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对贞丰和兴仁两个站点1960—2010年期间两站的温、湿、风气象要素、1961—2010年间日照时数、1965—2010年间的气压、地面温度的年均值和30 a周期的气候均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对贞丰国家一般气象站各气象要素的代表性、比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贞丰国家一般气象站的日照时数年均值、30 a周期的气候均值的比较性、代表性有减弱的趋势;相对湿度、风速的年均值、30 a周期的气候均值已逐渐变化;气压、气温、地面温度的年均值、30 a周期的气候均值在资料的比较性、代表性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5—2013年4—6月南岳站逐时风场观测资料、常规探空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2.5°×2.5°),分析南岳站气象要素对对流层低层环流场的代表性以及该站风演变对汛期赣北暴雨的指示作用。主要结果是:(1)南岳站逐日风与NCEP资料850 h Pa风场相关系数最大中心(0.72~0.78)位于南岳山附近,该站风对当地850 h Pa风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该站风与NCEP资料850 h Pa风场的平均相关系数(0.75)较之其与925 h Pa风场的平均相关系数(0.68)高,证明该站风与当地850 h Pa风场特征更接近。(2)探空站与南岳站距离越近(远),其各种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越好(差),进一步证实南岳站气象要素对当地850 h Pa相应要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3)汛期,当满足"南岳山西南风+切变指标"时,未来24 h赣北出现局部或区域暴雨的概率达89.8%;当满足"南岳山西南风+切变指标"时,且当日20时至次日08时南岳站由非西南风转为西南风或由弱西南风转为较强西南风后,可预报未来4~18 h(平均10 h)赣北开始产生暴雨;赣北出现暴雨后,当南岳站由持续西南风转为偏北风后1~3 h强降水区开始逐步南压东移,6~17 h(平均10.5 h)后强降水区南压或东移出赣北。  相似文献   

3.
渭南自动气象站2005年进入单轨运行。在2a的运行中,自动站的压、温、湿、风、地温等气象要素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天气实况,与人工站观测的差值相对稳定,唯独雨量与人工观测差值较大且不稳定。通过对渭南站2005年和2006年汛期(4—10月)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  相似文献   

4.
参照《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南宁吴圩地面站2003年1~12月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观测资料压、温、湿、地温、风、蒸发量等要素进行对比及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5.
广西南宁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观测资料质量对比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照《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南宁吴圩地面站2003年1~12月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观测资料压、温、湿、地温、风、蒸发量等要素进行对比及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6.
达坂城1961—2008年来风的气候特征及风能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达坂城气象站1961--2008年风的气候特征及48a来风速最小年2008年的风能参数。结果表明:达坂城一日之中17—18时风速最大,07-08时最小;一年之中4—5月风速最大,9—10月最小;风速变化分4个阶段,其中1986--2008年风速呈减小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风速明显偏小,2008年出现了近48a来的最低值;一年之中以4-9月风速减小最为显著。2008年的风能参数达到了“风能较丰富”的指标,近期为风能资源偏少时期,特别是夏半年风能偏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分析各类船舶的基础上,对船舶自动气象站(船舶站)的基本构成和采集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出了船舶站构成的分类标准,解决了不同船舶选取安装不同要素自动站选择依据不足的问题,详述了船舶站的构成。以典型船舶站为例,详述了温、压、湿、风、降水、能见度、辐射等观测要素的安装位置选择,为船舶站的设计和安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初塔里木盆地低温阴雪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塔里木盆地内的43个气象站1961年以来的冬季逐日气温、降水、雪深、日照等资料,以寒冷日数、降雪量等要素为分析指标,对2008年1月15—26日塔里木盆地的持续低温阴雪天气进行气候学的分析。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塔里木盆地西部的部分地区达到了50a一遇,甚至个别站的部分指标达到了100a一遇。此次过程给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业和绿洲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大量的积雪也为后期的河流来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相似文献   

9.
利用辽宁48个站1961~1999年基本气象资料 ,计算了近 40a辽宁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和玉米光温生产潜力 ,并分区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辽宁48个站1961~1999年基本气象资料,计算了近40a辽宁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和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并分区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