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遥感是当前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的推进,遥感技术将在城市生态建设、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重要的信息源.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遥感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遥感若干重要方向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地理学视角的城市遥感研究框架,结合典型实例从结构与格局、要素与作用、变化与过程、功能与响应4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城市遥感研究的发展.最后,结合国家需求和技术发展,对城市遥感今后的发展从数据源、研究对象、应用主题、研究目标、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研究的进展与回顾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遥感作为大气科学中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支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年轻学科.中国大气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也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与实验研究,以及在气象、环境和国防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活跃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作者主要对中国科学界在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发展方面作简要回顾,并着重介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大气遥感的基础与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以及对大气遥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大气遥感的简要发展过程、卫星气象的早期发展、卫星红外遥感的基  相似文献   

3.
卫星气象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柏林 《气象》1987,13(5):3-8
本文讨论了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展望,以及在未来十几年内气象卫星可能提供遥感信息的前景。由于卫星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遥感信息将会对于气象及有关学科的发展有所推动,本文预期了它对于天气预报、气候与长期预报、大气探测(包括云雨)、大气污染、海洋环境及陆地冰雪研究的促进效果。气象卫星遥感提供了地球环境综合性研究的可能性,本文也讨论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最后,概述了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的一些发展动态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5月.应加拿大国家遥感中心(CCRS)的邀请,新疆气象局一行3入为履行国家外国专家局下达的引智项目《牧业雪灾防御技术》,前往加国首都泛太华市接受为期30d的培训,主要目的是学习加拿大卫星遥感(尤其是冰雪遥感)的先进技术方法.为新疆牧业雪灾防御系统的建立提供技术保障,加拿大地处北美,入口密度极低.经济发达,林业、农业资源丰富,自动化、电气化、机械化、社会化程度高.社会安定,高度文明。在加拿大,加方安排我们在渥太华、多伦多及其它两个省的卫星地面接收站进行了培训、学习与参观,CCRS专门腾出一间机房供我…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长势监测可为田间管理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信息和早期估产提供依据。为了更好地研究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遥感监测作物长势方法的适用性,从多光谱遥感数据、高光谱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的应用及遥感监测指标与模型模拟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研究及业务化应用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未来拟重点加强的研究任务,包括高时空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业务化技术、多遥感反演参数协同监测作物长势技术研发、基于遥感信息与作物过程模型的集合预报技术研究、全球尺度作物长势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研发。  相似文献   

6.
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展予  彭亮 《气象学报》2009,67(2):331-341
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的研究在近30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卫星遥感仪器的不断进步、探测精度的不断提高为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提供了技术和资料保障,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技术而发展的一些统计反演方法和物理反演方法不断地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文中主要就各个时期发展的主要反演方法做了简要回顾,概括了这些反演方法的关键技术,评述了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由于海表和陆表的辐射特性的巨大差异,分别就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的统计和物理反演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比较.针对地表比辐射率这一制约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反演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传感器对地物进行特定电磁谱段的成像观测,是遥感科技中发展最早,也是目前对地观测和空间信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随着近年来光学成像、电子学与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光学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技术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本文首先概述了光学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光学遥感图像的数据特点及光学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阐述了光学遥感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未来光学遥感信息技术与应用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浙江气象》2012,(3):48-49
1极端冰雪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取得突破"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决策支持系统,并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抢险指挥车集成系统,这些成果已应用于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日前,国家科技支撑计  相似文献   

9.
1 前言在气象学各分支学科中,要研究或用到各种大气辐射过程。本文将只限于那些与大气中各辐射通量及其扰动的影响直接有关的研究。但是,对下列那些与大气辐射某些方面有关的领域进行评述也是必要的,尽管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另外一些学科,即对诸如温度、湿度、云量、水物质及痕量气体浓度的有源和无源遥感;对海洋、冰雪圈及地质方  相似文献   

10.
1989~2009年西藏多庆错湖泊面积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89、2000~2002、2007、2009年TM卫星遥感影像和1989~2009年气象数据分析:近20年来,西藏多庆错湖水面积呈显著的减小趋势,20年内减小了28.4km2;湖泊所在的帕里站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分析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使冰雪加速融化,导致湖泊补给...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1月10日起,受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1954年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冰冻范围广、受灾程度重.文中简要介绍了毫米波雷达的探测特点及衰减特性;重点利用CloudSat 卫星上搭载的3 mm波长云廓线毫米波雷达(CPR)的探测结果分析了1月28日、2月10日南方冰雪天气形成的云物理机制,并且与C波段测雨雷达探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1)毫米波雷达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能够清楚地反映云的垂直和水平结构,且清晰地反映云中0℃层融化带的垂直特征.(2)1月28日湖南冻雨、2月10日贵州冻雨分别是"冰雪-雨-过冷雨"和"过冷云-过冷雨"两种典型的云物理机制,云内0℃层融化带的强度和厚度与近地面温度的高低是能否形成冻雨天气的关键因素.(3)毫米波雷达在冰冻天气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充分将毫米波雷达与天气测雨甫达以及其他遥感手段结合,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发展毫米波探测技术将对研究各种天气形成的微观物理机制、云物理的发展、气候变化的研究及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电磁定位技术应用于雷暴遥感,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VHF定位技术已用于闪电放电分析和首次得到了雷雨云内闪电放电随时间演变的三维图象.  相似文献   

13.
《浙江气象》2012,33(3):48-48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决策支持系统,并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抢险指挥车集成系统,这些成果已应用于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日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极端冰雪气候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三峡大学教授卢应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同一化监测模型与灾害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将GIS/R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沙尘暴灾害的监测与评估工作中的方法,提出利用不同遥感数据源建立同一化的沙尘暴监测模型的方法,将沙尘暴监测由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特征参数计算.引入GIS技术建立了可业务使用的沙尘灾害评估模型,通过对下垫面数据的集成与叠合分析,可以快速、机动、准确、可靠和多层次进行沙尘暴的灾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湖泊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而湖泊、冰雪及沼泽地是江河的重要补给源和水源涵养区。本以青海湖为例,介绍利用EOS/MODIS等遥感数据,进行水体信息提取、水面温度反演、冰体信息提取、冰面温度反演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影响的预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灾害学原理,利用1952—2011年北京历史冰雪灾情资料分析构建了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发生时间、冰雪强度、交通脆弱度、预警能力和减灾能力,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冰雪灾害预警评估模型和评判标准,并对北京历史上38次冰雪灾害事件进行了影响评估及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预警评估因子对冰雪灾害影响贡献的权重分别为冰雪强度0.4404、交通脆弱度0.2789、减灾能力0.1797、发生时间0.05264、预警能力0.0484,建立的预警评估模型准确率达76%。冰雪强度不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子,而是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着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大气遥感研究展望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对大气遥感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重点论述了如下几个方面:1)未来大气遥感研究若干特点;2)主被动式相结合的卫星大气遥感;3)大气遥感技术与应用集成;4)大气和地表物理参数的综合遥感;5)气溶胶与云光学特性遥感;6)微量气体时空分布遥感;7)地基大气遥感及走向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8.
介绍MODIS卫星遥感气溶胶的方法,利用北京大学地面多波段太阳光度计的观测进行了对比,二者的相关性比较好.给出了描述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的几幅图片.卫星遥感对于更好地研究空气污染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卫星遥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弥补了地面观测空间覆盖不足的缺陷.卫星遥感的气溶胶资料不仅对全球和区域气候研究而且对城市污染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研究冬小麦干旱NOAA/AVHRR遥感监测理论、模型、资料处理、指标及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干旱NOAA/AVHRR遥感监测模型,针对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土壤质地和风速对遥感干旱监测的影响、用遥感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与模型、用单时相遥感资料反演土壤水分的方法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干旱遥感监测应用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积雪是影响辐射平衡、水资源等全球能量与水循环的重要参数,遥感是监测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能力,成为积雪遥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SAR与积雪的特性、积雪的散射模型、基于强度和相位信息的积雪参数反演等方面,针对SAR积雪参数反演方法的理论、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了目前利用SAR数据反演积雪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