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曹俊元  杜惠良 《浙江气象》2012,33(4):19-24,34
2012年4月2日夜里至3日凌晨,受强冷空气的侵袭,浙北地区出现了8~9级雷雨大风,气温剧烈下降,大部分地区降温在8~10℃之间,局地降温10~12℃。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主要有雷雨大风、局部强降雨等,此类灾害性天气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樊明  冯军  尚学军 《气象》2002,28(3):54-55
1 天气概述2 0 0 1年 4月 9~ 1 0日 ,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十几个省的诸多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尘暴、寒潮、降水天气 ,甘肃省的陇东南出现了大风、降雪、寒潮、沙尘暴天气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 7县降温 1 2~ 1 4℃ ,最低气温降到了 - 5℃以下。庆阳地区 8县降温1 1 8~ 1 4 4℃ ,最低气温 - 3 0~ 6 4℃ ,陇南地区有 6个县降温幅度在 1 0 0~ 1 0 4℃之间 (见表 1 ) ,武都出现 5~ 6级大风 ,其它县风力也达 3到 4级 ,9日下午到夜间全区出现降雪和雨夹雪 ,其中武都、文县、两当降了霰。这次寒潮和强降温天气 ,在我区历…  相似文献   

3.
从各站上报的异常气象年表和部份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八二年的主要异常情况是:1.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特高。河西大部地方出现极值,月平均最高气温达2—3℃,其中张掖达3.8℃。特别是元月上中旬河西地区旬平均气温有的高达4—6℃(历年平均值-13—-10℃)。河东各地普遍比历年平均值(-10—6℃)偏高2—4℃,月平均气温亦为历年同期最高值,这对河东地区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2.五月前半月全省出现连续三次的强降温和寒潮天气,各地温度迟迟不能回升。五月中旬气温平均偏低2—4℃。五月三日,靖远、白银;六日,平凉;十二日,渭源、甘南、武山等地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极值,比历年月极值一般偏低1—2℃,渭源偏低6.3℃。十至十二日,全省自西北向东南出现寒潮降温天气,各地日平均气温两天下降10—15℃,全省大部  相似文献   

4.
1982年5月10—12日,陕、甘、宁、青出现一次超极地路径的强寒潮天气过程。表1为这次过程的天气实况。1l—12日,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和陇南日平均气温下降11—13℃;青海东部、甘肃大部下降14—16℃。这次冷空气势力强、来势猛,降温主要集中在一天左右,任意24小时日平均最大降温为9—15℃。甘肃中部、河西走廊和武都地区北部最低气温降到0—-4℃,最低地温普遍降至-5℃以下,陇东的最低气温和地温都在0℃左右,甘南自治州的最低气温降到-5—-10℃,只有陇南南部的最低气温在3—7℃,最低地温在0℃左右。  相似文献   

5.
2013年1-3月江西省降水偏少,各种灾害天气频繁出现,大雾、寒潮、暴雨、强对流交错纷杂,1月3-6日和2月7-9日还出现了2次阶段性的雨雪冰冻天气。
  1大雾过程
  1-3月,江西区域性大雾日数共计12 d,其中1月达9 d,较历年同期偏多。
  2寒潮过程
  1-3月,全省共出现3次寒潮。其中2月7-9日的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全省共88个县(市)达寒潮标准,以赣南降温最为明显,48 h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14-16℃,4个县市出现8级以上偏北大风;3月1-2日的寒潮过程有8个县(市)出现8-9级大风。  相似文献   

6.
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频数及强度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炜峄  白素琴  陈鹏翔 《气象》2016,42(11):1351-1363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195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逐日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及其降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乌鲁木齐市近65年降温过程数据库,将降温过程分为Ⅰ级(弱)、Ⅱ级(中等强度)、Ⅲ级(较强)、Ⅳ级(强)以及Ⅴ级(寒潮)5个等级,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各级降温过程的频数、持续日数、过程不同时段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过程最低气温距平偏低幅度等要素气候特征。结果如下:(1)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出现降温过程5834次,平均每年89.8次,其中Ⅰ级(弱)降温过程占78.1%。降温过程的频数季节分布较均匀,但Ⅳ级(强)和Ⅴ级(寒潮)降温过程在春季最多。在降温过程异常偏多与偏少年之间,6—8月的过程频数差异最大,4和9月过程频数差异较小。年平均降温过程频数在7个年代际中差异不大;随年代际增长,Ⅰ级(弱)降温过程频数在增加,Ⅴ级(寒潮)降温过程频数却在减少。(2)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5834次降温过程的持续日数平均为1.89 d,其中持续1 d的过程占49.0%。随降温过程等级由Ⅰ级到Ⅴ级提高,过程持续日数最高出现频率也从1 d过渡到3 d。Ⅳ级(强)和Ⅴ级(寒潮)降温过程均表现为秋末到冬季各月的持续日数长,春季各月短。(3)65年来,乌鲁木齐市过程降温幅度平均为-4.4℃,秋季降温幅度最强,夏季最弱。Ⅳ级(强)以及Ⅴ级(寒潮)过程的降温幅度最强的月份分别是6和12月。65年来,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的最大24、48和72 h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3.1、-5.5和-7.4℃,最大24 h降温幅度是春季最强,冬季最弱;48 h降温幅度是春季最强,夏季最弱;72 h降温幅度是冬季最强,夏季最弱。(4)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的最低气温平均值为0.3℃,冬季各月最低,夏季各月最高,带有显著的季节背景特征。过程最大日气温距平的平均值为-1.9 ℃,随降温过程等级由Ⅰ级到Ⅴ级提高,距平偏低幅度依次增强,Ⅴ级(寒潮)降温过程平均达到-8.5℃。(5)在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频数异常偏多月份,对应在500 hPa高空新疆主要受纬向西风气流控制,较稳定的西风气流上多短波槽脊东移影响新疆;在降温过程频数异常偏少月份,在500 hPa高空新疆主要受西北气流控制,处于高纬地区冷空气自北向南的侵袭通道上,更有利于较强冷空气入侵新疆。  相似文献   

7.
基于DERF2.0数据,应用均一化标准差、均方根误差等方法,以2013年乌鲁木齐春季逐日温度及24h变温检验为背景,初步评估了该模式对延伸期春季强降温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1)逐日气温预报整体偏差随预报时效推进而增大,延伸期预报偏差明显大于中期。(2)旬平均温度的中期预报偏差普遍在-2~-8℃,延伸期的预报偏差最小在0℃左右,最大为-15.5℃。(3)日平均气温以及最高、最低气温的逐日偏差均以冷偏差为主,偏差范围为5~-15℃,延伸期预报偏差范围为-5~-15℃。模式对升温阶段的预报冷偏差随升温加剧而增大,对降温阶段的预报偏差随降温加剧而减小。24h变温偏差主要在5℃范围内变化,延伸期的24h变温偏差比中期预报偏大可达|8|℃以上。(4)DERF2.0模式对中短期温度预报有一定水平,延伸期预报能力下降,可参考价值较弱。(5)对强降温过程的结束日的温度预报偏差小,而对过程初始日的温度预报冷偏差大,造成对降温过程的预报暖偏差大,强降温过程普遍漏报。  相似文献   

8.
利用松原地区1981-2005年共2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选取24小时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的49次85站次强降温天气过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强降温天气的发生规律和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松原地区强降温年度变化较大,与同期气温有对应关系;各站间差异也较大,并且各具特点;强降温主要出现在11月,而冬季(12月-2月)的强降温占总数的46%;强降温与汛期(6-8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朝迎 《气象》2000,26(4):62-63
新年伊始 ,受北方南下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 ,我国出现多次降水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 1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 ,气温偏低 ,日照偏少。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 ,长江中下游一带低洼地区的农田发生渍害 ;交通受阻中断 ,旅客大量滞留 ,事故频率增加。1 寒流滚滚 ,严寒少见本月 ,冷空气频繁入侵我国 ,气温持续下降 ,出现了多年少见的低温严寒天气。3~ 7日 ,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南部出现强降温过程 ,过程降温普遍在10℃以上 ,部分地区达 16~ 2 0℃ ,华南北部、江南南部及贵州大部降温在 10℃左右。 10~18日 ,上述地…  相似文献   

10.
东亚地区对流层人为硫酸盐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的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人为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辐射强迫的这种变化特征不仅强烈地依赖于硫酸盐柱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而且取决于云量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2)就年平均而言,由于硫酸盐辐射强迫的影响,模拟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普遍降温.降温比较明显的区域位于110°E以东、40°N以南的中国大陆地区,超过-0.1℃.其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形成两个降温大值中心,幅度超过-0.2℃.(3)地面温度响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节,温度响应与辐射强迫之间满足较好的对应关系;夏秋季节,二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后全球气温的增温率显著下降,全球进入变暖减缓期.本文基于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 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2000年后全球及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全球变暖的减缓特征,评估了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试验多模式对全球变暖减缓的模拟及未来气温变化预估.结果表明,2000年后全球陆地平均地面气温的增温率大幅下降至0.14℃ (10 a)-1,仅为1976~1999年加速期增温率的一半.全球陆地13个区域中有9个地区的增温率小于2000年前,4个地区甚至出现了降温.其中以欧亚中高纬地区最为特殊.加速期(1976~1999年)增温率达到0.50℃ (10 a)-1,为全球陆地最大,2000年后陡降至-0.17℃ (10 a)-1,为全球最强降温区,为全球变暖的减缓贡献了49.13%.并且具有显著的季节依赖,减缓期冬季增温率下降了-2.68℃ (10 a)-1,而秋季升高了0.86℃ (10 a)-1,呈现反位相变化特征.CMIP5多模式计划中仅BCC-CSM1.1在RCP2.6情景下和MRI-ESM1模式在RCP8.5下的模拟较好地预估了全球及欧亚中高纬地区在2000年后增温率的下降以及欧亚中高纬秋、冬温度的反位相变化特征.BCC-CSM1.1在RCP2.6情景下预估欧亚中高纬地区2012年后温度距平保持在1.2℃左右,2020年后跃至2℃附近振荡.而MRI-ESM1在RCP8.5情景下预估的欧亚中高纬度温度在2030年前一直维持几乎为零的增温率,之后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2.
1988年12月-1989年2月,新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北疆12月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积雪正常略偏薄.气候条件对冬麦越冬和牧业生产比较有利. 一、气候概况气温:季平均气温,阿勒泰、博乐、北疆沿天山一带-10--15℃;伊犁、塔城、哈密等地-6℃左右;南疆地区普遍在-2--7℃.和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大部分地区偏高2℃左右,阿勒泰地区偏高3-4℃.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末次盛冰期青藏高原大范围冰盖存在可能性的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4组数值敏感性试验,利用BIOME3生态模式对末次盛冰期中国大陆植被分布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再次研究了该时期青藏高原大范围冰盖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大陆植被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总体呈退化趋势;在降温5℃、降水减少10%、二氧化碳下降145×10-6和地球轨道参数轻微变化的情况下,青藏高原约1/2的地区已经被冰覆盖;进一步的降温和干燥则会加大高原冰的覆盖面积和大陆其余地区植被的退化.  相似文献   

14.
寒潮     
《贵州气象》2006,30(B09):47-47
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会向中低纬度暴发,其所经之处常会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大风和降温天气,这种冷空气在南侵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强度,才称为寒潮。按我国规定:一次冷空气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h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4℃(春、秋季节以江淮地区的最低气温达到4℃以下为准),陆地上有相当于3个大行政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3个海区出现7级以上大风,称为寒潮。  相似文献   

15.
 对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大风及大风日数等要素资料的分析表明: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日数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均呈递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7.4 d/10a和-6.7 d/10a;1981-2000年营口地区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变化速率分别为-13.1 d/10a和-6.1 d/10a,反映出1971-2000年大风日数递减趋势较1981-2000年显著,春夏季(3-6月)递减趋势尤为显著。气温日较差减小所导致的局地环流减弱可能是营口地区大风日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2012年3月21-23日的一次降水、降温和大风过程,从500hPa高度场形势图和700hPa高度场图、700hPa流场图和850hPa温度场图对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预报结论: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区大部地区将出现雨夹雪天气,其中鄂尔多斯市东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有小到中雨夹雪或雪,个别地区偏大,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有小雪,锡林郭勒盟以东地区4、5级偏西风转5、6级西北风,气温下降6℃左右,锡林郭勒盟以西地区4级西南风转4、5级西北风,气温下降4~6℃.对我区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以及在建高速公路产生的影响及服务效益进行了评估;对如何提高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0-2013年中国753个站逐日日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东部冬季风时期极端降温事件进行了定义,并研究了近53 a中国东部冬季风时期极端降温事件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极端降温事件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东北南部、华北大部分地区和华中北部,华中南部则较少发生。过去的53个冬季风时期,中国东部极端降温事件普遍减少,且东北南部、华北南部和东部、华中北部以及华东北部的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减小幅度可达0.4~0.8次/(10 a)。此外,东北、华北和华中的极端降温事件发生频次分别在1980、1973、1969年出现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极端降温事件的强度也存在空间差异,其平均强度从北到南呈现出强-弱-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采暖与降温度日数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洁  邱粲  刘焕彬  史志娟  董旭光 《气象》2013,39(1):94-100
本文采用山东省日平均气温资料,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采暖与降温度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同时,采用度日数序列对度日数等值线最密集的济南进行了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特征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采暖度日数空间分布具有纬向分布和地形影响特征,多年均值在2279~2945℃·d之间;降温度日数除受地形影响外,还具有海陆分布特征,多年平均值分布在1~155℃·d之间.采暖度日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在44.6~162.3℃·d·(10 a)-1之间;降温度日数趋势大部分站点不显著,仅18个站点有上升趋势,在4.5~17.3℃·d· (10a)-1之间.济南在1965-2010年,郊区采暖度日数始终高于城市,在大部分年份降温度日数都是城市高于郊区.采暖与降温度日数城郊差值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达到高值段,近年最小.  相似文献   

19.
一月上旬我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范围大(?)暴雨天气;一月中旬初,爆发了一次全区性的强寒潮,11—13日全区降温明显,桂北10℃左右桂南10—15℃。二月中旬初,桂南大部地区低温阴雨结束。三月除桂林地区3—8日,20~27日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12℃低温阴雨天气外,其它地区没有倒春寒天气,对春播有利。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月21日至23日,哈密地区各地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温天气过程.其中巴里坤县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3.0℃,日极端最低气温下降16.5℃,最低气温达-33.0℃.伊吾县24小时内日极端最低气温下降了8.9℃.天山以南的哈密市气温也有明显的下降.巴里坤县和哈密市下了小雪,伊吾县下了微雪,七角井一带刮了大风.由于领导的重视以及业务人员的通力合作,对这次强降温天气的预报抓得早、报得较准、服务及时,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地区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