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2012—2021年安徽地球物理台网电磁学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干扰事件,深入剖析每种类型干扰的成因及曲线变化特征,归纳出影响安徽电磁测网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干扰成因、观测经验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前兆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跟踪分析河北电磁台网环境干扰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河北电磁台网2008—2016年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品信息为数据源,归纳该台网主要环境干扰因素,主要干扰表现为降雨、高压直流输电、农田灌溉3种类型,约占干扰因素约88.47%。分析各类干扰因素成因、动态曲线变化特征,提取并总结电磁台网环境干扰典型实例及变化特征,为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地准确判断提供有效实例支持与技术参考;根据干扰成因和观测经验,通过同场地增加气象三要素观测可快速识别降雨干扰,通过地埋观测外线路、地磁场深井观测方式可避免或减小干扰,为排除环境干扰,探索抑制干扰的新方法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和地球物理事件5个方面,对2015~2019年邢台地震台3口流体井数据跟踪分析事件记录中常见的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归纳影响观测资料质量的因素,分析典型干扰因素的成因、动态曲线和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提高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前兆台网地下流体学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概况,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不明原因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跟踪到的非正常变化事件。通过数据跟踪分析,查明了山东区域前兆台网流体学科观测运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荣成鲁32井水温观测数据出现的典型非正常变化事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判定其为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安徽省内2014—2017年观测系统、人为干扰等6类数据异常事件,形成背景值数据库,借此深入剖析事件的变化特征,综合研究得出:(1)时间变化显示,安徽省内各类异常事件条目大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2)学科特征显示,地电、地磁、形变、流体观测异常事件均以某类事件为主,具有一定的学科特征;(3)空间分布显示,各类异常事件呈随机性分布,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4)各类事件均形成以影响因素、变化形态为主要指标的特征库,已作为安徽省内跟踪分析工作的重要判定依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徽地区的前兆异常判定和趋势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安徽前兆仪器运维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的干扰原理,结合新疆区域多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定量根据不同距离、变化形态、变化幅度、变化方向等特征进行干扰分析。研究乌鲁木齐台、红浅观测点和温泉老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受到昌宣线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异常变化形态和特征,为新疆区域地电场正确识别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提供参考。同时实验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地电场受扰数据进行干扰抑制,结果显示,处理后的干扰数据保留了原有信号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趋势形态,数据曲线清晰,地电场信号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数据跟踪分析工作,通过对北京地电台网2015年1月—2020年12月的非正常变化事件记录进行系统整理和汇总分析,研究得出北京地电台网的典型干扰有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影响、场地环境影响、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和不明原因干扰6类。其中,场地环境干扰对地电台网的影响最为严重,占地电台网干扰的75%。场地环境干扰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轨道交通、抽水灌溉、设备漏电、工程影响和高压直流输电。开展井下地电观测是减小场地环境干扰的有效办法。研究成果为提高北京地电台网数据观测质量,更好地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陇县地震台电磁扰动仪2019至2021年的数据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分析,发现电磁扰动值的年变和日变形态与气温呈明显的负相关,探讨电磁扰动异常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陇县台电磁扰动对发生在台站一定距离内中强以上地震的同震效应显著;另外观测数据还容易受到雷电、强降雨、大功率电器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总结不同干扰因素的影响形态,为迅速排除干扰及正确识别前兆异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蚌埠钻孔应变受抽水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蚌埠地震台体应变受抽水的干扰情况,并给予了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对蚌埠台体应变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认为抽水干扰不是影响该台体应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又通过区域不同台站体应变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区域应力场是影响应变观测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的论断。为使用该台体应变数据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体应变的选址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0.
以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产出事件为研究对象,总结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现状,从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不明原因事件6个方面,分析2019年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典型事件进行总结,为地震台站跟踪分析事件记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兆观测是地震预报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通过对银川基准台滚钟口观测站近三年来(2016—2018)的山洪统计分析,总结出山洪对台站形变观测仪器(DSQ水管倾斜仪和SS-Y洞体应变仪)在一定程度上的干扰特点,并通过一阶差分、斜率分析和潮汐因子的分析手段,找出数据曲线受山洪影响的变化特征,分析产生影响的机制,以便更好的排除干扰,捕捉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2.
为了跟踪新疆及邻近地区未来1~2年的7级震情,以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2011年制定的评估标准,对新疆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进行了评估和给予了综合评价;采用评估后达到A、B类的观测点月均值资料,使用月均值平滑、趋势速率、相对变差、从属函数等方法,提取了新疆及邻近地区7组7级以上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总结和归纳了其大震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华南地区流体地震预测水平和实效,在中国震例及日常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华南地区流体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并在日常震情跟踪工作中进行检验,以2019年广西北流5.2级地震为例,对该指标体系的异常与干扰及会商机制等进行反思。结果表明:①指标体系中的空间指标、地球化学指标存在应用的局限性;基于M_L4.5震例基础上建立的震级强度指标在震级的判定上存在一定的偏差;②任何单一的预测指标用于地震预测时,都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并结合多测项及其它学科资料进行综合判定,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判定结果;③空间分析不能只关注一条断裂带,应从更大的区域范围对成组断裂带进行分析;④地震异常和干扰有时是共生或伴生关系,不能因周围有干扰就直接否定其构造成因;异常分析不能仅局限在省域范围,应加强片区内各省学科间的交流协作,搭建一个可以充分勾通、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提取震前异常信息,以2017年新疆精河MS6.6地震为例,基于乌鲁木齐台站W-N(k)测段数据,利用离差统计分析方法与原始曲线分析方法分别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研究了地震前后的数据异常特征。结果显示,震前测段数据的变差系数成倍增大,离差分布曲线偏离正态分布,原始曲线出现大幅转折,断层活动形式出现明显变化,震后异常特征消失。通过效果图可知,结合两种方法分析数据异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为震前异常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平摆和垂直摆两种摆式倾斜仪不同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库尔勒台的这两种倾斜仪的观测精度、年变幅、年零漂、稳定性、映震能力,研究观测环境和天气过程等不同影响因素对观测造成的干扰差异性,综合评价水平摆和垂直摆仪器的各项参数和优劣性,同时提取了可识别的前兆异常特征,为数据处理、资料分析、震情跟踪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包头地震台形变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整理包头地震台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依据干扰类型分析发现,风扰、雷电降雨、温度与气压、标定与地震,仪器故障与停电是影响3台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干扰特征主要表现为缺记断记、数据突跳、尖脉冲、高频干扰、台阶、毛刺,大幅度变化、曲线加粗和趋势性变化等。不同类型观测仪器对干扰的响应不同,识别并剔除干扰,有利于地震观测数据应用,对地震异常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玛多7.4级地震前临震微波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震临震微波动是强震临震阶段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 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的临震异常脉动记录。利用"兰州临震微波动实时监控与跟踪系统"的数据资料,对2021年5月22日玛多7.4级地震震中200 km半径的范围内台站的临震微波动事件进行分析。认为震前距离震中67 km的巴颜喀拉台EW通道存在显著异常,达到杨立明提出的异常跟踪指标;10个测震台站中的8个在本次地震前记录到了临震微波动事件,震中南侧台站记录到的事件多于北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