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数据分类指标体系的异同,以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服务城市规划总体修编为主要目标,构建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与城市总体规划数据转换的知识库,基于ArcGIS研制了相关转换插件,实现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向面向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数据的转换,为地理国情监测普查成果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全新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形式,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甘肃省地理国情普查的生产实践,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及其检查项,对每个检查项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数据集成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成果展示模式等;并基于Arc GIS设计和开发了集数据管理、成果展示、统计分析、专题制图等功能于一体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管理系统,为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和成果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研究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体系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差异和转换思路,提出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技术路线,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存量的编制方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一种全新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形式,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成果质量是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生命线"。本文在详细分析其成果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成果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并对其数据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基本内容,详细地论述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开展荒漠与裸露地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基础数据整合及预处理、解译提取、基本统计分析及综合统计分析等方法。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恰库尔图镇为研究示范区,介绍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数据源,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并展示部分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国家生态文件建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用于分析区域产业格局的一般技术思想和流程,并利用天津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对滨海新区的产业格局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滨海新区的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支柱性产业,这与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是一致。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已基本形成,为验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更好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和应用,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某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国土二调土地利用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者的异同,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结合数据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中的各项检查及评定内容,基于ArcGIS平台ArcObjects开发接口设计并实现出一套符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检查验收的软件。该软件具有质量检查和辅助检查数据成果的功能模块,可代替繁琐的人工检查;同时可以更好地保证数据成果质量。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提高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特点及普查数据成果质量评价的要求,从现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标准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普查数据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对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的实践总结,从抽样检查流程、质量评分方法及重点成果关键评定指标的针对性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普查数据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地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选取北镇市进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植被覆盖的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性并分析原因,验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国情普查在批而未用土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和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已批建设用地红线内批而未用土地进行监测的总体技术路线,并综合运用GIS空间叠置与转置分析法,研究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区红线范围内地表覆盖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数量呈下降趋势,城市外延扩张式土地利用模式已不可持续,内部潜力挖掘是今后的重点;试点区批而未建红线范围内主要地类为草地,开发潜力大。地理国情普查为已批建设用地监测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设计的监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孟德舒 《东北测绘》2014,(6):182-183
地理的国情是一种可视化和空间化的基本国情信息,开展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是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根据国务院总体的安排部署,自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首次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相关情况,提出了保障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成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国情普查是摸清我国国情、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以及特有的空间分析能力使其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rcGIS软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ArcGIS软件在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遥感解译样本制作和元数据制作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以后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多时相遥感影像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合相关专题资料,利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地理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水源地水域、植被、居民点、道路、点污染源及防治设施5个方面的专题分析,研究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方法,为后续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同时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为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挖掘及信息服务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是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采集工作,同时也是开展统计分析的前提。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理国情数据采集工作为例,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的内容及指标进行数据采集研究。采集的基础指标包括范围、位置、属性、面积等,利用清华山维EPS201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建库、数据检查和时点更新等工作。详细阐述了在辽宁省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工作流程,总结出一套稳定、高效、可靠、因地制宜的数据采集方法,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省)情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源。本文结合宁夏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普查试点生产过程中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对生产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技术要求,基于Arc GIS桌面平台Arc Objects开发接口,采用Add-in开发模式,设计出一套符合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查验收的软件功能模块,可将大部分数据质量检验工作实现自动化。对提高普查成果检验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控制普查成果的质量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省某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其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合土地资源监测的热点,初步探究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土地资源监测中应用,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地理国情普查在2015年完成,普查成果在"多规合一"、规划与监管、环境保护治理、自然资源调查与审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情普查成果的更新提出了迫切需求,需要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常态化监测。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信息采集主要分为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并对两者的采集指标、采集要求、要素分类、要素变化信息的记录做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