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岭油田北三区污水回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岭油田北三区油田水性质,结合污水与地层水混合的静态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污水回注对地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模拟地层条件做岩心流动实验。将采出的污水回注到地层与地层水混合后,亦会使地层渗透率下降,且随着污水含量的增加,渗透率伤害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2.
对北海白垩样品薄片的扫描电图像进行数字化,并用多重分形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不同地质特征白垩地层,尤其是孔隙空间的多重分形谱图的形状与由岩芯测出的渗透率值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对地层存在的损害现象,研究了污水回注渗透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水驱实验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成分对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悬浮物颗粒会堵塞孔隙喉道,油产生的“贾敏效应”将增大油水流动阻力,碱与岩石及黏土矿物问的物理化学作用会使地层结垢,聚合物在岩芯中的吸附和滞留共同造成地层渗透率的下降。因此,建议将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处理合格后再进行回注,以减轻对地层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川东长兴组生物礁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谢继容 《矿物岩石》2002,22(1):49-5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是近年来层序地层的新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层序地层分析的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川东长兴组生物礁组合中的尝试研究,包括利用岩芯资料划分基准面短期旋回;利用岩芯标定,建立岩芯基准面的测井响应关系;并建立了短期、中期、长期三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对川东开江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组合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分析,并建立了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水样的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注入水质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结果表明:①现场注入水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大于50%;②注入处理不彻底的水后岩心渗透率的伤害变小,但伤害深度变大;③薄膜过滤后的水和处理后的水对岩心的伤害率基本相同;④注入水质应按处理后的水质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6.
孙军昌  杨正明  魏国齐  周学民 《岩土力学》2012,33(12):3577-3584
针对火山岩气藏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复杂、矿物组成及成岩机制与沉积砂岩不同等特点,选取尺寸较大的不同孔隙结构全直径岩芯进行渗透率应力敏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渗火山岩气藏岩芯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特征,岩芯渗透率的减小主要发生在有效应力小于20 MPa的范围内,但当有效应力大于30 MPa后,渗透率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这与低渗沉积砂岩具有明显的差别。岩性差异所引起的矿物组成、颗粒胶结等因素对火山岩渗透率应力敏感特征影响较小,孔隙结构差异是导致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裂缝型岩石应力敏感性最强,致密型和孔隙型岩石应力敏感性相对较弱。反复加载试验表明,钻井取芯所引起的应力释放是导致岩芯渗透率应力滞后效应的根本原因,2次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岩石孔隙发生的主要是弹性变形。岩芯高围压下的地层渗透率平均仅约为地面渗透率的50%。  相似文献   

7.
空气潜孔锤单次冲击功大,是钻进大直径基岩地层和卵砾石地层的有效方法,但当人充水或泥浆时,影响空气潜孔锤的工作性能,对空压机能力要求 。MACH法钻进技术由于压缩空气和泥浆各自独立,互不接触,是钻进这类地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苏油田易塌地层分类及泥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芸 《矿物岩石》2001,21(1):55-58
地层矿物组分,理化性能分析是整个泥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对江苏地区主要勘探开发区块地层的岩心矿的组分和理化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地层分类及地层泥浆技术及工艺的适应性研究,制定也富民等2个区块的泥浆技术方案,解决了一些地区的塌垮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崔庄,码头庄会战中,大大减少复杂事故的发生,缩短了钻井周期,完井周期,保护了油气层。  相似文献   

9.
PGS饱和盐水泥浆在钻井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胶化淀粉(PGS)具有强降失水性能。用PGS配制的饱和盐水泥浆性能稳定,在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泥皮薄而致密。这种泥浆能抑制粘土水化膨胀,防止井壁坍塌,而且抗Ca2+、Mg2+污染的效果好。在生产试验中发现,PGS饱和盐水泥浆尤其适用于钻进高盐高钙地层,如岩盐层、石膏层、芒硝层。维护这种泥浆的关键是维持盐饱和、控制无用固相含量、净化泥浆、保持pH值在9~11。PGS饱和盐水泥浆配方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琰 《现代地质》1998,12(1):97-102
摘 要 为了确定 NaCl 泥浆的动态滤失性能和与储层的相容性‚进行了一系列动态岩心流动 试验‚试验岩心为 Bentheimer 砂岩。泥浆固相颗粒和滤液引起的储层伤害程度是借助于岩心 各段伤害率 ( SDR 值) 进行评价的。试验在德国 Clausthal 工业大学深钻所研制的动态井底模 拟循环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研究选用了两种泥浆配方。动态循环试验中还测量了滤液总量 以及污染前后岩心的渗透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 NaCl 泥浆和模拟储层的相容性很 好。试验研究还探讨了高温和油水两相条件下泥浆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以及对滤液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盐穴地下储气库大多建造在具有不同渗透性的层状盐岩地层中,因此保证储库拥有良好的密闭性至关重要。针对盐穴井筒“裸眼段”意外跨越微渗地层而导致储气库密闭性失效的问题,自主研发了渗漏地层注浆封堵试验平台,并结合现场地质渗漏情况设计了注浆封堵可行性试验方案。在确定了兼具流动性和填充密实性的浆液配合比后,开展了超细水泥封堵岩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水泥可以有效填充岩芯孔隙并降低其渗透率,注浆后岩芯孔隙率和渗透率降幅分别达到近16%和95%。封堵试验数据显示浆液封堵范围与注浆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浆液流型满足幂律流,而非牛顿流。该研究成果可为盐穴储气库微渗地层注浆封堵提供必要的理论和试验依据,对类似密闭性失效井筒的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辽河油田沈95块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原油凝固点高的特点,对该区储层的岩矿特征、孔隙结构及流体物性、敏感性、水驱特征等进行了实验分析和开发实验技术研究.认为目前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9,(1):42-43
钻探过程中使用泥浆的好坏,对高速、优质、低耗、安全地进行钻进工作关系很大,不同的地层岩性应采用不同类型和性能的泥浆。我队2409井队所施工的钾1井,根据地质情况使用了两大类型的泥浆:见矿前的901米用低碱性石灰泥浆(钙处理泥浆),见矿后用饱和盐水泥浆。使用一年来,虽然并段穿过的地层复杂,但钻进一千三百多米,井内未发生任何异常。现将泥浆使用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义和庄古潜山溶蚀、裂缝发育带灰色—遗传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裂缝识别测井、声波测井、深浅双侧向测井求取溶蚀和裂缝带发育参数-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地层系数、残余岩溶强度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并结合岩芯观察和录井资料,给出控制特征参数,建立潜山灰岩储层单井溶蚀、裂缝带模式图。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遗传过程识别系统对义和庄潜山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溶蚀和裂缝带识别,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5.
试井方法是求取地层径向有效渗透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其测试费用较高。提出了基于电缆地层测试结合核磁共振测井获得地层径向有效渗透率的新方法。应用电缆地层测试仪器求取地层纵向有限测试点的有效渗透率水平分量,进而应用各测试点有效渗透率水平分量对核磁共振渗透率进行刻度,计算刻度后的核磁测井渗透率平均值,可获得既能反映测井表现的地层纵向非均质,又能表现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的有效性。该方法应用于现场测试,与DST (钻柱地层测试)测试结果对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费用。   相似文献   

16.
肖海龙 《城市地质》2016,(4):112-114
北京地区生产水井钻井泥浆现状,还是以细分散泥浆体系为主的。通过一口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热井改细分散体系泥浆为共聚物体系泥浆的对比,揭示了泥浆工作在钻井工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泥浆使用要保证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及要注意的技术要求,要结合地层岩性、现场设备条件、钻探工艺、孔深孔径和井身设计要求等综合考虑。分类列举了针对北京地区不同地层如松散回填层、第四系砂卵石层、第四系粘泥层、完整基岩稳定地层、水敏性地层、漏失地层等所应选用的不同泥浆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强调不同的泥浆体系一定要与地层岩性相匹配,根据地层选择合理的泥浆体系是钻井工作能否顺利、高效完成,甚至是钻井成败的关键。对泥浆工作的现场调配与使用从试验、调配到安装布局做了原则总结,较全面的论述了现场泥浆使用中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相似文献   

17.
砂岩水敏性使渗透率降低的程度依赖于岩石的组成。通过改变盐水的流速、盐水的盐度及盐水和淡水反向交替注入等流动实验,说明引起渗透率降低的机理是孔隙中粘土膨胀和微粒运移的堵塞。当流速高于临界流速或盐度低于临界值时,微粒运移和粘土膨胀均将产生。用有机的季胺盐(粘土稳定剂)对岩心进行预处理,可以防止或减少粘土膨胀造成渗透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陈忠  孙利德 《矿物岩石》1999,19(2):41-46
全面获取储层中地层微粒和粘土矿物的分布信息是进行沉积学研究、有效油层开发和储层保护的必要条件。S7^2-4储层为将进行化学驱强化采油的松散砂砾岩储层,地层微粒和粘土矿物含量多。利用Stokes原理对获得的储层岩样进行了四级粒度分离,并对各粒级范围提取物进行了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确定了各粒级范围地层微粒的含量、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于16μm的地层微粒中〈2μm的地层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田地层钻进中钻遇复杂地层特别是新生界地层时涉及的几点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提出了复杂地层钻进中小孔径的优点、地层压力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冲积层钻进需注意的几个要点,重点对第三纪造浆地层的造浆原因和泥浆性能的优化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钻进过程中应对不同性质和成分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涉及传热、水合物分解相变、多相渗流和地层变形4个物理过程。多相渗流过程伴随着对流传热,影响传热效率;多相渗流过程影响孔隙压力的消散速率,引起有效应力改变而影响地层变形;多相渗流过程影响传热的效率和孔隙压力的消散速率,使温度和压力条件发生变化,影响水合物的分解。多相渗流过程中,某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不仅与该相流体的饱和度有关,还与地层绝对渗透率有关。地层绝对渗透率是多相渗流过程的关键参数之一。概述不同贮存状态水合物、地层孔隙率、水合物饱和度和地层有效应力对地层绝对渗透率影响的研究内容。以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绝对渗透率研究成果为基础,将来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粉细砂、黏土类地层和各向异性地层多相渗流研究,以及地层有效应力对绝对渗透率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