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型号为XX1340三级象增强器被加装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20厘米导星镜上,提高了导星镜认星、导星能力。导星星等增加2.76等,可看到14.5等星(目视星等)。它可用于恒星导星及目视观测,也可以用于其它天文观测的导星及目视观测。  相似文献   

2.
吴宏  邹振隆 《天文学报》1995,36(4):428-431
本文作者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2.16米望远镜及卡焦CCD摄谱仪,观测到一颗红移为1.66的类星体,讨论了该望远镜卡焦摄谱系统的总体光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米望远镜偏置导星的检验方法和结果,并讨论了误差原因。 偏置导星是利用主光路上的被观测天体附近的亮星,来进行导星的装置。寻星棱镜位于组合滑架上,由x、y两个方向的丝杆,使组合滑架在视场里移动而找到导引星。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一种计算观测过程中较差大气折射引起的星象移动的方法,包括焦面最佳转动的确定.算法中除大气折射公式外,都是严格的.本文用这种方法详细计算了我国即将研制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中较差大气折射引起的星象移动,文中详细计算了望远镜安放在纬度40.4°,观测天区-10°δ+90°,天体过子午圈前后1.5小时,视场直径5°情况下,星象移动的结果,并得到星象的最大位移为0.859″,LAMOST中光纤的直径是3.3″,光纤定位系统可不作校正.本文提出了实现焦面最佳转动的导星方法:在导星元件是CCD的情况下,可任选一颗星来引导焦面旋转,只要使星象在CCD靶面上作切向位移,其值等于按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值,若采用赤径、赤纬分角线方向(四个45°方向)的星来引导旋转,也可近似地得到焦面的最佳转动.本文提出的算法和导星方法,可应用于任何天区,任意的观测时间和任何形式的焦面可旋转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20颗星的两次观测资料,计算了一米望远镜的定位误差,主光路与导星镜的相对弯程以及相对弯程与地理纬度φ,恒星的赤纬δ和时角t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仲佳勇  赵刚  邱红梅 《天文学报》2002,43(2):113-120
利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2.16米望远镜的折轴阶梯光栅摄谱仪,获得了一批中等贫金属星的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光谱,通过MIDAS软件包对其中7颗中等贫金属星进行了光谱处理,得到了它们的等值宽度,最后给出院 样本恒星的等值宽度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Alcock 彗星是英国人 Alcock 于1963年3月19日在天鹅座星附近发现的,本台在3月20日用口径15公分、焦距1.5米的折光望远镜对它进行了照相观测.观测时均以彗星为导星,露光10—20分钟.至目前已有13次观测资料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8.
在1990年12月—1991年1月期间,我们用2.16米望远镜卡焦摄谱仪的单光纤系统、红敏CCD探测器,对金牛座η星进行了三个夜晚观测,取得18条H_α波段的光谱.发现其H_α发射成分存在短时标变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0—1985年的观测资料,本文统计了一米望远镜卡焦照相测光时焦距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这有利于提高观测质量、充分利用观测时间和得到较为满意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30cm球载红外望远镜(BIT)是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原星的红外观测研究”课题面作。由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联合研制,是国内首创的点源观测,有偏置导星,能精密指向和跟踪的空间仪器。本文叙述了BIT的指向,偏置导星,跟踪,地平装置倾斜后的影响。几种误差分析,还叙述了BIT的仰角轴装置,偏置导星轴系,驱动系统,轴角指示,润滑等。这些内容对地面的地平式望远镜亦能适用,且可简化,仰角的工作范围为0°~90°,偏置量的工作范围皆为±10°;仰角轴的转速为0.08°/min~6.3°/min,偏置轴的转速皆为0.05°/min~3.75°/min。 1990年6月15日BIT首次飞行试观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北师大,云南天文台和华北光电所共同研制的近红外光度计在云台1米望远镜上试观测的结果和一些初步分析。指出该仪器能在77K温度下连续稳定工作6小时以上。在2.2μ波段可探测到5.5等星。并对云台的近红外大气消光进行了初步观测。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了北京天台85cm望远镜的光电视向速度仪,其主要特点为:1.包括两个通道,可准同时测量恒星视向速度和光度。2.采用光导纤维将卡焦的星光引导到分光仪上。3.采用阶梯光栅作为分光仪色散元件。该仪器已投入试观测,中给出了10颗视向速度标准星的测量结果和几颗星的极小值曲线。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 新的中国21世纪的10米光学/红外望远镜的方案,它是属于一种非常规概念设计的望远镜。这种新的大望远镜方案吸收了或主要参考了Arecibo射电望远镜、美国的HobbyEberly9米望远镜和LAMOST方案的前身一光谱巡天望远镜方案。它的主镜是六角形子镜拼成的球面,在观测过程中主镜不动,由焦面的改正镜做跟踪,造价约为同样口径的常规设计望远镜的五分之一,并能满足绝大部分天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北京天文台85cm望远镜的光电视向速度仪,其主要特点为:1.包括两个通道,可准同时测量恒星视向速度和光度.2.采用光导纤维将卡焦的星光引导到分光仪上.3.采用阶梯光栅作为分光仪色散元件.该仪器已投入试观测,文中给出了10颗视向速度标准星的测量结果和几颗星的极小值曲线.  相似文献   

15.
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在连续观测时,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度变化使其光机结构产生热变形,主要表现为焦点实时变化,产生离焦像差,影响观测数据的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焦点扫描探测算法并结合望远镜的系统结构设计了一个焦点探测系统。首先分析了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焦点变化并设计了焦点探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重点对系统的重复精度和焦点探测精度进行测试,表明系统能满足望远镜的焦点探测精度要求;最后给出了焦点探测系统在望远镜上3个月的运行结果:系统能实时监测望远镜的焦点变化,根据焦点的变化量进行调焦,能得到优秀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施密特望远镜导星系统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光路导星系统的设想。在这种导星系统中,引导星位于视场的中心,避免了由于大气较差折射引起视场尺度变化对导星精度的影响。这种导星系统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不需要任何运动机件来搜索所需的引导星,从而使导星系统结构简化。文章还对导星系统相关的其它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云南天文台一号CCD系统在一米望远镜Coude摄谱仪f=1900mm照相机上,用于恒星光谱观测的光路,机械调整装置及3900A—5200A波段的部份观测结果,观测表明可提高1.5—3个星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1 m太阳望远镜主体、光电导行及终端仪器消旋平台等的结构特点,即使光电导行系统闭环后,望远镜长时间跟踪精度仍然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望远镜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跟踪误差随时间变化的原因,然后通过理论和实测分析了误差的变化特点,研究了如何通过相关算法检测望远镜折轴焦点F_3焦面的高分辨率成像观测系统中的图像移动量,并平滑高频分量,分离出低频分量以反馈给望远镜定位跟踪系统,进一步提高望远镜的长时间跟踪精度。最后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观测系统中TiO通道闭环跟踪实验,实验表明,在4小时的闭环跟踪时间内,跟踪误差的均方根值为0.52″,表明通过折轴焦点F_3成像观测系统中的图像移动量对望远镜实行闭环跟踪能够提高望远镜的长时间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望远镜的曝光时间计算器对于远程观测以及不熟悉整个观测系统的观测人员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观测者制定合理的观测计划。设计并实现了高美古2.4m望远镜系统的曝光时间计算器(exposuretimecalculator,ETC),它可以根据望远镜及其终端设备的参数,通过计算给出待测天体曝光时间的参考值。这为观测者了解现有条件下极限观测能力,设置曝光时间或者是给定星等和曝光时间计算信噪比提供了依据。将ETC计算结果与实际测光标准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TC对测光标准星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装备我台一米望远镜的第一台光电光度计的结构、性能和试观测结果。文中提供的数据资料可供使用该光度计进行光电观测时参考和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