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鲍媛媛 《气象学报》2021,79(3):400-413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逐日向外长波辐射、海温距平等资料诊断分析2019年中国南海季风爆发异常偏早的机制.结果表明:(1)南海季风爆发于5月6日,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热源较常年弱,对季风爆发无明显影响.(2)中高纬度环流中期变化过...  相似文献   

2.
王天竺  赵勇 《高原气象》2021,40(1):1-14
基于1979-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海表温度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以及青藏高原地区149个站点观测资料计算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新疆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疆81站逐月降水资料等,研究了5月青藏高原和热带印度洋加热对新疆夏季降...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热带对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  康建鹏  吴芃 《气象科学》2004,24(4):448-454
本文利用1979~2001年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包括OLR资料、5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及850hPa风场,借助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热带对流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对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夏季热带对流活动强(弱),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多),易出现干旱(洪涝)。热带对流活动异常引起中、低纬度大气环流系统异常,中、低纬度大气环流系统异常向中、高纬度传播,引起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系统异常,构成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NCC_CSM11)、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_CFS2)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_SYS-TEM4)三种模式产品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云南、贵州及四川三省359个站点月降水资料,搜寻模式"有预测技巧的高影响关键区",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预测释...  相似文献   

5.
姚华栋  沈文海  马开宇 《气象》1988,14(10):48-50
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Comprehensir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简称COADS。是“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计划”中,美国向中国提供的一份资料,该资料集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科罗拉多大学联合环境研究所(CIRES),国家海洋大气局环境研究实验室(REL),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以及国家气候  相似文献   

6.
利用GrADS读取NCEP再分析资料格点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再分析资料,简明阐述了GRADS软件的获得、安装、使用,讨论了读取输出NCEP资料的gs程序编写,从而为广大基层台站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悦  信飞  卢楚翰 《气象学报》2022,80(2):190-204
基于1981—2020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6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协同演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时空投影方法(STPM)构建了针对该地区梅汛期降水的延伸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存...  相似文献   

8.
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CEP,其前身为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自1991年起联合执行一项名为全球大气40年资料再分析的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向从事气候研究、监测及模拟工作的科学界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40年(1957~1996)再分析资料集。按照计划的进度,这40年资料的再分析工作应在1997年初完成,并准备将此工作向前追溯至北半球高空观测网刚建立的1946年。这项工作将为世界气象业务和研究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系统的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9.
华北降水季节演变主要模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使用华北地区120站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Kaplan扩展海温资料(Kaplan et al.,1998),对华北降水季节演变主要模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降水季节演变存在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夏季降水在中北部偏多、南部偏少,第二模态夏季...  相似文献   

10.
5月华南降雨前期海温信号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83—2013年31 a月平均全国降雨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华南前汛期(5月)降雨的前期海温信号。结果表明,华南5月份降雨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早期海温信号于1998年前后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1998年之前,前期海温信号主要是和处于发展位相的厄尔尼诺有关的热带东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它主要通过大气桥作用激发的菲律宾反气旋影响华南5月降雨异常。1998年之后,前期海温信号主要是和中高纬北太平洋的马蹄形海温异常有关,它可以通过影响中纬度瞬变活动调制副热带急流的强度和位置,引起华南降水异常。利用2014年4月的海温信号对5月华南降水的预报结果及5月的大气环流,验证了这种海温信号的存在及其引起华南5月降雨异常的机理,并运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气候预报系统(CFSv2)的模式预报数据,证实了这两类前期海温信号的存在。本研究表明,这两类前期海温信号能为5月份华南降雨未来的业务预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夏季降水量在21世纪初的突变减少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子牛  石文静  段玮 《气象》2016,42(3):261-270
利用1960—2013年云南125个台站观测资料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1960—2013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逐月平均全球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云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大气环流背景场。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降水量在2002年发生了一次显著减少的突变,而这次突变主要是由于夏季降水的明显减少而形成的。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夏季降水减少主要与印度洋热带赤道地区低层东风加强和高空西风加强有关,亚洲地区中高纬度温度的升高也对该地区夏季降水量显著减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郝立生  丁一汇  闵锦忠 《高原气象》2012,31(4):1007-1018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重构的海温资料和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整理的752个测站降水资料,对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季节演变主要模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850hPa季风环流季节演变存在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主要受热带印度洋海温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背景下印度洋偶极(IOD)演变过程控制;第二模态主要受赤道东太平洋ENSO循环和IOD演变控制。对应第一模态,夏季华北多雨,长江流域少雨;对应第二模态,夏季华北、长江流域多雨,淮河、华南少雨。近50年两模态发生了明显改变,与降水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MODIS与NCEP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001年4个季节(1、4、7、10月)中8d和4m的NCEP资料,对整层大气的比湿进行积分得到大气可降水量。选用了同时同地的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然后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国西北、内蒙地区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要比NCEP资料普遍偏大,而在东南和华南部分地区则普遍偏小。如果对上述两个地区的MODIS资料分别乘以修正系数0.933983和1.07686,则两者的差别可控制在0.2cm以内。因此,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经过修正后,可以为卫星反演模式提供同化性较好的输入资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20年西南地区东部11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979~202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逐月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逐6 h全球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回归、聚类、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HYSPLITv5.0)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分辨率为10'×10'的全球地形资料是由美国海军舰队数值海洋中心准备,经过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DSS(Data Support Section)分析、修改,压缩成二进制形式的一份质量较高的地形资料. 目前这种全球资料有三种版本,即气象国际公司版本、美国海军舰队数值海洋学中  相似文献   

16.
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构成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NCEE/NCAR再分析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英国气象局和英国大气资料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使用周期分析、奇异值分解和旋转EOF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构成及成因。结果表明:(1)东北夏季降水异常构成中年代际、年际变化相对均衡,在局地年际变率中,东、南部年代际变化略强于西、北部。(2)在年代际、年际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增强(减弱),则东北降水偏多(偏少)。(3)E1 Nino事件与东北区夏季风异常无直接联系.故与东北夏季降水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1961~1995年逐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视热量源汇<Ql>资料、1961~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资料、美国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1975~1994年全球OLR资料,讨论了高原大气热状况年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年际变化明显,其中春季和秋季高原地区<Ql>的变率最大,并且水平分布很不均匀;当冬季高原冷源弱(或强)时,东亚大槽位置偏东(或西),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冬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或弱)的年份,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偏差气旋环流(或反气旋环流),在中国长江流域低层为异常的西南风(或东北风),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夏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度还与南亚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春季4月的积雪状况与夏季高原大气热源强度有明显关系;夏季高原热源与同期青藏高原东南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国西南部、长江流域和从黄海到到日本海一带对流有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74年10月,美国农业部、国家宇航局(NASA)和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决定联合研究试用计算机分析的卫星资料改进主要作物预报的实效和准确率。总计划称为“大面积作物实况探测实验”,这是几个大面积实验之一。NASA 与用户部门共同承担资源管理计划中地球资源观测系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华北区域80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大气自净能力指数(ASI)分析了 1961-2017年华北区域大气自净能力的气候分布特征及长期变率;用MK和MT法及Morlet小波对ASI进行了突变检验和能量谱分析;结合ASI的REOF空间载荷场分布特征,将华北区域进行分区,并研究了气象要素与华北区域及各分区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20.
马音  陈文  冯瑞权 《大气科学》2012,36(2):397-410
基于我国160站59年(1951~2009年)的月降水观测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资料,对我国东部(100°E以东,15°N~40°N)梅雨期(6月和7月)降水的时空变化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