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旅游业消费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五台山旅游业不断发展,环境压力持续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2005–2019年五台山游客接待量、五台山国内游客门票收入、中国旅客周转量、能源强度、五台县人均GDP和中国人均GDP对五台山旅游生态足迹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回归构建了扩展的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结果表明:(1)五台山旅游生态足迹呈现增长趋势,2005年为27798.07 gha,到2019年则增至67467.36 gha。(2)五台山游客接待量、五台山国内游客门票收入、中国旅客周转量、五台山人均GDP、中国人均GDP均呈现增长趋势,而能源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3)扩展的STIRPAT模型表明五台山游客接待量、五台山国内游客门票收入和中国旅客周转量弹性系数分别为0.086%、0.075%和0.164%,说明它们每增加1%,五台山旅游生态足迹分别增加0.086%、0.075%和0.164%;五台县人均GDP和中国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在研究期间环...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海丝”文化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定量统计和GIS分析方法研究福建沿海“海丝”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特征及资源群开发潜力,为“海丝”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目的地开发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福建沿海“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分为海上交通、商业贸易、文化融合和宗教文化4大类及12个亚类;(2)从整体空间结构看,资源呈集聚型分布,形成“一带四区”格局,即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的沿海带状区域和以泉州为中心的极核区、以漳州和福州为中心的两个高密度区、以莆田为中心的次级密度区;(3)从各类型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看,海上交通类资源在沿海港口处高度聚集,商业贸易类资源在福州和泉州的城区及内陆山区河流两岸聚集,文化融合类资源高度聚集在泉州、漳州和福州,宗教文化类资源以泉州为中心在沿海广泛分布;(4)从资源群开发潜力看,泉州为开发潜力最大城市;宗教文化类资源群为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类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构建以“点-轴-网”为格局的福建“海丝”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格局设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遗产旅游的迅速发展,游客的体验及其影响已不容忽视。但目前的研究多忽略了遗产旅游地的特殊性即遗产价值,也较少关注到旅游中“认知”的作用。因此本文在传统“ACSI”模型基础上引入“认知”变量,以拥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为研究案例地,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对游客认知进行测度并构建“认知-感知-忠诚度”模型,探讨“认知”对“满意度”“忠诚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游客对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认知不足(;2)世界文化遗产认知对预期质量、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世界文化遗产认知对遗产旅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直接产生正向影响。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活动兼具“休闲”与“求知”的二元属性,因此不能忽略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需关注到其本身的价值和游客的求知动机。本研究的发现可为遗产旅游地管理者和旅游企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韩国仙游岛公园为对象,开展工业遗产游憩利用的评价研究,设定评价因子后进行公因子方差分析,得出工业遗产游憩利用评价的6个公因子:“空间布局规划”、“园区文化活动”、“园区环境满意度”、“公共设施与活动空间”、“设施的便利性”、“旅游资源与景观美化”,之后分析公因子评价与权重之间的关系,完成重要性-绩效分析矩阵(IPA)。通过比较各公因子的重要性和绩效,确定公因子增强的排列顺序,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可为工业遗址游憩空间提供建设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5.
秦岭北坡旅游资源评价与区划研究—以秦岭南五台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南五台山旅游资源评价 南五台山位于西安以南25公里的秦岭北坡。秦汉以来,人们称京都长安以南的秦岭为终南山,简称南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最高的五个山顶称南五台。素有“南山佳丽之处,唯此为最”。南五台山具有综合的旅游功能,旅游容量潜力很大。 1.宝贵的古文化遗迹旅游地 南五台山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发详地之一。它“开辟于隋、盛于唐”。佛教自汉明帝(公元65年)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才在中国真正扎下根,  相似文献   

6.
江南水乡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测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士恩  章锦河  丁蕾  万绪才  钟静  吴丽敏 《地理科学》2016,36(11):1715-1721
以江南水乡实证为例,从资源价值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心理满足维度、场所环境维度、负面评价维度等5个维度,探讨江南水乡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显示,就江南水乡这种特定类型的旅游地而言,各个维度的影响重要性依次是:资源价值维度(0.203)>场所环境维度(0.183)>旅游功能维度(0.179)>心理满足维度(0.173)>负面评价维度(0.072)。重要的实践指示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游客满意度测评,包括其多维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及其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不同影响重要性的组合顺序。  相似文献   

7.
基于SPSS大连徒步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徒步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主流,作为一种时尚的自助旅游形式,深受独立旅行能力的旅游者所喜爱。徒步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研究徒步旅游满意度对发展徒步旅游意义重大。以大连徒步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相关分析以及配对样本r检验,了解到徒步者对徒步体验的重视度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普遍存在高重视程度、低满意度的情形。徒步者最为满意的是“滨海、山体风景”,而“洗手间问题”、“休息饮水处”、“交通距离”、“医疗应急安全措施”以及“购物便利度及价格”这5项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以山岳型旅游目的地五台山风景区为例,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国内各旅游网站收集游客记述五台山旅游形象的87篇网络游记和620条网上点评,运用质性研究之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五台山申遗后旅游形象的感知进行研究,以期为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拓展方法和为其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1.从71篇网络游记和490条网络点评中提取出佛教胜地、静心拜佛、避暑胜地、建筑精湛、许愿还愿和朝台览胜6大积极感知因素;2.从226句负面评论中,归纳出五台山旅游形象的6个消极感知因素为旅游供给、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旅游吸引和旅游服务;3.同时,典故传说、佛缘之地、民风淳朴亦为五台山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为例,基于1960—2019年全国75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集,采用净等效温度(客观评价)与随机问卷调查(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比较不同客源市场对该旅游区“热环境”的感知(即热感压力)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入“中性状态”偏差理论,细致刻画客源地长/短期“气候记忆”对游客热感压力偏差的影响。结果发现:1)热感压力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明显;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热感压力的比例整体上呈极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3)热感压力风险的“两极分化”现象说明客源地长期“气候态”与热感压力在空间上相关性较弱;4)同一气候条件下,9 d短期“气候记忆”导致的“中性状态”偏差最为显著。文章细化了气候因素对热带海滨旅游的影响,揭示了短期“气候记忆”才是影响游客热感压力偏差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针对热感压力低风险客源地(II类,14个省份)加大对淡季旅游宣传力度,并根据年龄和性别设计旅游产品,从短期的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的中长期旅游转变,为优化当地旅游淡季景区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0.
徐颂  张毅 《热带地理》2001,21(4):338-341,345
在分析营建英德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对英德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营建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三大主题区域的方案,即“英德旅游区”(含南中国茶叶城、名城文化艺术墙、南山风景区)”、“英石文化走廊”,“碧落洞宝晶宫文化旅游区”,形成“一江串三珠”的名城格局。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宗教种类繁多,被史学界喻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本文分析其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雷雅钦  王波  刘俊  赵莹 《热带地理》2021,41(5):1110-1119
基于在携程旅行网(Ctrip.com)上收集的2000-2019年成都相关游记,通过构建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维度分析框架与专属的分词词库,运用游客感知偏好标准差椭圆(SDE)和文本分析,从时空维度探究成都近20年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的演变。总体上,认知形象呈现丰富化趋势,其时空演变具有以下特征:1)游客偏好向“体验游”转变,SDE向东南(市区)偏移,旅游吸引物、旅游休闲和娱乐中“体验式消费”维度占比提高;2)“悠闲”的城市气质更加鲜明,浓烈的地方氛围促进市区吸引力的提高,推动SDE向市区方向进一步偏移;3)“去地震化”的旅游响应明显,表现在公共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维度,受灾景区及恢复重建影响SDE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旅游类兴趣点数据为基础,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郑州市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及便利度进行分析,为郑州市旅游空间布局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郑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上表现为“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格局,呈现出面状集聚和点状分布并存的局面,市辖区的旅游资源远多于其他区县;(2)郑州市旅游资源相对较分散,各类旅游资源主要沿“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的方向分布,且存在一定的向心性;(3)餐饮、酒店、交通等服务设施与不同城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匹配度不同,其中交通设施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匹配度最高,旅游资源倾向于分布在交通发达、食宿方便的区域;(4)郑州市旅游资源便利度在空间上表现为“中间高,四周低,城区连片,郊区分散”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4.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旅游的资源共生演化、经济联系变化、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兵地旅游共生发展的模式、格局与机制。结果表明:(1)兵地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处于偏利共生关系。(2)兵地旅游资源非均衡共生特征明显,呈现“兵团依附地方、弱势依托强势”共生分布特征,形成“中央一心多点→外围多心多点”共生演化格局。(3)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圈层递减结构,依托旅游交通网络形成偏利共生纽带。(4)旅游经济联系具有距离衰减、南北差异、兵地差距、同城效应特征。(5)归纳兵地旅游“间歇寄生、间歇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的区域共生模式,文化共生、资源共生、产业共生主次递进和主客互动的要素共生维度,“一核三点八心两圈三带”的共生发展格局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同美”的共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曹小曙  刘丹 《热带地理》2018,38(6):771-778
抓取网络旅游评论,运用文本分析技术判断每条评论的情感倾向,计算每个城市的旅游交通游客满意度。通过地理探测器及相关分析,探究城市旅游交通满意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大陆地区城市旅游交通的游客满意度,在区域尺度上差异不显著,省域及市域尺度则差异显著。2)市域旅游交通满意度的空间差异主要受交通发展水平的影响。3)城市旅游交通满意度与城市拥堵指数呈负相关,与城市道路密度呈正相关,与有无地铁、高铁和民航机场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受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往往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游客交通满意度不高。4)根据城市旅游交通满意度和交通发展水平,将全国城市分为4个类别:A类为双指标中水平均衡发展区,B类为双指标低水平均衡发展区,C类为旅游交通满意度优先发展区,D类为旅游交通满意度滞后发展区。  相似文献   

16.
认清灾害事件对游客动机的影响是灾后旅游市场恢复第一步。根据“5.12”汶川地震发生前(2008年4月27~5月5日)与发生后(2009年5月5~10日)两个时段游客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地震对灾区旅游地国内游客旅游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震对游客大部分动机影响显著,震后拉力动机重要性下降,推力动...  相似文献   

17.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岳衡山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一座五岳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索享“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给南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既带来了机遇又造成了压力。因此必须处理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容量,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泉州市宗教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红 《福建地理》2002,17(2):48-50
泉州市宗教种类繁多,被史学界喻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本文分析其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中国主题公园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产品创新能力和游客体验水平提升成为主题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的关键。以芜湖市方特梦幻王国新推出的夜场产品为研究案例,在大量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探讨了主题公园夜场旅游产品的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1)该主题公园夜场旅游产品游客表现出年龄轻、学历高,学生多、收入水平不高等特征,多以本省为主、散客自助游为主。(2)游客满意度感知可分为4个维度,即整体体验满意度、服务满意度、设施满意度、项目满意度,每个维度均处于较好的满意水平,其中以设施满意度为最高。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具有很高的重游意愿。(3)重要性-绩效性分析表明,游客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其感知重要性,服务构成了供给方的短板;不同群体游客对夜场满意度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体特征上。本研究对中国其他主题公园经营管理、城市夜间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气候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本文分析了五台山气候状况和气象景观 ,计算了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 ,得出了人体气候舒适度的时间分布。根据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穿衣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穿衣建议 ,从而为五台山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