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尼日尔三角洲中深水褶皱与逆冲断裂带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eddy  Corredor  John  H.  Shaw  Frank  Bilotti  王凤琴 《海洋地质》2007,(3):29-57
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包含有两个大型的褶皱和逆冲断裂带,它们是由显示有复合类型的逆冲作用的大陆架上的重力拉张作用所引起的压缩作用的产物。这些压缩构造形成于Akata组超压页岩中的多滑脱(水平)面之上。使用生长沉积作用模式、褶皱形态、断面地震反射和一般断弯褶皱及切变断弯褶皱原理等,我们描述并模拟了组成这些(构造)带的断裂相关褶皱和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的构造类型和运动学特征。单个断裂相关褶皱,包括前裂逆冲断裂和后裂逆冲断裂都是以倾角小于相关断面斜坡的长平后翼为特征的,其后翼上生长地层倾角向上变小的特征则反映了持续的翼部旋转成分。前翼要短于后翼,但是,生长地层则具有更为一致的倾角,反映了由膝折带的迁移所引起的褶皱作用成分。因此,我们使用了一种结合了一般断弯褶皱原理和切变断弯褶皱原理的方法来描述这些构造,包括超压页岩中的一个弱基底滑脱带的影响。我们详细地论述了这些原理,并进行了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的运动学模拟,结果显示了与该三角洲中空间和时间变化有关的逆冲断裂作用的复杂历史。使用褶皱生长地层的区域图形,我们定义了包括单滑脱面和多滑脱面的前裂、后裂和同代逆冲断裂。并定义了两种主要的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类型:Ⅰ型系统具有一个底部滑脱面,Ⅱ型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则具有多个底部滑脱面,并会造成Akata组明显的构造加厚以及浅层逆冲断片的再褶皱。通过对穿过这些系统的两条区域横剖面进行的层序恢复,我们分辨出了构造类型、逆冲断裂的活动时间及次序、及区域地层缩短量,而这些信息则与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的烃类成熟和油气充注等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褶皱调节断裂是一种在褶皱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与构造和地层位置有关的、调节应力变化的二级断裂。最常见的褶皱调节断裂有四种类型。伸出向斜的逆冲断裂和进入背斜的逆冲断裂主要是由褶皱核部不断增加的地层曲率所引起的,虽然层面方向不同级别的差异应力也影响了断裂的断距。根据主要褶皱动力学演化机制的不同,这些逆冲断裂可以沿不对称褶皱的陡翼或缓翼延伸,也可以沿对称褶皱的枢纽延伸。楔状逆冲断裂主要是由于刚性地层中相邻地层之间层面方向的刺穿应力变化而形成的。翼部楔主要表现为断弯褶皱或断倾褶皱的上盘和,或下盘,而枢纽楔则主要表现为趋于加厚刚性较强的地层的多重嵌套断裂。前翼逆冲断裂和后翼逆冲断裂具有一系列的形成机制。前翼空间调节逆冲断裂是一种断距较小的逆冲断裂,它所调节的是由褶皱核部不断增加的地层曲率所引起的应力不连续性。前翼切变逆冲断裂形成于褶皱作用的晚期,主要成因是褶皱陡倾前翼的地层旋转和平行于层面的拉张作用。大多数的后翼逆冲断裂均起源于伸出向斜的逆冲断裂。最终,这些断裂还可以与前翼逆冲断裂一起组成前翼-后翼逆冲断裂。背冲断裂所调节的是断裂相关褶皱形成过程中的上盘应力,它们可以形成于刚性地层之中,还可以以主逆冲断裂的发育速度穿过地层。虽然褶皱调节断裂是一种二级构造,但是,它们却是确定褶皱-逆冲断裂构造中构造圈闭的几何形态及规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解释褶皱和逆冲断裂带的构造几何形态时,对这些构造进行的准确成图将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深水褶皱冲断带是目前全球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构造变形和油气地质特征是勘探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不同地区深水褶皱冲断带的地震剖面解释和综合分析,结合沉积特征对其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存在4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深水褶皱冲断带,即:主动大陆边缘型深水褶皱冲断带;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泥岩滑脱型、盐岩滑脱型和重力垮塌滑动型深水褶皱冲断带。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驱动机制、构造特征和演化特征,导致了其含油气性差别较大。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的深水褶皱冲断带主要发育倾向陆地的逆冲断层、叠瓦构造以及相关的褶皱构造,缺乏有效的烃源岩和储层。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的深水褶皱冲断带可以划分为伸展区、过渡区和挤压区3部分,并发育相关构造,其中泥岩滑脱型和盐岩滑脱型深水褶皱冲断带已经有大量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4.
北美落基山脉Alberta逆冲断层带是世界著名的逆冲断裂带之一。该断裂带从美国境内一直延伸到加拿大西部。由于其逆冲作用,导致古生代海相地层重复出现,也构成了北美复杂多变的褶皱带和油气构造,其中的密西西比亚系地层是该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5.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重力滑脱构造体系下的塑性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环境下的重力滑脱构造体系中的塑性构造。研究发现塑性地层在整个西非被动大陆边缘都有分布,且盐岩塑性层主要分布在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西南部和西北部,发育层位为过渡期(J-K)构造层之内;中部尼日尔三角洲等塑性层主要为泥岩塑性层,发育层位为古近系和新近系。根据重力滑脱构造体系发育特征可划分为:以正断裂和塑性焊接构造为主的上部重力滑脱伸展构造、以底辟构造为主的中部重力滑脱底辟构造、以冲断裂、塑性褶皱和塑性冲断构造为主的下部重力滑脱冲断构造。根据塑性构造上覆地层的变形过程,塑性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后生变形期和同生变形期。塑性构造变形机制主要受基底掀斜作用和上覆地层的沉积速率控制。塑性构造中的底辟、褶皱、冲断及塑性焊接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6.
印支运动为现今渤海海域构造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导致渤海海域内部发育3个主要逆冲带。渤海基底内部的先存断层与滑脱层在此过程中可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如何影响渤海海域印支期的构造变形与分带特征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地震剖面数据,结合二维热力学数值模拟代码LaMEM对渤海海域印支期的构造变形展开了详细研究。模拟结果揭示,在先存断层存在的条件下,当基底内部无滑脱层或未呈阶梯式在渤海海域分布时,渤海海域内部不会形成相应的逆冲中心;而当基底内部的滑脱层呈阶梯状分布在渤海海域西南部、渤中坳陷以及辽东坳陷3个区域时,应力通过滑脱层在基底内部进行传导,使海域形成了3个逆冲中心,并导致渤海内部大规模的逆冲断层与褶皱变形的发育,与地震剖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证实,基底内部的先存断层与滑脱层是控制渤海海域构造分带性及构造变形特征的重要因素。同时,多逆冲中心演化模式也为解释现今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集集地震序列出现在沿台湾造山带西部的褶皱和逆冲断层带下 ,这个造山带是自5Ma前以来沿菲律宾海板块西部边缘的吕宋火山孤和中国东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正在进行的碰撞形成的。台湾造山带是研究碰撞过程的唯一天然实验室。第一 ,造山带大部分暴露在海平面以上 ,使其可以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 ;第二 ,褶皱逆冲断层带的初期可提供调查与被动边缘有关的构造可能活化的机会 ;第三 ,丰富的地震活动性可以检验造山运动的临界圆锥模式 ,这是一个以台湾为典型实例提出的理论。在台湾中部 ,认为是5 小角度倾斜的底面滑脱控制了地质构造。为此 ,集集…  相似文献   

8.
G.  M.  Ingram  T.  J.  Chisholm  C.  J.  Grant  万玲 《海洋地质》2006,(2):71-80
在西北婆罗州深水区,一个活动的海上褶皱冲断带内拥有大量已经证实的烃类聚集,相信继续的勘探活动还会发现相当可观的油气。在新近纪大规模褶皱冲断带中发现典型的圈闭几何形态是上盘背斜、前陆褶皱及隆起和逆断层下盘错动断开处。商业性钻井目标位于变形的中新统和上新统沉积地层中,其中充满的油气来自现今仍然活跃的含油气系统。此处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避免钻探活动变形和近期隆起期间烃类已经排出的圈闭。构造变形阶段研究列出了控制圈闭形成史和烃类保存史的一些关键要素。本文目的是提供一个有关西北婆罗州深水区褶皱冲断带的总体看法,为今后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介绍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9.
Sultan等(2007)最近研究了深水尼日尔拆离褶皱带,揭示出现代海底存在三处滑坡。这些滑坡位于平均倾角约2°的陆坡处,全部是在-个背斜构造的脊线上。Sultan等(2007)利用柱形空腔膨胀理论模拟了压缩构造运动,评估了沉积层上部的张力。采用三维陆坡稳定性模型SAMU-3D所作的斜坡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背斜的压缩变形可能是上述地区陆坡滑塌的触发机制(Sultan等,2007)。这些结论中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就是压缩背斜的运动速率在滑坡易发到破坏的过程中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0.
Chia  -  Yen  Ku  许树坤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09,(4):10-22
菲律宾海板块沿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东倾的马尼拉海沟向欧亚板块仰冲。板块汇聚边缘自南而北逐渐由南海岩石圈的正常俯冲过渡到台湾造山带的初始碰撞。与俯冲相关的地震遍及台湾附近,往台湾方向增生体急剧增宽。为了认识这种以俯冲一碰撞转换带为特征的汇聚板块边缘,我们分析了12条位于吕宋岛与台湾岛之间横切马尼拉海沟的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海盆北部基底通常向东和向南倾。在马尼拉海沟北段,海沟充填沉积物南部比北部多,t0层序界面是近海沉积与海沟充填沉积物的界面。可能由于台湾地区的碰撞作用,t0层序北部坡度更平缓或者被抬升。构造分析显示,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地壳具有三个特征带:正断层带(NFZ)、原始逆冲带(PTZ)和逆冲带(TZ)。正断层带主要由俯冲地壳顶部或上部的一系列正断层组成,在接近深海沟的部位,这些正断层逐渐被海沟充填沉积物所覆盖,暗示正断层带发生在地壳开始弯曲、并引起上部沉积层重力变化的地方。由于增生体附近板块边缘强烈的汇聚作用,一些被埋藏的正断层而被活化为隐伏逆冲断层。原始逆冲带位于正断层带和增生体的前缘逆冲带之间,含隐伏的逆冲断层或者褶皱而不是逆冲断层。海沟区正断层、隐伏逆冲断层和逆冲断层在地壳结构中的连续分布,指示隐伏逆冲断层是沿着之前拉张正断层的位置发育的。上部沉积层的脆性变形很可能是强烈的挤压作用和水分较少的原因所致,最终隐伏逆冲断层可能向上发展,成为海底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马尼拉增生楔的形态结构并加深对其演化过程的理解,本文对横穿马尼拉俯冲带北段的几条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和深度-速度模型,并对马尼拉增生楔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特征进行了精细解释,将马尼拉增生楔分为原始沉积段、褶皱变形段、逆冲推覆段和背逆冲段四个部分,分别代表增生楔演化的不同阶段。推断马尼拉增生楔下部存在由早期仰冲的菲律宾海板块的残留块体构成的弧前基盘,弧前基盘是控制马尼拉增生楔形成演化的关键构造。弧前基盘前端是拆离滑脱面突然降阶并在地震剖面上"隐没"的部位;弧前基盘向增生楔底部的不断挤入导致了逆冲脱序断层的渐次发育以及增生楔向弧前基盘之上的不断爬升,导致了增生楔上、下陆坡地貌的分化,并为褶皱变形段和逆冲推覆段的地层形变提供了主要的应力。  相似文献   

12.
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褶皱-块断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褶皱-块断型潜山油藏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孤西潜山带经历印支期挤压逆冲、燕山期拉张负反转和喜马拉雅期拉张断裂改造3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受北西向孤西断裂控制的内幕褶皱-块断型潜山带,发育了不整合面风化壳型、潜山内幕孔洞型和构造裂缝型3种储集层类型,进一步厘定了高潜山和低潜山2大类5种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高潜山油气藏模式有风化壳型、反向断块内幕型和地层不整合型,低潜山油气藏模式有反向断块和顺向断块型2种,这对济阳坳陷潜山勘探及多样性潜山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成藏规律指导下的潜山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台的东北部、郯庐断裂带以东的活动区内,是一个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经海相中—古生界、陆相中生界和新生界多期沉积叠覆而成的叠合盆地。近年来,在崂山隆起上的地震剖面获得了较好的深层反射,隆起上存在较连续分布、厚度超过4~5km的中生界—上古生界地层。但由于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的勘探程度低,制约着该区油气勘探的进程。通过地震资料解释,结合邻区钻井与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崂山隆起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的构造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崂山隆起区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滑脱带为界划分为上下2套海相构造层,其形成演化受晋宁运动、广西运动、东吴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影响,经历了基底形成、被动边缘克拉通、稳定台地、抬升剥蚀及陆内造山阶段。其中海相上构造层假整合或不整合覆于海相下构造层之上,由于受后期印支、燕山等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作用,造成其在崂山隆起区遭受强烈的隆升褶皱和剥蚀夷平,逆冲断裂广泛发育,并伴随着逆掩推覆和滑脱作用,上构造层的上部地层显著减薄甚至缺失,残留厚度变化较大。该区断裂发育较弱,主要有2组方向的断裂,一组为EW向断裂,这类断裂规模较大,但不发育;一组为NE向断裂。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印尼加里曼丹岛东部地区战略选区研究,指明选区方向,从分析已发现油气分布规律入手,重点探讨了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了低勘探程度区勘探潜力。研究表明:(1)陆上和海上分别受控于始新统和中新统三角洲煤系烃源岩,烃源岩类型、成熟度和规模共同控制油气发现"海多陆少、中部为气、南北为油"格局;(2)烃源岩和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成藏和分布的两个关键因素,海上和陆上输导体系的差异控制了海陆油气发现,表现为"陆老海新"特征;(3)海上北部达拉根盆地"近源逆冲断裂带"与陆上南部巴里托盆地南部"基底潜山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阿巴拉契亚盆地下志留系区域性油气聚集主要分布在低渗透性的砂岩中,总共约117000km^2,可采天然气的资源量约30tcf.储层主要为“克林顿”和“麦迪纳”组砂岩。相当于塔斯卡罗拉时期的地层砂岩给整个下志留系区域性储量增加了另外的78000km^2储量。自从1880年开始大约有8.7tcf天然气和400百万桶油产自克林顿/麦迪纳储层。 LSRA东部主要含气层为盆地中心气聚集,而西部为具有盆地中心气混合特征的常规性油气聚集。盆地中心气聚积具有渗透性含气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并且通常有较低的流体压力。作为对比,常规混源的油气具有较低的渗透性油气饱和度、较高的重力水饱和度,同时具有正常和异常低流体压力。 常规混源储层中的高自由活动水饱和度构成了上倾圈闭,盆地中心气产生了一个几十英里宽的过渡带,这过渡带中具有两种端元聚积类型的特征。尽管盆地中心气聚积的塔斯卡罗拉砂岩部分主要为可渗透性饱和气,但是大多数砂层组成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塔斯卡罗拉砂岩中商业性气田主要形成于天然的裂缝和断背斜中。 LSRA的来源有:(1)奥陶纪黑色页岩的油气生成;(2)通过上覆305m厚的奥陶纪页岩的垂直运移;(3)油生成气时产生的异常高的流体压力;(4)自由孔隙水被超压气的上倾驱替;(5)盆地中心的渗透性气体圈闭;(6)造山期后的抬升与剥蚀,导致气体的漏失和流体压力的显著减少。 克林顿/麦迪纳砂岩的未来天然气产量主要期望来自盆地中心储量。塔斯卡罗拉砂岩能增加部分天然气资源,但主要为低孔和低渗、并且可能具有较低的能量,从而减少了对其勘探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以该盆地中心16区块为例,分析了其构造-沉积发育史及石油地质要素。研究表明该区前白垩系为断陷-裂陷盆地,白垩系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新生界为前陆盆地。将主要目的层白垩系划分析5个层序,主要是河流-受潮汐控制的河口湾、三角洲-大陆架沉积,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决定了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进而决定生储盖配置。含油气系统主力烃源岩为白垩系浅海相泥页及灰岩。产层为白垩系的河流相、海陆交替相和海相砂岩(NAPO组和HOLLIN组),其中,HOLLIN组和M段为低位期底积层,分布广泛,为主要侧向运移输导层。海陆交替相的潮汐水道砂一滨岸砂坝-障壁砂坝为主要储层,断层控制水道砂岩分布,来自断层的烃类与厚层优质砂岩及浅海泥岩、泥灰岩形成良好生储盖配置,斜坡带走滑断层和山前带逆冲断层为垂向输导层。盖层(亦为烃源岩层)为白垩系各旋回海侵期页岩或(泥)灰岩,稳定,封盖性好。晚白垩纪-渐新世(早安第斯期)为生排烃高峰期,中新世以后形成的圈闭不利于捕集油气。  相似文献   

17.
Mahmood  Mam  M.  Mustafa  Mam  Joseph  R.  Curry  万玲 《海洋地质》2009,(4):23-42
印度次大陆东北部的孟加拉湾盆地位于印度地盾和印缅山脉之间,由三个地质区组成:(1)稳定陆架区;(2)中央深盆区(从东北部的Sylhet海槽向南部的Hatia海槽延伸);(3)Chittagong-Tripura褶皱带。由于盆地位于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处,即印度、缅甸和西藏(欧亚)板块,这些地质区的盆地充填史变化相当大。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和二叠-石炭纪岩石仅在稳定陆架区钻遇。印度地盾前寒武纪准平原化之后,孟加拉湾盆地的沉积作用开始在孤立的基底之上地堑盆地内发育。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破裂,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盆地在白垩纪开始向下挠曲,沉积作用开始在稳定陆架和深盆内发育。自那以后,沉积作用在大部分盆地内连续进行。盆地的沉降是由于地壳的差异调整、与南亚不同要素的碰撞、东喜玛拉雅和印缅山脉的隆升引起。随着冈瓦纳大陆的破裂,在白垩纪向下挠曲期间,几条发育较好的断层开始运动。到始新世,由于重要的海侵,稳定陆架区处于碳酸盐环境,而深盆区受深水沉积作用控制。孟加拉湾盆地沉积作用类型的重要转变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中新世期间,是印度与缅甸和西藏块体碰撞的结果。进入盆地的碎屑物流从北部的喜玛拉雅和东部的印缅山脉迅速增加,紧接着是盆地沉降速率的增加。在此阶段,深海沉积作用控制了深盆区,而盆地东部广泛出现深-浅海沉积环境。到中中新世,随着板块之间持续的碰撞和喜玛拉雅和印缅山脉的隆升,大量的碎屑物流从东北部和东部进入盆地.整个中新世,沉积环境继续变化,从盆地内的深海棚到盆地边缘的浅海相和海岸相。上新世以来,大量的沉积物从西部和西北部充填在孟加拉湾盆地,主要的三角洲建造继续发育成为现在的三角洲地貌。自白垩纪以来,由于这个地区主要板块运动和碰撞类型,恙加拉湾盆地的结构一直在变化。然而,当占地理环境和物源区发生变化时,盆地可以识别出三个显著变化,即出现于早始新世、中中新世和上新一更新世。现今的盆地具有的北部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系和南部盂加拉深海扇这一结构彤成于上新-更新世后半期,在那以后的三角洲进积受到东喜玛拉雅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孟加拉湾北部的更新世冰川活动伴随着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