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78年-1987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连续获得丰收的10年,恰好也是新疆全面开展人工防雹、人工降水工作的10年.在自治区农业连续10年丰收表彰奖励的光荣榜上已经列上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名字.这是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自治区农业连续10年丰收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区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全体人员,同时也是对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方面人士的巨大鼓舞.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十年,是自治区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的十年,我区广大气象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今后自治区农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做出哪些努力?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一些同志的看法和建议,供有关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0年(1960年冬—1989年冬)榆林地区冬季(1月—2月)所出现的32次连续降雪过程(连续3天以上降雪)的分析,统计了连续降雪出现的气候概率。并根据其出现时500hPa大环流形势的不同,分为阻塞型(Ⅰ型)、移动性高脊型(Ⅱ型)、平直环流型(Ⅲ型)、北路锋区型(Ⅳ型)等4种典型形式。然后运用天气学方法给出在阻塞型和平直环流型下连续降雪过程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方法。通过在实际中试用,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最后给出在研究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张俊岚  段建军 《高原气象》2009,28(2):465-473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35年来阿克苏河流域春季径流的变化及其与冬、春季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流域内春季径流在增加,冬、春季均有增暖变湿的趋势,影响阿克苏河春季径流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前冬降雪和春季温度,春季径流对前冬降雪、春季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春季流域以融雪径流为主,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融雪径流,5月中下旬融雪作用明显.近年来阿克苏河损耗径流增加,主要由于其两支流汇流前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增多所致.同时分析了35年来春季阿克苏河径流典型丰、枯水年当年春季及前冬的500 hPa位势高度环流场的距平特征.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降雪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柏  赵友红 《气象》1988,14(3):17-19
黑龙江省的降雪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秋末初冬和冬末初春时的降雪更为关键。例如1987年9月26日,哈尔滨市在连续两天降雨之后出现了暴雪,日降雪量达16mm。这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强降雪过程。全省各地同时也出  相似文献   

6.
1986年吐鲁番地区是个暖冬.冬季为61天,比正常年缩短了16天;冬季平均气温为-7.3℃,比历年平均值高4.2℃;极端最低气温仅为-13.0℃,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奇暖的一个冬季. 1987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比多年平均开春日期早了13天,打破了历史记录.从1986年12月26日到1987年1月14日,连续降了20天微到小量的雪,这是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个连续最长降雪日数,累计降雪总量2毫米. 暖冬、早春和连续降雪日数长,对农业生产有何利弊? 暖冬虽对葡萄越冬有利,但却也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预报员经验出发,着重考虑其物理意义选择预报因子,建立与冬半年(11月至4月)降雪间的统计关系,使用中央气象台B模式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借助于分级判别方法,制作庆阳地区冬半年降雪预报。一、冬半年降雪概况考虑到冬半年降雪特点,将其分为两个时段:隆冬(12月—2月)为一时段;初冬  相似文献   

8.
研究青藏高原冬季强降雪的气候特征对高原冬季降水预测及雪灾防御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21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青藏高原9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雪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性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揭示青藏高原前、后冬强降雪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前、后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差异性,探讨不同海盆海表温度、北极涛动与前、后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1 a来,青藏高原前冬初期最易出现较大量级降雪过程,而后冬降雪过程多且持续时间长;前冬高原强降雪量、强降雪日数总体呈“少—多—少—多”变化特征,后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前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后冬;前、后冬高原中东部主体为强降雪高值区,前冬东北侧强降雪量也较大。热带印度洋、北大西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是影响青藏高原冬季强降雪的重要因子,前冬强降雪量与热带中东太平洋、热带印度洋西部海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后冬强降雪量与热带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正相关最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洋偶极子与前冬强降雪量由弱正相关转为显著正相关并维持至今,北极涛动异常对后冬强...  相似文献   

9.
黄山冬季气温分类及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黄山1956~1996年冬季气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Ⅰ类冬季气温特点,后冬冷于前冬,隆冬气温很高,冬季气温低;Ⅱ类特点,前冬暖后冬冷,隆冬气温很低,冬季气温正常;Ⅲ类后冬暖前冬冷,隆冬气温偏高,冬季气温高。Ⅰ类冬季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日数多;Ⅱ类冬季积雪日数多,降雪、雨凇和雪凇日数少;Ⅲ类冬季降雪日数正常,雨凇日数偏多,积雪和雾凇日数偏少。各类冬季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日数的冬季月分布差异明显。ENSO对黄山冬季气温有明显影响,ElNino年黄山多为暖冬年份,冬季平均气温正距平百分比18.8%。关于中高纬度和极区环流与黄山冬季气温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动态     
《气象科技》1975,(1):42-43
人工降雪初见成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由于每年冬季积雪很薄,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受冻害威胁,例如1972年冬小麦受冻面积就达七万亩,占全州受灾面积的1/3。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由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和昌吉州气象局组成了一支16人的人工降雪队,自1973年11月21日至1974年1月11日,在昌吉州新湖垦区进行了人工降雪试验,初步取得了可喜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988年、1989年我区气象灾害出现频繁,1987、1988年春、夏洪水,1989年春、夏连旱,都是几十年来罕见的.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这三年,我区农牧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自治区领导多次提到,大灾之年夺丰收,是与气象服务分不开的.1987年在防洪抗灾服务中,全区气象部门有5个处级单位获得防洪抗灾气象服务先进单位;1988年有9个单位获得自治区“十年丰收先进集体”称号.气象部门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有力助手和参谋.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积极开展了决策服务,即为各级党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榆林地区1971—1990年各站冬半年日降水资料和历史天气图,论述了本区自然降雪的时空分布特点,多降雪期的环流背景和形成大降雪的天气条件。归纳出有利降雪500hPa影响系统四种天气型式,700hPa影响系统三种天气型式。  相似文献   

13.
选取青藏高原东部地区1967~2010年61个测站的积雪数据,分析比较了整年和不同季节高原积雪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雪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秋季以外,高原东部积雪表现出“少雪-多雪-少雪“的显著年代际变化特征,80年代末发生的由少到多突变仅在冬季积雪中表现显著,20世纪末发生的由多到少突变在冬春两季积雪中均表现显著;降雪和气温的变化是影响高原东部积雪的重要因素,降雪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尤其是秋季降雪;在冬春季降雪偏多时段,降雪的变化主导着积雪的变化;在冬春季降雪偏少时段,气温变化的影响增大,某些时段会超过降雪,甚至达到主导积雪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杨旭 《辽宁气象》1995,(3):31-33
我国自1958年8月首次在吉林省开展飞机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试验以来,各地区积极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为农业的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推进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未来十年气象为农业服务的特征过去十年中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农业气候区划、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及预报、作物产量预报研究、人工降水及防雹等项工作为农业合理布局与规划、作物的改制以及趋利避害制订合理的农业措施等提供了依据,为自治区农业的十年丰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9年2月14日在北京海坨山地区出现了一次由低槽云系产成的降雪过程.利用飞机、Ka波段云雷达、微波辐射计、降水粒子谱仪、雪晶显微观测仪等协同观测数据集,分析了此次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中尺度和微观结构的演变特征.协同观测显示:(1)降雪过程由高空低槽和地面倒槽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低层东风回流干冷偏东风共同影响形成,西南...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乌鲁木齐河谷和伊犁谷地坡地冬半年月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增的现象,论述了坡地逆温资源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逆温带分层分片开发利用的意见,对自治区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降雪的气候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进上  曹彩珠 《大气科学》1989,13(4):400-409
青藏高原上的自然天气季节和大气环流与我国东部平原极不相同,因此,高原上的降雪,无论是时空分布,或者是降雪天气系统都有很多特殊性。 本文根据1966—1975年青藏高原气象资料,阐述了高原上自然降雪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形成的物理条件;归纳出有利于降雪的六种天气型式;分析了大气环流季节变化与高原降雪之间的联系。高原降雪主要集中发生在冬夏环流的转换季节。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新疆北部沿天山一带低云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1、10、11、12四个月的低云持续时间达300-500小时,占全年的1/3-2/5.其次,冬季真正能够造成深厚的As-Ns云系的天气过程较少.因此从增加降雪量的角度考虑,研究低云的物理特征及形成降水的物理过程,进而探讨人工影响低云增加降雪的可能性及途径,确实是一项既有科学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试验研究工作. 在1985年冬季的飞机人工降雪试验中,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我国自1958年8月首次在吉林省开展飞机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试验以来,各地区积极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为农业的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推进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展。 以往辽宁省飞机人工增雨是在飞机上播撒“干冰”。利用干冰虽然能有效地在过冷云中制造大量冰晶,促进降水,但是干冰的制造、保存和运输都很不方便。为此,1994年我们在“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