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全国酸雨观测网未知水样考核结果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客观统计方法,整理分析了1992年以来全国酸雨观测站网的11次pH未知水样和2次电导率未知水样的考核结果。分析显示,采用稀释和pH调制的标准缓冲溶液作为pH未知水样,其测量偏差随pH标准值的变化不显著,历年的测量标准差均小于0.2pH单位。pH未知水样测量偏差的波动状况指示出观测台站仪器和人员的技术状态变化,对仪器更新、人员培训以及新业务规范的执行等业务建设和质量管理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响应。对pH未知水样测量偏差的统计还显示,2001年后pH平均测量偏差出现负偏态分布特征,该特征在总体偏差较大时尤为明显,说明部分技术状态不良的台站往往容易出现较大的系统性负偏差。根据考核结果,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方法,计算除1992年外各次考核的pH值测量的修正绝对中值偏差为0.03~0.10pH单位,1992年和2006年电导率测量的修正绝对中值偏差为4%~5%。修正绝对中值偏差的逐年波动情况反映了全国酸雨观测网pH测量的总体偏差也明显地受台站技术状态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汤洁  贾小芳  程红兵 《气象》2018,44(12):1618-1627
本文汇总整理了20余年来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网未知水样考核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和2007年考核成绩评定方法和考核水样制备方法改进前后的差异,对方法改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显示,改进后的方法与WMO-GAW的标准技术方法接轨,成绩评定更加客观,考核水样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成与实际降水相近,更加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台站降水测量的技术状态,对整个观测站网业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酸雨观测中pH测量负偏差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测试,对酸雨观测中发现的pH测量负偏差现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现场个例调查发现,在正常保存、使用期限内的pH电极也有可能出现老化现象,老化的pH测量电极给出的pH测量结果为负偏差,其数量级与文献指出的在观测资料质量评估中发现的pH测量负偏差相吻合。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老化的pH测量电极的测量负偏差与模拟雨水样品的电导率和pH值有关:电导率越小,pH测量偏差则越大;在电导率差别不大时,该负偏差大小与水样pH值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线性关系,且电导率越小时两者的线性斜率越大。经过综合分析,初步确认pH电极的老化是造成历史观测资料中pH测量负偏差的重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台站检测pH测量电极老化的替代性技术方法,以更好地保证酸雨观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酸雨测试中,大部分台站主要测试两个指标,一是酸雨的PH值,二是酸雨的电导率(K值).目前台站采用的仪器主要有DDS -307型电导率仪和PHS-3B型PH计.   ……  相似文献   

5.
酸雨水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研究酸雨时空分布、治理和防治十分重要。湖北金沙大气本底站现用质量控制的极值法和比较法,无法保证酸雨观测数据的准确度。结合金沙大气本底站多年的考核工作情况,从酸雨样品考核的目的和评分标准、测量误差的分类、酸雨测量误差的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酸雨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台站提高酸雨观测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全国酸雨观测网纯水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酸雨观测业务规范》对各酸雨观测站的纯水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从2006年起,年度酸雨观测业务质量考核中增加对纯水电导率(K值)的考核内容。文章对2006-2008年的各酸雨观测站纯水K值考核成绩和各站上报的纯水来源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来全站网纯水质量逐年改善,95%台站使用的纯水可以达到《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要求,83.3%台站使用的纯水质量达到优秀成绩(电导率K<5μS.cm^-1)的水平。全站网的纯水来源呈现多样化特点,可以分为自制蒸馏水、市售饮用纯净水、医院自制水、其他单位自制水4类。市售饮用纯净水在台站的纯水来源中所占比例呈现增加趋势,医院自制水的使用比例相对下降。4类纯水水源中,瓶装饮用纯净水和医院自制蒸馏水的总体质量相对较好,而台站自制蒸馏水的质量情况相对不理想,其他单位自制水中的少数质量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酸雨观测仪器在测量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状态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且对校错电极常数、测温系统故障、“后测K值”3种异常状态,结合酸雨观测业务实践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讨论.推导出校错电极常数的电导率订正公式;制定了仪器测温系统故障的应急观测方案;指出“后测K值”会导致数据严重失真,测量中必须严格遵循“先测K值”规程;并建议在《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修订时,增加本文有关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茆越  孙明  施勇  茆金祥 《气象科学》2012,32(S1):46-50
本文就酸雨观测仪器在测量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状态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且对校错电极常数、测温系统故障、"后测K值"3种异常状态, 结合酸雨观测业务实践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讨论。推导出校错电极常数的电导率订正公式;制定了仪器测温系统故障的应急观测方案;指出"后测K值"会导致数据严重失真, 测量中必须严格遵循 "先测K值"规程;并建议在《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修订时, 增加本文有关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酸雨观测方法补充及预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观测工作起步较晚 ,观测经验缺乏 ,预审办法几乎空白。笔者在近几年酸雨观测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1 观测方法的补充①配标液前应将所用二次蒸馏水加热排除CO2 后 ,放凉使用。②配标液后 ,应将量瓶用蒸馏水冲洗数次 ,否则残留标液 (尤其是碱性标液 )不仅会和瓶口毛玻璃发生反应 ,也会对下次配制标液造成影响。③测量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合乎要求 ,若电压超限 ,数据将失真。④降水较多时 ,可在仪器标定后用雨水冲洗几次电极 ,重新取雨水测量会更准确。⑤测量雨样后应将电极用蒸馏水冲洗 ,并用滤纸擦干 ,以免雨水中杂质积存在…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目前有15个台站开展酸雨观测业务,其中有5个属于国家级酸雨观测站。除西安站外,其它台站酸雨观测始于2006年。中国气象局规定[1],酸雨观测站每日08时(北京时,下同)为酸雨观测降水采样日界。当日08时至次日08时降水量达1.0 mm以上必须采集一个酸雨观测样品,测量降水酸度pH值,电导率K值。每日16时前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好酸雨观测样品质量的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苏崇升 《广东气象》2014,36(6):73-76
从如何顺利完成酸雨观测样品质量的考核角度出发,总结获取酸雨考核准确数据的步骤、方法,除了要求操作人员在考核前要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检定维护外,还要对所有使用的器皿进行彻底的清洗、正确配制缓冲溶液;考核时一定要认真细心、熟练准确操作,测量p H值和κ值;考核后彻底清洗器皿并认真填写考核报告单。  相似文献   

12.
FDR土壤水分自动站三级标定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R法是利用土壤介电常数变化测量土壤含水率,在测量的3个阶段进行标定可以提高测量准确度.仪器安装标定可以降低各个地区土壤水质的差异对传感器测量范围的影响;田间标定使用仪器与烘干法对比观测数据,通过乘幂函数拟合计算不同土壤类型的参数,修正仪器测量公式,使测量到的土壤介电常数的变化能够准确反映含水率的变化;再利用烘干法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酸雨仪器日常使用、保管、标定,标准缓冲液的配备及设备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避免因酸雨仪器维护不当直接造成监测数据的失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侯马、太原、五台山、长治、大同5个酸雨观测站从建站到2010年的PH值、K值数据进行检验,对可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历史序列分布,建立起K值和PH值数据质量控制参数,针对现有业务软件的不足,开发了台站级酸雨质量控制软件,为台站提高酸雨观测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并建设了省级酸雨资料信息库,可以为环境治理和酸雨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台站酸雨报表制作流程和预审方法,详细叙述了台站在制作酸雨时制作方法和规范性步骤,以及对酸雨报表审核时应注意的具体问题,以便提高台站酸雨报表质量。  相似文献   

16.
CE318型太阳光度计标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探索了CE318型太阳光度计的室内和野外标定方法, 并对两种方法的标定结果进行对比。基于积分球辐射源的辐亮度标定方法, 对CE318型太阳光度计不同波段天空散射辐射通道进行标定实验; 分别采用Langley标定法和标准仪器相对标定方法, 对CE318型太阳光度计的不同波段太阳直接辐射通道进行了标定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天空散射辐射通道的标定结果在670 nm, 870 nm和1020 nm波段与仪器出厂时给定的标定结果偏差不超过6%, 而440 nm波段处得到的标定结果要高于出厂时给定的结果, 偏离幅度约18.9%。太阳直接辐射各通道的标定结果普遍大于出厂时给定的结果, 说明滤光片老化较为严重, 需要进行更换, 以保证观测精度。由于标准仪器相对标定方法对太阳直接辐射通道的标定结果明显优于Langley法, 因此利用标准仪器相对标定方法对中国气象局太阳光度计站网仪器进行定期标定更能够保证仪器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华北四地降水酸度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木林  李洪珍 《气象》1984,10(2):21-22
一、前言 酸雨已成为当代最为人关注的全球性污染问题之一。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一般认为,形成酸雨主要是现代工业向大气大量排放污染物的结果。这些污染物可随大气环流被输送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以外。从1981年起,气象科学研究院已在全国有关台站布点观测酸雨。本文中将1981年3—11月在北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四地的观测结果作一简要分析。 这次观测按环境的功能区布点,即分别在市区和郊区、污染区和清洁区、上风区和下风区布点对照观测。样品的收集采用统一的器皿和方法,进行24小时的同步取样。样品的分析用统一校验过的仪器(PHS—2型精密酸度计和DDS—11A型电导率仪)按规定的方法进行。除分析雨水pH值、K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布设酸雨观测站网,台站数量达89个(含大气本底站),茫崖站是担任酸雨观测业务的站网之一。为了各站点酸雨观测业务更加规范、观测质量日益提高,本文就如何减小误差、准确测量酸雨样品pH值,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测量流程和经验,总结了几个步骤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在电导率仪检定装置对电导率仪进行检定时,通过电计引用误差的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和仪器配套引用误差检定时产生的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对电导率仪检定装置在建标过程中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利用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观测站2007—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宿迁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比了酸雨pH值与降水量、降水电导率(K值)、酸雨频率变化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宿迁市5 a来酸雨单次降水pH值最低达3.26 mol·L-1,属强酸雨。5 a来,沭阳县降水平均pH值均达酸雨标准;泗洪县降水平均pH值未达酸雨标准。春秋季降水酸性最强,酸雨频率出现也最多,冬季则降水酸性和酸雨频率最低;地面风向对宿迁酸雨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形成宿迁酸雨的主要是东南风和东北风;宿迁市雨量的大小对酸雨出现百分率影响不大,但对降水酸度有影响,暴雨的酸性最强,其次是大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