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地理环境整体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李虎 《地理教学》2008,(12):15-1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出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何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教师小结: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地理环境;某地理要素改变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张国民 《地理教学》2013,(17):38-41
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科中最基本的原理。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5.
朱其山 《地理教学》2011,(13):28-29,23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内涵 1.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性是整体性之根本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之间进行着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共同建造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独立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陆文博 《地理教学》2021,(13):26-29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条,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中,以青藏高原为例,分析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体现要素关联;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体现时空角度下地理事象的统一演化;分析青藏高原卓乃湖决堤的前因后果及人为干预,体现地方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整体响应.  相似文献   

7.
翟军 《地理教学》2013,(6):42-43
正地理环境整体性是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8.
娄昭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2):109-112
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性质的组合,它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笔者在亚、欧两洲自然地理数年的教学实践中,从自然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入手,得出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和对比研究等方法是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形成所谓地理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于人类社会的整个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或者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用而组成的。研究地理环境,既要探讨其整体性,又要探讨其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要素影响另一个要素,这个要素的变化影响另外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牛民吉 《地理教学》2014,(22):48-51
一、区域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单析"和"横比""单析"是指在区域地理研究中,在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对地理要素做单一的"静态"分析。"横比"则是在"单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组成要素做差异性比较,找出区域的特定地理条件,为区域发展指出科学的方向,如教材环节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韦小宁 《地理教学》2013,(11):25-28
正【课标分析】本课对应的课标是"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阐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转出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资料,提炼信息,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潘玉君 《地理科学》2003,23(3):271-276
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有"实证"与"理解"两个互补的研究途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在"本体论"意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以自组织方法论为指导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主要着重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条件、基本动力、基本途径、基本结构和复杂图景等方面。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且也(应该)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要达成的知识目标,"举例"要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汪红艳 《地理教学》2011,(6):9-11,8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试说明】 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涧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所在地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借鉴国内外对地名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并引入地名密度分析渭南市3 121个村级地名,并运用Arc GIS软件制作专题地图,通过可视化分析来探究陕西省渭南市地名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自然地理要素方面,渭南市地名的空间分布与渭南市地形呈现出相互吻合的状况,各区域地名都强烈的依赖着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并凸显出渭南市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人文地理要素方面,以姓氏类和企盼类命名所占比重最高,经济类的占比最低。  相似文献   

16.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洋流"内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各版本教材对该部分的编写结构差别较大,教师对课标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笔者尝试解读课标,对比各版本教材,辨析其中的困惑点,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水循环是地理环境四大循环之一,是地表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化学迁移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水循环"内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由于课标表述相对笼统,各版本教材对该教学内容的处理也不尽一致,一些教师在课标把握和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方面还存有误区。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同行交流。一、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地名通名被称为后部要素。所谓后部要素,自然是相对前部要素而提出的概念,韩国地名大部分是由前部要素结合后部要素而构成的。前部要素对应的是我国地名学研究中的"专名"。专名的形成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体现着各式各样的"命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名的"得名之由"。而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刘清春  王铮 《地理研究》2009,28(2):430-440
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讨地理要素对中国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Krugman的关于城市聚集的两大自然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经济差异的三大地理要素,分别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交通和区位要素以及人力资本和研发水平要素,并通过建模,从全国和三大地带的尺度上细致地分析了各地理要素对经济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验证和充实,这为揭示地理环境作用提供了主要依据,扩展了国际上Sachs等人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各地理要素中,影响经济差异最大的为交通便利性指数,影响程度为0.374,因此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应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地理教学》1998,(6):23-24
“自然带”一节是在前面各章节比较系统地讲述每个地理要素的重要属性及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整个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本节容量大,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记忆.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直观教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