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矿区初步勘查阶段,由于缺乏大比例尺地形图来设计勘探线时,会经常利用罗盘和GPS进行勘探线剖面实测,但这种测量往往造成与设计有所偏离,针对勘探线剖面测量数据偏离,拟建立一种平面几何方法进行校正.通过分段偏离角(α),利用三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对矿区勘探线剖面简易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实践证明,该偏离校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实测剖面过程中,由于地形、岩层产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剖面线往往不能垂直于岩层走向.因此,探讨一个在剖面线与岩层走向斜交时简单、迅速、准确地计算岩层厚度的方法,确实是很必要的.现提出两种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用导线投影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的过程中,由于导线总方位与实测导线方位之间存在误差,导致绘出的剖面不能真实反映被实测剖面的地形地质信息.根据现阶段野外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提出了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分裂法、线性回归拟合法2种校正方法.将线性回归拟合法应用于粤西北庞西垌银(金)矿床Ⅰ号主矿体的实测剖面.  相似文献   

4.
根据浅地层剖面记录的特点,在滚动时窗计算能量比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限制时窗滚动范围,并设定相邻道之间地层反射时间跳跃阈值来搜索浅地层剖面记录反射层位的方法.该方法由人工指定搜索起始点、时窗滚动的范围和相邻道之间拾取时间的跳跃阈值,然后由计算机从前后二次自动搜索反射层位.经实例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拾取浅地层剖面记录上的反射层位.  相似文献   

5.
有限差分法探地雷达波动方程偏移成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探地雷达(Ground-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剖面中,由于绕射波的存在,使得资料的处理解释十分困难,其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度也会降低。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探地雷达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法,首先进行了理论模型的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实测GPR剖面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叠后地震道外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研究的是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地震道缺失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叠后零偏移距剖面,在局部时窗内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使用稀疏离散τ-p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外推,使空间方向的缺失道得到恢复。τ-p变换由于信息不足,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导致在τ-p域的结果存在假象、不准确,而在τ-p域进行稀疏对于重建缺失的信息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同时,还可使用迭代的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剖面终点有时偏离实际终点比较远;在有放射性矿产远景区测量剖面时,需要进行能谱测量,而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无法将能谱数据直接融入系统中;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地层厚度计算未考虑特殊剖面的岩层厚度计算问题,例如剖面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出现部分回测现象时,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回测部分地层厚度会重复累加;在数字地质罗盘中测量的产状需在平板机中进行数据转换,不能直接显示所测的产状,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数字地质罗盘的推广使用。文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体会,对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给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8.
冰盖下水流速度分布的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标准的κ-ε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冰盖下水流速度分布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冰盖和河床糙率比值变化时,水流速度剖面发生变化;冰盖下的最大流速值比速度对称分布时要大,且偏于光滑的一边;在相对光滑壁处近壁流速值大于相应对称分布时的流速值,该结果与实验室实测速度剖面情况吻合.数值试验表明,最大流速点位置的偏移量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冰盖区、床面区及冰盖下水流平均速度相差较小,表明了工程应用中假定各区流速相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属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地震波形差异属性解释煤矿陷落柱的发育边界、发育高度的技术方法,实例表明:地震波形差异属性对地质异常体的分辨能力与参与波形差异比较的道数及时间分析窗口大小有关,多道数、大时窗,可突出大的地质异常;相反少道数、小时窗可有效反映小的地质异常体,特别是对小地质异常体边界的刻画会更准确。与地震时间剖面、地震属性切片及倾角属性剖面相比,地震波形差异属性解释陷落柱在煤层中的发育边界、发育高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武晗 《地质找矿论丛》2017,32(3):505-508
固体矿产勘查储量计算过程中,矿体圈连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矿体外推的地质问题。其中,矿体外推的介质为储量计算剖面图和矿体中段水平投影图,矿体外推方式根据外推介质的不同分为沿走向外推和沿倾向外推。此外,根据有无探矿工程的限制可分为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矿体外推起点为有探矿工程控制的矿体边缘样品工程,矿体外推长度分为"尖灭1/2工程间距、尖推=1/2工程间距、平推=1/4工程间距",外推矿体任何部位厚度必须小于矿体外推起点处矿体厚度。矿体外推与资源/储量分类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外推矿体的资源量类型应为333。  相似文献   

11.
利用Welch功率谱估计方法求埋深的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Welch谱估计方法求异常体埋深时,窗函数类型、窗口长度、FFT点数、重叠采样点数对结果的影响;应用Matlab中的PSD函数,以无限长水平圆柱体为例作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采用Welch谱估计方法计算异常体埋深时,关于窗函数、窗长度、FFT点数和重叠采样点数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探地雷达探测工作中,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回波信息,通常采用宽频带记录,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各种干扰波也记录下来,其中随机噪声由于其频带较宽,分布于整个数据剖面,常规滤波方法对随机噪声的压制效果往往不佳。由于小波变换具有较强的分频和局部分析能力,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和去噪方法,可较好地压制随机噪声,提高信噪比。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分层阈值法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压制随机噪声的方法。通过不同模型、不同信噪比下正演模拟数据的验证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并与中值滤波法和全局阈值法的去噪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分层阈值法去噪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绕射波的存在,很难准确估计探地雷达剖面中目标的尺寸,因此,对目标进行成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采用2D有限差分偏移技术对典型的合成记录及实测探地雷达剖面进行了成像处理,结果表明,偏移可以大大提高探地雷达资料的横向分辨率。在实际资料处理中,通过对点目标绕射波的准确归位,可以简单估计地下介质的电磁波速度。讨论了工程处理中速度模型的建立,实际数据的非零偏等偏移处理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透射槽波勘探是查明煤矿工作面地质情况的重要物探方法之一,其频散曲线埃里相识别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面层析成像的准确性。目前,S变换已被广泛应用到频散分析中,然而由于S变换窗函数固定,其应用效果受到限制,为进一步提高频散曲线埃里相的识别精度,本文将窗函数可调的广义S变换引入到频散曲线的分析中。对广义S变换的窗函数采用时间半高宽进行分析,窗函数时间半高宽在给定频率范围内越宽,其时间分辨率低;频率分辨率增高,窗函数宽度越窄,则时间分辨高、频率分辨低。给出了时间半高宽与广义S变换参数的关系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定量调节时频分辨率。计算表明,在合理选择广义S变换参数的前提下,广义S变换能有效提高时频分辨率,改善频散曲线埃里相特征,利于解释人员准确拾取透射槽波埃里相。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部震旦系分布广泛,发育良好,是研究震旦系的重要地区之一。 1965年8月,笔者与云南地质局曹仁关同志等一道,在晋宁王家湾,实测了震旦系剖面。1977年8、9月间又对原测剖面做了厘定。在此期间,地质科学院邢裕盛同志到该剖面采集一批微古植物样品并鉴定了其中的微古植物化石;云南地质局二十地质队对重要接触关系及磷矿层做了揭露及编录。1977年12月至1978年3月,云南省地质局震旦系研究队(以下简称研究队)对该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地表揭露,重测了剖面,取得许多新成果。通过这些工作,提高了该剖面的研究程度。本文拟就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厘定后的层序作一介绍,并就云南东部震旦系的划分和上界,提出粗浅看法。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资料的偏移速度分析和叠前偏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质雷达资料偏移成像的精度与地下介质介电常数分布的确定精度有直接关系.提出用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求取介电常数分布.目标函数定义为各共成像点道集零延迟归一化互相关值之和.在假设地下介质是分块的,且每块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用有限项的与空间坐标有关的多项式函数来表示的前提下,用遗传算法由浅至深逐块确定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多项式函数的各项系数从而确定介电常数.叠前偏移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逆时偏移方法实现.合成雷达记录的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叠加结果表明,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有较高的精度,偏移叠加剖面与实际构造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3D地震偏移傍轴波方程开发了一种精确的有限差分法解。因为偏移问题中的变数是复值而不是实数,其高阶空间导数的虚数部分不可忽略,所以常规偏移使用的变方向隐合(ADI)方案会产生误差。通过下述方法保护3D傍轴波外推器的精度:①保留这些高阶项,使它在常规偏移中不产生视方位各向异常;②向下外推时滤除非物理损耗波。精确解的实施包括两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滇黔桂地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是在一个等时地质年代格架内从三维空间上认识一个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组合体,层序内部沉积地质体的性质、叠置关系和沉积相演变与海平面升降周期变化有对应关系。对滇黔桂地区晚震量世陡山沱期层序地层研究,笔者在上扬子浅海区对晋宁王家湾上震量统剖面进行实测,拟建立浅海区基干层序剖面,并把陡山沱组划分为一个2级层序和四个3级层序;在深海区对广西灵川西岭剖面进行实测,拟建立深海地区的基干层序剖面。然后在研究区进行辅助对比剖面的观测,以编制该区二级层序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揭示和认识谝我在陡山沱期的构造运动、沉积物组合特征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从而更进一步弄清该区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实测剖面数据管理与检索系统开发的方法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实测剖面检索数据管理与检索系统是利用ACCESS软件建立青藏高原实测剖面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形成了青藏高原实测剖面分布图,利用WEBGIS技术实现网络发布。该系统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实测地层剖面数据的检索与查询服务,提供地图查询、浏览、打印服务,同时还提供青藏高原地质背景知识的服务。该系统提供的服务比传统的资料服务有着更多的优点:访问范围更加广泛,平台独立,操作简单,计算模式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20.
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层序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峰  郭岭 《地层学杂志》2011,(2):164-171
实测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其厚度达870.9m.在对剖面寒武系沉积相、露头层序地层学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剖面由下至上可以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由于寒武系时期研究区处于碳酸盐台地环境,缺少低水位体系域.该剖面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控制该区沉积相发育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