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吉茹 《地理教学》2021,(21):50-52
问题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课为例,借助嘉兴市区域背景,以"嘉兴交通的发展历程"为时间主线,创设了"古时·运河抱城八水汇聚促形成""今日·水陆共建交通成网助发展""未来·内联外畅综合枢纽展未来"三大真实情境,每一情境创设问题链,在解决复杂真实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认识到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创设有益情境成为每位教师必须考虑的事情.教学情境贵在真实、重在提升、妙在实践,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将真实社会浓缩在课堂之内,利用有限的资料与空间,迸发学生无限想象.本文对情境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展开分析,以教学案例为依托,总结地理课堂利用情境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虞文君 《地理教学》2021,(18):33-35
新时代背景下地理课堂的教学更多关注真实情境下,整合意义关联的地理问题链,通过利于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思维发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新人教版"喀斯特地貌"一课教学处理为例,从深度学习视角,提出"情境·问题"教学有效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复习课应进一步关注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关注在不同真实情境下学生的知识迁移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应用于复习课解决了课时不足或课时零散的问题,基于学生的学情与认知规律,在统摄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材解构、素材锁定、情境生成,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复习课模式.本文选取"中国网店第一村——青岩刘村"作为代表性的真实情境,整合人教版地理必修地理二中的内容形成大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在真实情境下打乱学生原有的知识序列,提高学生在劣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地理教学真正回归学科核心素养的增强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需重视创建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知地理事物,同时也强调单元式学习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中国气候”这一单元为例,通过创设跨学科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空综合分析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春红  杨利娜 《地理教学》2021,(16):24-26,8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指出:高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本文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通过设置系列问题链和任务链,引导学生探讨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设真实情境、整合单元教学设计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真实情境、以大单元教学的形式,对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芦怡婷 《地理教学》2021,(8):46-48,54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并且指向真实复杂情境中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着交流与合作,正是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真实情境,是地理核心素养生成的生动载体。因此,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情境,将产业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两个主题的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进行单元复习设计,以求在高效复习的同时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孙兴云 《地理教学》2021,(18):26-28
以实际地理问题为载体的主题式复习,是对所学区域地理知识的重组过程,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互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稳定的、解决不同情境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素养,提高区域地理选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地理实践力在课堂中是比较难落实的,而实验教学却能在室内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研究分析、成果发布和交流分享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意识和行动能力,从而能够应对现实问题,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陆文博 《地理教学》2021,(13):26-29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条,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中,以青藏高原为例,分析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体现要素关联;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体现时空角度下地理事象的统一演化;分析青藏高原卓乃湖决堤的前因后果及人为干预,体现地方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整体响应.  相似文献   

12.
蔡明忠 《地理教学》2021,(16):21-23,30
本文探讨如何立足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开展促进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进阶的问题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利用不良结构的情境材料,随主题要素递进叠加,设计有序的问题链,不断提升问题的难度和思维的深度.通过解决问题,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将不良结构材料解构为良性结构的材料;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等级的进阶.  相似文献   

13.
王晓秦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22,(6):43-46+3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不同情境下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选拔性考试。”针对高三复习课普遍存在的低效、重复、模式化、题海战等问题,本文以“河流地貌”专题复习为例,通过问题进阶设计与真实情境的融合,合理配置课前复习任务和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期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许欣  申玉铭 《地理教学》2022,(10):33-35
在新课改背景下,创设基于真实乡土情境、社会实践、任务驱动等的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为例,在真实乡土情境中,以阶梯式问题链为导向,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探索农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15.
邓一民 《地理教学》2021,(17):31-34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纽带,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是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课的教学实践,围绕综合思维的培养,从情境设置、问题体系设计、思维可视化等方面介绍问题式教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UbD理论)更重视学习效果的评价.本研究以"地图的阅读"为例,基于UbD理论设计课堂评价量规和立足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利用评价量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估与自我调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要求2022年前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笔者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并解决"我国特色苹果优产区"真实情境相关链式问题的同时,进行高中地理"农业区位"的深度学习,以期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捷 《地理教学》2021,(13):48-50
时事热点可以作为最新鲜的教学素材带领学生走入最真实的教学情境,如何利用时事热点有效开展地理教学是每位教师值得考虑的事情.在教学中引用时事热点,贵在因时制宜、重在追根究底、妙在学以致用,通过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本文将以"山火"教学案例为依托,总结地理课堂利用时事热点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提升广大高三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将综合思维融入到真实情境,采用“一境到底”策略,引导学生将地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构建分析湖泊演变的一般思维方法,有利于提升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20.
秦欣  董锡 《地理教学》2021,(20):31-3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情境设计是实现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本节课例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区域背景,基于"抵制新疆棉花"事件进行情境创设,建立合作探究式课堂.课堂教学中,通过转换空间尺度的分析设问,激发学生深度学习与思考.同时,创设真实情境的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了课标要求,还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智、客观、科学地看待问题,突显学科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