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莺 《地理教学》2021,(7):57-60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将“地理实践力”纳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本文以弋阳龟峰地质考察活动为例,探究新课标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师如何通过野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实现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切实培育。  相似文献   

2.
张春杰 《地理教学》2021,(15):57-60
高中地理作为唯一将实践力列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引导未来职业规划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依托桂林市的岩溶地貌,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总结等方面,通过区域内典型岩溶地貌地点进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姚炳华 《地理教学》2021,(17):35-37,58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系统、深入的培养过程.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工作的有效举措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农业"一节为例,探讨了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任苏蕊 《地理教学》2023,(15):35-38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在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落实的。地理教学需要走出课堂。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素材之一。本文以必修《地理2》主题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为例,以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为调查区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从身边的乡土资源出发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印度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其培养模式为技能性知识与地理理论知识并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通过对印度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定位震中""探究印度的位置、人口与领土""走进气象观测站"3个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的研究发现,印度高中地理对于实践力培养有以下特点:系统培养地理技能性知识、重视计算机技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重视绘图技能与沟通能力。其特点为我国高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地理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和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和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中学地理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两次实践活动的典型做法,从明确深度学习目标、创设挑战性学习任务、搭建学习“脚手架”及开展持续性评价等角度,探索基于深度学习设计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姚振兴  常丽霞 《地理教学》2023,(10):17-20+9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上海版必修《地理1》在附录部分着重撰写了“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方法指导”。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双新”背景下的又一个新的教学挑战。本文以“青草沙水库‘避咸蓄淡’”为例,通过前期准备(确定考察主题、制定考察计划)、实践实验(野外考察实施、室内实验过程)、活动总结(撰写方案建议、开展表现性评价)三个阶段,呈现了综合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科学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8.
培养地理实践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元教学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地图”为主题,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梳理出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路径: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提炼单元主题;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大任务为主线,形成进阶性学习历程;构建持续的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9.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本文以地理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设计月相观测与模型制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观月亮—绘月相—归成因—做模型—展成果"的顺序展开学习,并依据活动成果进行反思,提出四点改进建议,以此推动相关地理实践活动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韬  杨丽萍 《地理教学》2021,(8):41-42,45
本文以"等比例太阳系模型制作"的课堂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阐释,探究地理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研究验证了选择合理的主题,可以实现地理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统整,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培育、学业成绩提升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1.
沈大军、梁瑞驹、王浩、杨小柳合著的<水价理论与实践>一书于1999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我国目前关于水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全面系统的专著.全书共分为8章.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价值理论、资源定价方法及其模型,提出了水资源价值的三个方面: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建立了基于宏观经济的水价模型、CGE模型和全成本的水价制定方法,并以邯郸市为例,计算了邯郸市工业和农业供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赵怡 《地理教学》2021,(7):34-36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用“四翼”概括了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融合课堂是实践“四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内在联系,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及“五项管理”背景下,本文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将沪教版修订版《地理练习部分》的填图题、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分为浅层学习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堂预习学案;将讨论题、辩论题、问答题等作为深层学习内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地理练习部分》中综合性强的章节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领域,课程思政具有不同的学校办学和学科专业背景,课程思政教学也就具有不同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大爱、奉献、求真、实践的“行知精神”作为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和实施指南。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以“行知精神”为根本指导,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在持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和成绩,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规合一”工作是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重点工作之一,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城市“粗放式”大规模新城建设将逐渐过渡到“精细化”智慧城市管理时代。自然资源价值迫切需要系统性塑造和约束,“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效能被赋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也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之前所必要的多规信息融合、多规平台集成。总结试点城市及典型城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经验,提出了市县级“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较为时效性、普适性的决策设计模式。通过思路模式、组织模式和建设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平台建设模式,通过基础架构、服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升级架构六方面探讨了“多规合一”平台系统架构,提出平台与现有基础信息的衔接方式及平台建设模式,设计以“一张图”管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及决策支持为目标的“多规合一”平台总体架构,实现“多规合一”平台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流程定制并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决策手段和业务科学审批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内众多高校的地理学科都开设了“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我国地理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将其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基础”教学实践为例,明晰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特有的思政教学优势,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和实践,探索思政教学方法,落实思政教学策略,以期增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冰臼"与"壶穴"之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李孟华  谢小康 《热带地理》1999,19(4):381-384
对目前见诸报端的“冰臼”之说进行了讨论, 认为目前广东范围内所见之“冰臼”实际上是现代流水地貌之“壶穴”, 并指出, 以“冰臼”作轰动效应来吸引游客, 发展旅游业是不够严谨的。  相似文献   

18.
19.
章怡虹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70-1573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与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都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们的诗中都蕴涵着深深的“故土”情结。研究他们的代表作——荷氏的《返乡》与陶氏的《归去来兮辞》,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尽管文化背景、文化语境、情感基调不一,然而,他们构筑的对“诗意栖居”的憧憬和神往却折射出人类共同的生命艺术境界。本论文分别从两首诗的归因、归程、归宿三方面来论述,两种文化和不同地理环境的特质和基因塑造了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诗人,形成了他们别具风格的诗境。  相似文献   

20.
《湿地科学》发刊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湿地处于地球几个圈层的“节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而且在水文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