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金岭 《地下水》1998,20(2):55-56,75
1问题提出花岗片麻岩地层是比较古老的地层,也是众所周知的一种弱透水岩层。在此地层中开发地下水的井,单井出水量一般都比较小。只可作为人畜吃水井,而不作为工业供水或农田灌溉井。因此有好多地质工作者判为无水区。但是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开采该地层中的地下  相似文献   

2.
辐射井作为城市地下水供水构筑物和盐碱地改良的集水设施,凭借单井出水量大、水质稳定及控制面积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对传统辐射井施工方案进行了调研,并分析总结出传统集水井和辐射孔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安全性低、钻进效率慢且钻孔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以旋挖钻进的方式施工辐射井中的集水井,以水平定向钻进的方式施工辐射孔的方案。通过现场实验,发现此方案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之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井距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井灌区的规划工作中,井距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打井的数量,也就是建井投资问题;同时影响井距的因素又非常多,比如:有水文地质参数、农业灌溉方面的一些参数和开采地下水方面的一些参数(如降深、单井出水量、开采时间)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水源地集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水源地周边水文-生态环境变化,导致例如地下水泄出带下移,湿地退缩,天然植破坏、地表沙化、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地下水集中水源地建设前应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应用地下水解析法中的地下水井流数学模型对集中水源地在不同开采强度下引起的地下水咸水倒灌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开采强度下咸淡水分界面的变化情况,最终测算出在高强度的集中开采过程中咸水倒灌问题影响较小,对后期水源地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提供设计依据,也为今后地下水集中水源地引起的水文-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分析提供参考及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秀兰  陈宁生 《地下水》1991,13(3):156-157
河北平原水资源十分紧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对机泵合理配套及机井综合效益的正常发挥影响很大,致使机泵井工作环境恶化,引起单井出水量衰减,灌溉效益降低,机泵井报废以及提水动力加大,耗能增加等,这是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对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5,(6)
洛阳盆地是构造形成的断陷盆地。盆地内储存的地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对流型地热,二是传导型地热。对流型地热主要分布在龙门山一带,其特点是水温高、水量大、分布集中;传导型地热主要分布在盆地内及西、北部边缘地带,其特点是水温低、水量小、分布分散。目前,洛阳市的地热开采主要集中在龙门山地段,盆地内的地热开采相对较少;龙门山地段的地热开采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开采处于无序状态,个别地段、个别层位开采井过于集中,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地下热水水位(头)处于下降状态。落实洛阳市的地热勘察,制定合理的开采规划,调整目前的开采井布局,控制开采量,使地热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市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临清市部分地区淡水分布在30~50 m以内,含水层较薄,有些地方是多层分布,含水层为弱透水性地层,富水性较差,造成出水量较小,且容易於堵,使用寿命短的情况,采取粗骨料的成井工艺,通过试验对比,粗骨料井具有水跃值小、单井出水量大等特点,与使用的常规井比,单井出水量增大30%以上,由于出水量大,降到了运行成本,与常规井比运行成本降低11%左右,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冯省利 《地下水》2009,31(3):135-137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设计工作是关健.针对阿瓦提县英艾日克水源地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项目区水文地质状况分析后,通过单井出水量复核,运行时间的计算,设计出水量的调整等步骤.最后确定了设计中单井出水量.  相似文献   

9.
高寅堂 《地下水》1991,13(4):199-200
从整体来看,地下水是由大气降水落到地面,然后再经垂直入渗补给形成的。但在局部地段,如水源地或集中开采的城市周围,地下水则是由垂直入渗和上游地下水的水平侧渗共同补给形成的。也就是说,在某地段所开采的地下水量中,既包括了垂直入渗量,又包含了从上游水平方向侧渗来的水量。若能从总的抽水量中,分离出这两个分量,并了解其结构比,这无凝将为目前由于  相似文献   

10.
山东黄泛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丰富,但由于含水层岩性以粉砂为主,单井出水量小,井水含泥沙量高,井易淤易堵,因而影响该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通过对填砾厚度与单井出水量及井水泥沙含量试验资料的分析,得出适宜细颗粒地层分布区成井的最佳填砾厚度为150 ̄200mm。这一结论对该类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县内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区、灰岩岩溶水富水区、变质岩贫水区、碎屑岩贫水区的水文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状况及单井出水量的大小。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水质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评价,总体上水于恶化趋势。认为加强地下水保护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安丘县低山丘岭浅层弱水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地下水的开采大都以大口井、长条井和多管井为主要形式。近几年来,由于持续干旱,水源严重不足,单井出水量平均每小时只有15立米左右,加之地形起伏,土地贫脊,渗水性强,传统的地面灌溉形式,由于水的综合利用率太低,致使不少地方出现了只润渠不浇地的状况。因此,研究推广既适应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  相似文献   

13.
张宝发 《吉林地质》2013,(3):77-79,85
介绍了满洲里市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大量的水文地质调查、地面物探、工程测量、水文钻探、抽水试验、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确定了满洲里市的地层、构造、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即透水层、隔水层、单位出水量、导水系数、单井出水量、影响半径和水质类型。最后提出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德阳市城市规划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含水层厚度、富水性、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模数等能充分反应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的5个指标,建立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分法获取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并用计点系统模型及GIS技术进行研究区地下水水量脆弱性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较高和高的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29.7%,地下水水量保护管理形势较为严峻;发现地下水水量脆弱性在地下水补给区相对较低、在排泄区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王海莉  王正中  郑太林 《地下水》2018,(5):44-45,49
陕西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是其基本省情。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采强度大,开采范围广。但由于全省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水补排规律复杂、赋存涵养条件不尽相同,地下水水位、水质动态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必须要根据不同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和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布设地下水监测站点,建立现代化的地下水监测站网,才能准确及时监控不同区域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情况,从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沙漠边缘粉细砂地层供水管井成井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地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下游。八十年代后期该县城施工供水井,由于当时只在成井工艺上研究,在滤水管上用纱网、棕皮包扎滤水管,经过无数次试验,水井不是涌砂严重,坍塌报废,就是水井水量极小,无法使用。因此认为该地层不宜进行打井取水工程。进入九十年代,开发地下水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吸取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决定从增大钻孔口径入手,提高反滤层厚度成井工艺研究。经过实验,终于取得了在沙漠边缘地带粉细砂地层供水管井成井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单井出水量达到200m3/h,降深小于10m,且含砂量小于成井规范…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居民的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增加,水位不断下降,单井出水量衰减,而且水质逐渐恶化,硬度升高。城近郊区一些地段地下水硬度超过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去年在吉林省商品粮基地重点县——怀德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南起东辽河、北至农安县;西起杨大城子、双城堡;东止秦家屯、和气,长50公里、宽10公里,呈北东向分布的500余平方公里的长条形地带内,即历来认为是“贫水区”的松花江、辽河两大水系明显分流的松辽分水岭东段,找到了丰富地下水。勘察结果表明,地下水赋存在黄土状土下伏的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泥岩砂岩构成的构造裂隙水富水带内。裂隙发育深度100米左右,一般单井出水量每天900—1200吨,如地下水赋存比较均一,按1000米间距布井,可布井500眼,单井可能出水量按每天100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宝坻地裂缝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裂缝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地裂缝具有集中出现、反复活动、重复致灾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当地大量开采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国内外地下水源热泵研究现状,通过对北京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利用现状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地下水水源热泵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能完全回灌、回灌水温差过大、水井布设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北京平原区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不同含水层结构下如何合理布设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用水井,尽量避免水源热泵系统的使用对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