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冠国 《东北测绘》2010,(5):209-210
普通的交通旅游地图册只能满足读者的行车指南要求。那么既能满足读者行车的要求又能满足有关部门维护与勘察要求的图册就不多见了。考虑到有关部门的特殊使用需求与用途,编辑设计了这本采用不规则折页方式的"沿线详图"。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地图市场上,供司机行车使用的地图品种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由指北针地图工作室设计编辑的《中国司机行车地图》册由于版式、符号设计新颖,形象直观,现势性强,实用性突出,因此在印刷出版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发行了3万余册。《中国司机行车地图册》的设计借鉴国内外优秀地图作品的表现形式,讲究主题编排、版式设计及地图色彩与线划符号的配合运用。本图册有2幅总图,6幅大区图,34幅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的交通详图和107幅城市平面图。另附有司机行车须知及各种标志等。1)本图册开本的设计,方便司…  相似文献   

3.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数字影像与规划图集》(以下简称《图册》)是利用萝岗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规划成果数据编制的现状影像和规划地图册,为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发展决策提供相关依据,本文针对《图册》设计和编制的主要特点做了一些描述,包括设计上的创新点、开本、版式、内容篇章设计、分幅方案等.为今后其他的地图集设计和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潍坊市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风筝都,也是山东省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为了满足和适应潍坊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需要,我社编制出版了《潍坊市工商地图册》(以下简称《图册》)。《图册》的编制出版有其社会的客观要求及合理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各种信息媒介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地图作为一种现代的信息传播媒介同其它传播媒介一样也凭着自身的优势和功能渗入到工商领域,因而便有了《图册》。《图册》是随着社会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和扩大而产生的,它集地理要素和社会要素于一体,成为传播信息、扩大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适应交通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不少单位相继编辑出版了交通图、交通旅游图、导游图等,其种类繁多、形式各具特色,促使人们去研究、去探讨。一、交通旅游地图册的编制特点: 交通旅游地图册应具有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编排考究、图文并茂、色彩鲜明、装帧实用美观等特点。 1.类型结构多样。就全国交通旅游地图册而言,其基本结构可分为总图、区域性交通旅游图、城市图、重点景区名胜导游图及附表等,便于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CorelDraw10、Adobe photoshop7.0等图形设计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界面直观且赋有人性化,操作简单实用。虽然缺少专业地图的制图功能,但它们均可以满足基本旅游图的制图需要。国产MapGIS、方正智绘、Geostar等属于专业制图软件,侧重于地形图和线划图等地图制作,但在旅游图册的制作中,效率低,缺乏灵活性,无法满足客户以及图册的大容量的要求。CorelDraw是一种用于美术图形创意设计的矢量化软件,图象在缩放和旋转变形时不会产牛失真的现象,凭借软件本身灵活快捷的特性,编图时有充分的创意发挥空间,因此由它制作旅游图册具有很大优势,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版面美观,有很强的表现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武汉丰富的旅游资源,方便国内外游客到武汉观光旅游,湖北省地图院在武汉市旅游局大力支持下,编制出了<武汉之旅>旅游图册.  相似文献   

8.
简讯     
《地图》1988,(2)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等四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高中地理教学地图册研讨会”于87年12月14至16日在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听取有关国内外教学用图册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陆漱芬教授主编的《高中地理图册》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该图册突  相似文献   

9.
一、乡土地理图册的服务对象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乡土地理图册是为配合初级中学省(区)和各地(市)、州、县(市)乡土地理教学而编制的图像教材,主要供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也可兼顾社会实际生活参考。乡土地理图册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课本文字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地图中诸要素较形象的直观再现,建立起学生对本乡本土地理环境、乡土人情知识的较系统完整的了解与认识,热爱家乡、改造家乡,最终起到促进本地区社会及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因此,图册在配合课本内容和适应读者对象特点的同时,还要注重本身的使用价值,即,要注重图册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具有  相似文献   

10.
《沈阳实用地图册》是一部集宣传、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用地图册.本文论述了该图册的编制意义、编制原则、内容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具体的设计与编制、编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4,(6)
  相似文献   

12.
赤子"南方"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digital local, regional, region" inform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SIG" 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to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First, the concept of the "grid computing" and "SIG" is interpret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id computing" and "digital region" is analyzed,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digital region" is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grid computing" to the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佛乐之航"     
《地图》2007,(5)
亲眷们到北京来,我总是建议他们到博物馆去看看.在我个人看来,来北京游览,除了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天坛几处不可不看的胜迹,与其看某些新造"古迹"或"全球拙劣抄袭"的"公园",还不如看看那些纯粹独一份的特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南涧"跳菜"     
《地图》2002,(1)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琦  杨超伟  易善桢 《遥感学报》1999,3(4):254-258
根据我们一年来对“数字地球”的研究,从地理信息与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地球”涉及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比较客观地阐明了“数字地球”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fter describing the changes which program packages, such as SYMAP, can make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matic maps the author briefly considers the aesthetics of computer graphics. The simplicity and versatility of KOMPLOT are then discussed with the aim of bringing computer aided cartography to a wider field of users.  相似文献   

18.
围绕"天地图·上海"与主节点数据融合方案的制订,分别对双方的数据内容、融合的技术流程、实现融合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对比数据找出差异,确立融合原则和内容,制定技术流程,在对双方资料做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管理技术、专题数据变化检测和提取技术、数据自动检查和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经过35 km~2数据试点,融合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试点成果满足了主节点的要求,证明了本方案设计路线可行。  相似文献   

19.
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职高专土建类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测量新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从我院实际出发,提出了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办法与措施,符合教学认知规律,利于改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演进与发展,都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都已进入信息时代,成为分属工科和理科的两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述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各自的发展过程,描述了各自的演进轨迹,特别是分析了信息时代的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各自特点;就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在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中的作用,分别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的两种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分异"与"聚焦";最后,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空间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空间参照与时间参照是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两个基本参照系统"的观点,认为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都是研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且运动着的物质,但研究的具体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有很大区别,必将在无限和有限统一的空间和时间中深化各自的研究内容、开拓各自的研究范围,创新各自的研究方法,同时又更加紧密地聚焦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