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与地震相关的西安地裂事件的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通过物探、热释光测年、古建筑地震地裂反应分析等,探讨了新生代以来与地震相关的西安地裂事件全过程,初步建立了与地震相关的西安地裂事件历程,并按地质历史、地震记载历史、现代三个阶段讨论了地裂灾害特征。并结合地裂场地地震动力效应研究,对未来 5 0年内与地震相关的地裂危险进行了预测。本文成果不仅可指导西安城市建设规划,而且为地裂灾害工程抗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工程场地破裂灾害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场地破裂灾害是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灾害效应之一,但目前对其尚无针对性系统研究,本文探讨了工程场地破裂的涵义,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认识和观点,论述了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工场地破裂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80年代新兴的投影寻踪技术对西安地裂与地面沉降灾害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其结果对控制这些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隆尧地裂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槽探的基础上,分析周张庄一东店马地裂的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发现该地裂属于构造地裂。隆尧南断裂活动反映在地表形成潜伏裂缝;连年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下降,受降雨和农灌水渗流的冲蚀和搬运影响,致使地面开裂。建议该区地裂防治以避让为主,并限制承压水开采,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临邑县临盘镇地裂冒喷水油灾害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临邑县临盘镇西十二里村发生地裂冒喷水油灾害:对此次灾害研究认为,灾害发生前地应力已有明显改变,这种改变应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油田开发难以直接引发断层的活动。因此,地裂冒喷水、油灾害是因活动性断昙——临邑断层在局部薄弱部位活动而引起的,断层活动使地下流体顺断层涌出地表,是自然地质灾害。灾害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面不均衡沉降耦合使得地下应力布不均习,导致在断层的薄弱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并引发灾害发生。灾害发生已使得地下不均衡应力得以释放,近期内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专题研究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应力 应变分析魏子新 (1.1)…………………………………………………………………………北京西南城近郊浅层地下水盐污染特征及机理分析邹胜章 张金炳 李 洁等 (1.5 )……………………………………利用“岩体裂隙率”评价工程岩体和质量马淑芝 贾洪彪 唐辉明等 (1.11)…………………………………………………地裂灾害的区域稳定动力学探讨———以西安地裂为例陈红旗 张小趁 赵 杰等 (1.13 )…………………………………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 (上 )武选民 史生胜 黎志恒等 (1.16)……  相似文献   

7.
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一)理论与方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推进到区域稳定动力学的研究层次上, 系统地构建了区域表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浅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深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活动构造动力学、区域地震动力学、区域非稳定动力学过程及机制模式, 以及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地震工程效应、岩体失稳效应、场地失稳效应及建筑物抗断效应的综合研究及分析评价的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狼洞沟地裂发生在浑江向斜的北西翼,由北西向主地裂带和北北东向地隆起带所组成。前者主要由成群成带展布的地裂缝,构成狼洞沟地裂的主体。走向N40°W,倾向南西,倾角50°以上,北东侧上升,南西侧下降,属高角度张性正断层性质。其升降幅度因地而异,一般在30~50cm,最大达1.1m。据野外调查资料,该地裂主要是在区域上北东—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北西向老断裂继承性所致,并与区域上的北东向压性浑江断裂带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
日前,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研究地裂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强度光源直接聚焦于裂隙而产生弹性波来研究地裂。通常情况下,科学家在地表发射声波是为了探测来自地面裂缝的回声。而该研究则取代了仅在样本表面激发超声波的方法,直接在地裂地点聚焦脉冲红外激光束,将之转变为超声波源。  相似文献   

10.
刘志云  林玉山 《中国岩溶》1993,12(3):223-231
992年12月16日,宛田乡政府发生一不规则椭圆形地裂,长90m,宽75m。地裂引起房裂,殃及57家住户,波及建筑物3100多平方米。地裂主要由位于岩溶很发育的D3,石灰岩之上的洪积粉质粘土或卵砾石层中的土粒被水流带走,产生管涌,形成土洞,在1992年大旱地下水位降低时,触发土洞群顶板塌落,土体质点位移变形而引起。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回顾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史及现状。区域稳定评价应和工程实际要求紧密结合 ,逐步实现由场地评价场地利用地质工程设计的转变 ;在理论上紧密结合岩石圈动力学 ,大陆动力学等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前沿 ;在分析评价上 ,考虑内外地球动力作用的耦合 ,将地球内外动力地质灾害统一起来分析 ,建立统一地质灾害动力学模型 ,最终实现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系统化和定量化  相似文献   

12.
膨胀土地区地裂的形成发育及其危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膨胀土多分布在丘陵、岗地.膨胀土地区地裂发育强烈地带,严重危害工业民用建筑的安全使用.通过调查研究,对膨胀土地区地裂的形成发育,勘察评价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地裂及塌陷的形成机制问题目前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大塘谷地发生地裂及塌陷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论述其发生的基本条件、形成机制及发展过程,找出其分布规律,从而提出适合实际情况的防治办法,以达到保护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地裂缝的成因可以分为天然构造地裂、人为诱发地裂和复合成因地裂、地震断裂,抽水不均匀地面沉降伴生地裂和渗透变形地裂是最主要的地裂缝类型。地裂缝以构造地裂和构造地裂基础上由人为活动诱发现象为主,用优势面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是可行的。根据优势面的原理,提出防灾和减灾的思路,指出地裂灾害预测和预警系统研究对分析、评估和减灾是最有效的手段。防治地裂缝的原则是针对性治理和顺应自然取代对抗,对策是注重避让与选址、引调地表水、做好结构设计和地基处理、制定相应的防灾区域管理法规。  相似文献   

15.
伸展型盆地是与地壳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有关的一类裂陷盆地,包含了重要的沉积矿产和能源资源。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伸展型盆地的研究,包括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澳大利亚被动边缘以及中国大陆东部的新生代盆地,发现不论是被动边缘还是会聚板块背景下的伸展型盆地,其裂后阶段盆地的沉降过程都不是简单的仅仅由岩石圈的热作用所控制的均匀缓慢的沉降过程,而是呈现多幕式的、快速沉降的特征,反映了盆地裂后演化阶段周缘板块的构造活动及其深部岩石圈的动力因素的控制作用。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典型的伸展盆地区裂后期快速沉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结合琼东南盆地裂后期沉降演化特征的定量模拟研究,对幕式快速沉降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煤岩破裂与失稳的定量化实验是准确预测预报采空区动力学灾害的基础研究。基于采空区上覆煤岩破裂与动力学失稳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煤岩破裂的不同阶段进行预测,找出大尺度采空区煤岩介质断裂与突然失稳的应力-位移-声发射“预警值(区)”,对开采中诱发动力灾害的危险源辨识及预警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为工程现场准确、及时预报采空区煤岩断裂失稳规律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裂缝活动特征及勘查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峰  李益朝  刘方  朱桦 《西北地质》2005,38(4):102-107
西安地裂缝是在西安断陷构造活动和现代区域引张应力场的作用下,叠加了近期城市过量抽汲深层承压水等非构造因素引起的地表位移变化所致,成为人为因素加速构造地裂活动的典型代表,引起了各级政府以及国内外地学界的普遍关注。地裂缝所经之处,不仅造成地面地下建(构)筑设施严重毁损,而且给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成为西安市最突出的城市地质灾害。笔者通过阐述西安地裂缝成生地质环境背景及其分布、时空运动规律、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探讨了西安地裂缝勘查工作的思路、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地裂缝灾害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世纪中期以来地裂缝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出现,已成为一种区域性的重要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地裂缝灾害的分布特征,总结出地裂缝具有成带性、不可抗拒性、方向性和周期性的灾害特点。以我国比较典型的新构造活动区域-汾渭地堑内的地裂缝为例,从构造活动和地下水开采影响方面分析了地裂缝形成机理,针对地裂缝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建筑物加固和减少地下水开采等控制及减轻地裂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印尼Sunda盆地裂陷期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Sunda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与对比,建立了盆地裂陷期层序地层格架。Sunda盆地裂陷期发育6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在盆地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物源方向,分析了各个层序的沉积特征,认为盆地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滩坝等沉积体系,不同层序发育时期及盆地的不同位置,其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分布有较大差异。与渤海湾盆地典型单断箕状断陷盆地相比,尽管断陷结构有相似性,但Sunda盆地裂陷期沉降速率相对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深水湖泊发育规模相对较小。由于与盆缘主控断裂伴生的次级断裂不发育,沉积体系类型与发育特征也与典型的断陷盆地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穆勇 《云南地质》2002,21(1):90-93
输水隧洞破裂渗水事故,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屡有发生,多数与其所处的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有关,正确认定破裂原因,全面评估工程地质条件,对今后预防和治理该类事故,提高工程质量很的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