、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和不均匀沉降的防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做好路堤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江苏盐通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土边坡破坏具有浅层性、裂隙性和牵引性,对于膨胀土地区的高速公路,在降雨作用下,膨胀力对边坡稳定起控制作用。基于简布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和方法,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推出了安全系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与地震相关的西安地裂事件的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通过物探、热释光测年、古建筑地震地裂反应分析等,探讨了新生代以来与地震相关的西安地裂事件全过程,初步建立了与地震相关的西安地裂事件历程,并按地质历史、地震记载历史、现代三个阶段讨论了地裂灾害特征。并结合地裂场地地震动力效应研究,对未来 5 0年内与地震相关的地裂危险进行了预测。本文成果不仅可指导西安城市建设规划,而且为地裂灾害工程抗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唐蕴 《工程地质学报》2001,9(4):389-392
在膨胀土地区构筑建筑物一直是岩土工程界探讨的热点, 尤其是在膨胀土地区修筑水库大坝更是水利工程中的难点, 为此, 本文结合水城水库实际工程, 对膨胀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水城水库库区为一膨胀土地区, 拦河大坝为一心墙堆堆石坝, 最大坝高 5 9.2m。本项工作系统地进行了膨胀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试验及分析, 尤其是膨胀率与干容重和含水量及外覆压力关系分析。得出了该地区膨胀土的膨胀性不仅与其自身矿物成分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其是否表现为膨胀还取决于天然干容重的大小、含水量及外覆压力的大小, 并且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  相似文献   

17.
膨胀土强度影响因素与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同一种膨胀土,通过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研究了土体由无裂隙天然非饱和状态到无裂隙饱和状态再到裂隙充分发展的饱和状态的过程中强度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密度以及裂隙是影响膨胀土强度的三个因素,其中含水率和裂隙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密度对强度的影响较小。膨胀土强度指标的确定应考虑裂隙的开展。建议用试样做5次干湿循环后的强度指标作为膨胀土裂隙发育区的强度指标。通过膨胀土残余强度试验分析表明,所得指标与裂隙充分发展的膨胀土强度指标是接近的,故也可用其作为裂隙发育区的强度指标近似值。  相似文献   

18.
裂隙面对强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胀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土,其抗剪强度取值不同于一般的黏性土。实践证明,在进行膨胀土边坡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土体的土块强度,而且也要考虑裂隙面强度,其抗剪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裂隙面规模与产状的影响,尤其是对裂隙极发育的强膨胀土而言。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强膨胀土在裂隙面控制下的剪切破坏,特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强膨胀土地段进行大剪试验,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对强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隙面的发育程度、倾角、裂面的起伏程度都对强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裂缝的成因可以分为天然构造地裂、人为诱发地裂和复合成因地裂、地震断裂,抽水不均匀地面沉降伴生地裂和渗透变形地裂是最主要的地裂缝类型。地裂缝以构造地裂和构造地裂基础上由人为活动诱发现象为主,用优势面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是可行的。根据优势面的原理,提出防灾和减灾的思路,指出地裂灾害预测和预警系统研究对分析、评估和减灾是最有效的手段。防治地裂缝的原则是针对性治理和顺应自然取代对抗,对策是注重避让与选址、引调地表水、做好结构设计和地基处理、制定相应的防灾区域管理法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云南昭通盆地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物理力学特征和膨胀性指标,对云南昭通盆地膨胀土地基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国道213线昭通-麻柳弯汽车专用二级公路膨胀土填土路堤及挡墙向外滑移和纵向开裂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昭通地区公路工程的膨胀土灾害提出了采取设置土质台阶,放缓边坡;采用纵横向盲沟排水,采用地基帷幕隔绝沟水渗入地基,采用土工膜隔绝地表水;设置钢筋混凝土轻型挡墙,并采用土工格栅与路堤相连接,选用填料砂性土或碎石土等综合措施进行处理的路基处理方案,以及膨胀土地区进行公路路基施工的原则。该处理方法为云南省首次采用,对膨胀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