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长平断裂带上构造与成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同构造单元复合控矿和逐级控矿两方面。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该区容矿构造主要为次级小断裂、层间破碎带及节理裂隙等类型。区内矿床(点)矿体普遍具有小角度侧伏规律。  相似文献   

2.
辽南地区从太古宙到显生宙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构造变动,从老到新可相对划分出鞍山旋回、辽河旋回、印支旋回和燕山旋回四个构造旋回。该区金矿控矿构造主要是中生代前的东西向基底构造与中生代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控矿,故其金矿成矿带表现为东西成带、北东成行的构造控矿格局。叠加构造控矿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构造控矿型式。该区金矿形成与燕山早期同熔型花岗岩密切相关,基本上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类型。矿体或矿化体多赋存在与成矿期构造有关的脆性破裂构造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和碎裂蚀变岩型。构造控矿型式主要有脆、韧性剪切带叠加控矿、层间破碎带控矿、构造复合控矿和脆-韧性剪切带构造控矿四种型式。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银、铅、锌等金属的成矿区之一,孙家庄铁矿床位于该成矿区的西南端,地表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是通过航磁异常检查发现的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区内褶皱构造复杂,为铁矿床的控矿构造、一级构造控制矿床的展布、二级构造控制矿床的形态、三级以下构造对矿体起局部控制和改造作用。通过对区内褶皱构造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的控矿作用,对寻找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广西岑溪市义水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矿床产于NNW向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展布方向、延深、厚度及矿石品位严格受断裂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压碎状、角砾状结构构造,属中低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5.
七宝山矿集区发育了钓鱼台硫铁矿、金线头金铜矿、多金属矿3个大中型矿床,前人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控矿构造等涉猎较少,缺乏系统性。该文重点研究该区赋矿构造,探讨其构造型式,主要分为"X"共轭断裂构造型式、隐爆角砾岩筒构造型式、接触带层间破碎带构造型式、层间凝灰岩界面构造型式。矿床受控于沂沭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其成矿顺序为硫铁矿—层间凝灰岩式(多金属矿)—金铜矿—红石岗、杏山峪(蚀变岩型、"X"共轭断裂控矿式)—红石岗、杏山峪(脉型、"X"共轭断裂控矿式)、层间破碎带式,初步认为3个矿床为同一成矿系列,是不同成矿阶段和不同成矿温度的产物,都与区内喷出—浅成侵入相火山机构有关。矿床都向SE向侧伏、不同矿石类型的发育,是受沂沭断裂带左旋平移影响的产物。并通过矿集区矿化蚀变分带和航磁异常特征,指出了在矿区的东南部寻找中低温多金属矿,岩筒的深部寻找中高温金铜矿。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北部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部位及中部早期东西构造受后期构造的切割或影响部位 ,东西向构造的走向发生变化 ,在平面上呈“弧形”展布 ,从而引起早期矿带走向、厚度等发生变化。由此形成弧形构造控制着早期矿产资源的分布。本文论述了弧形构造的成因 ,阐明了弧形构造的控煤作用 ,并用实例分析了弧形构造的控煤模式  相似文献   

7.
哈佳吉金矿区位于尼罗河大型韧性剪切带次级构造带上,属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文通过论述矿区地质特征,总结控矿因素,证实该区矿体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近EW向韧性剪切构造,尤其是构造转弯部位、构造膨大部位、不同级别构造复合部位,以及多期成矿作用叠加部位是矿床形成的有利空间。并与岩性和蚀变矿化关系密切,赋存于黄铁矿化碎裂岩、黄铁矿化硅化变粒岩质碎裂岩带中,产状与蚀变矿化带一致。  相似文献   

8.
金山金矿位于胶东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中,属于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小庄-金山-大庄头韧性剪切带控制。该文在介绍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该矿床的构造-成矿作用期次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成矿前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成矿期韧脆性变形阶段和成矿后脆韧性变形阶段,每个阶段对矿脉的形成和分布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在主成矿期左形张剪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在断裂带不同部位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矿脉(体),这种构造控矿模式是胶东地区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对河南省内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总结 ,认为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它们主要表现为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并对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五龙沟地区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沟以蚀变碎裂岩型为主的金矿床受区域韧性剪切带构造背景控制,产出于北西、北北西向断裂中。控矿断裂属剪张性脆性断层,其发育及分布受控于石灰沟等韧性剪切带,是东昆仑印支期区域走滑作用下的产物。金矿化的构造控制作用主要体现为剪切带的动力作用和脆性断裂作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相似文献   

12.
黑刺沟金矿区位于托莱山成矿带之中西部,区内NWW,NW,近NE向断裂及次级构造发育;成矿地质背景良好。为查明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扩大找矿前景,采用激电中梯测量与探矿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圈定了8条矿化蚀变体13条金矿体,其中⑤号矿体是区内主要矿体,金品位(1.05~3.42)×10~(-6),平均品位1.59×10~(-6)。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状与断裂构造蚀变带产状基本一致,含矿岩石为凝灰质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围岩为早奥陶世阴沟群片理化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该文在阐述黑刺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和控矿因素,认为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苍峄地区铁矿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鞍山式"铁矿成矿区。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多处大中型铁矿床。该文在介绍苍峄铁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将其分为5个含矿带,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上部,严格受山草峪组地层控制,展布形态受太白向斜和石闫背斜两褶皱构造的控制,断层构造破坏了赋矿构造及矿体的连续性,间接控制了铁矿体的赋存和分布。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粉砂岩-硅铁质建造,属火山活动间歇期成矿。分析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后成矿物质富集,为沉积变质铁矿床产于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并夹有角闪质岩石等岩层的铁矿,铁矿沉积后,受后期强烈构造-热液改造叠加,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向斜构造是矿体富集保存的最佳构造模式,接近向斜核部矿体厚度增大,品位也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唐家沟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NNE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碎裂岩,主要矿体厚度与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与其他构造交会处以及控矿构造的拐弯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找矿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硫化物富集带及隐伏断层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5.
对巴隆岩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控矿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矿体与NWW向断裂关系密切,NWW向昆中主断裂为矿床的导矿构造,NWW向F1断裂为矿床的配矿构造,矿区内F2,F3,F4,F5等NWW向次级断裂为矿床的容矿构造;尤其是在拐弯或膨胀处;强烈的印支期岩浆活动,剧烈的构造运动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成矿空间;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重砂矿物标志、地貌标志、颜色标志、气味标志、化探异常标志等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结合区域上成矿背景分析认为该矿区有着良好的找矿前景,并建议对矿床深部及外围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金翅岭金矿是胶东招远北部的一个典型石英脉型金矿,构造是金矿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矿区构造控矿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矿脉分支复合,表现为NE向矿脉产生SN,NNE向次级矿脉,NNE向矿脉产生NE向次级矿脉;矿体厚度与金品位呈负相关,深部次级矿脉群在P4脉下盘出现;矿脉侧伏角和倾伏向变化处矿体富集,表现为SW向侧伏的P4矿脉,矿体富集于-240 m,侧伏角变大,同时倾伏向由SW向转变为NW向的部位。最后建立了平面和剖面P4矿脉的波形函数,并对深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坝岩体和集中分布的岩脉为区内铅锌、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及热动力。典型矿床解剖结果表明:铅锌矿床受控于区域断裂及背斜构造且产出于特定的岩性层,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条件转换界面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接触界面(硅钙面),铅锌矿床多位于面状高磁异常与低磁异常过渡部位并显示Pb-Zn-Hg-Cd组合化探异常,表明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岩浆热液型;已知含矿背斜走向与倾向延伸部位、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的次级背斜、大面积千枚岩覆盖区深部隐伏背斜的鞍部及倾斜部位是铅锌找矿有利地段。金矿床受控于断裂构造带或其旁侧的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叠加部位,多位于高磁异常带中局部高磁异常向低磁异常过渡部位,与Au-Ag-(As-W-Bi-Sb)组合化探异常吻合度高,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表明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已探明大型金矿床近外围及深部是金找矿重点靶区。铅锌、金矿床均属于印支期与碰撞造山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床成矿系列。基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与矿体的相互作用与位置关系,建立了凤太铅锌-金矿集区铅锌、金成矿模式;叠加典型矿床物化探、遥感异常特征,构建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采用“证据权法”,预测找矿靶区6处,说明区内找矿潜力大,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是对隐伏控矿构造与隐伏矿体的预测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辽东早元古宙拗拉槽中的铅锌矿床,可划分为层状矿床和脉状矿床两大类。本文论述了后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特征。依据大量地质事实,作者认为: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与基底花岗岩活动密切相关的中生代半地堑系;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液态矿源层;中生代岩浆活动是矿液上升的热动力。综合这三大因素,建立了东胜式矿床的成矿模式。由此,期望对进一步找矿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门源县扎麻图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连板块范围内。该文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破碎带,其次加里东晚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也是矿床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主要找矿标志为地层岩性、构造蚀变破碎带、矿化蚀变、地球化学异常;加里东晚期,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侵位活动不仅控制了金矿体的就位,也带来了成矿物质,提供了热源;而频繁的构造运动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容矿场所,进而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的矿源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化)体紧密伴生,车路沟花岗闪长杂岩体为该矿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矿源。结合区域成矿背景,采用区域矿床综合类比的方法,详细对比了车路沟北金矿区和寒山金矿、鹰嘴山金矿、滴水山金矿、牛毛泉东金矿、胡湾子金矿、南湖西金矿、红口子金矿、车路沟金矿以及昌马金矿等"金三角"金矿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异常特征等控矿因素以及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路沟北金矿和上述诸金矿控矿因素基本类同,矿床地质特征极其相似,作为"金三角"金矿带在北东方向上的延伸,具备深部隐伏较大规模矿床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金三角"金矿的找矿模型,探讨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成果能对本矿区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