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方先知 《湖南地质》2003,22(2):81-86
我国地质勘查正面临教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地质勘查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地质勘查、从以资源保障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从“一种资源,一个市场”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的重大变革时期,在此变革中,地质勘查科技水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应从明确主攻方向,选准科技发展目标,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争取多渠道资金,加大对地勘方法技术研究的投资,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研基地建设,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的优惠政策,加强科研管理协作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来推动我国地质勘查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与矿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二十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与矿业生产态势的分析对比,发现我国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较大,近期可利用资源多,蕴藏较集中,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有色金属工业基础。指出应着重采取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型战略和资源节约型战略,以推动西部矿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依据新的形势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必须体现了一个“新”了,创新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灵魂。在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时,一定要有新思路,尤其在战略上要坚持“资源调查与环境评价并举”的原则,在加强资源调查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鲁建平 《浙江地质》2008,(11):24-24
就国土资源系统来说,此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土资源在保障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国土资源要做到既保障发展、又保护资源,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改革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杨文智 《河南地质》1999,17(4):241-247
21世纪初期河南地勘工作的方向与任务要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行资源,环境勘查并重,战略计划必须站在世界统一的矿业市场的高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地勘工作管理体制的变化,为河南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应有全新的地学理论作指导,还须配以我省地勘技术全面现代化、在地勘工作安排中,要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安排,努力做好资源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科研  相似文献   

6.
含油气系统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气系统研究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一个负向沉积单元内油气资源总量的客观评价与油气藏空间分布的有效预测。这一预测过程可以概括为“六定”,即对生烃灶范围、质量与成烃历史准确定位;对生烃灶大量生、捧烃与系统中已有油气藏发生大规模调整和改造的时间准确定期;在大量生、排烃与油气藏大规模调整和改造的时间界面上对油气运移流向准确定向;对油气运聚单元准确分级和定界;对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资源潜力客观定量;对不同运聚单元内勘探目标含油气把握性与丰度准确定级评价。以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六定”资源评价为实例,阐述了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通过引入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使成因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孙建成 《新疆地质》2019,(3):I0004-I0004
众所周知,石油始终在各国社会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进而石油工业也被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战略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大石油公司也连续成功上市。  相似文献   

8.
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与矿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20年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与矿业生产态势的分析对比,认为我国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较大,近期可利用资源多,矿产蕴藏较集中,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有色金属工业基础,提出推动西部矿业发展应着重采取如下战略,即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型战略和资源节约型战略。  相似文献   

9.
蒋志 《黄金地质》1996,2(3):1-5
利用笔者建立的矿产储量发现过程函数,结合近10年乃至建国以来金矿勘查与开采的实际,预测未来5至10年我国金矿储量发现趋势,指出虽然“九五”,“十五”2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金矿储量和黄金产量的上升势头不减,但除非有更新的找矿高潮形成,否则10年以后金矿储量发现和黄金生产发展都将停步不前,为此要国强找矿以形成新的资源发现趋势,同时调整黄金生产发展方针,另外,从成矿能力和找矿力度,分析了我国金矿潜在远景,指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作为整个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矿产储量管理工作要坚决贯彻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地质勘探、保护矿产资源的精神,认真研究在培育地质市场过程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以适应国民经济上新台阶的需要.新时期的矿产储量管理工作要从以技术监督为主转变为以技术监督为基础,以经济监督为目标;从以保证矿山建设的矿产储量依据为重点,转向以资源保护与储量依据并重;要强化宏观调控和服务意识,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储量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1.
黄林日 《吉林地质》2000,19(2):56-60
介绍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应用范畴,论述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数字地球信息在资源调查、环境条件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提出“数字地球”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数字地球”是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纽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构筑“数字地球”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为适应当时的需要,决定从原地质力学研究室中分出部分人员成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其后曾更名为“三峡资源环境研究室”;2000年更名为“环境地质研究室”;2003年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结构调整精神,调整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室”。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室的主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低迷对地勘行业在矿业市场等方面面造成负面影响,但也同时存在某些积极因素。面对危机,地勘单位应在工作方向、工作手段、机制体制等方面进一步转变。把握维护矿权和低成本获得矿权,规范净化地勘市场,促进管理、储备人才、积蓄力量,拓宽地勘业领域发展延伸产业,与大的矿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利益共同体及抓住“走出去”的艮好时机。地勘单位“走出去”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要切实掌握资源情况、切实掌握投资的软环境、需要配套的适应国际环境的人才、要有好的机制和体制、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和长期打算,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构造起“政府支撑、企业动作”的“走出去”新机制、新体制。  相似文献   

14.
煤是河北省的重大矿产资源,且是开采、现存、潜在优势并存的矿产,但其发展存在着可采后备资源严重等问题,制约生产发展,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应着眼于现实及未来,加强综合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煤炭资源监督管理,重视环境影响及环境地质工作,真正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经济手段管理矿业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矿政管理核心的观点,讨论了加速地质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的激励竞争机制,培育矿业生产要素,提倡矿业权招标出让等重大课题,认为关键是要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以推进矿业权市场化进程,促进矿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要点] 数字看河南,资源严重不足,发展快而不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益比不高。眼下,全省耕地只有81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23亩,可开垦的后备资源越来越少;矿产资源消费快于生产,生产快于勘查,已经进入零增长的瓶颈;按照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每年建设用地量需要60万?80万亩,均亩不足200万元,持续保障发展用地难上加难。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关系,国土系统一定要增强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前瞻风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无论河南怎么改革发展,坚持以“农”为主的大省地位和作用不会变,强劲发展对资源的刚性需求不会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会改,涉土涉矿问题和案件不会少,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打好“耕保牌”“节地牌”“入市牌”“兴廉牌”,努力在全省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中主动发力,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7.
殷燚 《中国地质》2000,(12):33-34
今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制定“走出去”开放战略,指出这一战略与西部大开发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对资源开发“走出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施矿产资源开发“走出去”开放战略,符合国家长远利益,有利于国防和经济安全,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弥补我国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经过  相似文献   

18.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给矿区环境和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一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绿色矿山,要求矿山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能力之内。综合利用Landsat 8、GF-2等多源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承载本底和承载状态2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承载本底采用资源可利用量占比表示,承载状态选用煤矿经济占比指数、煤矿就业指数、采矿破坏指数和废物排放强度以及起调节作用的开发限制性指数5个指标,经过公式计算和对比,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 并针对承载力大小对矿区提出适当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锡林浩特矿区胜利一号矿和东二矿的承载力等级均为“中” ,西二矿的承载力等级为“小”。2016年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需要在开采的同时加大修复力度,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研究结果对矿区环境的修复与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小尺度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质与勘探》2006,42(3):11-11
据国土资源报报道:我国已经稳居世界黄金第四大国的地位。“十五”期间,我国累计产金1008t,累计新增金矿资源储量2300t左右,其中武警黄金部队新增资源储量370多吨。  相似文献   

20.
《河南地质》2008,(4):16-17
义马市地处豫西,1981年建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人,辖7个街道办事处,是一座以煤炭为主的新兴资源型工业城市。现已探明煤炭储量79亿吨,长期以来,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以“高增长、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线形增长模式,至2002年底,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高达71%。一方面,资源的强力开发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依赖度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降低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土地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