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数值最优化方法研究了用两条短基线测量地球自转时,各种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论如下: 1.每条基线的长度或者分辨率对两条基线的测量精度的影响是显著的。 2.两条基线的最佳几何配置的夹角与90°的差异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很小。 3.在两条基线相交成直角的情况下,如果两条基线长度相等,则测最精度与基线的方位角无关;如果两条基线长度不等,则基线的方位角将影响测量精度。 4.源的分布情况对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 5.短基线位于中纬度地区较好。本文并详细讨论了短期基线情况下所应观测的射电源的理想分布条件。讨论了极坐标的误差椭圆,提出了衡量极坐标精度的合理标准。最后,本文进行了上海地区短基线射电干涉网几何图形的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估计了金星由于受太阳东西向潮汐力矩作用,而引起金星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并根据金星探测器对金星大气的探测结果,表明它具有稳定的向西环流,从而可得其对金星自转的影响。本文的讨论,证明了金星形成初期是一快速顺向自转的天体,仅太阳的潮汐力矩不可能解释它的自转演化。如果取金星形成之后初始自转周期T_0=15小时,则大气逆向环流与太阳潮的合力矩作用引起金星自转速率变化为: ω(T)=[1647″+δ_i×19705′.′5sin(4.°58(T_0/T))]/世纪~2{δ_i=+1,金星顺转 δ_i=-1,金星逆转}可以估计经t_1=3.22×10~9年,其自转与目前的轨道周期同步。又经t_2=1.19×10~7年,达今天的逆转243天周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廿一太阳活动周上升段产生质子耀斑的背景条件,评价了它们对质子事件预报的贡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廿一周升段95.5%的质子活动区分布在30°-90°和120°-210°两个卡林顿经度带上。前一经度带主要产生强烈质子事件,后一经度带主要产生弱质子事件。 2.各活动经度带存在着时间大约为一年的活动期和间歇期,两个经度带互相交替。全球的质子事件存在着73±0.7天的周期。 3.用相关性预报水平总指标对各种产生质子耀斑的背景条件评价的结果是,对质子事件预报贡献较大的背景特征依次为:黑子群出现长命旋涡(α_0=0471);面积≥1000单位的黑子群(α_0=0.365);磁型为结δ构(α_0=0.300);反常极性黑子群(α_0=0.275);F型黑子群(α_0=0.239)……  相似文献   

4.
本文发表中国天文年历中92颗非FK5恒星的精确位置和自行。这些星的位置和自行参数是利用39部星表提供的位置统一归化到FK5系统后重新计算得到的。它们在平均观测历元的位置精度是: M_(a_0)cosδ_0=0.″066 M_δ_0=0.″067百年自行的平均精度是: M_μcosδ_0=0.″215 M_μ=0.″218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上海、Kashima和Tidbinbilla三个台站组成的VLBI同多进行天体测量观测的南天射电源工作表,共有167颗,赤纬范围为0°>δ>-42°17′,相关流量密度大于0.25Jy,观测高度大于10°。还计算了三条基线或三个台站同时观测每颗射电源的时间图,利用它们可以编制观测纲要。  相似文献   

6.
1 IntroductionSirius (α2 0 0 0 =6 h45 m2 ,δ2 0 0 0 =- 1 6°41′) ,thebrighteststarinthesky ,isadoublestarsystemwithlargemagnitudedifferencebetweenthetwocomponents (V =- 1 5 8forthebrighterstarand 8 44forthesecondary) .Thisyieldsvisualobservationstobemadeonlywhentheseparationsarela…  相似文献   

7.
导航卫星历书参数拟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导航卫星历书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J2项分析解,提出了两套新的历书参数拟合方法和用户算法,与正常算法不同的是:8参数历书拟合算法以Ω=-3/2J2R2t/p2n cos I隐性直接代替历书参数Ω1 ;在用户算法中对MEO卫星以ωk=ω0-ω1·(△t/2-tk),对高轨卫星以ωk=ω0-ω1·(△t/2-tk)/2修正历书参数ωk,其中ω1=A2/p2n(2-5/2sin2 I).9参数历书拟合算法在8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历书参数M=(T_Errn-T_Err0)/△t/a参数,在用户算法中以ωk=ω0-ω1·(△t/2-tk),Mk=M0 n·tk-M·(△t/2-tk)修正ωk和Mk·通过多组模拟轨道和IGS精密轨道的历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新8参数历书拟合方法具有参数少、迭代收敛速度快、对MEO卫星拟合精度高等优点;新9参数历书拟合算法,迭代收敛快,拟合精度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人造卫星一阶摄动理论中的两类平均根数迭代法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采用平均根数-2(吻切根数减去一阶短周期项)比采用平均根数-1(吻切根数减去全部一阶周期项)至少有以下四个优点:(1)定义简单明确,在一阶理论中,平均根数-2仅与地球形状的 J_2部分有关;(2)可以克服平均根数-1这一方法本身所引起的临界倾角(i=63°26′或116°34′)的实际计算困难;(3)适用于任何无奇点变量的根数系统,可以消除小偏心率(e=0附近)和sin i=0附近的实际计算困难。(4)适用于同时考虑全部摄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d-函数的Blanco递推(d-funl)和Risbo递推(d-fun2),可以得到两种计算倾角函数及其导数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小倾角,d-fun2的精度优于d-fun1,而对于大多数其他倾角,d-fun1的精度优于d-fun2;但d-fun2的稳定性明显优于d-funl;计算速度d-funl比d-fun2约快7倍.但是这两种方法均有sin I=0的奇点.另外,d-函数方法直接计算出来的就是正规化的倾角函数,不能实现倾角函数的无奇点计算,因此不适合在小倾角卫星动力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δScuti型变星V6 5 0Tau的测光研究结果并讨论了这类变星振幅的变化。根据Arets2 0 0 0的综述“通过谱线变化做模式证认” ,介绍了光谱观测研究δScuti型变星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熊大闰和邓李才的理论模型及δScuti型变星理论的脉动不稳定带  相似文献   

11.
深空探测器和射电源的信号通过地球大气和电离层时相位发生抖动,对地面观测系统如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测量精度产生极大影响.基于日本SELENE工程的两颗小卫星Rstar和Vstar 4测站长达1 y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考虑视线方向不同仰角的影响并利用投影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首次得到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统计数据.利用结构函数分析研究了6条基线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统计特性,并反演得到4个测站的统计特性.首次解算出天顶方向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与角距离的关系模型.6条基线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σ(单位为TECU)和角距离θ(单位为?)的关系模型为:σ=0.50928θ+0.39534,由基线反演出4个测站天顶方向的关系模型为:σ=0.36595θ+0.27974.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NML Cyg OH 1612MHz脉塞辐射的Masheder等长基线干涉仪观测结果的分析中,引进了红移分量和蓝移分量在不同拱星包层壳层中发生的新观念,得到了NML Cyg拱星包层的球形外流场模型.并讨论了质量流失、相干长度和抽运机制等问题,结论与观测符合.这在红超巨星脉塞源长基线干涉仪观测结果的分析中,还是首次获得成功.由本文的结论可看到,SiO非脉塞辐射(v=0、J=2-1)是红外星视向速度和包层流场的好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4种分析类星体长周期光变的方法,用一个模拟的周期信号y=sinθ检验这4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天体光变采样的数据点个数相对少到一定值时,Jurkevich方法、时间补偿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DCDFT)、离散相关分析方法(DCF)和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PSD)的分析结果不一样,获取最短的连续数据点后,Jurkevich方法分析结果在4种方法中可能最为精确可靠,且计算方法简捷实用;(2)获得了Jurkevich分析方法的最佳参数,当m=9时分析结果最佳;(3)用m=9时的Jurkevich方法分析了类星体3C 279及3C 454.3的光变周期,得出3C 279的可能光变周期为(2.81±0.54)年,3C 454.3的可能光变周期为457 d。  相似文献   

14.
1979年2月至1981年6月期间,上海天文台利用Ⅱ型光电等高仪进行了有组织的星表观测,从22700多次观测中得到了531个△α值和350个△δ值,其中有481颗星两次过等高圈。这些恒星主要选自FK4和FK4 supp星表。获得的△α和△δ的平均精度(均方误差)分别为±0″.0036和±0″.063(见附表),同时还计算了FK4星表的区域性系统改正(△α)_α、(△δ)_α、(△α)_δ和(△δ)_δ。  相似文献   

15.
深空探测器信号穿过地球电离层时会产生信号时延和相位抖动,从而对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测量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利用日本SELENE 2颗小卫星Rstar和Vstar的4测站6基线长达1 y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首次解算出了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和角距离的关系模型.6条基线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r(单位为TECU)和角距离θ(?)的关系模型为:r=0.773θ+0.562,由基线反演出的4个测站的关系模型为:r=0.554θ+0.399.研究成果对差分相时延的解算和行星电离层掩星观测研究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题原文请参见《天文爱好者》2008年第11期“奥赛专版”。 1、(低年组)珊瑚岛。 解答:北极星的赤道坐标为:2^h31^m48.7^s、89°15' 51",在地球赤道上(Ф=0°),它在下中天时的地平高度为:Ф-90°+δ=-44'09"。  相似文献   

17.
用1976—1978年期间,GDⅡ No.2观测的355颗基本星和367颗待测星的残差值进行了归算和分析,探讨了2K和星等、光谱型的关系,得到196颗二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星位改正(GDⅡ No.2-FK_4)△α和△δ,其中△δ因受盲区限制只得137个值.其平均精度分别为±2.6ms和±o'.'046.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还求得一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星位改正△α和△δ各130和11个值.最后给出了FK_4星表的△α_δ、△δ_δ、△α_α和△δ_α型系统改正.结果表明Ⅱ型光电等高仪是适合于作星位改正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使用像管摄谱仪和Reticon探测器获得了WUMa型食双星BD+37°2356的高色散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光谱,并用交叉相关函数法测定了视向速度。本文首次给出了BD+37°2356的分光轨道解。在圆周运动的条件下,轨道根数测定为:系统的质心速度V_0=-5.3公里/秒;与测光主极小相应的时刻T_0=HJD 2,446,491.8518;视向速度曲线的半振幅K_1=105.1公里/秒;K_2=257.3公里/秒。两子星的光谱型十分相似,在MK系统中分类为F9V,小质量子星的光谱型略早些。两子星的质量比(m_2/m_1)为0.41,星等差(~B)为0.73。  相似文献   

19.
试题原文请参见本刊2005年第四期“奥赛专版”栏目理论题:一、选择题’ D、C、C、A、A、B、A、A、A、C易知Sina=令…a.=巧’(太阳的视角半径),rl=la.u.,几=l秒差距 么R、R、r, aZ rl rZ rz二aZ=丘笠-IAUx15,206265AU=727x10布二、问答题1、解:设太阳的角半径为R,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几太阳的视角直径为a弧度因此此时的太阳张角为2a,=2x727x10一,x6o角秒=0.(X) 87角秒奥赛专版妙2、解:(l)设天体距离为r 49,49矛sin了cos万5000--一一一=一月,r之一=生ZIXIU‘km 5000r,4, 嗡石 ‘ 如果毗=3祀7习.37,则该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为0.3…  相似文献   

20.
姚金兴  于兴凤 《天文学报》1998,39(4):398-404
从观测频谱资料出发表明谱极大两边的能谱指数在不同的模型中有不同的结果.在均匀的射电源模型下,光厚边的谱指数几乎与电子能谱指数无关;而从光薄边的谱指数得到的电子能谱指数δR远小于X射线的δX.因此均匀源模型下两者的能谱指数是不同的.在使用非均匀源模型时,无论是从光厚边还是从光薄边的潜指数,得到的电子能谱指数都是等同于X射线的,即δR=δX.这从能谱指数的角度上,从实测资料论证了两者的非热电子分布可以是同样的.并以1981年4月27日0800UT的爆发为例,计算了非均匀射电源的参数。表征磁场梯度的αB值为2.0-4.5,源中的最大磁场为207—440G,3GHz的射电源的球壳大小为(0.9-4.6)×109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