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新思路,给出了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方法,并利用移动Agent开发平台Aglets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的透明访问。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海量的空间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出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是地理信息空间检索服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检索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移动Agent技术的引入使得空间检索更加智能化,能有效解决网络带宽问题和离线计算问题,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为分布式GIS系统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移动Agent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distributed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DVGE)中的应用优势,设计了混合式Agent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移动Agent计算模型,并就移动Agent开发平台选择、动态路由控制策略、用户和共享资源管理等与原型系统实现相关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地理信息的获取、共享和发布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然而,现有的基于连接的网络GIS体系结构难以满足(移动)Internet环境下GIS应用的需要。移动Agent作为一种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所具有的跨平台移动性、稳健性、容错性等优点,使得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异构、自治、协同、低带宽、非稳定连接的Internet环境;而GML的出现为网络地理信息的交换、集成和共享提供了的新途径。将GIS、移动地Agent和GML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移动地Agent和GML的分布式WebGIS构想,并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提升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信息服务能力的角度,引入移动Agent技术,并设计了基于移动Agent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型;然后,以库容计算为例,在.NET平台下研究基于移动Agent的地理信息服务实现过程;最后,对在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基于移动Agent的地理信息服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是GIS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然而无线互联网络的低带宽、非对称、不稳定等特性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运用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对网格计算和Mobile Agent(MA)分布式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A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分布计算模型.该模型集成网格计算、MA,GPS,CDMA,TCP/IP,UDP等理论与关键技术,从底层实现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模型原型平台,包括空间信息MA,MA代理服务器、分布式网格GIS服务器和移动GIS客户端等模块,可以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布式组织与索引、网格计算和移动服务、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与调度等应用.利用该模型在上海市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应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个人移动导航的概念与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引入移动Agent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概念与特征的介绍。提出了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个人移动导航设计方案。该方案集成了无线接入网技术,移动Agent技术,Web服务技术等核心技术,采用了构件化任务封装与UDDI注册管理Agent系统的解决思路。方案具有较好的构建性与可扩展性。最后总结了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个人移动导航系统设计方案的一些优点,指出了移动服务向普适计算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马健  佘安兴  刘强  程博艳 《四川测绘》2006,29(3):104-107
基于网格环境下的空间数据访问技术是实现网格G IS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有的空间数据访问方式虽然能够满足某些方面的需求,但其应用具有局限性。本文利用移动Agent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布式中间件的系统模型,该系统用来访问搭建在网格环境中的分布、异构的空间数据节点。并能有效地解决数据传输瓶颈、数据访问效率和互操作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方雄  吴边怡凯 《东北测绘》2007,30(6):12-14,18
阐述了移动GIS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由表示层、逻辑层和数据层所构成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介绍了移动接入技术、移动访问技术、移动定位技术、嵌入式技术和语音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移动GIS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移动GIS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由表示层、逻辑层和数据层所构成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介绍了移动接入技术、移动访问技术、移动定位技术、嵌入式技术和语音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开源地理信息共享平台GeoNetwork基于通用的元数据存储和交换标准,具有面向服务的灵活架构,成为机构、行业整合分散地理信息的有效平台。本文介绍GeoNetwork,涉及架构、关键技术、核心功能定制等;基于GeoNetwork构建了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KH地区)地理信息共享网络中国节点,实践表明,GeoNetwork满足区域及行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需求,定制开发的平台为区域合作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种带有约束条件的贝叶斯网络来构造分类器,即特征节点被约束为类节点的子节点,子节点间允许有不同的连接关系,并将约束型贝叶斯网络的几种典型模型--NB、TAN、BAN用于遥感图像的解译中.通过评价结构的似然函数得到网络结构,综合特征节点和类别节点的拓扑和概率统计信息学习得到分类器.将这些模型用于多光谱和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并就其性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耿晴  周青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1-93,2
GISCloud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GIS系统,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GIS服务。GISCloud以海量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云计算来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针对GISCloud的数据存储和访问需要,提出了区域化网络拓扑结构:云由多个区域化后的子网构成,无网络中心;子网内采用区域子网中心节点来进行管理,并可进行扩展。区域化网络拓扑以GIS数据特征及其交换方式等为核心将分布式拓扑结构与集中式拓扑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高效稳定可靠的GISCloud基础网络。  相似文献   

14.
激光星间链路具有传输容量大和传输速率高等技术特点,具有激光星间链路功能的卫星节点可以在激光-微波混合星间链路网络中作为高速骨干网节点. 如何部署这些高速节点,使得构建的卫星网络拓扑达到最优目标,是星间链路由微波到激光过渡发展中的一个研究重点. 以包括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3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的导航卫星星座为应用场景,在高速节点数量固定的条件下,综合几何可视性、星间距离和工程约束等约束条件, 以卫星网络接入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平均端到端时延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最短路径策略的混合星间链路网络高速节点选取算法,求解局部激光高速节点骨干网络的最优拓扑结构.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得到的局部激光高速节点骨干网络拓扑结构能使整网传输时延更小,通信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ypermedia data model based on the infinity RS 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we have developed. The hypermedia data model consists of different semantic units called nodes, a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nodes are called links.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kinds of nodes (interior node, physical node and complex node) and two kinds of links (plane network structure link, hyper-cube network structure links). The hypermedia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model and the basic data layer (the infiniy RS image), represents a digital globe. An approach to the “Getting Lost in the Hyper-space” problem is presented. The approach using the hypermedia data model is an efficient way of handling a large number of RS images in variou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ypermedia data model based on the infinity RS 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we have developed.The hypermedia data model consists of different semantic units called nodes,a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nodes are called links.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kinds of nodes (interior node,physical node and complex node) and two kinds of links (plane network structure link,hyper-cube network structure links).The hypermedia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on the model and the basic data layer (the infiniy RS image),represents a digital globe.An approach to the "Getting Lost in the Hyper-space" problem is presented.The approach using the hypermedia data model is an efficient way of handling a large number of RS images in variou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Recently, increasing numbers of mobile phones are appearing on the market that feature advanced navigation capabilities: embedded GPS receivers for global positioning, integrated digital compasses for detecting the heading of the device, or accelerometer‐based tilt sensors will potentially enable upcoming and future mobile phones to measure their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in 3D spac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building spatially aware mobile applications – applications that visualize, process or exchang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 on mobile phones equipped with such feature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framework is a novel, platform‐independent XML data exchange format for the interface between application server and mobile device that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 vicinity of the user. The format enables a variety of new mobile interaction styles and user interface types – from traditional text‐based local search and information interfaces to innovative real‐time user interfaces like Geo‐Wands and Smart Compasses.  相似文献   

18.
Agent技术在分布式GIS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分析了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Agent技术、分布式GIS技术是以分布式计算技术为依托的,Agent技术将为分布GIS带来新的技术发展;随后,深入分析了Agent技术在分布式GIS中的应用,并结合已有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GIS建模、空间信息查找与获取、WebGIS服务体系、空间辅助决策以及GIS互操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