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在找矿勘探、水文工程勘探、深部地质调查中,经常在隐伏构造上开展电测深法工作。隐伏地质构造可能是电测深要查明的目标物,也可能是电测深的干扰体。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各种隐伏构造的电测深曲线和异常特征。寻求相应的解释方法,研究隐伏构造上电测深法的解释理论。 原有的电测深解释理论,建立在“无限水平层状介质”的电位理论基础上,适于对水  相似文献   

2.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磁组构及显微构造方法对仙女山断裂构造变形进行分析,进而为仙女山断裂的延仲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覆盖区或半覆盖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或地质勘查前,运用航空磁测资料对工作区进行解释,可以对测区地质面貌有系统的了解,根据解释结果有针对性地部置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本文以猴石地区地质测量(1:5万)为例,讨论了有关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的解释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对河南省内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总结 ,认为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它们主要表现为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并对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技通报》2019,38(1):29-34
巴布亚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巴布亚褶皱带是该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区。受地下构造复杂、地表崎岖影响,巴布亚褶皱带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利用二维地震 测 线,采用以区域应力分析为指导,地表与地下相结合的思路,综合地震、露头、灰岩锶同位素、钻井等资料,对巴布亚褶皱带复杂构造开展了综合解释和分析,证实构造综合解释技术在挤压区复杂构造解释和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复杂褶皱带油气勘探中的构造解释和评价工
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西南矿集区内,矿体展布明显受构造控制。针对该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与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不清的问题,基于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不同级别的典型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及不同期次构造筛分,厘清了控矿构造组合样式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成矿构造体系为印支晚期NE向构造带,在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矿床内形成的不同级别构造分级控制了矿床、矿体和矿脉的展布;形成不同尺度的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矿床尺度的走滑为主断裂-褶皱构造组合、矿体尺度的为“多”字型、“入”字型及“黑色破碎带”构造组合。本研究为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地质力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南祁连化隆群动力热流变质岩的物质组成、岩石结构构造及变质变形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探讨和研究,为祁连山变质地区南祁连变质地带岩石的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该区构造现象进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三维有限应变测量,确定了该区的有限应变型式,并运用有限应变理论深入分析了构造变形特征,划分出了三期构造应力场及其所对应的构造形变。  相似文献   

10.
受到燕山晚期先后两期不同方向的挤压应力:大娄山SN向水平推挤作用、江南雪峰造山带SE-NW向的递进变形作用和喜山期整体的剧烈隆升作用,川南綦江-赤水地区晚白垩世以来发生显著差异构造变形。根据在多边界的条件下形成的多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叠加现象,分析了本区构造演化时序。通过对本区典型地震剖面的的解释得出差异构造变形方式为滑脱褶皱冲断作用造成的收缩变形,并运用平衡剖面演化分析,计算了水平方向上的伸缩率;由点到线及面,运用声波时差法、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地震剖面趋势法和地质对比法恢复了各地区晚白垩世以来的剥蚀量,以此分析了研究区垂直方向上的隆升幅度。最后综合上述2个方向的构造形变量分级评价了各个构造单元的差异构造变形强度。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盆地西南缘由于处于多个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交接部位,早就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由于矿产普查的开展,积累了一些资料;一九七八年,作者在指导西北大学石油及天然气专业学生毕业实践过程中,又在该区作了地质调查,获得了一些粗浅认识。本文试图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对本区的构造体系与含油气的关系进行讨论。 在成文过程中,应用了长庆油田地调指挥部综研队、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普查勘探大队、146煤田队等单位部分地质资料,在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12.
推断地质构造是磁测资料解释的组成部分,是对基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参考,内容包括推断构造(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地层(磁性火山岩地层、磁性变质岩地层)和侵入岩等。该文以青海省阿尔茨托山地区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为例进行分析,对区内的地质构造及岩浆岩分布等形成了一定认识,推断断裂构造17条并划分了区内火山岩地层、侵入岩体的分布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13.
李四光,中国现代地质学与地质事业奠基人,中国早期地质教育家、古生物学家、构造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部长,主持了新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在决策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查战略大转移和发展核工业中起  相似文献   

14.
山东胶东金矿成矿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胶东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各种致矿地质-构造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金矿床点时空结构、内在成生联系及时空配置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厘定了胶东金矿的概念、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阐述,系统地提出了胶东地区金矿成矿的理论体系,即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构造叠置成矿背景、挤压-伸展手风琴式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方式和壳-幔流体多种来源的成矿物质,概括起来就是地质条件、定位方式和物质来源的有机耦合共同构成了胶东地区金矿成矿理论体系,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何在该区形成巨量金矿的原因,是对胶东地区金矿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大地形变资料解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用于这种解释的普遍理论和方法。本文提出和一般地讨论了大地形变资料解释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作者认为,对有关问题的广泛讨论,将有利于大地形变资料解释理论的建立和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ETM+遥感影像进行742融合,参照已有地质资料,对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进行解译,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采用计盒维数法对研究区的线性构造进行统计,得出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分维值等值线图,根据已知矿点,得出四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以地壳上存在的北冰洋——南极洲和太平洋——非洲这两个主要波系为基础,对地壳的一级波浪状镶嵌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笔者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绥中—兴城一带调查区内的基础地质及矿产资料不断深化,在区域构造的基本格局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地质力学的观点,对位于纬向与北东向构造交接部位附近的小孤山—西双山连环旋卷构造及其控矿作用做一简要介绍。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谬误不当在所难免,谨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从现今地壳构造地貌入手,结合构造和建造的辩证关系,研究了霍西煤田的构造格局、地质特征及其波浪运动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出发,对我国大陆边缘海区(包括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区域构造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区构造是由环太构造带和地中海构造带相互交织、迭置,以波浪状镶嵌构造方式发展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