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表明,中条山西南段富集P,Au,Pb,Zn元素,圈出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出现了多个浓集中心。选择分析了水峪一带、郭李峪一带、方山一带三个重要的综合常特征和所处的地质背景,认为成矿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并分析了三个综合异常主要成矿类型及工作区内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疆西南天山地区隶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镍等成矿带。为查明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确定找矿靶区,对西南天山一带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采集分析8347件化学样品的17种元素,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出33处异常。并对HS26、HS18综合异常进行了异常查证,新发现了3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点。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阿克塔什Pb、Zn、Cu找矿远景找矿远景区、苏约克Ni、Co、Cr找矿远景区和阿依浪苏阿舒别勒Ni、Co、Cr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广西珊瑚钨锡矿区的地质特征,并对该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元素组合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W、Sn、Sb、F地球化学异常明显。结合研究区地质成矿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出研究区八步岭一带(B-2)、盐田岭—松宫一带(B-3)和龙门冲往南一带(B-4)为该区钨锡矿找矿靶区,金盆地—龙桂肚一带(B-1)划为今后的钨锑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一带受区域性得尔布干断裂影响,区内分布大量有色金属矿床。在对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的异常进行查证时发现了沙那根呼都格钼矿,并对矿化区开展了物化探综合地质剖面测量、激电中梯测量、电测深剖面测量、槽探揭露和钻探深部验证等工作。通过对S2激电异常区进行的钻探验证和综合评价,并与其他激电异常区的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较好,钼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青海省哈图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富集规律以及元素异常特征,指出了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Au,Ni,Bi,Sb,Ag,Pb,Mo,Cr,As,Cu;并圈出3个成矿远景区。在找矿远景区内开展简单的查证工作,新发现了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点,证明了该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的真实存在,为今后在该地区部署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青海省哈图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富集规律以及元素异常特征,指出了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Au,Ni,Bi,Sb,Ag,Pb,Mo,Cr,As,Cu;并圈出3个成矿远景区。在找矿远景区内开展简单的查证工作,新发现了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点,证明了该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的真实存在,为今后在该地区部署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拉军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了各种地球化学参数,总结了元素分布与分配特征。依据R型聚类分析,划分了元素组合,圈定533个单元素异常,19处综合异常。在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异常查证结果,划分8个找矿远景区,优选了小哈拉军Au,Cu靶区、大恩别列W,Cu靶区等2个找矿靶区,并对其成矿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这2个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深冲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苗儿山铀矿富集区。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找矿角度出发,在研究矿区构造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对矿区成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认为区内有利铀矿赋存的构造组合形式是多方向构造圈围或多构造夹持区;成矿断裂构造带地表或浅部具有Hg、Bi、Sb、Mo前缘元素异常特征;放射性地球化学场具有伽玛能谱铀晕值高、规模大、浓积中心明显,并具有铀能谱异常点、带产出和U-Th-210Po元素组合异常发育等特征。根据上述成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出区内有利找矿靶区,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础上,对栖霞地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元素富集和分异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地质成矿背景,根据化探异常和元素成矿特征圈定27处组合异常,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异常查证,验证多处异常具有较好的蚀变矿化,其中在AS21区发现5条蚀变带,4条金矿(化)体,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1∶5万保胜屯等四幅矿产调查项目的工作,在西南沟地区圈定了以Ag,Cu,Pb,Zn为主要元素的HS1化探综合异常,异常区浓集中心明显,规模较大,各元素套合较好,物探异常特征亦明显,通过开展异常查证工作,发现银铅锌多金属矿体4处,矿体与物化探异常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东腰庄金矿是我国典型的绿岩带型金矿床之一,主要赋存于新太古代五台群鸿门岩组浅色变质绿片岩中,含矿带岩性主要为硅化绢云钠长片岩和绢云钠长片岩,层控特征明显。本次建立了东腰庄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运用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电法勘探,在东腰庄金矿外围勘查区圈定化探异常4处、激电异常2处,其中化探1号多元素综合异常与电法异常吻合较好,推测为矿致异常,通过激电测深,推测地质体形态为透镜体,埋深较浅。综合物化探方法利用绿岩带型金矿形成过程中元素迁移带来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以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在此次找矿勘查过程中圈定了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下步钻探验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金矿化探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即研究地质体中金的丰度,要重视高背景值和高离散度;研究金矿床评价指标,应重视负异常的找矿意义;研究异常形成机理和异常模式的建立,应重视找金具普遍意义的最佳指示元素;金异常评价和找矿靶区筛选,应注意全域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并以地质为基础,才能对综合找矿工作具有显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董家河地区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相关性等方面分析,认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为锑、铅锌,后期叠加富集特征明显。根据区内典型的综合异常特征分析,认为Sb、Zn异常规模大,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找寻Sb、Zn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通过后期查证,异常区内发现铅锌、锑矿(化)点多处,显示研究区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环境,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河南南阳地区寻找隐伏矿的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介绍在该矿区开展地电提取(CHIM)、土壤离子电导率(Con)、土壤热释汞(Hg)等多种新方法找矿预测试验,在测区内共圈出8个地电提取Cu、7个地电提取Ni异常,以及7个电导率异常、11个土壤热释汞(Hg)异常。并结合矿区元素共生组合和成矿作用,在测区内划分了3类4个具有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靶区,其中Ⅰ类靶区1个、Ⅱ类靶区2个、Ⅲ类靶区1个,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地电化学理想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6.
赵海清 《华北国土资源》2012,(2):102-103,105
通过在大同市以北变质岩地区进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异常下限.全区主要以Au为成矿元素,按照其它元素与之相关程度,共圈出综合异常7个.  相似文献   

17.
对陕西柞水地区金盆梁金矿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分布、分配、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确定该区找矿方向。结果表明:Au是金盆梁金矿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Ag为主要伴生元素,As、Sb为远程指示元素;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是金矿富集的有利层位;石炭系下统二峪河组下亚组下段、泥盆系上统第四岩性段上亚段、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为金成矿有利岩性段;矿区经历了至少两期热液活动,金矿体的形成受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以Au为主成矿元素圈定的4个综合异常区与地层展布方向一致。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处在金矿富集有利层位,次级构造发育,指示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Au异常强度高且规模大,并在异常内发现金矿体,因此,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三岔顶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了研究Au,Ag,Cu,Pb,Zn,W,Sn,Mo,As,Bi,Sb,Cr,Ni,Co,Hg,Cd共16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性,认为该区元素的富集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明显相关;Hg,Cr,Ni,W,As,Au,Pb,Zn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易于形成异常;Ag,As,Au,Co,Cr,Cu,Hg,Ni,Sb,Zn等10种元素不同程度富集,成矿可能性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组合类型,讨论了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全区共圈定3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综合异常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寒凝泉铬钴镍铜、黄沙河东铜银钼铅多金属、月牙湾铜银铅锌多金属3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灭格滩矿区位于青海北巴颜喀拉造山带大场金矿田北缘。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昌马河组砂板岩是矿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内构造发育,矿(化)体主要沿NW向构造破碎带分布,产状受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等。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s、Sb、Hg元素丰度明显偏高,异常明显,浓集中心突出,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呈NW向带状分布。剖面上元素含量峰值与矿体位置对应良好,据此构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能有效指导隐伏矿体的找矿勘查工作。在综合分析矿区地质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靶区和成矿远景区,可以为灭格滩金矿区乃至矿田核心区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龙宝山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稀土矿找矿靶区,1960年,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局航测大队902队在开展1∶10万山东省中部及东部地区航空磁法及放射性测量中,在兰陵县龙宝山一带圈定了航空放射性异常(Г1860)1处,异常中心明显,规模大,放射性强度高,异常形态好,是稀土找矿的重要靶区。区内中生代燕山期碱性岩浆岩发育,形成龙宝山杂岩体,NW向、NE向、近SN向、近EW向构造发育、放射性异常突出,圈定有La,Y,Th等地球化学异常和独居石、钍石异常,矿化蚀变标志较多,发现11个稀土矿体,综合分析区内稀土找矿前景较好。本文通过对龙宝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等分析,总结了龙宝山地区稀土找矿标志、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龙宝山地区稀土矿勘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