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霞 《化工矿产地质》2013,(1):47-51,64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与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在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银测定进行对比,实验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高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也符合区域化探的要求,但是在大批量的化探测定及多元素同时测定方面,质谱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成本低,优于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更适合应用于批量化探样品中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要求,结合我国自己现有技术设备条件,实验研究了在同一份样品溶液中连续测定铜、铅、锌、镉、铁、锰、镍、钴八个元素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本文介绍了测定上述八个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共存元素干扰试验、样品分解方法、标准回收试验,并对美国地质调查所地球化学探矿参考样GXR-1~6的分析结果以及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这八个元素方法所能达到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工作效率方面的数据,拟定了操作步骤,为我国区域化探分析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实验资料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分析数据质量是反映样品加工质量、分析方法质量、试剂与仪器质量、分析人员及管理人员质量的一个综合性信息。除加工以外,分析方法质量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最关键的环节。 分析方法的质量评估 近十年来,有色地质实验室根据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和要求,在学习国内外先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已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素定量分析体系,较好的满足了化探样品38个元素分析的检出限要求,为区域化探扫面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但目前有些分析方法承担大批量的测试任务并不理想,突出反映在报出率、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使用经验系数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用3080E2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试样中的Cl,Br,S三元素进行直接测定,其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区域化探样品的分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地质化探样品中不同含量和检出限要求的12个元素的连续测定方法。样品经一次取样,用盐酸-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钴、镍、镉、锶、钡、钒、锰后,加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镉。银、镉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分别为6.5%、4.7%。与现行分析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尤其适合大量化探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铅锌矿中高含量硫的测定主要采用传统的重量法和容量法,但由于铅锌矿基体复杂,干扰较多,造成操作步骤繁琐;而采用湿法仪器分析又受制于样品的前处理等问题使得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差。本文建立了应用元素分析仪测定铅锌矿中的高含量硫(1.0%~32.0%)的分析方法。将样品磨制成粒度小于0.075 mm的粉末,样品制备时加入高纯二氧化硅作为稀释剂以降低铅锌矿的含硫量,仪器测量时加入线状氧化铜作为添加剂以提高硫的氧化效果,优先选用与实际测定样品相同性质的铅锌矿国家标准物质GBW07287(硫的标准值为10.76%)建立标准曲线以减小基体效应。方法精密度(RSD,n=12)小于1%,实际样品分析的测定值与重量法的相对误差小于1%。本方法比化学分析方法的操作简单,几乎没有干扰;比湿法仪器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少,待测元素硫的损失少,测定结果可靠度高。  相似文献   

7.
刘玖芬  刘淑亮 《矿床地质》2010,29(Z1):31-34
文章采用王水溶剂常压水浴溶样,在同一溶样体系分别采用原子荧光测试砷锑铋汞和原子吸收测试铜铅锌,砷、锑、铋、汞4种元素的溶样方法、测试方法和标准方法一致,所以没有再进行方法验证;铜、铅、锌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规范要求。对我部矿区样品,用本文方法与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试验,2种分析结果吻合;用t检验法对2种方法进行了系统误差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间没有系统误差存在。  相似文献   

8.
区域化探样品元素测定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探样品元素测定的要求,因任务的不同而异。区测与普查相比其要求不同。在普查(及详查)阶段,工作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可能发现的矿种有限或可以预测,测定元素的数目也相应较少(约20种元素).普查的测网较密,主要是圈出含量和衬度较高的异常内带,对灵敏度和准确度要求可以低些。区域化探主要是发现强度低、衬度低而范围大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而且做为地球化学基础资料,是按分幅扫面,最后要拼缩成全国性的地球化学图。由于图幅间的对比拼接,要求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在区测中凡是能形成独立矿产的元素(包括稀有分散元素)以及有指示意义的伴生元素都要测定。区测化探不但用于找矿,目前日益为区域地质、自然区划、环境保护和农林畜牧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资料。目前测定的元素包括成岩特征元素在内已达39种。文中还探讨了在我国目前化验水平和能力的情况下,完成区测化探样品测定的方法和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9.
高含量、微量和痕量水平锑的测定已有可靠的分析方法;但对于低含量锑的测定,现有的容量法分析效率较低,操作步骤不易掌握;且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于批量样品中锑的高低含量差异存在记忆效应,分析精密度差,准确度不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较好地弥补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容量法等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金锑矿和锑矿石中、低含量锑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溶解,硫酸助溶,在20%盐酸介质中,用ICP-AES在波长217.5 nm处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为30.0 μg/g,方法精密度小于5%。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不同含量的实际样品的测定值与硫酸铈容量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测定值基本吻合。本方法适用于锑含量在0.05%~5%范围的矿石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叶片、水果等农作物样品经高温灰化后与石英混合,采用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钙钾钠铁等九种元素。该分析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农林业的生产和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压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近海生物样品中的铅、镉,探讨了硝酸+过氧化氢不同配比,消解时间的选择,以及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试验。通过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及实际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检出限达到规范要求,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05%,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近海生物样品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20万竹山幅区域化探的1911件样品28种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方法试验。表明区域化探中因子分析能够提供解释异常中元素组合模式信息,能说明地质构造岩浆岩等地质问题和地球化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检出限是化学分析中,特别是光谱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人们往往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和评价某个或某些分析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这些科技名词,符号及其正确用法还没有统  相似文献   

14.
ICP—AES法测定硅石样品中多种杂质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地质样品硅石中多种杂质元素进行测定。方法确定了各元素的检出限,回收率在92%至105%之间,RSD小于1.93%,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很低的检出限和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高会艳 《岩矿测试》2014,33(3):312-320
针对目前铌钽分析中出现的样品溶解不完全、元素易水解及现有分析技术流程复杂的情况,本文对常用的混合酸恒温电热板溶解和过氧化钠碱熔两种样品前处理方式进行优化,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两种技术手段,建立了测定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及稀土矿石中不同含量水平的铌、钽两套分析方法。对于铌、钽含量较低且易于分解的样品,采用硝酸-氢氟酸-硫酸混合酸恒温电热板消解ICP-MS方法测定;对于铌、钽含量高且难溶的样品,采用过氧化钠高温熔融ICP-AES方法测定。ICP-MS用于分析低含量样品更具优势,而高含量样品更适合运用ICP-AES。通过分析土壤、水系沉积物、岩石、稀有稀土矿石系列国家标准物质,结果表明混合酸处理ICP-MS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0ng/mL;检出限为铌0.01μg/g,钽0.05μg/g;相对误差小于10%,精密度(RSD)小于6%;碱熔处理ICP-AES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0μg/mL,检出限为铌0.2μg/g,钽2.5μg/g,相对误差小于10%,精密度(RSD)小于7%。这两套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基体复杂、铌钽含量变化范围大、试样批量大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气颗粒物(TSP和PM10)中Si、Al、Ca、Mg、K、Fe、Na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颗粒物源分析的指示性元素。目前分析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无机元素的方法有中子活化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微波消解(或高压釜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文建立了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Si、Al、Ca、Mg、Fe、Ti、Ba、Sr、Zr等无机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于镍坩埚中530~550℃灰化60 min后用NaOH融熔,水提取,再用2 mL 50%的HCl酸化,钠基体匹配消除干扰,解决了大气颗粒物滤膜样品中Si易产生的溶解不完全等问题,提高了Ti、Ba、Sr、Zr等主、次量元素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讨论了坩埚和熔剂的选择、灰化温度、灰化时间、酸度、干扰等影响因素。在选定条件下,测定结果相对误差(RE)﹤4%,相对标准偏差(RSD,n=12)﹤5%,检出限为0.0047~1.2 ng/g。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分析成本低,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宜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1∶1王水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砷元素。测定样品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试验,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质量要求。经试验,该方法精密度(RSD,n=12)为1.48%~5.63%,检出限(ug/g)6.42,加标回收率为95.15%~104.6%,其方法简便快速,操作周期短,适合大批量地区化学样品中高含量砷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邵坤  赵朝辉  刘卫 《岩矿测试》2014,33(1):29-33
高纯硝酸银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存在会影响其性能和质量,为提高现代测试技术分析痕量杂质元素的准确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通过加入沉淀剂或还原剂将银除去,克服基体元素的基体效应。本文提出采用10 mL 10 g/L柠檬酸-5 g/L乙醇酸作络合保护剂,12 mL 100 g/L氯化铵作沉淀剂,建立了沉淀基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高纯硝酸银中15种痕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络合剂和沉淀剂浓度及用量、质谱干扰及同位素选择、非质谱干扰及内标选择、实验空白值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Cu、Pb、Ni、Mn、Au、Pd、Pt、Rh、Ru、Ir元素在0~100 ng/mL,Fe、Hg、Bi、Cr、Sn元素在0~250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σ)为0.005~0.062 ng/g,方法精密度(RSD,n=11)为0.6%~2.6%,加标回收率为94.1%~103.1%。与现行的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采用的络合剂和沉淀剂能将基体元素与杂质元素完全分离而不影响测定结果;实验流程简单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了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但目前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硒等元素的标准方法所采用的消解过程繁琐,易产生干扰。沸水浴可以把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硒提取完全,本文根据样品中元素丰度和仪器性能,将AFS测定Se的干扰分为Cu和Pb两大类,根据实验提出在水浴消解液加入浓盐酸(不宜加入硫脲-抗坏血酸),通过增加溶液酸度和Cl~-浓度,即保持样品中盐酸浓度高于23%,可抑制Cu~(2+)还原为Cu~0和Pb~(4+)生成PbH_4,有效降低了Cu的负干扰和Pb的正干扰,提高了AFS测定Se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方法测定Se的检出限为0.008mg/kg,测试标准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11%,相对误差为-16.3%~9.5%;比行业标准HJ 680—2013的检出限(0.01mg/kg)、精密度(0.79%~23.1%)和准确度等技术指标更佳。  相似文献   

20.
水系沉积物中25个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适应1:20万区域化探样品的测试的需要。 采用低压聚乙稀镶边垫底的粉末压饼法制样,使用3080E2型X射线光谱仪对化探样品中的钠、镁、铝、硅、钾、钙、铁、磷、钛、锰、钡、钒、钴、铬、镧、铌、锆、钇、锶、铷、钍、铅、锌、铜和镍25个元素进行直接测定。用铑靶的Kα线的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和经验系数法校正元素间的效应。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满足了区域化探上的要求。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