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其研究内容包括基础学科理论研究、应用领域研究和实现技术研究。数字城市的实现需要空间数据获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传输技术、可视化与互操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方案的提出,大家都开始关注“数字城市”的建设,“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在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无处不在的“系统”,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数字镇江”的建设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真实地球的三维表法。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如何实施本国的“数字地球”战略,力争在当今科技制高点上台据一席这地。在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时,作为地球表面人口,资源,环境,信息最密集的地区,城市必然成为主要切入点之一。“数字城市”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数字地球”不同,“数字城市”是在城市数字化基础上建议的一个能够实现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的,虚拟的,具有开发放性的城市模型。  相似文献   

4.
张静 《三晋测绘》2002,(1):40-42
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分析了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内容,对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的逐渐普及,黑龙江省各地市也都建设了数字城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绥化市数字城市建设中DOM数据的生产过程及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数码城市,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差分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科学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分析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以此推动数字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基本理论,阐述数字城建的层次结构、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服务方式,从而构建数字城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GIS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及GIS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城市、数字小区建设也有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以数字校园为例,详细阐述了GIS以及MapObjects IMS软件网上发布地图信息进行的技术与方法在数字校园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数字地球”的子系统-“数字城市”的建设,各地已逐步在实施当中,空间基础数据是构建“数字城市”的基本数据,本文结果“数字厦门”测绘工程,详细阐述了用于构建“数字厦门”的空间基础数据的获取,处理及入库的技术路线,扼要说明了空间基础数据编码体系,并简要介绍了CyberCity和“数字厦门”的应用,将为全面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剖析。以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认知转变入手,阐述了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特征和意义,并以攀枝花市为实例,在介绍其数字城市框架建设的基础上,讨论并提出了攀枝花建设智慧城市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从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地球”对中国的挑战以及“数字地球”本身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球及其军事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球是全球信息化以及各国军事竞争的必然产物,在现代化战争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地位作用,研究了数字地球军事应用开发环境的构建,最后重点论述了数字地球在军事上的应用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正在兴起“数字省市”、“数字行业”、“数字工程”等建设工作,这些都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数字化领域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下进行。从“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入手,叙述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的地理空间基准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的内涵及其在建设“数字中国”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必须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数字工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和综合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管理科学与经济人文科学的广泛交叉学科.数字城市是数字工程的典型应用.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城市的认识误区;结合数字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数字城市的总体工程结构,提出了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建设国家对地观测体系,构筑"数字地球"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论述了“数字地球”的特征与重要意义,指出对地观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中国不失时机地组织建设国家对地观测体系。该体系可在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3个层面上构建,并提出近期中国对地观测应优先发展的领域,以持续地为“数字地球”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通过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完整再现城市全貌。结合"数字城市"建模实例,探讨了通过3DS Max平台实现高效三维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Digital Earth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 research frontier of geosciences in the 21st century. So far, the Grid computing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best solutions for Digital Earth infrastructure. Digital Earth can only be realis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nstruments, all of which are geographically and organisationally dispersed. Earth observation (EO) include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ovides a vast amount of spatial data for building the fabric resource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ans that spat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iddleware is used with large amounts of secure Grid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real-time processing of all kinds of spatial data. We are currently wo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re-middleware for EO data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for the Digital Earth Prototype System, which is available in the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IRS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The further results will be available soon.  相似文献   

18.
GIS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波 《测绘工程》2000,9(2):6-9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它的形成和内容 ,接着对 GIS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最后讨论了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策略及数字地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张新长  李少英  周启鸣  孙颖 《测绘科学》2021,46(3):147-152,168
介绍了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背景以及基本概念,分析了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的主要支撑技术,最后总结了数字孪生城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认为,数字孪生技术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得以更广泛的应用还将面临数据、基础知识库、系统融合以及人才问题等方面的挑战,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制度路径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对其建设模式进行科学的谋划,可能会给数字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浪费,引发发展后劲不足等系列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结合了国内外数字城市的建设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重点阐述了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