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图》2006,(6):14-14
2006年9月21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新疆奇台县“恐龙沟”进行的大规模恐龙化石挖掘活动已暂告结束。在历时46天的挖掘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粪研究所专家挖掘出一具蜥脚类食草强龙化石,据现场专家测量其体长35米左右,与1987年距该挖掘点100多米之外出土的恐龙同为马门溪龙,但比1987年的还要长5米,从而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同时该恐龙的脖子长约15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同期发掘出土的还有一根长1.58米的蜥脚类恐龙大腿骨,这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大腿骨。  相似文献   

2.
西峡恐龙遗迹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是一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位于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西峡恐龙遗迹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和仿真恐龙园四部分组成。西峡恐龙遗迹,属于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恐龙蛋遗址的蛋化石层是西坪——丹水盆地的最  相似文献   

3.
速读     
《地图》2014,(6):20-20
1.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暴龙,闪边站!德国古生物学家Nazar Ibrahim从小就对“一战”期间德国古生物学先驱ErnstStromer所发现的巨大恐龙化石着迷,追随着前人的脚步,如今他有了新的发现。NazarI brahim通过田野调查、访问各国自然博物馆和收集其他资料,并利用3D打印技术,复原出一种比暴龙更大也更凶猛的恐龙——棘龙!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与兽脚亚目恐龙,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非洲。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副教授Drew Endy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愿景,在这之中他看到了有那么一天,生物学将成为一门用米生产物品的科学,或可以称之为“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人们可以深入到DNA这个细微的层面,通过修改或创造新的基因体,来制造以往做不出来的东西。Endy认为合成生物学不仅将彻底地改变我们的世界,还能引领人类走向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玉光 《地图》2002,(5):75-81
由中、日、美三国组成的“亚洲恐龙足迹考察团”,于炎炎盛夏中背起行囊,开始了奔赴蒙古考察的征程。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蒙古包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而戈壁上的风不仅吹走了夏日的酷暑,还吹出了天然的“冰镇”啤酒。  相似文献   

5.
提起恐龙.大家脑海中闪现的第一印象.自然是高出我们好几倍,只要一只脚就可以把我们踩个稀吧烂的庞然大物.不然就是浑身长着鳞片,有一副冷酷外表的凶猛怪兽.谁会想到还有不足一米高的“微型”恐龙,更不可思议的它是浑身披着美丽的羽毛.扑打着四个翅膀.拖和身体样长的尾巴活跃在树与树之间……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情报》2014,(2):F0003-F0003
正内蒙古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额仁诺尔盐池一带,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二连盆地的恐龙化石生物群是我国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代表,恐龙化石种类多、分布广、保存完好,反映了世界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主要生物群特征;该地区恐龙化石出露良好,层序完整,上下接触关系清楚,是研究亚洲地区晚白垩纪的典型地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现一只全身披羽的小恐龙化石科学认为,羽毛的产生不为飞行,只是为保温。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情报》2010,(7):F0003-F0003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总面积56.62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主要由三大园区组成,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设置科考科研区、科普游览区、生态观光区、探幽访古区等功能区和一系列功能小区。自贡不仅是著名的盐都,而且还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情报》2014,(6):F0002-F0002
正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市綦江区,距重庆市主城区70公里。公园由马桑岩木化石园区、老瀛山恐龙足迹——丹霞地貌园区、古剑山丹霞地貌园区组成,规划面积99.8km~2。主要地质遗迹有木化石群、恐龙足迹化石群、恐龙化石、丹霞地貌、沉积构造等。木化石丰富、清晰、高大和完整;恐龙足迹化石数量众多,保存完整,形态生动;丹霞地貌特征典型、景观优美。是一座珍贵的地学宝库,一处得天独厚的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相似文献   

10.
近日,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183;塞利诺在尼日尔发现了距今1.1亿年的巨鳄化石。这种鳄鱼不仅捕食鱼类,而且连庞大的恐龙也是它的食物之一。中国是否也有这种巨鳄化石?中国的鳄鱼化石丰富,为什么现在仅仅剩下了扬子鳄?  相似文献   

11.
对Trimble GX 3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了测试,并将其结果与全站仪进行比较,评定了其精度。分析了目前3维激光扫描仪的外业扫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嘉荫恐龙博物馆的恐龙雕塑中,实例证明了3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与雕塑保护方面测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按照国土资源部第48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2017年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推介活动.活动得到了各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共推荐了81种图书参加活动.通过专家咨询评议并公示,授予《天文·地质·古生物》“国土资源经典科普图书”称号,授予《会飞的恐龙系列丛书》等30种图书“2017年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称号,现予以公布,并向全社会推荐阅读.  相似文献   

13.
速读     
《地图》2009,(3):18-18
冰河时代的猛犸象宝宝;恐龙化石之争;解码家畜驯化;世界遗产的数码生存.  相似文献   

14.
自赤水归来,那里的棵棵桫椤一直萦绕在脑际。当年它与恐龙同在,令人唤起对史前历史的追忆。  相似文献   

15.
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正在兴起“数字省市”、“数字行业”、“数字工程”等建设工作,这些都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数字化领域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下进行。从“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入手,叙述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的地理空间基准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的内涵及其在建设“数字中国”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必须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从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地球”对中国的挑战以及“数字地球”本身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CH20002087 试论“数字地球”的构建[汇,中]/张家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论文集.—1999.—191~197在阐述“数字地球”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勾画了“数字地球”的基本框架和若干技术特征,认为“数字地球”的建设应当符合中国的国情,首先由政府着手建立中国的“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参24  相似文献   

18.
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经达6英里的小行星在今天的加勒比海地区击中地球。由此引发可怕的“星击海啸”和“星击之冬”,海水淹没陆地,空中爆炸尘埃长久遮住太阳,生活在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恐龙灭绝。6500万年以后的今天,地球上的科学家相信他们已经绘制出所有进入地球运行轨道、直径大于6英里的天体,目前他们正抓紧搜寻可能击中地球、直在半英里左右的小行星和慧星。2001年,就在俄国科学家宣布将有58颗小行星向地球方向飞来时,美国科学家操纵一架小探测器,成功登上一颗距我们几亿公里的小行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小行星。在它们接近我们之前,我们先接近了它们。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测绘学报》入选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0年开始,为打造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研究,提高中国科技水平,国家科技部开展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当前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数字中国”建设已全面铺开,并展开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