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宇峰  宋谢炎  颉炜  程松林  李军 《地质学报》2011,85(9):1435-1451
本文对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中黄山东岩体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岩体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黄山东岩体有三次岩浆侵入,第一次侵入形成了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闪长岩,构成岩体的主体,其中橄榄辉长岩位于岩体中部,角闪辉长岩位于岩体上部和下部,闪长岩沿岩体边缘分布;第二次侵入形成辉长苏长岩,...  相似文献   

2.
刘家坪杂岩体出露于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该区扬子期岩浆活动,早期为刘家坪组海底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系,晚期先后侵入有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脉。岩浆岩具有幔源岩浆及造山带地区火山岩的特征。据震旦系覆于刘家坪杂岩体之上,其底部砂砾岩的砾石中有杂岩体成分,以及杂岩体侵入于同位素年龄值为6.43亿年的刘家坪组之中,认为刘家坪杂岩体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枣庄含磷偏碱性杂岩体,位于鲁西台背斜西南缘鲁中隆起与郯城-徐州坳断带接触部位,侵入于泰山群片麻岩中。岩体平面呈环状小岩株,面积4km~2。杂岩体侵入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为黑云母辉石岩类,分布在岩体中部;第二期为正长辉长岩类,分布在岩体外环;第三期多为正长岩脉,并穿插前二期岩石。杂岩体的含矿岩石为黑云母辉石岩,其矿物组合主要为次透辉石、黑云母、磷灰石,有少量及微量磁铁矿、钛铁矿、正长石、榍石等。蚀变矿物为绿泥石、角闪石、绿帘石等。本主文要讨论与磷矿化有关的第一期岩石内几种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矿物化学与成磷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毕机沟层状杂岩体的形成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陕西洋县毕机沟含钒钛磁铁矿层状杂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北缘的汉南元古隆起区。它侵入在下元古界变质火山岩系地层中,并被区内年龄为800Ma的花岗岩蚕食和穿插破坏。最近,我们采用Sm-Nd等时线法确定了该岩体的形成年龄。该层状岩体主要由橄榄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辉长岩及及闪长岩构成,其间呈渐变过渡关系,研究表明为岩浆一次侵入就地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相似文献   

6.
<正> 枣庄沙沟杂岩体位于鲁西台背斜西南缘鲁中隆起与郯城—徐州坳断带接触部位。侵位于泰山群片麻岩中。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01~1.33亿年。岩体空间形态呈环状小岩株,面积4平方公里。岩体侵入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为黑云母辉石岩,分布在岩体中部;第二期为正长辉长岩,分布在岩体外环,第三期主要为正长岩脉,  相似文献   

7.
薛家石梁-黑山寨岩浆杂岩体出露于北京市昌平区东部,由上庄辉长岩、薛家石梁闪长岩、黑山寨石英二长岩、湖门二长岩和黑熊山花岗岩组成。结合薛家石梁-黑山寨杂岩体的地质产状、各类岩性的空间分布和接触关系以及侵位深度的估算结果,我们认为该杂岩体是一个被剥露出来的掀斜岩浆房。根据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可将杂岩体的岩石归为5大类:(1)堆晶成因的含钒钛磁铁矿辉长岩;(2)低Ti辉长岩;(3)高Ti闪长岩;(4)高Sr低Y中酸性岩(低Ti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和(5)黑熊山铁质花岗岩。其岩浆活动分为3批次:第1批次的原始幔源岩浆经AFC过程演化形成该杂岩体所包含的堆晶辉长岩、低Ti辉长岩、低Ti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和二长岩;在岩浆房未固结时第2批次的高Ti闪长岩浆注入其中;然后是第3批次的壳源铁质花岗岩浆注入岩浆房上部。岩浆固结后该岩浆房经历了大角度掀斜,是云蒙山变质核杂岩下盘在拆离运动过程中发生背形穹弯变形的结果。该杂岩体所含的高Ti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指示当时存在亏损放射性Pb同位素的岩石圈地幔,不支持岩石圈拆沉的动力学模式。薛家石梁-黑山寨杂岩体是燕山造山带挤压变形导致的地壳增厚和增温所引起的重力崩塌过程的岩浆事件响应。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彦龙  赵旭晁  葛文春  张吉衡  高妍 《岩石学报》2010,26(12):3507-3520
塔河杂岩体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是早古生代侵入的花岗杂岩体。该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碱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岩以包体存在于花岗岩中。岩石成因类型为典型的Ⅰ型后造山侵入体。岩体在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合、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等方面都表现出岩浆混合成因。在早古生代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拼合后的后造山伸展拉张背景下,地壳和地幔都发生部分熔融,直接起源于亏损地幔的玄武质岩浆侵入到下地壳熔融的花岗质岩浆房,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塔河杂岩体不同的岩石类型。花岗岩的εHf(t)为-0.8~+5.6之间,Hf模式年龄在0.9~1.5Ga之间,反映塔河花岗岩的源岩应该是在中-新元古代时期由亏损地幔起源的新生地壳物质。结合额尔古纳地块早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资料,我们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9.
仲勇 《地球学报》1993,14(2):43-54
二红洼杂岩体出露地表部分分南北两个岩体,在深部可能相连。分两个侵入期、4个岩相。通过对其矿物、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构成岩体主体部分的第一侵入期分异良好,是在液态重力分异的基础上,经重力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自橄榄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的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南缘土屋铜矿以西侵入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海豹滩环状杂岩体,由纯橄榄岩、含长橄榄岩、橄长岩、斜长岩、辉石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其中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69.2±3.2Ma,斜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82~287Ma;侵入康古尔塔格碰撞带变形石炭系地层的恰特卡尔塔格杂岩体由蛇纹岩、含橄榄斜长岩、蚀变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77.0±1.6Ma;侵入大南湖泥盆纪活动陆缘型花岗岩的基性岩墙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71~280Ma,类似的基性岩墙还见于克孜尔卡拉萨依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和土屋铜矿北花岗闪长岩体。上述两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不同岩石类型及侵入三个花岗质岩体的基性岩墙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们都是来自亏损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岩浆活动的影响,属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幔源岩浆杂岩带的一部分。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吐哈盆地南缘及天山—准噶尔—南蒙古地区、斋桑碰撞带及其两侧地区、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地区和中朝陆块北缘—北山南部地区二叠纪岩浆岩带的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都存在差异、但都是中亚地区地壳垂向生长的地质记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东哈萨克斯坦的金矿床都属于金-石英、金-石英-碳酸盐、金-石英-电气石、金-石英-硫化物建造。大多数金矿点产在陆源磨拉石类建造、石灰质陆源建造、复理石类建造及火山安山岩建造中。卡尔巴和鲁德内阿尔泰的金矿床都表现出与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小岩体有密切的空间联系。 一个已查明的矿床位于阿列伊斯克复背斜核部晚古生代兹梅伊诺戈尔斯克侵入杂岩的多相岩体范围内。该岩体由杂岩中岩浆岩所有四个侵入相(辉长岩类相、花岗闪长岩相、花岗—斜长花岗岩相和花岗岩相)的岩石组成,它们的分布取决于北西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错动。不同方全断裂共轭区的特征是所有杂岩各相的分异  相似文献   

12.
成矿区带:柴达木北缘成矿带(Ⅲ-24)。建造构造:基性-超基性层状杂岩体,Ⅰ号岩体出露岩性以层状淡色辉长岩、闪长岩为主,局部夹超基性岩,代表层状杂岩体上部层序。Ⅱ、Ⅲ岩体以超基性岩石为主,代表层状杂岩体下部层序,是主要的含矿层位。岩石m/f值为1.24~5.06(凌锦兰等,2014)。岩体侵入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牛鼻子梁岩体中辉长岩锆石U-Pb年龄(367.0±2.0)Ma(凌锦兰等,2014),(361.5±1.2)Ma(刘会文等,2014)。  相似文献   

13.
江南造山带西段宝坛地区广泛发育镁铁-超镁铁质岩,由于其构造位置的重要性成为Rodinia相关研究的热点,构造环境争议较大。宝坛下如龙、大坡岭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侵入四堡群,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石化橄辉岩和角闪石岩组成,个别岩体有辉长岩,未见火山熔岩相出现,不同于蛇绿岩、科马提质熔岩。杂岩体富含角闪石,有辉砷镍矿出现,显示出富流体特征。岩体尖晶石相对富Fe、Cr、Ti贫Al,在尖晶石成因化学成分图解中,多数样品落入阿拉斯加型杂岩体区域附近,表明宝坛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与阿拉斯加杂岩体具有相似特征,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 笔者在研究山东某地偏碱性杂岩体时①,发现一种含磷灰石较高的斑杂状正长黑云辉石岩,进一步研究证实此类岩石是由混染作用形成的磷矿化新类型。偏碱性杂岩体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为黑云母辉石岩、辉石岩,分布于岩体中部;第二期为正长辉长岩和正长辉石岩,分布在岩体外环,二者分布无明显规律,正长辉石岩内无斜长石出现,主要由正长石和透辉石组成,而正长辉长岩有明显交代作用的特点;第三期主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富水基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富水基性杂岩体以浅色辉长岩为主,是侵入于早元古代秦岭群变质杂岩南部的岩浆侵入体,浅色辉长岩富Al、LILE、LREE,贫HFSE。为高铝辉长岩,具钙碱性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黑山铜镍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北山裂谷带内,庙庙井-双鹰山深大断裂南侧,含矿基性—超基性复式杂岩体侵位于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组和寒武系双鹰山组中。矿化主要赋存于杂岩体内的橄榄岩和角闪辉长岩内。采用锆石离子探针微区原位(SHRIMP)法获得矿化角闪辉长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374.6Ma±5.2Ma,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泥盆世。这一年龄数据的获得不仅对重新认识北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北山地区开展铜镍矿找矿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西准噶尔萨吾尔岛弧带上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并伴有铜镍矿化,这对认识区域构造格局与区域铜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吐尔库班套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和橄榄岩。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辉长岩主要位于边部,角闪辉长岩位于杂岩体的最外带,表现出环状岩体特征。辉长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94.6±4.9Ma,形成于早泥盆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来自同一源区,是同一原始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高Mg和Cr特征及Sr-Nd-Hf同位素特征暗示源区可能主要显示出略亏损地幔的性质,但由于俯冲富水洋壳物质的加入或者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显示出轻微富集地幔的特征。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为岛弧岩浆的特征。该岩体明显不同于新疆东天山黄山、图拉尔根、香山和额尔齐斯东段的喀拉通克等早二叠世造山后伸展背景的Cu-Ni矿床,与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Duke Island杂岩体赋存的Cu-Ni矿床相类似。确认其为产于岛弧构造背景的阿拉斯加型岩体。同时确立了在萨乌尔山地区,准噶尔洋壳的俯冲作用在早泥盆世就已存在。在萨乌尔岛弧带泥盆纪阿拉斯加型岩体中具有寻找岩浆硫化物铜-镍-铂矿的地质条件与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秦岭与中秦岭之间陡岭-小茅岭隆起构造-岩浆岩带西段柞水-镇安-山阳之间的磨沟峡、黑沟和冷水沟等岩体的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磨沟峡闪长岩年龄743±12Ma、黑沟碱性花岗岩年龄686±10Ma、冷水沟辉长岩年龄680±9Ma;侵入冷水沟辉长岩的正长闪长斑岩年龄141.7±1.4Ma,确定这些岩体形成时代分别为新元古代中、晚期和早白垩世初.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新元古代中、晚期岩体形成于大陆裂解环境,较早期的磨沟峡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具板内花岗岩的特征;较晚期的冷水沟和黑沟岩体,由超基性-基性岩和偏碱性花岗岩组成,具非造山双模式岩浆岩组合特征.侵入冷水沟辉长岩的正长闪长斑岩为高K-钙碱性岩浆岩,具后造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岩浆岩为古中国地台裂解的产物,燕山期正长闪长岩则代表秦岭多旋回造山最终完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新疆香山杂岩体的成岩与成矿时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新疆东天山香山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产有香山中中型铜镍矿和香山西大型铜镍-钛铁矿床.杂岩体可分为辉长岩类、超镁铁质岩类和钛铁辉长岩类.野外证据表明三者具有先后侵位关系.本文通过对香山杂岩体不同岩相年代学资料梳理,补充了定年数据,获得香山杂岩体侵位年龄为283.2±2.1Ma,验证了不同岩石系列的侵位时序.此外,锆石年龄数据还记录了本地区曾经发生过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利用角闪石40Ar/39Ar测年结果,并结合锆石U-Pb测年结果推测香山西岩体侵位较深,香山中岩体侵位较浅,进一步推测西岩体剥蚀量较大,而中岩体剥蚀量较小.结合野外穿插关系,厘定了杂岩体侵入-成矿事件的时序.  相似文献   

20.
红柳沟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北山裂谷带,岩体两侧分别为大山头—岗流脑子、方山口—庙庙井—双鹰山2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铜镍矿化通常赋存于杂岩体中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等基性程度较高的岩石内。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首次获得红柳沟矿化橄榄角闪辉长苏长岩锆石的U-Pb年龄为(396.7±3.8)Ma,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中泥盆世,结合区内已知黑山和怪石山等铜镍含矿岩体年龄,从而揭示出甘肃北山地区在中—晚泥盆世一直处于陆缘裂谷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