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重大海洋灾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沿海重大海洋灾害已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十年来,中国沿海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到数百亿元,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台风、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和海浪灾害是造成中国沿海重大海洋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初步分析了近十年来重大海洋灾害和厄尔尼诺之间的关系,指出强厄尔尼诺年前后,多发生严重的海洋灾害,加强灾害预报和实施必要的减灾对策,对中国沿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赤潮灾害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我国赤潮灾害的发展现状及危害,和目前对赤潮研究、预防、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分析报道,通过论证提出了控制磷污染和建立大面积湿地是预防赤潮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1989年以来我国海洋灾害类型、危害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9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危害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4种类型。我国海洋灾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年际变化很大;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是我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台风风暴潮影响范围广,灾情严重,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巨大;赤潮灾害有所上升;大型海洋溢油事件有上升趋势,形势严峻;海啸灾害发生次数少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海洋灾害是主要灾种之一。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海洋灾害复杂多样,是全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浙江近海主要海洋灾害的基本状况,阐述了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非工程性举措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海洋灾害是客观存在,人类不能消灭灾害及其灾害损失,却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科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海洋灾害危害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海洋灾害的多发性和沿岸海洋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决定了海洋灾害的严重性。加强海洋灾害预防是构建和谐海南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风暴潮灾害一直以来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是对中国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建立一个准确有效的损失评估模型进行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 对风暴潮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2000—2018年中国东南沿海的琼、粤、闽、浙等省份记录较为完整的风暴潮灾害相关数据, 在综合考虑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孕灾环境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 建立起更为完整的风暴潮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相较于单一的BP神经网络, 本文在借鉴机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搭建了差分进化灰狼算法(DEGWO)优化的BP神经网络, 对样本进行训练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 通过DEGWO算法优化后的模型误差更小, 数据的拟合程度更高, 对比而言, 提高了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的精确性, 能够为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同时也为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管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海岛灾害及其防灾减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地区一向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地带,海岛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岛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为了保障我国海岛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海岛防灾减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200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统计资料,对影响我国海岛地区的灾害特征做了类比分析,并对海岛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防灾减灾策略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效利用中国现有的海洋科技能力,针对海洋灾害与捕捞养殖管控现状及局限,以灾害抵御与捕捞管控为重点,探索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对中国抓住国际海洋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生态治理行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全球及中国的海洋灾害、捕捞养殖等历史数据,依据全球及中国发布各种海洋资源发展计划、宣言、决议等政策措施,在对全球及中国海洋生态治理进展、海洋灾害抵御与管控现状与背景进行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揭示了海洋灾害防御与捕捞管控存在的问题,并从系统研究、科技转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典型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受海洋灾害影响较重的省份,风暴潮、海浪及赤潮等灾害频发,针对单一灾种特定灾害动力过程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各主要灾种灾损特性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整合了《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福建省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对近6年福建省3种典型海洋灾害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福建省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造成福建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损失的84%,赤潮灾害次之;人员死亡(失踪)完全由海浪灾害造成。风暴潮损失年际变化幅度较大,8、9月损失占全年76.4%,福建沿海南北部地区受灾较严重,中部地区受灾较轻;海浪灾害人员死亡(失踪)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冷暖交替的1-3月份及9-10月份,损失共占到84.6%,空间分布上与风暴潮有相似性;受气象条件影响,4-6月为赤潮灾害频发期,发生起数占总数的95.9%。分析结果为沿海各区市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5日,受强冷空气和低压槽共同的影响,渤海、黄海北部形成4~5m的巨浪区,龙口外海的康菲海上石油平台实测最大有效波高4.8 m;渤海湾塘沽潮位站实测最大风暴增水173 cm,黄骅潮位站实测最大风暴增水176 cm.河北省、山东省、天津市沿海发生了较严重的温带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次过程是自2007年3月3日发生渤海黄海特大温带风暴潮海浪灾害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本文简要分析了风暴潮与海浪灾害的天气形势及海浪风暴潮特点,讨论了海洋灾害的成因,并就其灾后反思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2风暴年     
《海洋世界》2013,(3):8-9
2013年2月26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和《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在公报里,用大量数字总结了2012年中国的海洋灾害、中国海平面的状况和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洋灾害知多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和风沙等灾害。1980年~2002年的22年中,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大约增长了30倍,高于沿海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1998~2002年海洋灾害与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4,21(2):9-13
海洋是许多自然灾害的源泉,海洋积聚和输送无比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一旦以某种突发的方式释放,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发生频率最高、海洋灾害破坏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本文总结和回顾了近5年我国海洋灾害的状况及我国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的成就,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8,(2):4-4
国家海洋局2008年1月15日发布了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16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7亿元。2007年全年共发生13次台风风暴潮,较上年增加了4次,其中7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厂东省和海南省沿海。发生17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2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山东省沿海。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87.15亿元。  相似文献   

16.
海洋灾害不仅给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对渔业、交通和海洋资源开发有严重影响。为了使有关部门和领导了解1990年海洋灾害情况,引起对海洋灾害的重视,共同做好1991年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工作,国家海洋局于1991年4月25日在北京召开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会议主要议题是: 1.1990年海洋灾害评估 2.1991年海洋灾害预测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计委生产调度局和国土地区司,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指挥部、中国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公司和国定海洋局系统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计50多名代表。 国家海洋局葛有信付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海洋灾害预测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为了配合国际十年减灾活动,贯彻防灾减灾工作以防为主方针采取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会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包澄澜教授作了1990年海洋灾害分析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17.
1渤海溢油灾害现状海洋溢油事故是严重的海洋灾害,多发生于海上航运、港口码头以及石油钻井平台。虽然事故多数为突发性,但一旦发生,危害栖大,不仅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也给受灾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身心健康及公共安全带来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18.
论及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人们自然地想到千百年来给中国黎民百姓造成深重灾难的大江、大河的洪水灾害。然而,从灾害的强度、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来说,海洋风暴潮酿成的海岸洪水亦当属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1 我国海洋风暴潮的概况 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中国是受台风袭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40年(1949~  相似文献   

19.
国家海洋局于1992年4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1992年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海、东海、南海等各分局、海南省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局调度指挥中心等单位,会议还邀请了全国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交通部安监局,石油化工总公司安监部、海洋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渤海石油公司作业协调部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计43人。 国家海洋局陈炳鑫副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海洋灾害长期预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加强灾害长期预测方法的研究,并重申有关汛期监测、预报、通信的规章制度和规定,要求各海洋预报部门的领导及值班人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临战姿态进入汛期,努力做好今年的海洋灾害预报服务工作。会议代表对1991年海洋灾害进行了评估,对1992年海洋灾害进行了预测,经充分讨论认为,1991年我国海洋灾害比1990年有所减轻,但局部地区灾害依然严重,1992年海洋灾害仍属正常略偏轻年。  相似文献   

20.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2):70-70
<正>2009年,国家海洋局进一步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有效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在对2009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