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铃薯产量的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美兰  侯琼 《气象科技》2003,31(4):237-242
以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盟地区为例,从1961~2000年马铃薯单产波动的相对值着手,以历年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指标、减产率概率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数指标等为评估标准,结合小网格资源推算的方法,分析了乌兰察布盟地区马铃薯单产的风险分布规律。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利用最优动态聚类方法,给出马铃薯种植的风险区划。同时对影响马铃薯产量波动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春、夏季干旱及全年干旱、降水变率大是引起该地区马铃薯产量波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赤水市金钗石斛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斛是热带、亚热带丛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赤水市是我国目前金钗石斛最大和最适宜种植区。根据赤水市气候资源特点及金钗石斛适宜生长环境指标,选取了年平均气温、全年≥10℃活动积温、海拔高度、月平均气温≥25.0℃月数、分蘖开花期(3-5月)空气相对湿度等5个气象因子作为种植区划指标,在综合考虑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气候资源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遵义市12个气象站1971-2000年气候资料和台站信息,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构建了4个区划因子的细网格推算模型。基于数字高程(DEM)数据推算了分辨率为1 km的赤水市气候资源数据集。利用赋值法对5个区划指标分别计算,按照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等级完成了赤水市金钗石斛种植气候区划。区划结果显示,赤水市金钗石斛的适宜种植区随地形和海拔高度而变化,主要分布在沿赤水河两岸和沿习水河两岸的沟谷或山地。次适宜和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上的半高山地区,冬季气温偏低、热量供应不足和夏秋干旱是这些区域不适宜种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徐水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干旱灾害为例,对其干旱灾害风险区划进行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气象数据库,集成基础地理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人口经济等资料;选择适当指标,实现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栅格化的计算。通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完成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绘制,并分析了徐水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徐水县干旱灾害风险分布呈地区性差异,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灾害的风险较高,西南地区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大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灾害风险理论,结合吉林省地貌特征,构建吉林省大风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揭示吉林省大风气象灾害风险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风灾害高风险地区分布在长春大部分地区、四平部分地区、延边州敦化市的北部和吉林省东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次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白城西部、松原南部、四平西部、辽源地区、吉林北部;松原北部、吉林南部、通化大部、白山大部和延边州部分地区风险性最小。从风险区划各指标的分析来看,长春市辖区附近的高风险性是由致灾因子的高危险性及承灾体的高易损性共同引起的,而延边州敦化地区北部及东南部海拔较高山区的高风险性是由致灾因子的高危险性所引起的。根据大风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郭文利王志华  吴春艳 《气象科技》2005,33(5):478-480,F0003
基于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的气候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是气候资源统计推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显示、查询及服务的平台.利用该系统可查询任一网格点的气候要素值,检索作物气象指标、地理信息及农业统计信息等,快速制作作物种植区划.该系统已用于北京郊区结构调整和农业新功能的开发工作中,为各级领导、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制定农业结构调整及旅游资源、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商州市农业气候区划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商州市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利用GIS技术生成的气候资源、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及其它多种媒体数据,以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建立商州市地理背景、气候资源、专题区划、气象灾害四个图像数据库,并实现对各类数字图像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  相似文献   

7.
陕北仁用杏花期霜冻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为单元,对陕北各县仁用杏花期不同等级霜冻发生频率及由此造成 损失进行分析。以霜冻灾损率为区划指标,对陕北地区进行仁用杏花期霜冻灾害风险区划。这对陕北各县种植仁用杏时综合考虑其风险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玉米品种精细化布局气象服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兴安盟玉米生产中气候资源利用不合理现状,在建立玉米品种资源数据库和精细化气候资源(80m×80m)推算模型基础上,区分不同耕地类型和有无灌溉条件分类建立了玉米品种布局精细化气候指标,并开发了操作简单的服务系统.结果能够提供任意地区玉米品种优选方案和任意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为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增产增收提供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晋宁区2009—2018年6—9月烤烟种植冰雹灾害、受损情况及各种气象资料,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冰雹灾害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构建由致灾因子危险性、烤烟种植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风险指数模型和风险区划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风险指数,并利用GIS技术进行栅格图层计算得到晋宁区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晋宁区冰雹灾害风险东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沿山地带和山区高于平坦地区,晋城镇南部、双河乡和夕阳乡山区冰雹灾害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区划结果,提出了人工防雹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一种适合于沿海区域的县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方案,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例,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历史灾情资料以及地理数据,从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出发,基于GIS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合理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完成河口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布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11.
重点考虑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环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类活动,从气候资源现状、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环境状态3个基本要素层出发,构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情况,分析了气候承载力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及相对水平,解析了不同区县气候承载力的相对状况及主要制约因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指数(ICCC)在0.24~2.24之间变化,其中延庆县、密云县、昌平区的气候承载力较高,东城区、西城区、顺义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朝阳区的气候承载力相对较差,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平谷区、通州区居中。在各行政区县内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朝阳区的气候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较小;而延庆县、怀柔区、门头沟区等郊区气候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较大,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影响。从气候承载力的构成要素看,怀柔区、延庆县及门头沟区的气候承载力主要受气候资源的限制;城六区和房山区等地的气候承载力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及生态环境要素的限制。就气候承载力具体指标而言,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主要受人口密度、人均绿地面积以及生产生活排污量的影响;石景山区主要受空气质量较差的影响,房山区则受空气质量差和人均能耗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2010年河南省雷电灾害事故调查资料、2006-2010年河南省闪电定位资料统计出的雷暴日数,选取雷暴日、灾害频度、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等作为河南省各省辖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河南各省辖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评估结构。在分析河南省各省辖市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的基础上,对各省...  相似文献   

13.
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5个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结合FloodArea模型,对RCP8.5情景下全球升温1.5℃和2.0℃时,北京市极端降水和淹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极端降水量呈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的分布趋势。在升温2.0℃时,极端降水和淹没风险增加较升温1.5℃时明显,郊区极端降水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房山和门头沟,城区极端降水量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海淀、石景山和丰台区。海淀区出现一级和二级淹没风险的面积最大,其次是丰台和石景山区。郊区的延庆和怀柔是发生一级淹没风险面积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a Ricardian analysis accounting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relying on recent climate change forecasts at a low spatial scale,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German agriculture. Given the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data (e.g., the unknown average soil quality at the district level), a spatial error model is used in order to obtain unbiased marginal effects. The Ricardian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data from the 1999 agricultural census along with data from the network of German weather observation stations. The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yields an increase of land rent along with both a rising mean temperature and a declining spring precipitation, except for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subsequent simulation of local land rent changes under three different IPCC scenarios is done by entering into the estimated regression equations spatially processed data averages for the period between 2011 and 2040 from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MO. The resulting expected benefits arising from climate change are represented in maps containing the 439 German districts; the calculated overall rent increase corresponds to approximately 5–6% of net German agricultural income. However, in the long run, whe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s will be more severe than those simulated for 2011–2040, income losses for German agriculture cannot be exclud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和发展陕西苹果产业,促进县域苹果种植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生产,结合陕西省苹果种植区地理、气候的实际特征,计算和分析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4个代表县的苹果各生育期的干旱指数;并对4个代表县进行了分生育期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萌芽—幼果期是陕西苹果全生育期旱情最重时段,其次是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再次是越冬期;延安果区苹果全生育期的旱情在整个陕西果区最为严重,其次是渭北东部果区,再次是渭北西部果区,关中果区苹果全生育期旱情相对最轻。研究成果可为陕西苹果不同生育期、不同果区的防旱抗灾工作开展和县域单元内苹果产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奥运期间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虎  熊亚军  扈海波 《气象》2008,34(2):77-82
针对北京市奥运会期间的7种主要气象灾害(雷电、冰雹、大风、高温、暴雨、大雾和霾灾害),建立了气象灾害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经过专家评分,获取7种气象灾害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分值.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得到7种气象灾害评价指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其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系数.利用灾害模数、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3个指标进行北京市奥运期间18个区县空间易损度区划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奥运会期间,高温灾害和暴雨灾害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最弱;雷电灾害和大雾灾害的承受与控制能力中等;冰雹灾害和霾灾害较强;大风灾害最强.易损度空间差异分析表明,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朝阳区和海淀区为高易损性区域;丰台区、石景山区、房山区、昌平区、顺义区和大兴区为中易损性区域;门头沟区、通州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和延庆县为低易损性区域.  相似文献   

17.
As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ses accumulate in the atmosphere and contribute to ri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how a changing climate may affect natural and managed ecosystems. In this series of papers, we study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water resources and natural ecosystems in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derived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described in Part 1, to drive the crop production and water resource models EPIC (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 and HUMUS (Hydrologic Unit Mode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models are described and validated in this paper using historical crop yields and streamflow data in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ir ability to accurately simulate historical crop and water conditions and their capability to simulate crop and water response to the extreme climate conditions predicted by GCMs. EPIC simulated grain and forage crop yields are compared with historical crop yields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and with yields from agricultural experiments. EPIC crop yields correspond more closely with USDA historical county yields than with the higher yields from intensively managed agricultural experiments. The HUMUS model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water yield from each hydrologic basin with estimates of natural streamflow made by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This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able to reproduce significant observed relationships and capture major trends in water resources timing and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18.
从开展河南农业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及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间作套种的三熟制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对三熟制与二熟制的气候资源利用、组分产量和产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三熟制种植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二熟制种植方式,是符合当前河南省农业向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气象灾害风险。新疆农区各类气象灾害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以合同中约定的天气指数作为触发值进行赔付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转移农业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分析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讨论其在新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提出新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气象指数保险服务于农林业安全生产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闪电密度、雷暴日、经济损失风险、生命损失风险等作为各县(市、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雷电灾害评估体系,对各县(市、区)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行区划分析。基于南充市雷电监测数据和人文经济指标而制作的全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可以为全市雷电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能有效降低因雷电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灾害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基于南充市雷电监测数据而统计出的闪电密度、雷暴日数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