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年11~1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全疆各地气温偏高,导致全疆大部地区入冬期偏晚。降水11月北疆大部分地区偏多,南疆大部分地区偏少,12月全疆大部分地区偏多。12月份,由于天气过程多而强,造成北疆大部地区降水偏多、积雪偏厚,有利于冬麦的冬前生长及安全越冬,同时为牲畜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总体对牲畜越冬有利。但12月中、下旬出现的强降雪和降温对牲畜的采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喀什地区特强冰雹天气云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6月13日-16日,喀什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性的强冰雹天气,本文利用GMS5静止气象卫星逐时红外云图资料,给出了这次冰雹天气的中悄度云团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淑娟 《气象》1987,13(1):49-52
一、前言 新疆气候寒冷,降雪和积雪期漫长,尤其北疆地区,是全国积雪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积雪具有保温、保墒和补充迳流的作用,所以对于干旱少雨的新疆来说,雪资源的分析和研究是很重要的。 新疆的气象台、站密度较小,且多集中在平原绿洲地区。而气象卫星可以乌瞰新疆全貌,这为我们分析全疆尤其山区和两大盆地内部积雪资源,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本文利用1972—1984年气象卫星可见光云图照片,对全疆尤其是无气象观测站的山区、戈壁、沙漠的降雪和积雪的情况进行分析,作为对以往积雪分析研究工作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12月份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11月份偏高,12月份正常;降水北疆偏少,南疆分布不均,积雪偏薄。1.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11月份,月平均气温,全疆除巴音布鲁克较常年偏低43℃外,其余地区均为偏高趋势;北疆尤为突出,大部地区偏高1.4~、7℃,其中富蕴偏高已5℃。居全疆之冠;南疆除库尔勒、喀什、且未接近常年外,其余地区偏高06~1.6℃。月降水量,全疆除哈密、博乐、阿拉山口偏多外,其余地区为偏少趋势。北疆北部偏少3~8成,北疆西部偏少5~8成,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大部偏少l~5成;南疆除哈密异常偏多5.3倍外,其余地区…  相似文献   

5.
一、项目背景伊犁河谷地区、塔额盆地和天山山区是新疆主要的融雪洪水爆发区,每年给当地交通、牧业、设施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巨大损失。新疆积雪及融雪型洪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加之其地域宽广,大气条件好,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积雪及融雪型洪灾的监测是必然方向;FY-3气象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加强FY-3气象卫星观测资料的应用已成为国家和区域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应用FY-3资料在新疆地区开展针对积雪及融雪型洪灾的监测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新疆2008年4月18日的强寒潮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此次天气过程强冷空气随高度后倾,在入侵新疆的过程中有两次明显的锋生,正是由于锋生的存在,使得天气表现复杂和剧烈。第一次锋生:中低层强冷空气先行入侵,在哈萨克丘陵附近形成锋生冷锋,在快速入侵新疆的过程中与干热的下垫面接近,导致北疆出现剧烈降温及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天气;第二次锋生:冷锋进入后在天山山脉北侧形成寒潮静止锋,由于高空后倾的干冷空气不断侵入,再次出现锋生过程,导致北疆沿天山及天山山区的持续降温及大-暴量的雨转雪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新疆2008年4月18日的强寒潮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此次天气过程强冷空气随高度后倾,在入侵新疆的过程中有两次明显的锋生过程,正是由于锋生的存在,使得天气表现复杂和剧烈。第一次锋生:中低层强冷空气先行入侵,在哈萨克丘陵附近形成锋生冷锋,在快速入侵新疆的过程中与干热的下垫面接近,导致北疆出现剧烈降温及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天气;第二次锋生:冷锋进入后在天山山脉北侧形成寒潮静止锋,由于高空后倾的干冷空气不断侵入,再次出现锋生过程,导致北疆沿天山及天山山区的持续降温及大一暴量的雨转雪过程。  相似文献   

8.
前言 1985年5月13-15日新疆出现了一次少见的晚春寒潮天气.北疆各地下了小到中量的雨转雪,个别地区为大量;并普遍刮了6-8级西北风,风口风力10-12级.上述地区普遍降温8-10℃,南疆降温3-5℃(图1).过程降温剧烈,其中乌鲁木齐最低温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北疆持续偏低,南疆1月份大部地区略偏高,2月份大部地区较常年偏低;降水:1月份全疆大部分地区略偏少,2月份除南疆西部地区明显偏多外,全疆大部地区接近常年。1月份北疆冬麦区有10cm以上稳定积雪,部分牧区积雪偏厚,月内气象条件对冬麦安全越冬较有利,但对北疆牧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有一定影响。月内塔城发生雪灾,伊犁河谷发生多起雪崩。2月份北疆冬麦区最大积雪深度基本保持在10cm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进入 2 0 0 0年 ,北疆地区就连续出现了 3场大雪天气 ,受这三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 ,北疆地区积雪明显偏多偏厚 ,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同期极值 ,个别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为 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 ,南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暖冬天气 ,大部分地区 1月平均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个别地区 1月上旬日最高气温达 10℃以上 ,并出现了 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 0℃以上的奇特现象。2 0 0 0年第一旬南北疆天气气候的巨大反差 ,再次表明 :新疆仍然处在异常气候事件频发时期。1~ 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 :北疆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多 ,积雪偏多偏厚 ,平均…  相似文献   

11.
提升灾害性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是短临天气预报的首要目标,但对流性降水在时间、空间上分布高度不均,观测难度大。卫星遥感监测降水的传统红外、水汽亮温判识方法,报警云团数量多,空报率高,指示意义不稳定,需要结合背景因素寻找方法提炼卫星辐射观测中更多的内在隐含信息,建立云顶亮温与此类灾害天气间的联系。此文尝试使用FY-2气象卫星红外云图数据和逐时加密地面降水观测资料,通过追踪云团移动进而分类、提取参数,然后用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方法建立地面观测雨强与云团特征动态演变间的机器学习数学关系,标识出有监测预警意义的云团和强降水中心,对检验地域和时间的卫星强降水云团检测识别率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新疆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马禹  王旭  郭江勇 《高原气象》2004,23(6):787-794
根据1961—2003年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新疆局地、一般性和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普查43年历史天气图,将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分为三种天气类型,并对其进行了物理量合成诊断和环流形势分析。通过对1998—2001年GMS5红外云图的普查,得到新疆438个降雹云团。新疆降雹云团的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温度较高,强对流云团是冰雹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8-2000年3a的GMST5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和北疆地面观测站6h降水资料,对北疆地区出现的275次云系进行分类,探讨了各类云系的生命史,出现频率,给出云型和TBB与北疆地区降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健  蒋建莹 《大气科学》2013,37(4):873-880
利用我国首次获取的静止气象卫星平均10 分钟观测间隔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对2011 年6 月28 日~29日发生的一次强对流云团特征进行分析。Hovm?ller 分析图清晰地展示出在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条件下云团中心冷核的演变特征。高时间分辨率卫星资料与地面降水量进行联合分析,可推知对流云团中冷核的演变与地面小时降水量大值的落区间有很好的一致性;10 分钟雨量资料联合前推1 小时内7 次平均10 分钟观测间隔的卫星红外1通道亮温,分析可知地面雨量较大时,云顶像元亮温具有持续降低或维持低温状态的特点。反映出在对流性强降水中,冷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云顶是产生大降水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静止气象卫星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可很好地捕捉到强对流云团发展的演变特征,利用FY-2C 静止气象卫星红外1 通道亮温、红外1 通道与水汽通道亮温差在高时间分辨率观测中的时差特征变量,可实现对强对流云团初生的有效监测,为强对流云团的预测预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1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北疆各地气温偏低,导致北疆大部地区入冬期提早;南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11月北疆大部地区和南疆西部偏多,12月全疆大部地区偏少。11月份,由于天气过程多而强,造成北疆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偏低、降水偏多、积雪偏厚,有利于冬麦的冬前生长及安全越冬,同时为牲畜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对牲畜越冬有利。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葵花8号”气象卫星资料,对2016年4—9月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出现的4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确立了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追踪方法及预报指标,并对2018年部分个例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利用卫星B13通道(10.4 μm)亮温值TBB≤238 K或B08通道(6.2 μm)与B13通道亮温差△TBB<0 K双阈值作为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可以准确识别出陇东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云团;(2)利用“逆向搜索法”、“面积重叠法”及对云团重心的计算,可以准确对强对流云团进行定位、追踪及移动路径外推预报;(3)建立的强对流天气落区判别指标对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及冰雹落区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MODIS积雪遥感监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华  沙依然  黄镇  李聪  王蕾 《气象》2007,33(3):114-118
利用MODIS高光谱、多波段资料和气象台站观测资料,以逐步判别与Bayes判别等数学统计的方法结合不同目标物的光谱特性,同时考虑下垫面条件和季节等对积雪深度分布的影响,建立MODIS积雪深度回归模型;以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采用Microsoft Visual C++.NET软件开发工具,通过“类”概念的设计方法,建立MODIS积雪遥感监测业务系统,计算出积雪面积、覆盖度、各层雪深、雪水当量等多个反映测区积雪总量的物理参数,制作出各类积雪产品。该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在2006年度冬季北疆地区雪灾监测服务和2006年新疆春季洪涝灾害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实测积雪资料分析近年新疆积雪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2003—2005年卫星SSM/I的每日雪深资料,1996—2004年冬、春的NOAA/AVHRR积雪旬覆盖面积资料,以及1996—2002年新疆北部11个地面台站的积雪观测资料,研究了近年新疆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积雪年际变化大,近年最大积雪日数和面积出现在2000—2001年。积雪主要集中在天山山脉以北地区,该区大部分地区每年冬、春积雪覆盖旬数超过了15旬,在西南昆仑山脉地区也有小范围的高值区,部分年份的冬、春积雪覆盖旬数超过了15旬。另外,山区积雪覆盖旬数明显高于盆地,准葛尔盆地积雪覆盖旬数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积雪年际变化较显著的地区在中部天山山脉地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地区和西部阿尔金山脉地区,均超过了6旬。积雪深度在每年的2月达到最高。高值出现在阿勒泰地区、塔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南疆西部的托什干河流域一带,达到近40 cm。  相似文献   

19.
冬季(1995年12月~1996年2月)平均气温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低;降水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多,灾害性天气少于往年。冬季北疆大部地区积雪偏薄。1气候概况1.1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地区为-12.5℃,南疆地区为-8.4℃,与常年同期比较,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低。各月气温变化情况:12月气温正常,月平均气温北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偏高2.2~4.1℃,北疆西部的伊犁地区偏低1.0~2.2℃,北疆沿天山一带除乌鲁木齐偏高2.0.C,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南疆地区除哈密、那善、巴音布鲁克偏低2.l~5.3C,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l…  相似文献   

20.
冬季新疆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北疆北部偏少,北疆西部及北疆沿天山一带接近常年,南疆偏多。积雪偏薄,稳定积雪时间短。暖冬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室外作业有利。1气候概况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地区为-9.7℃;南疆地区为-3.9℃,与常年同期相比较,北疆偏高3℃;南疆偏高2℃。各地季平均气温,塔城、吐鲁番属异常偏高;伊犁、阿克苏、喀什、和田属正常;全疆其余地区属偏高。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12月、2月全疆大部地区偏高,1月大部地区偏低。继11月后,12月上旬全疆大部地区气温仍处于异常偏高趋势,其中北疆大部地区偏高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