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巴西石油储量到 2004年底可望增加 4亿桶。巴西国有石油公司PetroleoBrasileiroSA(Petro bras)勘查和生产董事GuilhermeEstrella2004年10月 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里约石油天然气博览会”上说:“尽管巴西国内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巴西原油储量将从现在的 126亿桶增加到 130亿桶。”Estrella说,Petrobras的油气勘查工作最近取得重大发现,在北里奥格兰德州的Potiguar盆地发现了陆上油田。勘查工作是与一家葡萄牙石油公司合资进行的。初步估算显示,新发现油田储量约 5 000万桶。但公司还将进行新的钻探工作以进一步评价储量。新发现油…  相似文献   

2.
巴西国有石油巨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2008年8月11日宣布说,该公司日前在位于本国东南部海滨的桑托斯盆地的盐下层系地层内再次获得了重要的轻质石油发现。  相似文献   

3.
据4月14日里约热内卢报道,巴西国有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对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ANP)说,该公司日前在位于桑托斯盆地BM—S-9区块的一口新井中发现了轻质石油。  相似文献   

4.
巴西圣保罗的消费者有两种燃油选择:石油或乙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就致力于从当地生产的甘蔗中蒸馏提取乙醇来取代进口石油。如今乙醇能源在巴西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40%。有多种植物可用于生产乙醇,最普遍的就是谷物或糖类作物。将之与汽油混合进行氧化处理或者作为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添加剂,同时还可以单独用于任何使用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的汽车。  相似文献   

5.
巴西位于南美东部,北与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相接,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为南美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851.2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位,其中陆地面积845.6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55万平方公里。人口1.88亿。巴西为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年来巴西政府不断增加国内石油产量。  相似文献   

6.
浅析巴西矿业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仅国内资源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所以矿业"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在对外矿业投资对象国中,巴西是上佳选择。为阐述巴西矿业权体系,向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就巴西的矿产概况、矿业权申请和流转、矿业权经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据委内瑞拉《石油世界》报道,巴西国有石油巨头Petrobras国家石油公司在位于玻利维亚中南部Chuquisaca的Ingre区块里进行钻井作业,可能在玻利维亚5100米深处发现了一个“新的和巨大的”天然气田。“这口井非常有可能拥有天然气,新发现气田的规模与巴西国内2个最大气田圣安东尼奥气田和圣阿尔贝托气田的规模相同”。该公司说,目前无法估计这个新发现气田的天然气储量以及潜在生产的时间框架。  相似文献   

8.
重油为非常规石油的统称,包括高粘油、油砂、天然沥青等。统计显示,重油的全球储量是1万亿吨,比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之和还要多,未来,重油将成为石油的替代产品。巴西的重油是重度不足20度的高稠油。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2005年7月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中,按GDP衡量了各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委内瑞拉在世界排名38位,在拉美地区排名第4,位于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之后;按人均GDP排序委内瑞拉为世界85位,在拉美地区排名第8。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石油是委内瑞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石油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2006年7月美洲协会和美洲委员会(AS/COA)在评述美洲主要国家能源政策时所作的一份综述。内容涉及已乙醇、"灵活燃料"汽车、成功地出口、提高产量的新方法以及海上石油钻探等方面,本刊摘要译出,供参考。近30年多年来,巴西一直是以甘蔗为基础的乙醇生产和利用的全球领导者,这是一种可以降低石油用量的燃料添加剂。在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两年以后,巴西政府执行了乙醇计划,目的是降低对世界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在1980年代中期,乙醇的利用达到了高峰,当时巴西每年生产的80万辆汽车中,有3/4以上是利用乙醇燃料行驶的。但是,到1990年,糖基燃料供应量的减少使以乙醇为动力的汽车的销售量几乎降低到零。继之,巴西政府又发起了"灵活燃料"汽车计划。自该计划实施之后,"灵活燃料"汽车又重新激发了  相似文献   

11.
挪威、巴西及英国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挪威和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对世界石油工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断改革与发展中,三个国家建立了有效的、特色鲜明的、相对完善的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极大地促进了本国油气工业发展。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挪威、巴西及英国油气资源管理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以适应油气开采的实际需要;二是建立了层次清楚、职责分明的机构;三是强化油气矿权管理,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了完善的区块招投标制度;四是加强油气勘探开发监管,提高资源开采效率,维护国家权益。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深化油气资源矿权管理改革,逐步建立油气矿权招投标制度,加强油气资源开发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华 《今日国土》2012,(5):28-30
严重匮乏的能源中国使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电力和天然气等。2010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近几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都超过10%以上,能源利用率仅有33%。能源供给的外在依赖性和能源再利用率低下的矛盾在日益尖锐。石油:对外依存度近60%。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被冠以"石油美元"、"石油黄金"的称呼。世界上凡石油多的地方,是非就  相似文献   

13.
空间性是石油信息的重要特性。随着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在石油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以"3S"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油气田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现代测绘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鲁扬 《今日国土》2008,(8):44-44
自去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不但美国国内一片愁云惨雾,还拖累得多家经济体叫苦不迭。与此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巴西人似乎生活在"世外桃源"。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国际油价一涨再涨,巴西国内的燃料价格却始终平稳如常。  相似文献   

15.
陈明  冯雪 《今日国土》2010,(2):38-40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社会发展乃至个人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目前,社会对石油的使用量巨大,油泄漏事件时常发生,而油泄漏可能导致海洋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我国每年因工厂石油管道泄露、工厂排污等造成的油污染事故屡见不鲜。本文列举三起油泄漏事件,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应急并妥善处置了污染事件,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输油管道管理和安全责任意识等。油泄露并不是不可控制、不可防止的,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石油运输管理,就可从源头减少甚至避免油泄漏事件。  相似文献   

16.
正穿过六十年岁月的长河,一卷卷陈年的地图、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了龙江测绘人不畏艰辛、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漫漫征程。1958年,随着黑龙江测绘局的组建,一批批热血青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龙江大地,他们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植根黑土、战天斗地,成为大庆石油会战、大兴安岭和北大荒开发等重要国家建设的开路先锋,铸就了测绘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60年  相似文献   

17.
石油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能源安全的核心,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和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评价我国石油安全的程度,本文从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国内生产供应能力、国际市场获取能力、国家应急调控能力、环境安全控制能力等6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综合评分法,选取石油储采比、石油储量替代率、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石油自给率、石油价格和石油储备水平等10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石油安全度;最后,用石油安全度对我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石油进口多元化是美国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和措施。从上世纪70年代直到2000年,美国从全球约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石油。区域上,涵盖北美、中南美、欧洲、俄罗斯及独联体其它国家、中东、北非、西非、澳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国或各个地区。2000年美国从世界各地区进口石油所占比例如表1。由表1可见,美国从各国或区域进口石油的比例都没有超过25%,可见美国实施的是全方位的、多来源的、均衡的石油进口方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3日,巴西铁矿石公司Uher—MinerVale宣布,该公司在全球订购了12艘“特大型”铁矿石运输船,费用高达16亿美元。每艘运输船总载重吨位为40万吨,这些运输船将用于把铁矿石从巴西的Vale海上转运码头运往亚洲客户。  相似文献   

20.
草也能炼出"石油"? 《今日国土》杂志今年2-3月合刊的封面文章题为《战争·石油》,写这组主题文章的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抛开"反恐"的表面理由,除了战略方面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为了石油!能源危机是全球最大的危机之一,历史上的攻城掠地之战就成为今日石油资源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